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面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越韩日国际傩礼圈
中国傩文化博物馆:贵州省铜仁市
傩面具之面面观
历史起源和功用
制作材料和表现手法
文化意义和开发价值
傩面具
“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说的就是傩面具。外形奇特的傩面具是傩文化中傩祭、傩仪中使用的道具,也是原始图腾的再现和去灾纳祥的象征。(傩戏面具的功利目的是祭祀神灵、驱逐鬼疫,在现代艺术生活中,它作为艺术代言体而存在,什么角色戴什么面具,只要一出场就能使观众辨认出来,起到很快入戏的效果)
无论在江西南昌傩园、南丰县博物馆,还是在贵州德江县傩文化陈列馆、安顺地戏演武堂,记者均能看到一副副面相各异的面具。他们有的面容白净、慈眉善眼,有的竖眉瞪眼、面目狰狞。
曾志巩说,面具是傩的主要特征之一。就南丰而言,面具更是傩的象征,没有面具就不成为傩班。南丰面具称呼很多,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称呼,如有称呼“神像”的,有称“将军老爷”的,也有称“菩萨”的,还有称为圣像、头盔、盔头的。一般群众讳忌较少,面具称“脸仂”、“脸仂子”、“面壳子”。
曾志巩告诉记者,目前南丰县保存的傩面具有2300多枚,涵盖了驱疫神衹、民间俗神、道释神仙、传奇英雄、精怪动物、世俗人物等共184种角色。驱疫神衹面具,即开路神、驱疫大神、钟馗、小鬼、判官等26种;民间习俗神面具,包括民间广泛信仰和为人祈福纳吉的福运之神,即土地神、门神、灶神等14种;道释神仙面具,为《封神榜》、《西游记》、《跳八仙》等神化人物,共有33种;还有传奇英雄神将面具,即《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花关索戏》、《孟姜女》、《杨家将》中的一些传奇英雄,共有57种。另外,还有精怪动物面具,如熊精、猿精、蜘蛛精、鲤鱼精等25种。甚至还有女社员、工人、农民、士兵等世俗人物面具共25种。这些面具广泛应用于各种傩事活动中。
傩面具的出现可谓历史悠久。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内,发现了用黄、黑、灰三色描绘的八个方相士和八个神兽的形象。方相士戴熊皮面具,脚踩火焰,手执双戈;神兽头戴羊首面具,执戈起舞。据贵州水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潘朝霖考证,这是迄今发掘出的最早的傩仪图和傩面具。此外,在洛阳出土的西汉壁画墓的后壁上,也有方相士戴熊皮面、执戟、饮酒而准备逐鬼的图案。而最早见诸文字的,是甲骨文上的“倛”字,所以后世的《上元张灯记》载:“州民为百戏之舞,击鼓吹笛斑斓而前,或蒙倛焉,极其俚野以为乐。”
潘朝霖说,傩面具的好坏、多少是评判一个傩班优劣的重要标准。“因为面具多,剧目则多,阵容就大,招徕观众就多,土老师的声望就高。”如湖南侗族过去有“一堂36面”之说,江西、广西过去有“一堂有30、40至80面”之记载。但是,这还不算多。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载:“政和中大傩,下桂府进面具。比进到,称一副。初讶其少,乃是以八百枚一副,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乃大惊。”一副有800枚,且不重复,实在令人惊讶。
在面具取材上,因地制宜,各有所偏。(主要有黄金、玉石、象牙、青铜、木头、树皮、果(椰)壳、葫芦、牛皮、羊皮、兽皮、竹篾、笋壳、布(麻)壳、纸壳、纸浆、石头及陶
塑等)大多数地方的面具采用丁木、柳木、白杨树、樟木木质面具,独具特色的包括贵州惠水、罗甸布依戏使用泥胎纸坯彩绘面具,而兴义巴结布依戏和瑶族“跳盘王”则使用笋壳彩绘面具、竹编面具等。
傩面具的造型,因角色不同,其表现手法也有差异。(主要通过五官变化和不同色彩涂料来表现剽悍、凶猛、威武、政治、和蔼、温柔、妍丽、忠诚、奸猾等角色的性格。焰眉浓烈、眼珠鼓突、头上长角、两耳如刀、獠牙外露,再加黑、红、黄、蓝等色涂料,多表示勇敢、凶悍、狂傲、威武的形象,如开山神、开路神、山大王、押兵先师等。这些变形的、风格化的、富于幻象的形象,使人感受到原始的、拙朴的、天真的美。对于这缤纷的面具,既可以从动物类、神鬼类、人类来划分,也可以从善神类、凶神类、人类来划分。)潘朝霖说,从目前全国傩戏保存最丰富的贵州来看,其面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搓泰吉”面具:其特点是脸鼻长,前额鼓突,平板脸,凿三个孔表示口眼,无眼珠与唇牙;不用油彩,只用黑色作底加白线条表示高龄;工艺简单,线条粗犷,有质朴的美。
傩堂戏面具:其特点是工艺比较精细,造型偏重写实,有凝重的实感,色彩较单一、和谐,注重整体效果。传承二三百年的面具古色斑斓,类似青铜器文物,富有奇特的美感和魅力。
地戏面具:其特点是工艺精细,色彩绚丽,注重色彩对比,并分为面部、头盔、耳翅三部分。根据不同的角色,再刻上龙、凤、虎、花等图案,涂上金粉、红、黄、绿色等油彩,有的还嵌上铜钱般大小的圆镜,显得花哨明晃,光怪陆离。
面具是世界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很多古老民族都有自己的面具发展历史。在傩文化中,面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傩面具何以具有如此崇高的威望?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曲六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傩面具,不论是作为巫术的法器,宗教的符号,神像的象征,图腾的凭依,祖灵、神话传说人物、历史人物的再现,以及装扮的手段和审美情感的渲染,都蕴涵着一个基本特点,即从人类第一自我瞬间衍化为第二自我。”
远古时期基于特殊使命应运而生的面具,从作为人类自我转换和超越意识的物化通道,到后来进入艺术领域,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而面具本身,尤其是傩面具所蕴涵的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宗教、民俗、生命意识和审美功能及丰富的文化信息内涵,赋予其更加迷人的魅力。正如贵州民族学院文化传播系教授顾朴光所言:“面具是一种泛人类的、古老的现象,是一种具有特殊表意的象征符号。作为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面具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宗教学以及雕刻、绘画、舞蹈戏剧等多种学科的研究价值。”(还有旅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