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金融场景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块链金融场景应用
1.“天津口岸区块链验证试点项目”
2019 年4月,由海关总署指导,天津市商务局(口岸办)、天津海关、微观科技、深圳金融壹账通联合发布“天津口岸区块链验证试点项目”上线试运行。在此之前,在通关贸易中一直存在“效率低、成本高、融资难、服务缺、风险高、监管难”等问题,亟需建立更高效的贸易生态信任机制。该网络平台是区块链技术首次与跨境贸易各业务环节应用系统结合,构建起了国内首个区块链跨境贸易服务网络,它既能为监管部门精准监管ᨀ供助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核心企业ᨀ供更快捷的通关服务流程,为一二级供应商ᨀ供更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同时也能为金融机构打造可信任的金融服务场景,为物流企业拓展客户群,在优化贸易通关流程的同时,为贸易生态圈的各参与方提供价值,树立起智慧贸易的样板。
其中,微观科技负责此项目的海运场景区块链系统的投资、建设,开发出“TBC 区块链跨境贸易直通车”平台;深圳金融壹账通负责项目的空运场景区块链系统建设。“TBC 区块链跨境贸易直通车”于2019 年8 月 1 日通过中国海关总署的通过验收评估总结。“TBC 区块链跨境贸易直通车”是一个典型的区块链+跨境贸易区块链综合应用平台。
主要是建立规范的上链贸易数据标准,为链上贸易进行数据信息交叉比对、存证,实现商品链上确权,建立企业数字信用资产体系,打造跨境贸易全流程可信溯源体系。金融机构便可以通过区块链可信数据,对企业进行未来货权金融贷款与授信。
项目上线后,线上银行授信超亿元,线上银行放款超千万元。上链前银行对当事企业的贷款利率高达15%,贸易商通过“TBC 区块链跨境贸易直通车”上链后,可以获得银行无抵押无担保年化9%的贷款利率,直接融资成本降低达三分之一。
截至2019 年12 月底,有88 家贸易相关企业加入了TBC 区块链跨境贸易直通车,另有华夏银行、滨海农商、浙商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进行授信或贷款,天津海关实现对贸易各个环节穿透式的监管。
2.中国宝武首单区块链ABS(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2019 年12 月27 日,由华宝证券作为管理人的中国宝武首单区块链ABS——“华宝证券-欧冶区块链通宝 1 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设立。这是中国宝武及旗下的金融科技平台公司欧冶金服,应用区块链技术,通过上交所将产业链的优质资产数字化、标准化、证券化,首次面向公开市场输出产品和服务模式。今年 1 月9 日,该专项计划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市场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挂
牌,面向合格投资者中的机构投资者交易。
与以往供应链ABS 由核心企业主导不同,借助于通宝平台“将确权工作前置”的特性,证券化过程中无需核心企业额外操作。该专项计划由原始权益人发起并主导,基础资产涉及的融资客户为真正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切实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同时,相比其他ABS,该专项计划在破产隔离方面的安排又向前一步。在基础资产转让方面,原始权益人向专项计划转让的通宝资产直接转入专项计划在通宝平台开立的业务账户,由管理人代表专项计划持有,与原始权益人实现资产隔离。在基础资产的管理方面,创新性引入第三方资产服务机构即区块链技术服务机构欧冶金服,作为唯一的资产服务机构,为专项计划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在基础资产回款方面,通宝债权通过东方付通进行兑付,回款直接划入专项计划账户,不需经原始权益人账户,与原始权益人实现资金隔离。
该专项计划的基础资产为“通宝”债权。“通宝”是核心企业基于其贸易应付账款,向其供应商在线开立的以应收账款债权为载体的电子凭证。它的诞生和大规模应用,体现了信用创造价值的过程。通宝持有人可以将通宝流转、在线融资或持有至到期收款。利用通宝易于流转、便于融资的特点,实现了将核心企业优质信用延伸至末端,解决中小企业面对的贷款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等问题。
2018年10月通宝由宝武集团旗下金融科技公司欧冶金服正式推出。其实际上是以应收账款债权为载体的电子凭证,以核心企业优质信用资源为基础,搭建业务真实、信息透明、风险可控的生态圈服务平台,联合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服务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在19年10月获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通过。目前,中国宝武旗下单位及上下游战略客户已有近百家优质企业,成为核心企业上链开展业务,其中,旗舰子公司宝钢股份已实现了应用区块链通宝对外付款的常态化。
3.保险
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以合理计算风险分担金的形式,向少数因该风险事故发生而受到经济损失的成员提供保险经济保障的一种行为,其重要意义在于个体的集合与协同,实现基于市场机制的社会互助。
近年来,全球保险行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其中中国保险行业在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原保费收入实现近 2.5倍的增长,2018年达到3.8 万亿元,同比增长3.92%。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1755.69 亿元,同比增长11.52%;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6260.87 亿元,同比增长0.85%。国内经过多年粗放型的发展和无序的市场竞争,传统保险公司面临的经营问题日益凸显。保险欺诈频发、信息割裂、管理费用成本高昂等难题导致众多保险公司承保亏损、经营困
难。
首先具体描述当前保险行业存在的,涉及到信任与协作的相关痛点:
1)保险欺诈横行。一些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通过不道德手段,购买保险并获取额外利益。保险欺诈的表现形式包括投保人未如实告知、虚构或伪造索赔金额、故意夸大索赔金额、重复索赔等。这里也存在保险行业里一直难以解决的“唯一性难题”,比如养老金冒领等。
2)传统风险管控方式的无力。面对上述多样化的欺诈手段,保险公司应对策略比较单一,大部分保险公司主要依赖查勘、定损、核保、核赔人员的主动发现来识别风险。不仅产生了较大的人力物力成本,还可能引发人为的欺诈渗漏风险。
3)数据质量不足、数据孤岛问题严重。首先一些保险企业自身获取客户相关数据时就存在获取手段单一、不规范等问题,导致数据的不可靠。其次,各个保险公司之间,行业协会与险企之间的数据也往往难以打通。
从某种意义来说,现代保险机制将个体与集合协同在一起,在达成一种集体共识下,公平公正地管理保险基金,以承担少数不幸成员的损失。这种共识与区块链的全网共识存在相近的“社会性”特征。那么,区块链技术在保险领域里,具体发挥什么样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