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变“枯燥”为“有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消磨智慧
的“苦役”。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置的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与画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训练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开发及活动巧妙联系,符合小学生好好生和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
四、变“封闭”为“开放”
树立大教育观,走出封闭狭隘的课堂,努力打破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
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生活,使作业成为学生生活的“向导”;引向家庭,引向社会,与社会活动“接轨”。
1、操作实践性作业
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中
有效手段。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形象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纯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如学完“认识图形”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学过的图形,并将这些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将图形拼贴成美丽的主题图画。
这样的作业不但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
总之,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作业的改革上,也应立足于这一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设计与实施适合孩子天性的作业,将使作业变得更生活、更有应用性、更令人兴奋!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孩子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面对这样“多彩的”作业,孩子会自愿的建筑师,他们会乐意设计出一张张生动有趣的数学图画、一份份充满童趣和个性的数学作业,数学学习也就会洋溢生命的气息!
二、变“被动”为“主动”
《数学课程标准》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
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作业给学会提供了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运用知识的机会,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如教学完“生活中的大数”后,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练习。
A数一数。(可以自己西那则喜欢的方式进行数数活动)
B读一读,并说一说数的组成。
C用2、8、0、0组成不同的四位数。
这种“自助餐”式作业,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保证了全体学生都在不
同的目标下练有所得,使他们乐学而不厌,树立了“我能行”的信心。
原来数学可以更美的
——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更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每一次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问题的不断生成、不断解决的探索中成长;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是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作业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这样的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人生需要。下面我结合自己在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的教学中,谈一谈新课程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3、课题式作业
儿童心理学研究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集资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可以以“小课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让后指导学生把自己探索的过程记录下来。例如教完“方向与位置”后,可以布置小课题“美丽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把研究的过程、结果、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再集体交流。
2、“导演”式作业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设计好习题让学生完成,形式能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实践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出的习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我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当一回作业的“导演”,自己设计,自己控制,自己安排,自己参与评价。学生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各尽所能,各展所思,兴趣浓厚。
2、调查式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只要掌握课外知识的确层面上,要让学生会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我们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课外,拓宽知识来源,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学生通过自己查资料,除了从课本中获取信息之外,增加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并利用课外作业的机会,超越课本,有计划、有目的地广泛进行课外阅读有关数学知识的科技书,或利用网络的优势,收集有关数学人物事迹、数学常识。学生加以累积,做摘录笔记,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处理,让作业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现数学的生命活力。
1、游戏式作业
游戏是儿童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游戏式作业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中,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作业。如教学完“乘法口诀”后,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与学生玩,学生与家长玩。再如教学《可能性》这一课后,可以设计如“猜球”、“猜硬币”等游戏作业,课后,学生相互之间玩一玩。又如教学《生活中的大数》后,可以设计“猜数”“组数”等游戏作业。
1、亲情型作业
如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后,教师让学生在家里与家长弯扑克牌游戏,边
玩边计算两人手中扑克牌包含的数字的和与差。学了“高矮”后,让学生与爸爸妈妈比高矮,并用“谁比谁……”说一句话。
在这种具有亲情的环境中,学生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知识、技能、情
感都得到发展。
2、友情型作业
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能够既分工,又有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通过友情合作,促进学生的优势互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战士自己的长处,在学习的思考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并学会互相尊重和妥协,从而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
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仅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令学生感觉到数学作业是一个游戏天地、学习的乐园。
2、情境式作业
所谓情境,就是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营造的学习氛围。小学生一般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生动的情境式作业,往往能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自我需要,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让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声妙,不断激起学习的欲望。如学习完“100以内的加减法”后,设计“今天我当家”的情境活动,展示琳琅满目的商品架,让学生自主购物,算一算“20元钱可以买什么?”“30元钱可以买什么?”“你最喜欢买什么?”“共要花多少钱?”……
这样,将枯燥的”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题目改为富有情境式的作业,
学生倍感作业的有趣,进而喜爱上了作业。
3、绘画式作业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针对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的知识。如在学完《有趣的图形》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实际一些相关的美丽图案,或用学过的图形来设计一下他们呢喜欢的校园,并涂上颜色。又如学了面积,画一画家庭装修设计;学了时间,画一画一天的安排;学了路程,画一画旅游分布图。学会是呢感感到新鲜有趣,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呢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业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
又如,在学完“统计”后,可以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调查统计你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或调查一个星期你们家扔掉多少的塑料袋,画出统计图,进而说一说为了保护环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在这些调查式的实践作业中,学生求真、求实,回归生活的“大课堂”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概括,既学到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而且富有生活的时代气息。
形式多样,充满个性的的数学作业,给学生带来的不再是“题海”大战后的疲倦、厌烦,而是创造发现之余的成功喜悦。学生在设计作业过程中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在享受作业带来的快乐中得到发展。
三、变“独立”为“合作”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能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打破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业。
如教学“时间”后,根据教学的内容,我设计以下课外作业:
A你平时在家锻炼身体吗?请你选择一项活动,具体做一做,记录一分钟内的次数(拍球、跳绳、跑步),或者在学习方面(写字、阅读、口算)。
B了解你们家庭成员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情。
C查阅有关数学资料,了解各行各业在一分钟内都能做哪些事情。
在这样的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走出课堂,街头、商店、超市、银行、公司……处处都有学生的身影。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自助餐”式作业
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往往无法顾及个层次学生的认知要求,桎梏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业难度太大,就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难度适中,学生就会表现较强的主动性,信心百倍的完成作业。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种种诱因中,成就动机则是普通的、有效的一种。为此,精心设计布置“自助餐”式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