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探讨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探讨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探讨商誉是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之外的一项资产,它是由于企业收购其他公司超过其净资产的部分而形成的。

商誉的计量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虑和决策。

本文将就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进行探讨。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与商誉的评估和摊销方法有关。

通常情况下,商誉在首次确认时会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格减去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进行计量。

后续计量中存在两种方法,一种是摊销法,一种是减值测试法。

摊销法是指按照一定期限将商誉摊销到损益表中,通常会采用直线法或加速摊销法。

而减值测试法是指在每个会计期间,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商誉的价值已经低于其账面价值,就需要进行减值准备的计提。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与商誉的使用寿命有关。

商誉的使用寿命是指商誉在企业中的作用时间。

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可能对商誉的使用寿命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行业和企业认为商誉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因为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变革迅速,可能导致商誉很快过时。

而一些行业和企业认为商誉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因为市场稳定,技术变革缓慢,商誉的价值可以长期保持。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还与商誉的披露和报告有关。

商誉的后续计量需要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和报告,以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了解企业商誉的价值和风险。

商誉的披露和报告应该包括商誉的计量方法、商誉的使用寿命、商誉的减值测试结果等信息,以提供给用户进行决策和评价的依据。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涉及到商誉的评估和摊销方法、商誉的使用寿命、商誉的减值测试以及商誉的披露和报告等多个方面的考虑和决策。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需要考虑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以实现商誉的合理计量和有效管理。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探讨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探讨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探讨
商誉的后续计量方式有两种:摊销法和减值法。

摊销法是将商誉的金额按照合理期限进行摊销,通常是在10至20年之间。

减值法是根据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存在减值迹象,需要按照一定方法计算商誉的可收回金额,并进行减值处理。

商誉的后续计量涉及到可收回金额的计算问题。

可收回金额是指商誉实际带来的经济利益,通常参考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计算可收回金额需要进行假设和估计,如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折现率的确定等。

这些假设和估计的准确性对商誉的后续计量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商誉后续计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由于商誉是一个无形资产,其价值往往难以量化和确定,且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商誉的价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企业的经营状况、市场环境、行业发展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对商誉的价值产生影响,从而对商誉的后续计量结果造成不确定性。

商誉的后续计量涉及到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问题。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并披露相关的计量方法、假设和估计。

对商誉后续计量过程和结果进行透明披露,有助于用户了解商誉的价值和风险,提高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

商誉的后续计量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商誉的后续计量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计量方式、准确计算可收回金额,并面对不确定性和信息披露的挑战。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计量方法和准确透明的信息披露,才能更好地反映商誉的价值和风险,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探讨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探讨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探讨商誉是指企业在进行并购或合并交易时所支付的超过标的净资产的金额。

商誉通常是由于购买企业的品牌、客户关系、员工能力等无形资产带来的预期经济利益所形成的,无形资产一般并不体现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而是在商誉中进行计量。

商誉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商誉的计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种方法和准则。

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商誉的计量主要依赖于每年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商誉被分为多个支付单位,每个支付单位被视为现金流的一个独立经济活动,进行减值测试时需要估计每个支付单位未来现金流的金额。

如果减值测试结果表明商誉减值,需要进行商誉减值损失的计提,从而减少商誉的金额。

商誉的计量和后续减值测试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商誉的减值测试是基于未来现金流的预测,这涉及到对未来经济环境的判断和预测准确性的考量。

由于未来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商誉的计量和减值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误差和偏差。

商誉的计量和减值测试对企业的管理层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管理层对商誉的预测和决策可能会受到个人的主观因素和利益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商誉的计量和减值不准确。

商誉的计量和减值测试结果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商誉的减值可能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减少企业的资产规模,从而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市值。

针对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正在研究和讨论改进现有准则的问题。

IASB考虑到商誉计量的复杂性和主观性,正在研究是否有更可靠和准确的方法来计量商誉,从而提高商誉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IASB也在研究如何改进商誉的后续减值测试方法。

IASB考虑到市场反应的重要性,正在研究是否可以采用市值减值测试方法,即将商誉的减值损失数额与市值的变动相比较,以反映市场对商誉价值的判断。

除了国际会计准则,各国的会计准则机构和监管机构也在关注商誉的计量和减值问题。

一些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来改进商誉的计量和减值测试方法,包括加强对商誉计量和减值测试的监管,提供更多指导和准则。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探讨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探讨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探讨商誉是指企业在并购交易中支付的超出被收购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金额,通常是由于被收购公司的品牌、市场份额、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的附加价值所致。

商誉在企业并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增强竞争力,并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在企业发生业绩下滑、市场变化等情况下,如何准确计量商誉的价值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商誉的后续计量方式商誉的后续计量通常采用净资产法和摊余成本法。

净资产法是指在每年末将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评估,然后通过减去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金额得出商誉的价值。

而摊余成本法是指将商誉按照原始的支付金额减去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后,通过摊余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后续计量方式。

二、商誉的减值测试商誉的减值测试是商誉后续计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减值测试可以评估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进而决定是否需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商誉的减值测试通常采用资产组合水平的测试方法,即将商誉所属的资产组合作为评估单位进行减值测试,评估资产组合的潜在盈利能力和市场前景,从而判断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在进行商誉的减值测试时,企业应当充分考虑市场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经济前景等因素,确保减值测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商誉的后续调整商誉的后续调整是指在商誉后续计量过程中,当商誉价值发生变化时,需要对商誉进行相应的调整。

商誉的后续调整包括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销、商誉的净资产法评估结果变动等情况。

在进行商誉的后续调整时,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会计准则和监管规定,确保商誉的后续调整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商誉的价值。

四、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企业在进行商誉的后续计量时,合理处理商誉的会计处理,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

关于企业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探讨

关于企业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探讨

关于企业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探讨企业商誉是企业在并购、重组、合并等交易过程中支付的超过标的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金额。

商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之一,代表了企业具有超过标的公司净资产的营运效益和市场地位,是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体现。

商誉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市场地位和持续盈利能力,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上,目前仍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当前关于企业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问题1. 商誉减值测试的困难商誉减值测试是商誉后续计量中的重要环节,通常采用预测未来现金流折现法进行测试。

由于商誉本身的无形性质和不确定性,预测未来现金流变得困难,导致商誉减值测试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特别是在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变化迅速的情况下,商誉减值测试更为困难。

2. 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多样性目前,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多样化,包括摊销法、减值法、全额计提法等。

不同的计量方法可能导致不同的商誉减值测试结果,给企业的财务报表造成不一致性,同时也增加了监管和投资者的理解成本。

3. 商誉影响企业绩效评价商誉的存在可能会对企业的绩效评价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当商誉减值发生时,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财务报表呈现负面的影响,使得企业的绩效与实际情况出现偏离,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判断。

1. 完善商誉减值测试方法商誉减值测试的核心是预测未来现金流,应该通过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未来盈利预测模型,提高商誉减值测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应该加强对行业和市场变化的监测和评估,以及对商誉关键假设的审核,降低商誉减值测试过程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2. 统一商誉后续计量方法针对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多样性,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出台统一的商誉后续计量规范,明确商誉的计量方法和计提政策,规范企业对商誉的后续计量,并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提高商誉信息披露透明度在商誉减值测试结果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应及时披露相关信息,并对商誉减值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充分说明,以提高商誉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增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对商誉情况的了解和监控。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1. 引言1.1 背景介绍合并商誉是指企业进行并购或合并活动时,付出的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

合并商誉的计量方法是在企业合并完成后,按照特定的会计准则对商誉进行估值,从而确定商誉在财务报表中的表现方式。

我国目前对合并商誉后续计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计量方法不够统一、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不足等。

国际上一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合并商誉后续计量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和规范,我国可以借鉴其经验,逐步完善我国的合并商誉后续计量制度。

针对我国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应加强监管与规范,建立统一的计量方法,完善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合并商誉后续计量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通过实证研究为我国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改善提供依据和参考。

在解决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背景介绍结束】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现状及存在的挑战,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合并商誉计量方法的不足之处,以及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差异。

通过对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探讨,本研究旨在为我国未来完善合并商誉计量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我国会计准则对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规范化和提升。

通过实证研究,本研究旨在验证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在我国实际发生的情况,为解决实践中的难题提供具体的数据支持。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本研究旨在为会计领域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证基础,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体系,为我国企业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3 研究意义合并商誉是企业在进行合并并购活动时产生的一项资产,是由于溢价收购而产生的差额。

合并商誉后续的计量问题一直是会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合并商誉后续计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

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合并商誉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资产,正确计量合并商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绩效评价至关重要。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之间的合并日益频繁,合并后的商誉也成为了财务会计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商誉是企业在合并过程中支付的一种差价,是未能通过合并资产正常计量的一种资产,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结果,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在利益。

在合并后,商誉的计量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研究,探讨商誉后续计量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合并商誉后续计量的问题1.商誉的计量方法商誉的计量方法是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关键。

目前,商誉的计量方法主要有成本模型和公允价值模型两种。

成本模型是指按照商誉的成本加上商誉发生的净账面值变化,使用加速摊销法进行摊销。

公允价值模型是指按照商誉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不摊销商誉,而是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如果商誉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则需要进行商誉减值准备。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成本模型能够稳定利润,但不利于反映商誉的真实价值;公允价值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商誉的价值,但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2.商誉的减值测试商誉的减值测试是商誉后续计量的核心问题之一。

商誉的减值测试是指按照商誉的公允价值进行测试,如果商誉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则需要进行商誉减值准备。

在进行商誉的减值测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发展的情况、企业经营状况等。

商誉的减值测试需要进行专门的评估,需要利用专业的评估方法来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3.商誉的摊销问题商誉的摊销问题是商誉后续计量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商誉的摊销是指将商誉按照一定的期限进行摊销,将商誉分摊到企业未来的利润中。

商誉的摊销在会计处理上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如何确定摊销的期限、如何确定摊销的方法等。

商誉的摊销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以使商誉的摊销能够更好地反映商誉的真实价值。

二、合并商誉后续计量的解决方案1.商誉计量方法的选择在选择商誉的计量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市场环境。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商誉是指企业在并购交易中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是一种无形资产。

在并购交易中,收购方往往会将商誉计入资产负债表,作为其净资产的一部分。

对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商誉后续计量问题包括商誉的减值测试和商誉的摊销问题。

商誉的减值测试是指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对商誉进行评估,并判断其是否存在减值的可能。

如果商誉存在减值风险,企业需要通过减值测试将商誉减记到公允价值,以反映其实际价值。

减值测试的目的是确保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其实际价值之间保持一定的一致性。

商誉的减值测试通常包括两个层面的评估:一是确定商誉所属的现金生成单位或现金流量单位;二是评估该现金生成单位或现金流量单位的净现值。

评估的方法包括多期蒙特卡洛模拟法、收益倍率法和市场资本化法等。

在商誉的摊销问题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要求企业对商誉进行摊销,摊销期限不超过20年。

摊销的目的是将商誉的价值分摊到以适当的方式反映其实际价值,以便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财务状况。

在实际操作中,商誉的摊销存在一定的困难。

商誉的实际价值往往难以确定,因此无法准确地确定摊销的期限。

商誉实际价值的变动往往与一些外部因素相关,如市场状况和行业竞争等,这也增加了商誉摊销的难度。

为了解决商誉后续计量问题,有必要加强商誉的相关监管和规范。

应加强商誉的减值测试,确保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其实际价值之间的一致性。

应加强商誉的摊销规定,确定一个合理的摊销期限,确保商誉的价值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

还可以考虑引入更加科学的评估方法,如市场多点估值法和风险中性法等,以提高商誉的计量准确性。

加强对商誉计量的监管,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进一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商誉后续计量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通过加强监管和规范,进一步提高商誉计量的准确性,将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商誉后续计量_对商誉确认及后续计量问题的研究

商誉后续计量_对商誉确认及后续计量问题的研究

商誉后续计量_对商誉确认及后续计量问题的研究前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及企业并购浪潮的不断兴起。

商誉日益成为公司重要的资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我国于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商誉的规定体现了较强的国际趋同。

尽管如此,关于商誉在学术界还是存在着诸多争议,在此背景下,加强对商誉确认及其后续计量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商誉的本质及我国目前在商誉确认及后续计量的相关规定等最终对商誉在确认及后续计量方面提出改进的几点建议。

一、商誉本质的理论阐述会计界对商誉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关于商誉的本质形成了各种流派。

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是目前为止会计学界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流派,会计学界统称为“三元论”。

1.好感价值论好感价值论合理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优劣之分,而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

但是好感价值论也存在明显缺陷:首先,不具有有形形态的价值,很难分配于能让消费者产生好感的各项具体特征里,即商誉的价值不是各项因素简单累加的结果;其次,能够让消费者产生少数好感的不仅仅是商誉,还包括了其他无形资产,而此观点没有将商誉同其他无形资产形成的好感区分开来。

比如说,良好的口碑可以解释为企业商标和商号的价值,但是经营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垄断优势并不是一个单项特定的资产可以阐明的,而是依附于企业整体的。

这样,对于这些有利于产生好感的因素应该按照有形资产和特定形式的无形资产分类,但实际上是难以分开的,尤其是还要以货币的形式来计量。

2.超额盈利现值论美国会计学家佩顿G.R.卡特利特和N.O.奥尔森在上个世纪20年代提出超额收益论,此观点认为商誉其实就是企业超额盈利的价值转化。

商誉本质上讲是企业拥有的一项资产。

商誉虽然不能在特殊时刻同其他企业交换资产,为本企业清偿负债,但是商誉可以同企业的其他资产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为企业创造未来净现金流量,并且可以同其他资产在同一项业务发生时进行总体评价。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时,支付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价值的金额。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是指对于已经合并的商誉,企业如何进行后续计量和处理的问题。

本文将对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进行研究。

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与商誉的获取方式有关。

商誉的获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现金支付或者股票交换来获取,另一种是通过将被收购企业的股份全部或部分转换成新企业股份来获取。

不同的获取方式对后续计量有不同的影响。

对于通过现金支付或者股票交换来获取商誉的情况,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主要涉及商誉的减值测试。

商誉的减值测试是指企业需要定期对商誉进行评估,判断商誉是否存在减值风险。

如果商誉存在减值风险,企业需要进行商誉减值损失的计提。

商誉的减值风险通常是由于被收购企业业绩不好或者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引起的。

根据会计准则要求,商誉的减值测试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在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时,企业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过程进行评估,以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

对于通过股份转换来获取商誉的情况,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主要涉及股份计量和商誉的摊销。

对于通过股份转换方式获取商誉的企业,在合并时需要对被收购企业的股份进行计量,并将其计量为商誉。

商誉的计量一般是按照被收购企业股份在新企业总股本中所占比例来确定的。

在计量商誉后,企业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过程对商誉进行摊销。

商誉的摊销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商誉计入利润表,并逐年摊销。

商誉的摊销期限一般是有限的,取决于商誉的使用寿命。

除了上述的计量问题,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还涉及到商誉的兼并决策和商誉的资本化问题。

商誉的兼并决策是指企业在决策是否进行合并时,需要考虑商誉的价值和商誉带来的利益。

合并时,商誉的价值是企业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商誉的资本化问题是指企业是否应该资本化商誉,并将其计入资产负债表。

根据会计准则,商誉一般是作为无形资产计入资产负债表的。

有些企业可能认为商誉并不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实力,因此不将其资本化。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商誉是企业在并购或重组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代表了企业超过其净资产的价值。

在合并商誉后,需要对其进行后续计量。

本文将探讨合并商誉后续计量的问题。

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涉及到商誉的摊销或减值。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号(IAS 36),商誉应当按照合理的期间进行摊销。

企业应当将商誉按照其预期经济益处的持续时间进行摊销。

摊销金额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列示,并在报告期内确认为费用。

合并商誉的摊销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争议。

商誉摊销的期间是根据预期经济益处的持续时间来确定的,这需要对未来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作出合理的预测。

由于预测的不确定性,商誉的摊销期限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商誉可能存在减值风险。

当企业发生负面经营情况或其他不利事件时,商誉可能会遭受减值。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IAS 36),企业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减值测试的过程需要评估商誉的未来现金流量、资产负债表等因素,并比较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

如果商誉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需要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并调整商誉的减值后账面价值。

商誉的减值测试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减值测试的结果高度依赖于预测的未来现金流量。

如果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存在不确定性,减值测试的可靠性也会受到影响。

减值测试涉及到大量的判断和估计,如折现率、未来现金流量的增长率等。

这些判断和估计的准确性也会对减值测试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还涉及到商誉的披露。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IAS 36),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商誉的摊销金额、商誉的减值测试结果以及相关的主要假设和估计。

披露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对商誉后续计量的信息,以便用户能够更好地理解商誉对企业的贡献和风险。

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涉及到商誉的摊销或减值,并需要对商誉进行披露。

商誉的摊销和减值测试的过程需要依赖于预测的未来环境和市场条件,并涉及到大量的判断和估计。

企业在进行商誉的后续计量时需要谨慎评估和处理相关问题,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在进行企业并购或合并时,通常会涉及到商誉的计量和后续处理。

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时,超过其正常市价的价格部分,即超额支付的部分。

商誉的计量和后续处理是合并交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商誉的计量是指在企业合并或收购中,确定商誉的初始价值。

商誉的计量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表日的重估方法或成本法进行。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商誉的初始计量一般是按照商誉发生时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

公允价值是指在合理和有诚信的条件下,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交易时,出售资产或传输负债所能获得的金额。

在商誉的计量上,必须按照公允价值来确定商誉的初始价值。

在商誉的后续计量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定,对商誉进行定期的减值测试。

商誉的减值测试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商誉进行测试,以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存在减值,就需要进行商誉减值损失的确认。

商誉的减值测试主要是通过将商誉的公允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如果商誉的公允价值小于可收回金额,就需要确认商誉减值损失。

在进行商誉的后续计量时,需要对相关的减值测试指标进行审慎分析和判断。

通常来说,可以通过市场价值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等方法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市场价值法是基于市场交易价格或类似交易数据来确定商誉的公允价值,收益法是基于商誉所能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来确定商誉的公允价值,成本法是基于商誉的重建成本来确定商誉的公允价值。

在进行减值测试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方法,对商誉进行全面的审慎评估。

在商誉的后续计量中,还需要考虑到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定对商誉的影响。

在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修订)第22号文件中,对商誉的计量和后续处理作出了新的规定。

根据新规定,商誉减值测试不再要求按照每个资产组进行测试,而是按照每个购买企业为单位进行测试。

这一新规定对商誉的后续计量产生了重要影响,需要企业对商誉的减值测试进行相应调整。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一、引言商誉是一家企业因为并购另一家企业所产生的溢价,它通常被视为一种无形资产,由于其无形的特性,商誉的计量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企业合并后,商誉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资产,其后续计量问题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本文将对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商誉的计量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商誉的计量方法商誉的计量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成本法、公允价值法和摊余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商誉的初始计量为实际支付的对价,不涉及商誉后续计量;公允价值法是指商誉的初始计量为实际支付的对价与被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商誉的后续计量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调整;摊余成本法是指商誉的初始计量为实际支付的对价减去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商誉的后续计量以摊余成本为基础进行调整。

不同的计量方法对商誉的后续计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下面将对各计量方法进行详细分析。

1. 成本法成本法对商誉的后续计量没有明确的规定,商誉的价值一直保持不变,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这种计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因为商誉的价值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市场变化、经营状况等。

如果一直采用成本法进行计量,就无法反映商誉的真实价值,会给企业经营和财务分析带来很大的不便。

2. 公允价值法公允价值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商誉计量方法,它要求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对商誉进行公允价值的评估,如果商誉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这种方法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商誉的价值,但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公允价值的确定可能存在主观性,导致商誉的价值被高估或低估;而且公允价值的评估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担。

三、商誉后续计量存在的问题1. 公允价值的确定性问题商誉的公允价值受到市场的影响,容易发生波动,特别是在市场环境变化剧烈的情况下。

商誉的公允价值波动可能使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较大的变化,给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管理带来不便。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商誉是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支付的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价值的差额。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代表了企业对被收购公司的品牌价值、客户关系、员工技能和其他无形资产的估值。

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商誉会被列为资产,并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进行后续计量。

商誉后续计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主要涉及商誉减值测试和商誉摊销问题。

商誉减值测试是指企业需要定期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情况。

如果发现商誉减值,企业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以反映商誉价值的下降。

商誉减值测试的核心是确定商誉的价值是否高于其可收回金额,一旦商誉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就需要进行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

另一个商誉后续计量问题是商誉的摊销。

商誉摊销是指企业根据一定的摊销方法,按照一定的期限将商誉的价值逐渐减少,直到商誉的价值归零。

商誉摊销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确定商誉的使用寿命和残值。

商誉的使用寿命是指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体现的期限,残值是指商誉在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估计价值。

确定商誉的使用寿命和残值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商誉所处行业的特点、市场环境、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等因素,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也会对商誉摊销的计量结果产生影响。

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理论上,商誉后续计量问题涉及会计准则的制定和理论的研究,对于完善商誉后续计量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践上,商誉后续计量问题涉及企业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和风险控制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必要对商誉后续计量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提高商誉后续计量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对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可以从会计准则的角度对商誉后续计量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当前会计准则对商誉后续计量的规定和要求,并提出完善会计准则的建议。

可以从实践案例的角度对商誉后续计量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企业在商誉后续计量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研究的开题报告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研究的开题报告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合并商誉后续计量研究一、研究背景合并商誉是指在企业合并中,超过被合并方所有净资产的溢价部分,即为合并商誉。

在商誉的取得成本中,条款约定成本通常是企业组合交易中最大的一项成本,也是被合并方带来的财务利益。

然而,商誉并不是可以直接计算和观察到的资产,其管理和计量方法也比较复杂,同时具有很高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研究合并商誉的计量方法和后续计量问题,对于提高合并商誉的管理水平和保证合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研究合并商誉计量方法和后续计量问题,有助于深化对商誉概念、性质和计量方法的理解,对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拓展了相关理论研究的领域。

2.实践意义研究合并商誉计量和后续计量问题,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商誉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提供参考和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合并商誉的计量方法和后续计量问题展开研究,重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商誉的概念、特点和产生原因。

(2)商誉计量方法的现有理论体系和常见问题。

(3)商誉后续计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商誉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及财务分析。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和梳理商誉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而验证和修正现有理论和方法,为商誉后续计量提供可行性建议和解决方案。

四、研究计划1.研究时间: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

2.研究步骤:阶段一:查阅文献资料,对商誉的相关概念、计量方法和后续计量问题展开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建立研究框架(2022年6月-2022年8月)。

阶段二:实证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和调研,对商誉后续计量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制定可行性解决方案(2022年9月-2023年2月)。

阶段三:研究总结,编写研究报告,提出商誉计量和后续计量的改进方法和建议(2023年3月-2023年6月)。

五、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探究合并商誉的计量方法和后续计量问题,预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针对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和建议,对商誉后续计量提供实践指导和支持。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活动日益频繁。

在合并与收购中,商誉是一个重要的资产。

商誉是企业在一项合并交易中支付的超出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的金额,它代表了被收购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价值和客户关系等。

商誉一旦形成,就需要进行后续的计量,以确定其准确的价值。

商誉计量的问题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因为商誉的价值与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相关,难以准确确定,容易引发争议。

本文将从商誉后续计量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一、商誉后续计量的意义商誉在合并与收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被收购企业的无形价值和品牌溢价。

商誉的正确计量能够准确反映被收购企业的真实价值,有利于投资者和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准确评估。

商誉的后续计量也是企业财务报告的必备内容,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相关法规的规定。

商誉后续计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对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商誉后续计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计量模型的选择、商誉减值测试的标准和影响因素的确定等。

商誉后续计量需要选择合适的计量模型,以使商誉的价值尽可能接近其真实价值。

目前,商誉后续计量主要采用摊余成本法和减值法两种模型,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不断改进完善。

商誉减值测试的标准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商誉的减值测试需要考虑到未来的现金流量、市场环境、管理层预期等因素,如何确定减值测试的标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还有影响商誉后续计量的因素,如通货膨胀率、市场风险溢价、预期增长率等,这些因素对商誉的计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在商誉后续计量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做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在国外,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在商誉后续计量研究上比较领先,他们提出的思路和方法对我国的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在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商誉后续计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方法,为商誉后续计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探讨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探讨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探讨商誉是企业在并购、收购等交易中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价值的差额。

商誉在财务报表中属于非实质性资产,无法直接进行计量和归属。

不过,商誉是企业的重要价值资产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也有重要影响。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备受关注。

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合理性检验:商誉的后续计量应当进行合理性检验,即判断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商誉减值是指商誉的帐面价值高于其可实现的收益潜力时,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计提。

合理性检验包括评估被收购企业的盈利能力、市场环境、商誉的使用寿命等各项指标,以确定商誉的实际价值和减值风险。

2. 商誉减值测试:商誉的减值测试是对商誉价值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以发现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从而进行减值计提。

商誉减值测试可以采用市场价格法、收益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如市场价格法是按照市场交易价格评估商誉,收益法是根据商誉的预期未来现金流量进行估算。

商誉减值测试的结果应当进行合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以保障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商誉的摊销:商誉摊销是指商誉根据其使用寿命的长短进行逐年摊销,以反映其实际价值的变化。

商誉的摊销方式有直线摊销法和加速摊销法等。

无论哪种摊销方式,都需要合理确定商誉的使用寿命和摊销期限,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商誉的摊销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和财务状况,因此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充分披露和解释。

4. 商誉的信息披露:商誉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对于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进行充分披露和解释商誉的相关信息,包括商誉的来源、减值测试的结果、商誉的摊销情况等。

这样可以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市场的理解和认知。

面对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企业需要充分关注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要求。

也要不断完善现有的商誉计量和披露方式,提高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

只有这样,才能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全面的商誉信息,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合并商誉是指企业进行合并或收购时,所产生的溢价部分。

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一直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较为复杂和有争议的问题。

当前国际金融报告准则对于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给出了相应的规范,但由于合并商誉的特殊性,导致后续计量问题依然复杂多变。

本文将从合并商誉的定义、后续计量的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为企业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合并商誉的定义合并商誉是指企业进行合并或收购时,对被收购企业实际支付的价格与其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

这个差额即为合并商誉,表示被收购企业的品牌、客户关系、研发能力、市场份额等无形资产的价值。

合并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相比,其价值更多地依赖于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

二、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对于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目前国际金融报告准则主要采用了净资产公允价值法和价值减值测试法两种方法。

净资产公允价值法是指将合并商誉的账面价值按照净资产公允价值法进行确认,从而反映出合并商誉的真正价值。

该方法要求企业在每一个会计期间对合并商誉进行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再确认,以体现其实际价值变化。

1. 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后续计量合并商誉的价值主要来源于被收购企业的品牌、客户关系、研发能力、市场份额等无形资产,这些资产的价值是难以确定的。

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企业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分析,以确保合并商誉的准确计量。

2. 微软和诺基亚合并商誉案例2013年,微软公司收购诺基亚公司,并因此产生了大额的合并商誉,但随后出现了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的下滑,导致了合并商誉的价值大幅减少。

这一案例反映出合并商誉后续计量存在的问题,即市场变化和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会对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造成重要影响。

净资产公允价值法和价值减值测试法都需要企业对合并商誉的价值进行复杂的评估和测试。

这些评估和测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需要企业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合并商誉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其他企业,在合并交易中产生的商誉资产。

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问题一直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公司的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展开研究和分析。

一、合并商誉的涉及范围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主要涉及到商誉的减值测试和摊销问题。

商誉减值测试是指公司在合并后,需要对商誉进行定期的减值测试,以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需要进行减值准备。

商誉摊销是指公司需要考虑商誉的使用寿命,对商誉进行逐年的摊销,以反映商誉的经济效益逐渐消耗的过程。

二、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商誉减值测试主要采用减值测试模型来进行。

减值测试模型主要有市价减值测试模型和价值利用减值测试模型。

市价减值测试模型是指公司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主要根据市价进行,并采用市价的方法来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价值利用减值测试模型是指公司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主要根据商誉的价值利用来进行,如采用摊销法,贴现法等方法来进行商誉的减值测试。

三、商誉摊销的方法商誉摊销主要采用摊销法进行。

摊销法是指公司按照商誉的使用寿命,对商誉进行逐年的摊销,以反映商誉的经济效益逐渐消耗的过程。

摊销法主要分为直线法和加速摊销法。

直线法是指按照商誉的使用寿命进行平均摊销,加速摊销法是指在商誉的使用寿命中,前期摊销较快,后期摊销较慢。

四、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对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的研究较为薄弱,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商誉减值测试方面,对商誉摊销的研究相对较少。

而且在商誉减值测试方面,研究主要围绕市价减值测试模型进行,对价值利用减值测试模型的研究较少。

商誉后续计量问题对公司的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商誉减值测试不当,容易导致商誉减值准备不足,影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对商誉摊销不当,容易导致商誉的价值被过度消耗,影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对商誉后续计量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公司的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在企业合并或收购过程中,商誉是指企业以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价格进行购买后产生的差额。

商誉通常是由于被收购企业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技术优势、市场份额或客户关系等非物质性资产而形成的。

商誉具有较高的价值,并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方面,主要包括商誉的识别、计量基准的选择、商誉的减值测试和商誉的摊销等方面的问题。

商誉的识别是指企业在合并或收购后如何界定和确认商誉。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只有当企业购买了其他企业,并且超过了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时,才可以确认商誉。

企业应该根据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确定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并与购买价格进行比较,超过部分即为商誉。

计量基准的选择是指企业在计量商誉时应采用的方法和依据。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商誉应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减值测试。

企业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收入盈利能力和成本法等多种方法来测算商誉的公允价值。

在商誉的计量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到商誉的预期收益、风险等因素,综合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确保商誉的准确计量。

然后,商誉的减值测试是指企业在每年对商誉进行评估,以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的情况。

在商誉的减值测试中,企业需要对商誉所属的现金流量生成单位进行划分,并预测其未来现金流量的概率分布。

通过对未来现金流量的概率分布进行贴现计算,可以确定商誉的预期净现金流量。

如果商誉的预期净现金流量小于其账面价值,则需要进行商誉减值的确认。

商誉的摊销是指企业在确认商誉后将其逐年摊销到当期损益中。

商誉的摊销期限一般为3-5年,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合理的假设对商誉进行摊销。

在商誉的摊销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商誉的使用年限、商誉的价值变动等因素,及时调整商誉的账面价值,并对商誉的摊销进行计提。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企业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商誉的识别、计量基准的选择、商誉的减值测试和商誉的摊销等环节的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誉后续计量问题研究作者:刘云巧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20期摘要: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机会和挑战。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进行了并购等经济活动,如何合理科学地进行商誉会计处理成为困扰市场和学术界的终极命题,会计历史上对于商誉的后续计量主要基于减值测试法及系统摊销法。

本文着眼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旨在提高上市公司管理层以及投资者对于商誉的关注度。

正确预估商誉的实际价值,而不是直接等同于超额盈利能力,始终保持谨慎性原则进行投资活动,做出正确的决策。

关键词:商誉;后续计量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0-0160-02在并购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商誉会计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将声明中的商誉作为资产单独列示,并修改相关的商誉计量方法。

根据规定,商誉是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的可识别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差额,它的存在离不开企业本身,不可识别,也不属于无形资产标准规定的无形资产。

准则的颁布使得商誉的后续计量并不是无据可依,但是张秋生(2010)研究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发现,目前我国对于商誉的信息披露中仍旧存在不少的问题。

商誉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使它的后续计量成为困扰会计界的难题之一。

但是从2013年开始,以自由贸易区为典型代表的中国的扩大开放政策陆续出台,中国企业迅速扩张发展,掀起了第二波并购浪潮。

《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中指明,截至2017年年末中国是全球对外投资存量第二大(1.81万亿美元)来源地,仅次于美国(7.8万亿美元)。

虽然我国不断推进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是囿于国情所限,国内的会计环境与国际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会计实务中涌现出很多问题,部分公司在针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和披露上基于自身利益出发,人为操纵信息和报表为未来的经营埋下了较为严重的隐患。

2019年年初46家上市公司合计超过40亿元市值预告巨额亏损,将商誉等可计提资产一次性进行减值,引爆了一大片此前高商誉所埋下的雷。

截至当前,这片雷云仍然没有过去,许多上市公司延后了2018年的年报,这一现象令人深思,商誉的后续计提仍然是会计处理的一大难题。

一、文献回顾商誉的计量问题一直是各国会计准则制定的热门议题,近年国际和国内一些学者都看到了商誉减值测试法的一些弊端,分析了会计准则在这方面变更的影响。

Rashty J(2018)讨论了在2017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更新之后的企业可以根据定性因素评估任何商誉减值的选项、计算商誉隐含公允价值的需要以及企业合并产生的所得税影响。

而Dauangploy O ;et al.(2019)采用四组合法检验了商誉减值损失的价值相关性,并且讨论了商誉减值损失与美国市场的相关性研究,提出了市场忽视商誉摊销的重要性的观点。

二、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理论分析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选择一直是会计学者钻研的一个重要课题。

迄今为止主要有四种方法,根据这四种方法在历史中出现的时间顺序,它们分别是:第一,立即注销法,商誉在并购完成时就冲减相应的所有者权益。

第二,永久保留法,商誉在并购完成后将一直作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一部分。

第三,系统摊销法,商誉初始计量后按相应的摊销年限每个会计年度进行摊销计入损益,减值测试仅在子公司业绩大幅下降时进行。

第四,减值测试法,商誉在完成初始计量后按期做減值测试,一般每个会计年度一次,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损失。

按照我国的会计准则,目前对商誉的后续处理采用的是减值测试方法。

但2019年年初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提出了将商誉减值转为摊销的提案。

我国未来是否会继续采用商誉减值测试方法还是将改为系统摊销法目前仍不确定。

1.系统摊销法系统摊销方法是将商誉在有限年度内进行一定方式的摊销,然后计入当期损益。

商誉的具体摊销规则因国家而异,有直线摊销法,也可以按照并购企业的营收进行比例摊销。

根据各国不同的会计准则,日本对商誉的摊销期规定为5年,中国则规定最高摊销期为10年。

系统摊销法相较于会计操作比较绝对的立即注销法和永久保留法显然更加合理。

与减值测试法相比,系统摊销法可以减少企业通过操纵减值测试美化财务报表的可能,同时无论采用年限摊销法还是与利润额挂钩的比例摊销方式都使得并购企业的商誉与消耗方式相配比。

另外,近年资本市场并购浪潮汹涌,天价商誉屡见不鲜,商誉采取系统摊销法最终耗尽能够遏制估值过高造成的泡沫型并购,让整体并购市场更加稳健与谨慎。

国际上在2004年出台的国际会计准则3号之后,将商誉后续处理方法从摊销改为减值测试,2006年以后,中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也将商誉摊销法改为商誉减值测试。

会计准则变更的原因在于:商誉作为企业的资产并没一个确定的使用年限,并购完成后不一定会随时间而递减至零,可能会不变或增加。

因此,如果仅仅通过摊销法处理商誉不能够准确地反映会计实质,减值测试法是更好的选择。

2.减值测试法减值测试法,要求企业在特定时点进行相应一系列的减值测试,对商誉的价值进行评估,计提相应的减值损失,调整商誉的账面价值。

相较于系统摊销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其承认了商誉作为没有确定年限的资产,会随着时间变化或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三、案例分析1.案例介绍(1)并购方情况介绍大连天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北京天神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天神互动成立于2010年3月,2014年7月获得证监会批准,在中国A股中小板上市。

股票代码002354,股票简称天神娱乐。

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娱乐性展览、软件开发及相关的技术咨询与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等。

天神娱乐2018年的销售净利率为-268.51%,而销售净利率主要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总收入的关系。

要想提高销售净利率:一是要扩大营业总收入;二是降低总成本费用。

如此低的销售净利率,再结合年报中营业总成本共计84.91亿元,包含营业成本9.07亿元,销售费用3.31亿元,管理费用3.45亿元,财务费用1.56亿元,资产减值损失63.75亿元,可以看到天神娱乐本次商誉计提减值在导致其巨额亏损额的占比中达到75.08%。

值得一提的是天神娱乐的总市值仅44.09亿,亏损是市值的1.6倍天神娱乐在2015年以前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较少,相对来说也较为平均,而在2015年以后,计提的减值大幅度上升,尤其在2018年的利润表中,商誉减值损失高达63.75亿。

这些数据足以看出当前的计提商誉所使用的减值测试法存在问题,并且在上市公司的运作下,人为操纵痕迹明显,已经严重违背会计准则中的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2)被并购方基本情况及交易情况由于天神娱乐收购企业众多,因此提取北京幻想悦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商誉总额占报表日资产总额的26.97%)为例。

北京幻想悦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1年11月18日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注册成立,获注册号为11010801442368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时企业法人代表为王玉辉。

王玉辉、丁杰、陈嘉、林莹、徐沃坎、张飞雄、德清时义、德清初动共同承诺幻想悦游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不低于25000万元、32500万元、40625万元,三年累计不少于98125万元。

如幻想悦游在承诺期限内未能实现业绩承诺的,则业绩承诺各方应在承诺期内向上市公司进行补偿。

如果目标公司业绩承诺期实际实现的净利润总和高于承诺净利润的总和,超出部分的50%(但不超过50000万元)作为本次超额业绩奖励向本次交易的业绩承诺方进行支付。

2.案例分析截至评估基准日2015年12月31日,幻想悦游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74045.78万元;采用收益法评估的幻想悦游全部股权价值为365240.39万元,增值额为291194.60万元,增值率为393.26%。

本次交易参考评估结果,经各方友好协商,幻想悦游93.5417%股权交易价格为341651.71万元。

并购中对于资产评估采用了收益法。

这种评估法是对未来营销年度的有关现金流进行解析和估算,通过一个假设的折现率进行主观上的估值。

收购方关注的重点是被收购企业在未来若干年中能为上市公司带来的收益,而被收购方则会更多地从收购的价格角度考虑评估方法。

因此估值往往会高于实际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收购双方都比较倾向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

北京幻想悦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轻”资产公司,在采用收益法估值后,存在高溢价的情况。

天神娱乐的管理层和董事会很明显也將超额的商誉直接等同于企业未来预期收益。

Li et al.表示商誉减值可能是由于收购方高估并购的协同效应,从而支付过高的溢价。

天神娱乐对北京幻想悦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以股票作为支付方式。

结合股权支付方式和并购时商誉占并购总金额的比例均可以预测未来商誉减值的发生概率,进而证明商誉减值发生的原因是并购时支付了过高的溢价。

而天神娱乐对外披露的基于商誉减值测试用的评估报告,采用的也是收益法,重新评估被收购方的股权价值,跟账面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对比,如果股权价值依然高于长投账面价值,说明商誉没减值。

使用这种方法在经营良好、资本繁荣的情况下很难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但是没有计提并不代表没有风险,收益法使得商誉总额始终居高不下,一旦业绩承诺到期,若业绩不达标就会形成商誉巨额减值,计入当期损益,抵减当期净利润,极大地拉低业绩,冲击市场,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

四、建议增加对市场风险的敏感性,在对赌协议到期前做好减值准备,宏观经济环境对各方面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并购中的商誉也不能幸免。

当然作为A股上市公司更要增加对市场风险的敏感性,充分意识到账面上已有的高额商誉实质上是一种风险资产。

管理层和董事会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并购方的高业绩承诺迷住双眼,在对赌协议到期前做好减值测试,对商誉进行合理地估值并计提减值准备;在资本市场波动前,提前做好减值准备,避免一次性计提大额商誉对业绩产生巨大冲击,使投资者产生信任危机,实现公司稳定良好的运行。

参考文献:[1]吴虹雁,刘强.商誉减值会计经济后果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4,(9):53~65.[2]孟荣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商誉减值风险探析[J].会计之友,2017,(02):86~89.作者简介:刘云巧,供职于杭州大江东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