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场所指职业人群从事生产活动所在的场所,一般情况下,除生产外,工作场所还承担着部分学习、社交、生活和休息等功能。

工作场所的主体是职业人群,年龄集中在20~60岁,是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劳动生产率最高、创造力最丰富的时期。

据统计,职业人群约占世界人口的50%~60%[1],我国因妇女参加工作人数多,职业人群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可能更高。

职业人群作为社会群体,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对于维持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职业人群不仅要面临一般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作为特定人群,还要受到诸如化学、物理、生物性危害因素及职业性心理紧张等因素的威胁[2]。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workplace health promotion)是由雇主、雇员和社会共同努力改善职业人员的健康和幸福,是保持职业人员健康和增进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3]。

1998年在雅加达召开的第四届健康促进国际大会上强调,开展综合性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是极为重要的,健康的劳动力对于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极为重要[4]。

1我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我国工作场所的健康教
育活动一直以职业病防治和卫生宣教为主。

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受当时历史条件和国情的限制,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职业病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在这种情况下,
1954年国家政务院召开了“第一届全国
工业卫生会议”,确立了逐步建立工业卫
生地区负责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防治多发病和职业病、建立工业卫生组织机构以及逐步开展国家卫生监督等工作,明确了工业卫生“面向生产,为生产服务”的原则及以“预防为主”的方针[5]。

随后,全国各级卫生防疫站和大中型厂矿企业都开展了职业卫生宣教工作,进行职业卫生的知识传播。

国家卫生部根据当时国内经济发展和技术改造的经验,逐步总结出了防尘工作“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和高温中暑的预防方法[6],成为这一时期职业卫生宣传教育的最显著成绩。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步取代了传染病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

同时受企业体制改革、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兴起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工作环境和形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影响职业人群健康的状况越来越复杂。

同时,健康教育的概念开始传入我国并被业内人士所接受,1986年“中国健康教育所”及“中国健康教育协会”成立[7],标志着我国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卫生宣教的单一知识传播模式逐步被健康教育模式所取代。

这一时期,由于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加之社会形态变化的影响,原有的以国有大中型厂矿企业为主体的职业人群健康教育已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国家卫生部提出了在工矿企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要求,通过健康教育的手段,倡导个人行为的改变。

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由健康教育向健康促进的转变,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加拿大渥太
华召开了第一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
会,明确提出了健康促进的概念、策略和内容[7]。

其后不久,健康促进的概念被引入我国,并逐渐得到了政府、健康教育机构和工矿企业等部门的重视。

1993年,国家卫生部在杭州市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矿企业健康促进研讨会”,有近
20个部委的领导和150多名来自大中型
企业、职业卫生防治机构的专家、大专院校的教授参加了会议,会议提出了在工矿企业中应尽早开展健康促进工作的建议[8]。

1996年在世界银行的资助下,国家卫生部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洛阳、柳州和威海7个城市组织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疾病预防项目健康促进子项目(简称卫Ⅶ项目),这是在我国进行的第一个完整的健康促进项目,带有一定的趋前性和示范性[9]。

卫Ⅶ项目企业健康促进的内容包括烟草使用的干预和行为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相关行为干预项目、性病/艾滋病相关行为干预等,旨在通过在企业中大力推广健康促进的新理念并应用于实践,通过减少危险因素,增加有利因素,控制职业病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卫Ⅶ项目历时8年,全国共有上百家企业参与试点,形成了我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一次高潮。

通过卫Ⅶ项目的实施,我国工作场所的健康促进工作第一次系统地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健康促进理论、方法与技能,第一次建立了一支从中央到地方的具有健康促进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专业队伍,在公共卫生领域建立了全面的健康促进理念与工作模式,把国际先进的健康促进理论针对中国的实际进行设计并实现了现场操作,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企业发展不平衡、干预项目缺乏企业特色等原因,导致试点企业的
①上海市卢湾区健康教育中心
上海
卢湾
200023
我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研究进展

瑛①,赵加奎①,林军①,袁仁羲①
关键词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健康促进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68X(2012)02-0031-02
健康促进工作缺乏赖以支撑的核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随着卫Ⅶ项目的结束,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和措施也随之结束,没有得到保留,体制、资金和人员等固有的问题再次成为困扰健康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难题。

2我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形势再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在国内落户,他们在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带来了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先进做法,成为国内企业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的新标杆。

毛洁等[10]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欧美国家独资企业职工的职业危害知晓率和自我防护意识远远高于中资企业和东南亚国家(地区)独资企业。

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实施,我国的职业危害防护和职业病健康教育第一次有了法律依据。

但除了部分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外,《职业病防治法》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几乎是一片空白。

随着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一大批有毒有害企业被转移,而承接这些企业转移的中西部地区的大量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条件简陋、管理机构不健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等原因,《职业病防治法》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工作场所和职业人员的健康促进更无从谈起。

2009年发生在河南的“开胸验肺”事件[11],就是对我国职业健康促进工作欠账太多、职业危害防护被漠视的最直接反映。

在这些方面,我国的健康教育工作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许多节省劳动力的机器被广泛应用到各种工作岗位上[12],大量的劳动者改变了原先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方式,转向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静坐工作方式,于是出现了一批以商务楼宇、政务楼宇为主要工作场所的职业人群,被称作楼宇职业人群。

楼宇职业人群是指工作场所集中在楼宇内、以静态作业为主的一类人,包括公司白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商业人员等[13]。

楼宇职业人群由于长时间处于固定坐姿,容易导致颈椎病、肩周炎和腰椎损伤等疾病的发生。

同时,由于楼宇职业人群年龄偏低、工
作节奏紧张、职业压力大,容易产生心
理问题,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4]。

现代
化的商务楼宇或政务楼宇大多采用全封
闭的建筑模式,终年恒温,空气缺乏流
通,容易导致流感、军团病等呼吸道传
染病的流行。

商务楼宇或政务楼宇的人
员集中,人流量大,楼宇职业人群的文
化程度普遍较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强,这对于在楼宇中开展健康促进是比
较有利的。

但由于楼宇职业人群的年龄
偏低,自身健康状况尚处于良好的状态,
对健康的关注度较低,导致楼宇健康促
进开展难度大,难以形成常态机制。


宇经济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社
会的发展,楼宇职业人群的规模还将不
断扩大,关注这部分人群的健康状况,
探索行之有效的健康促进模式,对保持
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
用。

3我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发展趋势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工作场所健康
促进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在整个健康
促进体系中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这是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
业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
职工文化素质水平等的差异造成的[15]。

要在短时期内消除这种差异,在工矿企
业、商务楼宇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
康促进也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针对
不同层次的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
育活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大部分
个体经济、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只能开
展以职业危害和职业卫生防护为主的卫
生宣教活动,具有一定规模和生产水平
的企业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健康教
育,健康促进活动只能在部分国有大中
型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开展。

建立工作场
所健康促进的典型案例,将对我国工作
场所健康促进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
用。

目前,我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活动
仍以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为主,如
何动员企业将健康促进纳入自身发展规
划,将是今后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工作的
重点,也是保持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可持
续发展的根本。

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工作
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只有
通过多种手段将健康促进工作变被动为
主动,赢得企业的支持,才是搞好工作
场所健康促进工作的关键[16]。

参考文献
[1]傅华,李枫.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
[2]成玉萍,王海青,李枫.职业健康促进研
究进展[J].江苏预防医学,2005,16(2):
82-84.
[3]黄波,金泰廙.工作场所的健康促进[J].职
业与健康,1999,15(12):4-6.
[4]黄敬亨,译.雅加达健康促进国际会议健
康工作场所宣言[J].中国健康教育,1998,
14(8):30.
[5]人民日报专栏.首届全国工业卫生会议在
京开幕[EB/OL].http:///read.php?
tid=109970.
[6]李朝林,李霜,刘海龙.职业健康促进的
回顾与发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1,4(7):
505-507.
[7]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4版.上海:复旦
大学出版社,2006:14.
[8]孙维生.职业健康促进的发展[J].职业卫生
与应急救援,2001,19(4):204-205.
[9]胡锦华.关于卫Ⅶ项目的基本框架与理论
模型[J].中国健康教育,1998,14(3):28-
30.
[10]毛洁,吴建兰,苏青,等.苏州市职业健
康教育模式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5,31(5):349-350.
[11]李希礼编辑.专访开胸验肺农民工张海
超: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EB/OL].http://
/employment/2009-07-
22/content_11753354.htm.
[12]丁冬,汪丽萍,张锡斌,等.吉林省居民
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的关系[J].中国卫生工
程学,2008,7(4):238-239.
[13]陆瑛,赵加奎,袁仁羲,等.上海市卢湾
区楼宇职业人群健康现况调查[J].中国初
级卫生保健,2010,24(6):82-84.
[14]蔺世平,王千,陈洪人,等.将医疗保健
服务深入到商务楼宇的若干做法[J].中国
卫生资源,2005,8(3):143-144.
[15]宋文质,常春,于得汶.我国职业健康教
育与健康促进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工业
医学杂志,2003,16(12):321-323.
[16]刘淮玉,吴建华,姚宗蓓,等.某工作场
所健康促进综合干预研究效果评估[J].环
境与职业医学,2008,25(2):175-177.
[收稿日期:2011-11-15](编辑:姜朝晖)
我国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研究进展——
—陆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