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摘要】目前,我国的林业发展受到森林病虫害的影响较大,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形势较严峻,因此,本文就对当前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的状况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同时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能够提高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整体发展。
前言
防治森林病虫害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工作量也较大,首先在理念上要坚持以保护国家森休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为综合目标,同时还要坚持可持续控制和系统工程为工作指导,在工作方法选择上要不断地强化政府的导向作用,要鼓励、倡导群众行为,发挥群众的力量,依法防治的力度也要加强;在工作技术上,要仅仅依靠科技力量的支撑,加大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资金投人,使用各种有效的防治技术,对影响森休发展的病虫害采取分区政策,实行分类指导,才能够有效遏制病虫害的扩散蔓延,较少其对森休的经济效益影响。
1当前森林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森休病虫的防治要以生态学的观点和经济学的观点为基础,重点对生态环境进行调整,依据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特性,在病虫害监测的基础之上,将各种防治手段如抗病虫品种、化学防治以及检疫等协调一致,尽可能的将病虫害的发生有效控制在现有经济的允许水平之下。对于在森林生态系统防治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影响,要采用新的手段将影响降至最低。因此,森休病虫害的防治过程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期望能够利用最少的代价获取休业发展的最
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以下将介绍森休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几种技术。
1.1林业技术防治
林业技术防治措施就是通过采取各项管林的技术措施,积极创造不利于病虫害生存而有利于有色生物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抑制或者是预防虫灾的爆发,这也是害虫综合防治的基础技术。例如为了增强林木的抗病虫能力,在最初选择幼苗的时候,就需要注意选择良种壮苗,保证幼苗生长健壮;根据适地生长原则,在选择树木品种时,要考虑当地的条件,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病虫害较少的树种,同时还要注意林木的生长状况,使其形成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林分,这样既能够有效促进树木的生长,又能够保护森林中的一些有益昆虫,为鸟类提供一个繁殖、栖息的环境,最终要的是增加了害虫的天地,就能有效抑制害虫的发展。在林分郁闭后,还要做好森林的卫生抚育工作,及时将森林中的病虫木、机械损伤木、衰弱木以及枯立木等容易引起害虫授染与蔓延的林木及时清理干净,森休主伐后也要及对清理采伐的迹地,避免害虫的传播。
1.2林木检疫防治
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中,加强林木检疫防治技术是有效制止危险性病虫害侵人和输出途径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林木检疫技术首先的一步就是要确定检疫的对象,即只要对林木能够造成严重的危害,而且其传播过程是靠种子、苗木、接穗、砧木、插条、挠柴、原木、包装材料及土壤等多种由于人为参加的病虫害都应该被列
人检疫的对象之内。如果被检疫的对象,其发生范围较广,具有普遍性,这是要确定哪些范围是没有发生灾害的地区,并将其列为保护区;如果检疫对象只是发生在局部地区,那么就应该把这个地区划作疫区。在保护区内,对于外来的种苗和林副产品,一律要进行严格的检疫过程;而对于疫区内的林木种苗和林副产品,在没有经过严格的检疫之前,一律不准外运,如果在检疫的过程中发现了有害的病虫,要立刻进行彻底消毒处理,然后才能够运出。
1.3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某些生物或者生物的代谢物从而达到控制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目的,因此利用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没有残留毒性,对人、畜、植物都很安全,对污染环境不会造成污染;杀虫效果良好,如果能够长期使用,可以在自然界中建立优势群落的天敌或者是某些病毒的微生物等,就可以长期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害虫不会产生抗性;生物防治的资源丰富,原材料很容易得到,有的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利用,能够降低防治的成本。
常用的生物药治主要方法有两种:
1.3.1利用捕食性及寄生性昆虫来治虫
这种方法有3种主要的途径:第一个途径是为了保护和招引自然界的天敌昆虫,就要为其生存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例如将单纯林改造为混交林,保证天敌昆虫有充足的食物和繁殖场所。第二个途径是繁殖时段放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主要是为了补充自然界中天敌昆虫的数量。最后一条途径是如果本地存在的天敌昆虫种类较少,就可以
从外地引进新的捕食性和寄生性的昆虫种类,预防害虫的发生。
1.3.2利用微生物自身或者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进行害虫防治
当前细菌、真菌是我国在防治森林病虫害的过程中常用到的两种微生物。
1.4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是利用各种有毒性的化学药剂来防治森林病害虫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也有着自身的很多优点,例如使用化学药剂杀虫的效率很高,见效也快,最重要的是化学药剂受到地域和季节的限制较小,加上一些化学器械的协调配合,就能够在短期内把害虫大面积压下去。但是化学防治技术与生物防治技术相比,却存在很多的缺点,例如化学药剂对人、畜不安全,如果使用不当,有可能会造成人畜中毒和植物药害等;使用药剂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大量杀伤了有益的昆虫天敌,还有就是如果经常使用同一种化学药剂,还能够促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从而使得杀虫效果降低。因此,采用化学防治技术,首先应该确保人畜安全;其次是尽可能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减少药剂的用量与次数,尽可能的多使用效率高、低残留的杀虫药剂;最后是配合生物防治,提高害虫防治效果。
2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发展是辽宁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国民经济之一,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护与调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强化森休病虫害防治工作时,要能够将防治的技术真正落实到位,促使辽宁省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出现崭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