无线电能传输(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1. 实验原理

与无线通信技术一样摆脱有形介质的束缚,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是人类多年的一个美好追求。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ireless Power Transfer, WPT也称之为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Contactless PowerTransmission, CPT ),是一种借于空间无形软介质(如电场、磁场、微波等)实现将电能由电源端传递至用电设备的一种供电模式,该技术是集电磁场、电力电子、高频电子、电磁感应和耦合模理论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能源传输和接入的一次革命性进步。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解决了传统导线直接接触供电的缺陷,是一种有效、安全、便捷的电能传输方法,因而它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选为未来十大科研方向之一。该技术不仅在军事、航空航天、油田、矿井、水下作业、工业机器人、电动汽车、无线传感器网络、医疗器械、家用电器、RFID识别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

用价值,而且对电磁理论的发展亦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在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周年的系列庆祝活动中,无线能量传输技术被列为“ 10 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之一。

到目前为止,根据电能传输原理,无线电能传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感应耦合式、微波辐射式、磁耦合谐振式。作为一个新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磁耦合谐振式是基于近场强耦合的概念,基本原理是两个具有相同谐振频率的物体之间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交换,而非谐振物体之间能量交换却很微弱。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传输尺度介于前两者之间,因此也被称之为中尺度(mid-range )能量传输技术,其尺度为几倍的接收设备尺寸(可扩展到几米到几十米)。

除了较大的传输距离,还存在以下优势:由于利用了强耦合谐振技术,可以实现较高的功率(可达到kW和效率;系统采用磁场耦合(而非电场,电场会发生危险)和非辐射技术,使其对人体没有伤害;良好的穿透性,不受非金属障碍物的影响。因此该技术已经成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新的发展方向。

基于磁耦合谐振技术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利用的是近场磁耦合共振技术,共振系统由多个具有相同本征频率的物体构成,能量只在系统中的物体间传递,与系统之外的物体基本没有能量交换,在达到共振时,物体振动的幅度达到最大。

基于磁耦合谐振技术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一般由高频发射源、发射系统、接收系统、负载等部分组成,其中发射系统和电磁接收系统,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关键部分。

其典型模型如下图所示。由下图可知发射系统包括励磁线圈和发射线圈,它们之间是通过直接耦合关系把能量从励磁线圈传到发射线圈,励磁线圈所需能量

直接从高频电源处获得。电磁接收系统包括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它们之间也是通过直接耦合关系把能量从接收线圈传到负载线圈。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通过空间磁场的谐振耦合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

目前国外的学者多利用“耦合模”理论对磁耦合谐振技术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进行分析,并得到能量高效传输的必要条件[13]:

①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固有谐振频率相同,并具有较高的品质因数;

虽然“耦合模”理论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基本原理进行了解释,但是在涉及具体电路及其参数的设计问题上“耦合模”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利用互感理论来进一步分析问题,尤其是利用该方法在参数设计方面进行探索。

基于磁耦合谐振技术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如下图所示,励

磁线圈由激励源(高频功放)VS和单匝线圈组成,负载线圈由单匝线圈和负载组成,发射和接收线圈均由具有相同谐振频率的多匝线圈组成。在系统设计时为了

降低设计的复杂性,将发射和接收线圈设计成相同的尺寸和机械结构,因此,两

线圈的等效参数可认为是一致的

上图中激励源阻为RS,负载电阻为RL; L1、L2、L3、L4分别为励磁线圈射线

圈、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的等效电感;C1、C2、C3、C4分别为励磁线圈、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的等效电容;RP1、RP2、RP3和RP4分别为励磁圈、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由于趋肤效应等因素产生的损耗电阻;Rradl、Rrad2、

Rrad3、Rrad4分别为励磁线圈、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的辐射等效电阻。

将励磁线圈的电路反射到发射线圈,相当于发射线圈中加入一个感应电动势;而将负

载线圈反射到接收线圈相当于接收线圈增加了一个反射阻抗,其等效电路如下图所

示。设流过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电流分别为I 1、12,方向如下图所示。根据基尔霍夫

电压定律(KVL,

发肘系统接收系统

(1)

上图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简化电路。由此图可推导出:

* ( i

= R\ + R?亠 + —TT i

j (uC\ J ・ 1 I - ■ - _

0 — + 7?4 十 j 十 --- E — j 进一步推导得到接收线圈归一化电压为

U 2n & — ~~ — I J(l - “于 _2(l_h 疋2 十严

式中,芒=0‘上_色,。为品质因数,0二也二 「 I® e 丿

R 丄;4为耦合因数,I ]二吗 关丁•公式的推导 他CR R 过程请参考文献[18]和文献[19] =

2. 实验步骤

a.在印刷电路板上绕制所需电感线圈(发射极)

b •测量所绕制的电感线圈的电感值L

c. 根据所测得的L 值,初定角频率w,并计算出匹配电容的理论值 G 。

d. 根据匹配电容的理论值 Co 匹配电容组合,并通过比对示波器上的电压 电流波形,确定匹配电容的实际值 Co

3. 实验过程及数据

先将导线绕入印刷电路板,然后用透明胶粘好,使导线位置固定,然后除去两头导线的绝缘层,测量其电感值,如下图所示:

得出所绕制的电感线圈的电感稳定值为1.61uH

由w/CL=1可知,定f=200KHz,

所以w=1256.64 rad/s,所需匹配电容的值为:C0=393nF

如上图,根据计算的理论电容值,匹配组合出实际电容值,并通过对比电流、电压波形,对实际的匹配电容值进行微调。微调直至匹配电容值相应的电流、电压波形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