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平衡调节

水力平衡调节
水力平衡调节

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节方法的研究

2004-2-17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马仲元张志红陈忠海

这篇文章被阅读了< 151 >次

摘要:分析了我国目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节方法中存在的一些优缺点,以计算机与单台流量计的计算及测量为手段,提出了一种从理论到实际可操作的室外管网的水力平衡综合调节方法。并编制了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节的应用程序,使得供热管网的水力平衡调节实用,经济、快捷、方便。

引言目前供热管网(主要为二次供热管网)的热力平衡措施,主要有装设孔板,普通截止阀、平衡阀及自力式平衡阀几种,因为平衡阀及自力式平衡阀造价较高,并且也需要一定的人工调节,所以采用较少,孔板平衡措施由于管网实际安装与计算工况很难相同,所以会有一定的误差,在实际使用中有一定的困难。而装设具有一定调节能力的截止阀进行管网的水力平衡调节,由于其成本低,且管网具有可调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供热管网建成后,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存在水力失调问题,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工程设计是根据水力学理论进行计算而选取相应的数据,而实际管材的数值与标准是有差别的;(2)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使管路的实际情况与设计情况有很大不同,供热管网在实际运行中不能达到平衡;(3)管网建成后的新用户增加,使原有的水力平衡遭到破坏;(4)管网维护不当,使管网水力平衡受到影响。针对供热管网水力失调问题,本文就热用户引入口装设普通截止阀的水力平衡措施的供热管网系统水力平衡调节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调节法",它有别于现行的调节方法,具有这用而且简单易行,对目前解决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节问题,具有很大的应

用价值。一、国内管网水力平衡调节的方法近年来,国内一些单位为能解决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节问题进行一些探索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调节方法有:1.温差法此法是利用在用户引入口安装压力表温度计,对系统进行初调节。首先使整个系统达以热力稳定。为提高系统初调节的效果,可使网路供水温度保持60℃以上的某个温度不变化,若热源的总回水温度不再变化。就可以认为整个系统已达到热力稳定。此时记录下热源的总供水及回水温度和所有热用户处、回水压力和供、回水温度。先调节供回水温差小于热源总供回水温差的热用户,并按照用户的规模大小和温差的偏离程度大小,确定初调节次序。先对规模较大且温差的偏离也较大的热用户进行调节。根据经验对其用户引入口装置中的供水或回水阀门进行节流。待第一轮次调节完毕系统稳定运行几小时后,现重新记录总供水温差及各用户入口处供回水压力及温度进行下一轮的调节。该调节方法调节周期时间长,需要反复进行,它适用于保温较好的网络。如果网路保温较差,网路供水的沿途温降较大,则对于供水温度较低的热用户,或室内供暖系统水力不平衡的用户将较差,可能出现新的水力失调。但此调节方法属于粗调,调节效果不准确。2.比例法此法是利用两台便携工超声波流量计,或可测得流量的阀门(如平衡阀新型入口装置)及步话机(用于调节时人员之间的联系)来完成的,比例法的基本原理为如果两条并联管路中的水流量以某比例流动(例如1:2),那么当总流量在+30%范围内变化时,它们之间的流量比仍然保持不变(1:2)。但用比例法调节时相互间不易协调,对操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并需要两台相同的流量计,初投入较大。3.CCR法CCR法是在严格的对全系统刊物阻力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对全系统实行一次调整的新方法,它由采集数据,计算机计算和现场调整三步构成。CCR法的基本思路是先测出被测管网现状的各管段阻力数S值,再根据所要求的各支路流量计算出各调节阀所相应的开度,最后根据计算结果一次将各调节阀调节到所计算的开度,使系统这到所要求的分配流量,此方法相应的初投资较大,而且测量各管段实际阻力数S值不易。但降低了运行费用,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二、综合调节法研究

法和CCR法的一些特点,因此称这综合调节法。综合调节法有两种调节形式,一种为在管网的设计阶段通过计算为使支管线及各热用户水力平衡选取适当管径的截止阀(截止阀与管径相同或小几号)及相应的开启度管网投入运行后,按计算结果将截止阀一次调节完成。可实现管网的初平衡。在管网精细调节时,需要在热用户入口处或支管线上装设流量测孔,并配备一台便携式水力平衡测试仪(该仪表可测流量与温度)通过流量测试、计算、再调节,从而实现管网的最终水力平衡。此方法先将管网的设计参数及管网安装竣工后的管网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计算出各管段设计阻力数S值,根据各支路所设计的流量、阀门阻力特性数S与阀门开启高度Y的拟合方程式,(据大量截止阀的实验研究出的s=f(G·Y)关系)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并调节,最后使系统达到所要求的流量分配。由于管网在水力平衡状态下,相邻的管路的压差是平衡的(图1为管路原理图)三、综合水力平衡调节方法的实施综合调节法的实施步骤是(以图1为例)1.将整个管网的设计参数按要求输入计算机;2.将管网中所有需要调节的截止阀开到最大;3.运行程序,按照计算机的提示用仪表测量参考用户1(最不利用户)的流量,输入计算机。4.按照计算机的提示用仪表测量用户1上游处用户2的流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程序将以用户的设计阻力数代替实际阻力数,计算出安装在用户2入口处的截止阀的开起高度和调节平衡后相应管段阻力数S值的变化,调节此截止阀到相应的开度。使用户1的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比等于用户2的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比达到相等。如等比误差较大应重新输入相关数据并调节。直至用户1、2达到等比。5.用仪表测量用户1及用户2的实际流量并检验是否等比,并输入计算机。6.按照计算机的提示用仪表测量用户2上游处用户3的流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程序将以用户1、2的设计阻力数代替实际阻力数,计算出安装在用户3入口处的截止阀的开起高度和调节平衡后相应管用户的流量。并进行调节,此后不在测量用户1的流量。7.以后的步骤同6。8.调节完后,计算机自动保存和输出各用户的相关数据。四、结论这种调节方法需要干

我们认为综合调节法较适合中国国情,与其它方法比较而言,这种方法管路系统投资较少,比较容易操作,这样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各管段达到平衡时所需相应的阻力、流量,通过测得的流量进行计算调节,由实验获得的阀门开启度和流量的关系,找出普遍的规律,通过单机的测量管段流量,调节阀门开启高度。达到所需调节效果,综合调节法的外网水力平衡调节方法在计算机基础上的一种新思路,适应于现阶段我国正逐步完善的小规模集中供热系统。五、参考文献贺平孙刚《供热工程》(新一版)1993 马个元等《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 第三期

利用新风系统消除内区余热的设计探讨

作者:unknown 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255 更新时间:2006-3-10 10:21:12

凡是解压缩的密码都是:https://www.360docs.net/doc/ca5738422.html,

将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设计做出部分调整,使其冬季或过渡季在室外空气为冷源,对建筑物的内区或其它需供冷区域进行供冷,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关键词:新风系统内区余热

0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热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对于建筑物的内区所产生的余热,在设计中较难处理或处理失当,造成冬季供热后内区室内温度不能满足要求。也有些房间虽没有外扰负荷,但产生大量的余热、余湿(此问题在餐厅包间尤其突出)。这些房间在冬季即使停止供暖,温度仍然偏高,需要供冷才能达到较满意的

舒适度。由于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是我国较普遍采用的一种空调系统方式,本文将重点论述这类系统在过渡季或冬季运用新风系统对有余热区进行供冷,达到室内要求温度节约能源的设计思路。

1 冬季供冷方式的比较

冬季供冷就冷源来划分有许多种方式,应结合工程实际,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比较来选择。

1.1 内区单设制冷机的方式:

在一些工程设计中,冷水系统是按内、外区划分的,根据内区冷负荷单独选择一台冷水机组,在过渡季及冬季可以独立启动这台机组对内区供冷。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能够较充分的满足内区所需的冷量,达到舒适要求;在夏季该制冷机仍可以与其它冷水机组并联运行,所以对初投资影响不大;但在非夏季仍需运行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冷却塔加热防冻等用电设备,增大了运行费用。这种系统是目前国内应用最普遍的方式。

与该系统相类似的是四管制的风机盘管水系统,可对各房间或区域供冷(热),温度调节更加灵活,可以满足房间个性化的舒适度要求,但工程量增加了,初投资及运行费用均较高,国内采用的较少。

1.2 利用冷却塔换热供冷:

冷水系统内、外区分开设置。在过渡季或冬季时利用冷却塔循环水与外界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供冷。此方法容易使污物进入冷水循环系统,故一般加设热交换器或采用闭式

热,室内管路不需增加,节省空间;但同时需要增加换热器、闭式冷却塔及相应循环泵等初投资,另外增加了循环水泵及冷却塔风机的用电;在比较寒冷的地区,冬天的室外管路需要电辅助伴热来防冻。

1.3 直接利用室外冷空气供冷:

即把室外的冷空气(新风)作为冷源,通过风机引入内区以消除余热。带有双风机的全空气系统虽然可以实现新风与回风的任意比例调节(在过渡季节常实现全新风)。这种系统只适用于大空间或区域负荷特征较简单的场合,且仍应按内、外区划分系统。

国内最常用的空调系统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可以通过增大新风量的方法,对内区直接实现供冷。此系统有以下优点:

(1)初投资增加较小。仅需要适当放大新风机组型号和新风管尺寸,不需要额外购买其它设备,节省和投资机房空间。

(2)节省运行费用。充分利用天然冷源,没有增加制冷用电及其附属设备的用电,仅需适当增加通风机的功率。

(3)新风量增加,提高了室内空气品质,减小传染病的传播。

(4)保留了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控制灵活的特点,适用于功能复杂,使用时间变化大及负荷特征复杂的房间;条件受限制情况下,水路系统可以不按内、外区划分,适合房间功能有重大改变的改造工程以及已竣工但运行不理想的工程。

以上是过渡季节与冬季利用新风管道送冷与其他冷源方式送冷的一些比较。同时,在设计中还需注意与普通新风系统相比较需特殊的地方。

2 设计注意事项

2.1 系统的划分原则

我们通过对各房间的冷热负荷特性的分析及计算,划分出内区需要供冷的区域,内区的新风系统应该单独设置。同时空调水系统也最好按内、外区分区设置,有利于日常运行的管理和节能,方便对房间温度的调节。对于有些建筑物的内区房间过于分散或数量较少,则可考虑不按内、外区划分空调循环水系统。

对于空调改造的工程,由于受空间限制及投资的影响,可考虑内、外区合用新风系统,但应对现有设备进行校核计算并进行相应的改造。通过冷负荷计算确定新风系统所增加的风量,校核新风机组的风机是否满足风量及风压的要求。此外,需计算现有新风管道及内区房间的新风风口是否满足增加送风量的要求,并做出相应修改。对于发热量较大的房间,所需送风量增加过多,受空间的限制,新风管道的尺寸可能很难满足要求,应考虑其它供冷方式联合使用。对于建筑物内其它有外围结构耗热需供暖的房间,由于送风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新风风量保持不变),这部分新风负荷须由房间内的风机盘管承担,所以需校核风机盘管加热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2.2 内区房间送风量的确定

新风送风量的确定应按以下计算方法取最大值:

(2)满足建筑物微正压所需的新风量;

(3)满足房间消除余热所需的新风量;

一般情况下,按第(3)条所计算的新风量较大,所需的风量是通过计算房间冷负荷而确定的。冷负荷主要包括人员、灯光、机械设备、食物和加热装置及其它外负荷等所产生的潜热及显热。

室外新风温度的选取直接影响新风量的计算,从消除余热创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考虑,最不利的时期是过渡期,但新风太大,不仅增加投资,有时受建筑安装空间的限制(尤其改建工程)而无法实现,这时可采用提前送冷冻水(增加运行费)的方法来解决。因此应根据工程特点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取最优化的室外新风计算参数。

2.3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3.1 应注意控制送风温度不能过低,并应做好焓-湿图分析,防止风口处及空气射流过程中出现结露现象。新风应避免直接吹在人员活动范围内,应使新风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后再进入空调区域,以免有吹冷风的感觉。通过实践表明,新风直接引入风机盘管,末端水管设置电动阀(由室内温度控制)的系统运行较好,易于调节。

2.3.2 内区房间相对比较封闭,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排风泄压措施。如果排风量不够,房间内压力偏高,将影响新风送入房间,运行效果较差,且门扇开启困难。对于所需送风量较大或封闭性比较强的房间,建议增加机械排风等措施,以保持房间正常压力。

2.3.3 冬季室外温度较低的地区,新风机组仍需要对新风进行预热,以控制送风温度。由于新风的送风温度较低,表冷器的换热能力可能远大于冬季所需换热量,可在机组的空调循环水管上设电动阀来进行调节。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单设换热器专门用于冬季加热新风,同时应注意换热器的防冻问题。

3 结语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集中空调方式应用十分普遍,而一些大型宾馆、写字楼和公用建筑等都存在大量的内区,由于其特殊的位置条件,造成空气流通差,散热困难,即使在冬季也存在室内余热,需要供冷冻水,才能创造舒适的热环境。本文提出了利用新风系统送入室外新鲜空气供冷的方法,实现既消除余热,满足室内温度要求,又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节约了能源,文章还通过对比的方式讨论了这一方法的优点及存在问题,并结合在设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及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

参考文献

浅谈空调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作者:兰英波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1293 更新时间:2006-8-29 9:44:51

凡是解压缩的密码都是:https://www.360docs.net/doc/ca5738422.html,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施工实际,对设备间面积及层高与管路布置,空调水系统的水泵设

计与选型,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和冷凝水系统设计做了简要的阐述。对中央空调水系统设计与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设备布置水泵冷却塔流量流速

--------------------------------------------------------------------------------

近年来,本人相继参加了台积电,德州仪器及龙腾光电几个大型电子厂房空调水系统的二次设计及施工。我总结了一些空调水系统施工和设计的切身体会,或是经验或是教训,还有一些是自己想到的和看到的,一起列在这里,请大家指正。

一.设备间面积及层高与管路布置原则

随着智能建筑及建筑功能的发展,设备布置所需的空间越来越受限制了。设备间的管路管线只有认真合理的进行空间管理,才能节省空间,并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设备层布置原则:20层以内的高层建筑:宜在上部或下部设一个设备层

30层以内的高层建筑:宜在上部和下部设两个设备层

30层以上超高层建筑:宜在上、中、下分别设设备层

生产厂房宜在其周边辅房内设空调设备,冷水机组及锅炉房等设备宜设在独立的建筑内。

设备层内管道布置原则:离地h≤2.0 m 布置空调设备,水泵等

h=2.5~3.0 m 布置冷、热水管道

h=3.6~4.6 m 布置空调通风管道

h 〉4.6 m 布置电线电缆

设备层层高概略:

建筑面积(m2)设备层层高(m)建筑面积(m2)设备层层高(m)

1000 4.0 15000 5.5

3000 4.5 20000 6.0

5000 4.5 25000 6.0

10000 5.0 30000 6.5

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因为机房空间不够或管线布置不合理,导致没有空调水阀组的安装位置,阀门装设过高,不便操作。

二.水泵选择与安装

在设计空调水系统时应进行必要的水力计算,根据设计流量计算出在该流量下管路的阻力,以确保选用水泵的扬程合理。在对流量和扬程乘以一定的安全裕量后,进行水泵的选择。有些设计人员未进行设计计算,认为扬程大一些保险,导致所选择的水泵不能满足要求,或者造成运行费用增加,甚至水泵不能正常工作。

至需要5台以上的冷水机组并联工作。制冷站内的主机与水泵的匹配一般来说是一机对一泵,以保证冷水机组的水流量及正常运行,因此,目前我国空调水系统大多为有2台或2台以上水泵并联的定流量系统或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空调设计时,都是按最大负荷情况来进行设备选择以保证最不利情况时的需要。在循环水泵采用并联运行方式时,选择水泵一定要按管路特性与水泵并联特性曲线进行选型计算。选型时,除应注意水泵在设计工况时的性能参数外,还应关注水泵的特性曲线,尽量选择特性曲线陡的水泵并联工作。运行人员应注意工况转换时对阀门的调节。

很多空调设计都是冬夏两用的,即随着季节的变化,为盘管供应冷水或热水。冬季热负荷一般比夏季冷负荷小,且空调水系统供回水温差夏季一般取5℃,冬季取10℃,根据空调水系统循环流量计算公式G=0.86Q/ΔT(式中Q为空调负荷KW,ΔT为水系统温差℃,G为水系统循环流量m3/h),则夏季空调循环水流量将是冬季的2-3倍。所以水泵应根据夏季工况参数选型。

水泵安装时,其进出水口均应安装金属软接或橡胶软接,以减小振动对管路的影响,并保护水泵。重量大于300kg的水泵应安装惯性基础和减震器。惯性基础一般用型钢框架内填混凝土(C30)制作。惯性基础的重量一般为水泵自重的1.5—2倍。减震器应根据惯性基础重量和水泵重量并考虑水泵的动载荷选取。此外还应在水泵惯性基础上安装水平限位装置。

水泵出口声响异常,一般是系统阻力太大,导致系统缺水来引起的。

解决方法:1. 再开启一台水泵。运行两台水泵时,异响消失。

3.泵前过滤器太脏,吸不上水,拆洗过滤器。

4.系统排气,减小系统阻力。

三.冷冻水系统设计与施工

1.系统冷冻水(或盐水)流量估算0.14~0.20L/S (0.25~0.40L/S)/冷吨。1RT=3516.91W。2.冷冻水系统的补水量(膨胀水箱)

水箱容积计算: Vb=a△tVs m3

Vb—膨胀水箱有效容积(即从信号管到溢流管之间高差内的容积)m3

a —水的体积膨胀系数,a=0.0006 L/℃

△t—最大的水温变化值℃

Vs—系统内的水容量m3,即系统中管道和设备内总容水量

3.冷冻水系统流速规定

DN100及以上管道:2.0m/s~3.0m/s

DN80~DN100管道:1.0m/s~2.0m/s

DN40以下管道: 1.0m/s以下

无论如何,冷冻水系统管路的流速不应大于3.0m/s。

系统运行时或刚开机时,水中不可避免混有空气,所以系统管路上应根据管径安装自动放气阀。特别要注意立管顶端最易积聚空气,阻碍冷冻水正常流动,必须安装自动放气阀。为便于维修,在过滤器及控制阀处应设置旁通管,在水泵的进出口处,系统最低点和局部低点应设排水阀。

生产厂房内冷冻水系统如果系统较大,末端设备较多时,建议采用同程式系统。既可以避免安装多级平衡阀,节约成本,又容易达到水力平衡。

冷冻水系统管路多采用焊接,焊渣等杂物非常容易掉到管道内,堵塞过滤器或盘管。所以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管路清洗,清洗时应敲打管路,除去附着在管内壁的焊渣等杂物。系统初次运行一周后应清洗过滤器。空调水管路焊接应该用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因为氩弧焊打底不会出现焊渣,且焊缝致密,不易渗漏。

冷冻水系统初次运行时,应先打开供水阀,待系统充满水后,再打开回水阀,以利于去除管路的杂质,防止进入盘管。

四.冷却水系统设计与施工

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活塞式制冷机(t/kw) 0.215

离心式制冷机(t/kw) 0.258

吸收式制冷机(t/kw) 0.3

螺杆式制冷机(t/kw) 0.193~0.322

冷却塔的选择:

1. 现在一般中央空调工程使用较多的是低噪声或超低噪声型玻璃钢逆流式冷却塔,其国产品的代号一般为DBNL-水量数(m3/h)。如DBNL3-100型表示水量为100 m3/h,第三次改型设计的超低噪声玻璃钢逆流式冷却塔。即:水量数(m3/h)=(主机制冷量+压缩机输入功率)÷3.165

2. 初先的冷却塔的名义流量应满足冷水机组要求的冷却水量,同时塔的进水和出水温度应分别与冷水机组冷凝器的出水和进水温度相一致。再根据设计地室外空气的湿球温度,查产品样本给出的塔热工性能曲线或说明,校核塔的实际流量是否仍不小于冷水机要求的冷却水量。

3. 校核所选塔的结构尺寸、运行重量是否适合现场安装条件

4. 简要经验值计算公式:

设备总冷量(KW)×856(大卡)÷3000×(1.2~1.3)=冷却塔水流量

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包括:1 蒸发损失2 漂水损失3 排污损失 4 泄水损失

建议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取为循环水量的1—1.6%,电制冷、水质好时,取小值,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水质差时,取大值。冷却水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多台冷却塔并联时,冷却塔进水管路应设置平衡阀或电动控制阀,平衡管路阻力。

2.冷却水系统水质较差时,应设计旁滤系统,过滤冷却水。

3.在有结冻危险的地区,冷却塔间歇运行时,为防止冷却塔水池结冰,应设加热管线。室外冷却水管应保温。

冷却塔漂水过大是施工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冷却水量超过额定流量。调节冷凝器进出水阀门,观察出水压力表,把压差控制在额定范围内(一般压差为0.08MPa左右),一般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果不行,再去查看布水器喷口喷射角度是否过于朝下,调节冷却塔布水器的喷射角度,使其稍有倾斜(15度)。

五.冷凝水系统设计与施工

通常,可以根据机组的冷负荷Q(KW)按下列数据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Q≤7kW DN=20mm

Q=7.1~17.6kW DN=25mm

Q=177~598kW DN=50mm

Q=599~1055kW DN=80mm

Q=1056~1512kW DN=100mm

Q=1513~12462kW DN=125mm

Q>12462kW DN=150mm

注:1. DN=15mm的管道,不推荐使用。2. 立管的公称直径,就与水平干管的直径相同。3. 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DN(mm),应根据通过冷凝水的流量计算确定

风机盘管机组、整体式空调器、组合式空调机组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必须及时予以排走。排放冷凝水管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沿水流方向,水平管道应保持不小于千分之一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2. 当冷凝水盘位于机组负压区段时,凝水盘的出水口处必须设置水封,水封的高度应比凝水盘处的负压(相当于水柱高度)大50%左右。水封的出口,应与大气相通。为了防止冷凝水管道表面产生结露,必须进行防结露验算。

3. 冷凝水立管的顶部,应设计通向大气的透气管。

的设施。

5. 大型电子厂房的MAU机组,AHU机组因冷凝水量大,应考虑回收。回水的冷凝水可以做为冷却塔的补水。

冷凝水施工中,管道安装一定注意不能倒坡。很多情况都是因为倒坡使冷凝水不能正常排放,导致凝水盘处溢水。安装时存水弯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冷凝水不能排出。

冷凝水管在吊顶上敷设时,应认真保温,防止结露。

二级换热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节

二级换热系统的水力平衡调节 首都机场动力能源公司暖通分公司秦春雨夏晨宇 摘要:本文介绍了首都机场动力能源公司暖通分公司供暖站解决水力失调的几种方法和措施,提出了一套根据不同年代建筑的单位面积热负荷和建筑面积进行水力平衡调节的计算公式和理论依据,并介绍了针对不同情况的高温水系统、低温水系统进行水力平衡调节的步骤和方法,最后对水力平衡调节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二级换热系统、水力平衡调节、高温水系统、低温水系统 1、系统概况 1.1供热系统布置情况介绍 在一个以3台75吨、l台45吨燃气蒸汽锅炉为热源的180万平方米大型供热系统中, 有一级换热站3个,直接将燃气蒸汽锅炉生产出压力为0.9MPa、温度约为230℃的过热蒸汽, 换热成高温水。大部份高温水需要经过二级换热站换热后用于供暖,小部分高温水直接用于 供暖。各换热站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1#、2#、6#换热站为汽一水一级换热站,4#、 5#、7#、航站楼等换热站为水一水二级换热站。6#、7#换热站负责住宅区的供热,其余几个 站负担工作区的供热。供回水设计温度:一次高温热水130/90℃,二次低温热水95/70℃。 图1.各换热站关系 1.2系统的运行方式 一级换热站均已采用变频自控技术,电脑控制变频器,使水泵流量随室外温度自动改变 见表l,通过电脑调节蒸汽电动阀使供水回水温度随室外温度变化,调节曲线见图2。

循环水流量调节表 2.供回水温度随室外温度变化 1.3水力失调现象: (1)以前对高温水系统未进行水力平衡调节,只对一部分换热站点的低温水进行水力平衡调节,以l#站高温水为例见图3. 图3.1#站部份高温水水力平衡失调度图 *表示水力失调度:实际流量/计算流量*100% 一些近端二级换热站(4#站)的高温水水力失调度达2.46,远端换热站(国航货运)的高温水水力失调度为0.76。(2)水力失调的影响: a.对用户的室内温度影响:个别用户室温低于16度,05年1月底开展的测温活动发现室温低于16度的用户如下:西消防支队温度15度,货运仓库14度,场务队特种车库14度。

管道水力平衡调试方案

管道水力平衡调试方案 项目概况 本项目空调冷冻水系统采用静态平衡系统来调节水系统的平衡,最主要给空调机组使用。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资料 熟悉本项目空调水系统的全部设计资料,包括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充分领会设计意图,了解各种设计参数、系统的全貌以及各种阀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等。搞清水系统的特点及阀门所在位置。 ●现场验收 试调人员会同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对已安装好的设备如静态平衡阀进行验收。查清施工与设计不符合要求及设备、部件制造质量情况,特别是加工安装质量不合格的地方。前者需查明原因并了解修改设计的文件,并据此绘制实际系统草图,对于加工、安装上的疵病应逐项填列缺陷明细表,提请施工单位在测试前及时改正。 ●空调水系统及设备的试压和清洗 在调试前应对空调水系统进行试压和清洗,以保证空调水系统一方面满足系统压力要求,同时保持管道内部洁净,为试压做好准备。 ●水泵单机测试 先对每个水泵的转向、运转噪音、工作电流、轴承温度等常规项目进行检查,待水泵运转经检查一切正常后,再进行2小时以上的连续运转,运转中如不再发现问题,水泵单机试运转即为合格。水泵试运转结束后,应将水泵出入口阀门和附属管路系统的阀门关闭,将泵内积存的水排净,防止锈蚀或冻裂。 ●编制试调计划 根据前两项工作的准备情况和本项目工程特点编制试调计划,内容包括试调的目的要求、进度、程序和方法,及人员安排等等。作好仪器、工具和运行的准备 准备好试验调整所需的仪器和必要工具,如静态平衡阀流量测量仪表、万用表等。检查缺陷明细表中的各种疵病是否已经消除;电源、水源、冷、热等方面是否准备就绪; ●现场准备工作 在调试前先检查一下系统中的细渣是否排尽(末端设备过滤器调试前一般需要拆洗一至

关于空调水系统全面水力平衡的分析

摘要:本文将分析产生水力失调的原因,着重介绍平衡阀的分类以及各自的功能与特性,分析各类平衡阀在水力平衡调节中所起的作用,总结出平衡阀在设计选用以及合理性布置方面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静态平衡阀;动态流量平衡阀;动态压差平衡阀;水力失调 在空调水系统中水力失调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由于设计、施工、设备材料等原因导致的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不一致,从而使系统各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不一致,引起系统的静态水力失调。另一方面当用户阀门开度变化引起水流量改变时,其它用户的流量也随之发生改变,偏离设计要求流量,从而导致的动态水力失调。静态水力失调是稳态的、根本性的,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是当前我国暖通空调水系统中水力失调的重要因素。动态水力失调是动态的、变化的,它不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对于空调水系统存在的静态和动态水力失调,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静态水力平衡阀对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进行调节,使其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一致,系统总流量达到设计流量时,各末端设备流量均同时达到设计流量,系统实现静态水力平衡。以及利用动态水力平衡阀的屏蔽作用,使其自身的流量不随其他用户阀门开度发生变化而变化,实现系统的动态平衡。因此平衡阀在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平衡中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也是保证空调系统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 1水力失调和水力平衡的概念: 1.1在热水供热系统以及空调冷冻水系统中各热(冷)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之间的不一致性称为该用户的水力失调。 水力失调的程度可以用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的比值x来衡量,x称水力失调度。 x = qs/qj(qs:用户的实际流量,qj:用户的设计要求流量) 1.2水力平衡是指网路中各个热用户在其它热用户流量改变时保持本身流量不变的能力,通常用热用户的水力稳定性系数r来表示。 r=1/ xmax = qj/ qmax (qj:用户的设计要求流量,qmax:用户出现的最大流量) 2产生水力失调的原因与分析 2.1静态失调 空调水系统虽经过详细的水力计算,但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各用户的流量仍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如管网中流体流动的动力源(一般指泵、重力差等)提供的能量与设计要求不符,泵的型号、规格的变化及其性能参数的差异,流体自由液面差的变化等,导致管网中压头和流量偏离设计值;再比如管材粗糙度,焊接光滑度,管路路由的长度量,三通的增减等参数发生变化时,均会导致管网的实际流动阻力特性与设计值偏离。这种水力失调是稳定的、根本性的,是不以设计为转移的,如不加以解决影响将始终存在。 2.2动态失调 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当一些末端用户的水流量发生改变时(关闭或调节),会使其它用户的流量随之产生变化。 因此,在通过详细的水力计算选择合适的管径及设备的基础上,为使水流量合理完善地分配至每一个环路的采暖或空调末端,满足每一栋建筑及功能房间的冷、热负荷需求,我们往往会通过平衡阀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接下来,将针对平衡阀的选择设置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在工程设计中参考。 3 平衡阀的选择与应用 3.1平衡阀的分类及特性 结合目前市场上的水力平衡阀,主要可分为两类:静态平衡阀和动态平衡阀。其中,静

集中供热二次网运行水力平衡调节浅谈

集中供热二次网运行水力平衡调节浅谈 摘要: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指出要全面提升热网系 统效率,有效降低取暖能耗。通过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提 高热网效率,减少燃料和输送热力电能的使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热用户舒适度,使供热不均衡现象降到最低。 本文通过对各种常用调节方式的实践,对比各种方式的优缺点,给实际运行 调节提出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水力平衡;回水温度平衡法;比例法;粗调法 一、二次网水力平衡现状 截至2016年底,我国北方取暖面积206亿平方米,南方供暖区域有从秦岭- 淮河一线向南推移的趋势。同时,国家对清洁取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成为集中供热的首要工作。 目前,大量供暖企业已实现换热站无人值守,一次网水力失调得到很好的控制。但二次网系统复杂,大部分企业仍在使用关断阀门代替调节阀门。理论上讲,自力式平衡阀、手动调节阀在水力计算完善,运行工况偏离设计工况不大的前提下,可以很好的解决水力平衡问题。但老旧小区原始设计资料不足,更换或加装 热网平衡装置又需要较大投资,供暖企业改造热情不高;部分新建小区用户私改 户内散热设施,导致系统运行工况偏离设计工况,造成按设计工况安装的平衡装 置失灵、闲置。 综上,通过平衡装置解决二次网水力平衡问题虽有可行性,但并未大范围推广,而操作人员对该问题认识不足,水力平衡工作繁琐导致二次网水力失调问题 一直困扰着供暖企业。 二、二次网水力平衡的必要性 某供暖企业2015-2016供暖期间室温不达标投诉量占比表% 注:“孤岛”运行指的是热用户把山靠顶或者周边热用户都停供的情况。 可以看出,除初寒期系统积气量较大引起的投诉量极大外,严寒期和末寒期 室温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水力失调和“孤岛”运行。供暖企业为追求热力工况稳定,使热用户室温一致,常采用“大流量,小温差”运行。提高二次网循环流量,使末 端流量接近设计工况,增加散热量;近端流量超出设计工况过多,对数温差不变 的情况下,散热器散热量饱和。该种方式可以迅速缓解水力失调,但因为循环泵 耗电量与流量的3次方成正比,提高流量会增加耗电量。 三、水力平衡调节方法选取 1、回水温度平衡法: 根据散热器散热量计算公式: Q=CGΔt, Q:散热量 C:常数 G:通过散热设备流量 Δt:供回水温差 当实际流量大于设计流量时,供回水温差减小,回水温度高于规定值,当实 际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时,供回水温差增大,回水温度低于规定值。只要将回水温 度调节到相等,就可以达到均匀调节的目的。

水力失调和水力平衡的概念

这篇文章应该对大家有用 一、水力失调和水力平衡的概念在热水供热系统以及空调冷冻水系统中各热(冷)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之间的不一致性称为该用户的水力失调。 水力失调的程度可以用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的比值X来衡量,X称水力失调度。X = QS/QJ (QS用户的实际流量,QJ:用户的设计要求流量)水力平衡是指网路中各个热用户在其它热用户流量改变时保持本身流量不变的能力,通常用热用户的水力稳定性系数r来表示。 r =1/ XMAX = QJ/ QMAX (QJ:用户的设计要求流量,QMAX用户出现的最大流量) 二、水力失调和水力平衡的分类: 1、静态水力失调和静态水力平衡:由于设计、施工、设备材料等原因导致的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不一致, 从而使系统各用户 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不一致,引起系统的水力失调,叫做静 态水力失调。静态水力失调是稳态的、根本性的,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是当前我国暖通空调水系统中水力失调的重要因素。 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静态水力平衡设备(水力平衡阀)对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进行调节,使其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一致,此时当系统总流量达到设计流量时,各末端设备流量均同时达到设计流量,系统实现静态水力平衡。 2、动态水力失调和动态水力平衡:当用户阀门开度变化引起水流量改变时,其它用户的流量也随之发生改变,偏离设计要求流量,从而导致的水力失调,叫做动态水力失调。 动态水力失调是动态的、变化的,它不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 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动态水力平衡设备(流量调节器或压差调节器),当其它用户阀门开度发生变化时,通过动态水力平衡设备的屏蔽作用,使自身的流量并不随之发生变化,末端设备流量不互相干扰,此时系统实现动态水力平衡。 三、变流量水力平衡分析:由于人们对系统品质的要求以及节能意识的不断提高,变流量水力系统在暖通空调工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变流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各分支环路的流量是随着外界环境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暖通空调工程在一年运行的大部分时间均处于部分负荷运行工况,因此变流量系统大部分时间系统流量都是低于设计流量的。因此这种系统是实时、灵敏、高效、节能的。变流量系统一般既存在静态水力失调,也存在动态水力失调,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水力平衡措施来实现系统的水力平衡。 1、静态水力平衡的实现:

工程变流量水力系统全面平衡

工程变流量水力系统全面平衡 在暖通空调工程中,水力平衡的调节是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暖通空调工程定流量和变流量系统水力平衡的特点;提出了变流量系统全面平衡的概念;同时对水力平衡和水力失调系统进行了比较;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全面平衡水力系统的舒适节能性。 一.水力平衡的概念及分类: 1、静态水力失调和静态水力平衡: 由于设计、施工、设备材料等原因导致的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不一致,从而使系统各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不一致,引起的水力失调,叫做静态水力失调。 静态水力失调是稳态的、根本性的,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 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静态水力平衡设备,在水系统初调试时对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进行调节,使其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一致,此时当系统总流量达到设计总流量时,各末端设备流量同时达到设计流量,实现静态水力平衡。 2、动态水力失调和动态水力平衡: 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当某些末端阀门开度改变引起水流量变化时,系统的压力产生波动,其它末端的流量也随之发生改变,偏离末端要求流量,引起的水力失调,叫做动态水力失调。 动态水力失调是动态的、变化的,它不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 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动态水力平衡设备,当其它用户阀门开度改变引起水流量变化时,通过动态水力平衡设备的屏蔽作用,自身的流量并不随之变化,末端设备流量不互相干扰,实现动态水力平衡。 3、全面水力平衡: 全面水力平衡就是消除了静态和动态水力失调,使系统同时达到静态和动态水力平衡。 二.定流量系统的静态水力平衡: 定流量系统是早期的暖通空调工程中常见的水力系统。 定流量系统是指系统不含任何调节阀门,系统在初调试完成后阀门开度无须做任何改变,系统各处流量始终保持恒定。定流量系统主要适用于末端设备无须通过流量来进行调节的系统,如采用变风量来调节的风机盘管和空调箱等。

供热管网水力平衡

供热管网水力平衡

保障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关键环节 引言 集中供热系统在采暖季运行初期存在水力平衡问题,其调试期的长短与精度不仅关系到供暖质量,更涉及节能减排与社会和谐。水力平衡主要包括供热系统的充水及排气、管网水力调节、系统的运行管理三个方面。根据多年运行管理经验认为,抓好这三个关键环节;可极大地促进供热节能减排。 1、供热系统充水、排气是管网良性循环的首要工作 1.1确保系统充水、排气顺序系统的充水、排气是开始供暖前的必备条件,正确的充水顺序为:锅炉——一次网——换热站——二次网——热用户。系统充水顺序一定要正确,否则在管道中会产生“空气塞”,这是造成局部热用户不热的主要原因。 用补水泵进行系统充水,所用水质应符合GBl576《低压锅炉水质标准》。对于目前普遍采用的补水泵间歇补水定压方式的定压系统来讲,维持定压点压力的稳定是供热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电接点压力上下限的设定应满足运行要求。 锅炉充水是从锅炉迸水口开始充水,当其顶部集气罐放气阀经过数次排气后有大量水冒出时,关闭放气阀,锅炉充水完毕。 外管网充水前,应关闭所有泄水阀,同时打开各支线阀门及管线末端连接供回水管的旁通阀门。在关闭所有热用户人口阀门的条件下,将水由回水压入网路,当其最高点上排气阀经数次排气后有大量水冒出时,表明管网已充满水,外管网充水完毕。 楼内充水时,应由回水压入系统中,先将热力入口处的所有泄水阀门关闭,并缓慢打开热力入口处的回水阀门。充水速度不宜太快,

以便从系统中排出空气。然后将供水阀门打开,同时迅速开启楼道内立管顶部排气阀进行排气,当立管顶部排气阀排出大量的水时,立管充水完毕。 热用户充水启动的顺序必须按先远后近、先打开回水阀再打开供水阀的原则进行。当每个楼栋的热用户的水满后,对最末端的热用户进行l——2次排气。这样可避免大量空气带入热用户系统中,减少运行期排气次数。 系统应边充水边排气,最好把系统内气体一次排净,以免造成气塞现象。对热用户本着“先远后近”的原则进行排气,有利于将系统中的空气赶向近端,减少维修人员往返路程,避免重复劳动,缩短调试时间,同时避免大量热水排放,节约能源。 1.2 保证循环系统顺利启动,维持稳定压差 在循环水泵启动前应再次确认一、二次网补水泵的上下限定压点数值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另外还应确认管网各支线末端连接供、回水的旁通阀门是否开启,将二次网高点排若干次气后,打开楼栋口的回水阀门,再打开供水阀门,才可启动循环水泵。这样做可避免将大量空气通过循环泵带入热用户系统中。循环水泵启动完毕后,须将末端旁通阀门关闭。运行初期,必须严密注意网路中的压力,随时调整变频大小或调节循环泵阀门的开启度,楼栋口平衡阀的开启度,使集、分水器压差保持稳定。经多年运行经验,分、集水器供回水压差范围为O.1~0.2MPa。 2、供热系统调节是管网水力平衡的核心工作 供热管网调节分为系统的初调节和运行调节以间接供暖为例,其调节顺序为:一次网——换热站——二次网——热力入口——热用户。

水暖供热系统水力平衡的调节

目录 一、水力平衡的基本概念 (1) 二、定流量系统的静态水力平衡 (2) 三、变流量系统的全面水力平衡 (2) 四、水力平衡和水力失调系统的比较 (3) 五、结束语 (9)

水暖供热系统水力平衡的调节 供热管网是一个复杂的水力系统,系统中各环路间水力状况的变化相互影响和制约。因此,在供热工程中,水力平衡的调节是个重要的问题。通过调节系统水力平衡,可以实现供热水力系统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一、水力平衡的基本概念: 1、静态水力失调和静态水力平衡: 静态水力失调是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不一致,从而使系统各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不一致,引起的水力失调。静态水力失调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它是由于设计、施工、管材等原因导致的。 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静态水力平衡设备,在水系统初调试时对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进行调节,使其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一致,此时当系统总流量达到设计总流量时,各末端用户流量同时达到设计流量,实现静态水力平衡。 2、动态水力失调和动态水力平衡: 动态水力失调实际上是系统运行过程中当某些末端阀门开度改变引起水流量变化时,系统的压力产生波动,其它末端的流量也随之发生改变,偏离末端要求流量,引起的水力失调。动态水力失调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 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动态水力平衡设备,当其它用户阀门开度改变引起水流量变化时,通过动态水力平衡设备的屏蔽作用,自身的

流量并不随之变化,末端用户散热设备流量不互相干扰,实现动态水力平衡。 3、全面水力平衡: 全面水力平衡就是消除了静态和动态水力失调,使系统同时达到静态和动态水力平衡。 二、定流量系统的静态水力平衡: 定流量系统是早期供热工程中常见的水力系统。 定流量系统是指系统不含任何调节阀门,系统在初调试完成后阀门开度无须做任何改变,系统各处流量始终保持恒定。定流量系统主要适用于末端用户无须通过流量来进行调节室内热量的系统。 定流量系统只存在静态水力失调,基本不存在动态水力失调,因此只需在相关部位安装静态水力平衡调节阀即可。 三、变流量系统的全面水力平衡: 随着人们对室内温度舒适性要求、节能意识的不断提高,变流量水力系统在供热工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变流量系统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各分支环路的流量随外界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近年暖冬的出现,变流量供热系统的管道流量都低于设计流量,因此这种系统是高效节能的。 变流量系统一般既存在静态水力失调,也存在动态水力失调,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水力平衡措施来实现系统的全面平衡。 1、静态水力平衡的实现: 通过在相应的部位安装静态水力平衡阀,使系统达到静态水力平

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在《供热工程》P97和P115有下面两段话:可以看出对于单元立管平均比摩阻的选择需要考虑重力循环自然附加压力的影响,试参照下面实例,分析对于供回水温60/50℃低温热水辐射供暖系统立管比摩阻的取值是多少?

实例:

附件6.2关于地板辐射采暖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天正暖通软件辅助完成) 6.2.1水力计算界面: 菜单位置:【计算】→【采暖水力】(cnsl)菜单点取【采暖水力】或命令行输入“cnsL”后,会执行本命令,系统会弹出如下所示的对话框。 功能:进行采暖水力计算,系统的树视图、数据表格和原理图在同一对话框中,编辑数据的同时可预览原理图,直观的实现了数据、图形的结合,计算结果可赋值到图上进行标注。 快捷工具条:可在工具菜单中调整需要显示的部分,根据计算习惯定制快捷工具条内容;树视图:计算系统的结构树;可通过【设置】菜单中的【系统形式】和【生成框架】进行设置; 原理图:与树视图对应的采暖原理图,根据树视图的变化,时时更新,计算完成后,

可通过【绘图】菜单中的【绘原理图】将其插入到dwg中,并可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标注;数据表格:计算所需的必要参数及计算结果,计算完成后,可通过【计算书设置】选择内容输出计算书; 菜单:下面是菜单对应的下拉命令,同样可通过快捷工具条中的图标调用; [文件] 提供了工程保存、打开等命令; 新建:可以同时建立多个计算工程文档; 打开:打开之前保存的水力计算工程,后缀名称为.csl; 保存:可以将水力计算工程保存下来; [设置] 计算前,选择计算的方法等; [编辑] 提供了一些编辑树视图的功能; 对象处理:对于使用天正命令绘制出来的平面图、系统图或原理图,有时由于管线间的连接处理不到位,可能造成提图识别不正确,可以使用此命令先框选处理后,再进行提图; [计算] 数据信息建立完毕后,可以通过下面提供的命令进行计算; [绘图] 可以将计算同时建立的原理图,绘制到dwg图上,也可将计算的数据赋回到原图上; [工具] 设置快捷命令菜单; 6.2.2采暖水力计算的具体操作: 1.下面以某住宅楼为例进行计算:住宅楼施工图如下:

暖通空调系统全面水力平衡解决方案

暖通空调系统全面水力平衡解决方案 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已达35%,且持增长态势。大型公共建筑中空调系统耗能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0~65%。空调系统存在的典型问题:能耗高、舒适度低。 1)制冷机组、水泵、空调机组等设备工作效率较低; 2)空调房间温度无法达到设定值、波动较大; 3)水系统的噪音。 水力失调: 静态水力失调:主要由于系统在设计、产品选型、施工等过程中的种种误差迭加产生的,设计需要的系统管道阻力特性与实际系统管道阻力特性不相符,所造成的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不一致的水力失调状态。静态水力失调:天生的,所有系统都有,平衡调试后消失。 动态水力失调:在暖通空调水系统上安装了很多调控设备,应用了变流量技术,从而使系统的瞬时阻力特性与设计所需阻力特性不符,而造成了系统的瞬时失调状况。后天的,所有系统都有,必须由动态阀门修正! 水力平衡阀的分类: 一、静态平衡阀—并联管路 二、动态平衡阀 1、动态流量平衡阀/定流量阀—冷冻机干管

2、动态压差平衡阀/压差调节器—水平支管、垂直立管 三、电动平衡阀—末端设备 1、动态平衡电动二通阀—风机盘管 2、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新风机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 水力平衡阀的作用: 平均分配流量(按设计流量分配):静态平衡阀; 按需分配流量(按实时负荷分配):动态平衡阀。 阀门流量计算公式: 静态(水力)平衡阀: 各主要并联管路的平衡方案(集水器、垂直立管、水平支管)

水力失调的典型现象(存在的问题): 部分区域过流从而导致部分区域欠流的冷热分配不均; 为照顾不利环路而加大流量运行导致能源浪费; 有利环路阀门、末端设备处存在水流噪音。 并联环路流量分配与压降的关系: 平衡方案:各并联管路设置静态平衡阀。 平衡原理:通过调节自身开度改变阀门阻力,平衡各并联环路的阻力比值,使流量合理分配,达到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相同; 消除水系统存在的部分区域过流从而导致部分区域欠流的冷热分配不均现象,有效避免了为照顾不利环路而加大流量运行的能源浪费现象,因此可节省冷/热量,同时还可以减少水泵运行费用。

采暖管道水力计算

采暖供热管道水力计算表说明 1 电算表编制说明 1.1 采暖供热管道的沿程损失采用以下计算公式: ΔP m =L λρ?v 2 d j ?2 (1.1) ;式中:△Pm——计算管段的沿程水头损失(Pa) L ——计算管段长度(m); λ——管段的摩擦阻力系数; d j ——水管计算内径(m),按本院技术措施表A.1.1-2~A.1.1-9编制取值; 3 ρ——流体的密度(kg/m),按本院技术措施表A.2.3编制取值;v —— 流体在管内的流速(m/s)。 1.2 管道摩擦阻力系数λ 1.2.1采用钢管的采暖供热管道摩擦阻力系数λ采用以下计算公式: 1 层流区(R e ≤2000) λ=

64 Re 2 紊流区(R e >2000)一般采用柯列勃洛克公式 1 ?2. 51K /d j =?2lg?+?λ?Reλ3.72 ?K 68? ?λ=0.11?+??d ?j Re? 0. 25 ???? 简化计算时采用阿里特苏里公式 雷诺数 Re= v ?d j γ 以上各式中 λ——管段的摩擦阻力系数;Re ——雷诺数; d j ——管子计算内径(m),钢管计算内径按本院技术措施表A.1.1-2取值;

- K ——管壁的当量绝对粗糙度(m),室内闭式采暖热水管路K =0.2×103m,室外供热管网 - K =0.5×103m ; v ——热媒在管内的流速,根据热量和供回水温差计算确定(m/s); ,根据供回水平均温度按按本院技术措施表A. 2.1取值。γ—— 热媒的运动粘滞系数(m2/s) 1.2.2塑料管和内衬(涂)塑料管的摩擦阻力系数λ,按下式计算: λ={ d j ? b 1. 312(2 lg 3. 7??b 0. 5?+ lg Re s?1?2 ?? 3. 7d j lg K ?????? }2

(完整版)水力计算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本章重点 ? 热水供热系统水力计算基本原理。 ? 重力循环热水供热系统水力计算基本原理。 ? 机械循环热水供热系统水力计算基本原理。 本章难点 ? 水力计算方法。 ? 最不利循环。 第一节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一、热水供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当流体沿管道流动时,由于流体分子间及其与管壁间的摩擦,就要损失能量;而当流体流过管道的一些附件 ( 如阀门、弯头、三通、散热器等 ) 时,由于流动方向或速度的改变,产生局部旋涡和撞击,也要损失能量。前者称为沿程损失,后者称为局部损失。因此,热水供暖系统中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可用下式表示: Δ P =Δ P y + Δ P i =R l + Δ P i Pa 〔 4 — 1 〕 式中Δ P ——计算管段的压力损失, Pa ;

Δ P y ——计算管段的沿程损失, Pa ; Δ P i ——计算管段的局部损失, Pa ; R ——每米管长的沿程损失, Pa / m ; l ——管段长度, m 。 在管路的水力计算中,通常把管路中水流量和管径都没有改变的一段管子称为一个计算管段。任何一个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都是由许多串联或并联的计算管段组成的。 每米管长的沿程损失 ( 比摩阻 ) ,可用流体力学的达西.维斯巴赫公式进行计算 Pa/m ( 4 — 2 ) 式中一一管段的摩擦阻力系数; d ——管子内径, m ; ——热媒在管道内的流速, m / s ; 一热媒的密度, kg / m 3 。 在热水供暖系统中推荐使用的一些计算摩擦阻力系数值的公式如下: ( — ) 层流流动 当 Re < 2320 时,可按下式计算;

平衡阀介绍及其工作原理

暖通空调系统 一、暖通空调系统常见得几种水力平衡设备:?暖通空调系统常见得水力平衡设备主要有用于消除静态水力失调、实现静态水力平衡得静态水力平衡阀与用于消除动态水力失调、实现动态水力平衡得动态压差平衡阀、动态流量平衡阀、动态平衡电动开关阀、“动态压差平衡阀与电动调节阀组合"以及一体式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等。?1、静态平衡阀: 静态平衡阀就是消除暖通空调水系统静态水力失调、实现静态水力平衡得主要设备、?静态平衡阀实质上就是一个具有明确得“流量—压差-开度”关系、清晰可调得开度指示以及良好调节特性得阻尼调节元件。?在暖通空调水系统中,静态平衡阀保证得不就是系统中单个管道得流量值,它要维持得就是在系统初调试时,通过静态平衡阀得调节作用,使系统中各个管路得流量比值与设计流量得比值一致,这样当系统得总流量等于设计总流量时,各个末端设备及管道得流量也同时达到设计流量、?静态平衡阀主要应用于系统分集水器、分支管道以及末端设备处。 2、动态压差平衡阀:?动态压差平衡阀就是消除暖通空调系统动态水力失调、实现动态平衡得主要设备之一、?动态压差平衡阀具有关键点定压差功能,它通过阀门内部得自力式机构,能自动地将系统两个关键点之间得压差恒定在设定压差值。?基于全面水力平衡系统对分系统定压、分级定压以及设备定压得要求,动态压差平衡阀广泛地应用在系统主管、分支管道以及各种末端设备处。? 3、动态流量平衡阀: 动态流量平衡阀就是消除系统动态水力失调得设备之一。 动态流量平衡阀实质就是在一定得压差范围内维持管道得流量始终不变,流量值得大小可以根据系统要求进行定制,因此它又叫做“定流量平衡阀”。?动态流量平衡阀主要应用于水力系统中要求保持流量不变得管道,如冷水机组冷冻、冷却水管以及采用变风量调节系统制冷供热量得末端设备管道处、?4、动态平衡电动开关阀: 动态平衡电动开关阀就是暖通空调水系统消除动态水力失调、实现动态平衡得主要设备之一、?动态平衡电动开关阀具有动态平衡与电动开关功能,当阀门开启时,它能动态地将管道得实际流量恒定在设计流量值,并不受系统压力波动得影响。?动态平衡电动开关阀主要应用于风机盘管处,一方面,它具有传统电动开关阀得电动开关功能;另一方面,它又能在阀门开启时将流量始终恒定在风机盘管得设计流量、 5、“动态压差平衡阀与电动调节阀”组合:?动态压差平衡阀与电动调节阀组合就是暖通空调水系统消除动态水力失调、实现动态平衡得主要设备之一。 动态压差平衡阀与电动调节阀组合既具有动态平衡功能,即能动态地平衡系统得压力波动,使流经管道得流量不受系统压力波动得影响,又具有电动调节功能,即能根据目标区域得负荷变化自动地调节开度从而调节流量值,保证目标区域得温度始终恒定在设定温度。 动态压差平衡阀与电动调节阀组合主要应用于空调箱、空气处理机组与新风机组等处。?6、一体式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

暖通空调系统水力平衡方案及比较分析

暖通空调系统水力平衡方案及比较分 析

暖通空调系统水力平衡方案及比较分析 在建筑物暖通空调水系统中,水力失调是最常见的问题。由于水力失调导致系统流量分配不合理,某些区域流量过剩,某些区域流量不足,造成某些区域冬天不热、夏天不冷的情况,系统输送冷、热量不合理,从而引起能量的浪费,或者为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水泵扬程,但仍会产生热(冷)不均及更大的电能浪费。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调节阀门对系统流量分配进行调节。 虽然某些通用阀门如截止阀、球阀等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由于其调节性能不好以及无法对调节后的流量进行测量,因此这种调节只能说是定性的和不准确的,常常给工程安装完毕后的调试工作和运行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 一、水力平衡技术是节能及提高供热(冷)品质的关键 在供热空调系统中,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输配环路及热(冷)源机组(并联)环路存在水力失调,使得流经用户及机组的流量与设计流量不符。加上水泵选型偏大,水泵运行不合适的工作点处,导致水系统处于大流量、小温差运行工况,水泵运行效率低、热量输送效率低。而且各用户处室温不一致,近热(冷)源处室温偏高(高),远热(冷)源处室温偏低(高)。对热(冷)源来说,机组达不到其额定出力,使实际运行的机组台数超过按负荷要求的台数。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能耗高,供热 (冷)品质差的弊病。

1、静态水力失调系统的流量计算: 在未安装静态水力平衡设备前,现场测得的末端设备流量及经过改造水泵来满足流量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该系统为静态失调 的水力系统。 表1 设备 流量设备1 设备2 设备3 设备4 总流量 (m3/h) 设备实测流量(m3/h) 28 24 18 16 86 设计流量 20 20 20 20 80 实测流量与 设计流量比较实测>设计实测>设计实测<设计实 测<设计 为保证设计流量 必须采取的措施必须经过增大水泵流量的方法 以保证设备4的流量达到设计流量 水泵流量增大后的流量数值 (m3/h) 35 30 22.5 20 107.5 由上表可见,设计总流量为80(m3/h),但为了保证最不利环路达到设计流量,实际水泵所需的最小流量为107.5(m3/h),远

中南建筑设计院西区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计算

中南建筑设计院西区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计算 2006年1月5日 15:48 来源:中南建筑设计院作者:雷炳成杨允立网友评论 0 条进入论坛 提要 对中国建筑设计院西区采暖热网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及分析,并用水力平衡阀等技术措施对采暖热网进行水力平衡,解决了水力失衡问题,达到较满意的效果,为采暖热网进行水力平衡集累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采暖热网水力平衡热力平衡平衡阀 1.问题的提出 中南建筑设计院西区(生活区)集中低温热水采暖系统于1991年完成设计及施工,并于当年年底投入运行。系统运行至今已有十年,大大改善了我院职工的生活条件。但该热水采暖系统自运行之初起,就存在着热力失衡问题。后随着用户的增加,管网作用半径的增大,随着燃煤蒸汽锅炉、汽-水换热器、热水循环泵运行效率的降低,也随着采暖系统阀件及沿程管道性能的弱化,采暖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热力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具体表现在管网末端用户的采暖效果越来越差。为配合我院沿街开发的形势,院西区两栋临街多层住宅拆除,由于采暖用户(以下均指单栋或单元建筑)减少采暖外网须相应调整,此举可部分程度缓解采暖系统效果恶化情况,但热力管网水力失衡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院西区采暖热网布置现状参见"图一"。西区采暖面积约35000m2,冬季总采暖热负荷为2230kw。采暖热源为西区锅炉房及换热站;4t/h燃煤蒸汽锅炉1台;螺旋板式汽-水换热器2台;1000m3/h热水循环泵2台,1有1备,铭牌扬程3.2Mpa;系统由设在"中南海18单元"屋而后高位膨胀水箱定压,换热站内设系统被给水泵。该采暖系统共分3个树状供回水环路。

1#环路为院内中部环路,原负担"1~3单元","4~6单元","幼儿园","29~32单元(50户)","18户"," 33~35单元(36户)"及"23户"采暖负荷,其供加水总管管径为DN125,现增加一个用户"北大板",其负担总热负荷为1219kw。该环路用户多且作用半径长,长期以来热力失衡问题严重,沿途用户供暖冷热不均,最不利用户"23户"室内采暖系统形同虚设,"36户"各单元采暖效果也较差。 2#环路为院内北部环路,负担"7~10单元","11~14单元","北大板"及"40户"采暖负荷,其代回水总管管径为南部环路,原负担"中单公寓"及"40户"拆除,现仅负担"中单公寓",其热负荷为115kw。 2.管网水力计算及平衡分析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对院西区采暖热网进行水力计算及分析,拟采取水力平衡阀等技术措施对该采暖热网进行水力平衡,以期改善西区整体采暖效果。 2.1 计算条件 已知条件 (1)外网各环路管段管径及沿程长度,各单位采暖设计热负荷及总设计热负荷。各环路用户采暖热负荷说"表1

集中供热外网水力调节的几种常见方法

集中供热外网水力调节的几种常见方法 新疆奎屯市供热公司李一鸣王红梅 【摘要】本文叙述了热网水力失调后,应用几种调节方法进行水力平衡调节,并以自身为例进行了比较,说明了使用不同调节方法的原因。 【关键词】水力失调水力调节节电 一、概况 新疆奎屯市位于天山北麓,属于北温带中等温度气候,四季温差变化大,冬季极端最低温度达到-36.4℃,采暖期平均气温-9.4℃,冬季采暖计算温度-24℃,采暖天数154天,设计热负荷81W/m2。2000年奎屯市集中供暖开始实施,把原先各单位的小锅炉拆除,基本上在此位置上建立换热站,建立了集中供热的大型锅炉房,集中供暖面积当年达到90万平方米。热源为3台35MW的高温热水锅炉。由于原各个小锅炉管理单位,外网没有统一规划,有的单位甚至各行其是,不通过设计部门,造成有的外网管径不合理,使得二次网水力严重失调。许多距离换热站近的用户室温高达27℃—28℃,而远端用户室温只有11℃左右。为了使远端用户室温达标,我们采用加大二次网循环流量的办法来克服,最大单位循环流量可达到5—6t/m2·h,还是无法彻底解决。这样造成了我公司的耗电耗热指标偏大,3台35MW的锅炉供暖不到90万平方米,单位面积的耗煤却到了60kg/m3。由于室内温差大,许多远端用户靠放二次网系统热水提高房间的温度,导致二次网大量失水,以6#换热站为例,供热18万平方米,每天二网补水高达240立方米,2#换热站供暖面积14万平方米,每天补水高达200立方米,这样形成恶性循环,越冷越放,越放越冷,由于供热问题多次发生用户集体上访,社会影响很环。 二、水力工况分析 原有的锅炉房片区采暖系统设计草率,不符合要求,或根本无设计、无图纸,是凭“经验”随意施工的。以8#换热站为例,从实际运行参数看,泵站的供水压力为0.4MPa,而回水压力较高,为0.38MPa左右,有的供回水压力几乎持平,通过分析认为,由于过多的住宅楼与主管网直接连接而支线较短,各住宅楼又由于受管内流速和可供选择的管径限制,过多的剩余压头不能被消耗掉,剩余压头过大,造成了此处回水压力过高,也进一步恶化了整个管网的系统循环,因此增加流量调节装置,改善管网的水力工况成了当务之急。 三、水力调节方法 在实际水力平衡调节中,我们通过学习,考察。根据管网现状先后实际运用了调节阀法,平衡阀法,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法,现介绍如下: 1、调节阀法 在供暖工作中,经常应用是闸阀、截止阀,而这两种阀门的调节性均较差,做不到线性调节,如闸阀当开度达到50%后,其流量基本就不再随开度而增大了。因此,近年来能够做到线性调节的调节阀在供暖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调节阀通过改变阀芯与阀座的节流面积,做到了开度与流量的线性关系,再配以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可以完成水力工况的初调节,但由于单位面积流量的严格控制和热网系统面积比较大(二网换热站面积在10万m2—18万m2)这种方法效果就不太明显了(考虑到节流孔板更麻烦,易堵塞的缺点而没有应用)。

水力平衡

暖通空调水力平衡的调节 摘要:在暖通空调水系统中,水力失调是最常见的问题。由于水力失调导致系统流量分配不合理,某些区域流量过剩,某些区域流量不足,造成某些区域冬天不热、夏天不冷的情况,系统输送冷、热量不合理,从而引起能量的浪费,或者为解决这个问题,提高水泵扬程,但仍会产生热(冷)不均及更大的电能浪费。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调节阀门对系统流量分配进行调节。 关键词:静态;动态;水力平衡;定流量;变流量 Hydronic Balancing Analysis of He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Abstract:Introduces the conception and classify of hydronic maladjustment and hydronic balancing .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hydronic maladjustment and step of realizing hydronic balancing in invariableness flowrate system and variableness flowrate system . Deeply analyses a few typical system forms . Keywords:static: dynamic; hydronic balancing; invariableness flowrate; variableness flowrate 0.引言 在暖通空调工程中,水力平衡的研究是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文提出了静态水力平衡和动态水力平衡的概念,并结合二种水力平衡的特点,分析了定流量系统和变流量系统中几种典型方式的水力平衡设备的选择及实现水力平衡的方式。 1 水力失调和水力平衡的分类 1.1 水力失调和水力平衡的概念 在热水供热系统以及空调冷冻水系统中,各热(或冷)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之间的不一致性称为该用户的水力失调,反之,称为水力平衡。 1.2 静态水力失调和静态水力平衡 由于设计、施工、设备材料等原因导致的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不一致,从而使系统各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设计要求流量不一致,引起系统的水力失调,叫做静态水力失调。静态水力失调是稳态的、根本性的,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静态水力平衡设备(水力平衡阀)对系统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进行调节,使其与设计要求管道特性阻力数比值一致,此时当系统总流量达到设计流量,各末端设备流量也均达到设计流量时,系统实现静态水力平衡。 1.3 动态水力失调和动态水力平衡 当用户阀门开度变化引起水流量改变时,其它用户的流量也随之发生改变,偏离要求流量,从而导致的水力失调,叫做动态水力失调。动态水力失调是动态的、变化的,它不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通过在管道系统中增设动态水力平衡设备(流量调节器或压差调节器),当其它用户阀门开度发生变化时,通过动态水力平衡设备的屏蔽作用,使自身的流量并不随之发生变化,末端设备流量不互相干扰,从而使得系统实现动态水力平衡。 2 定流量系统水力平衡分析 定流量水力平衡系统是暖通空调设计中常见的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系统各处的流量基本保持不变。常用的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2.1 完全定流量系统 完全定流量系统是指系统中不含任何动态调节阀门,系统在初调试完成后阀门开度无需作任何变动,系统各处流量始终保持恒定。完全定流量系统主要适用于末端设备无需通过流

浅谈如何调节水力平衡

浅谈如何调节水力平衡 摘要:本文揭示了水力失调与水力平衡的概念及其分类,并对定流量系统及变流量系统水力失调的特点、实现水力平衡的措施及典型的几种系统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水力平衡水力失调定流量变流量 Abstract: this paper reveals the hydraulic disorders and hydraulic balance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and the constant flow system and variable flow system of hydraulic disorders characteristic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easures and hydraulic balance of several typical system form further analysis. Keywords: hydraulic balance hydraulic disorders variable flow rate constant flow 目前,国家对建筑节能越来越重视,供热、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设计、施工、调节等各方面的不当,水力失调是很常见的问题。 水力失调分为静态失调和动态失调。静态失调是由于某些环路存在剩余压头,即某些环路的阻力过小时,这些环路的实际流量就将超过设计流量,由于总的流量一定,则其他部分就达不到设定流量,就会出现冷热不均;在动态系统中,当某些环路的水量发生变化时,会引起系统的压力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干扰到其他环路,从而使其他环路本不应有的变化产生。水力平衡的原理也就是克服水力失调的原理。 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调节阀门对系统流量分配进行调节。虽然某些通用阀门如截止阀、球阀等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由于其调节性能不好以及无法对调节后的流量进行测量,因此这种调节只能说是定性的和不准确的,常常给工程安装完毕后的调试工作和运行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 水力失调和水力平衡的概念: 水力平衡是针对水力失调问题而产生的一种调节方法,目的是消除水力失调,达到节能降耗。 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往往使得网路的流量分配与各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