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基础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Y-AQ-07727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
Basic knowledge of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建筑防火基础知识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根据2014年新修订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编辑
为了使大家清晰了解建筑防火基础知识的内涵,首先介绍一下建筑防火的基本原则:
一、通过控制建筑耐火等级和保温、装修材料的耐火极限,提高建筑自身抵御火灾的能力;
二、通过采用烟感、温感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急广播、消防控制中心等对火情进行预警;
三、通过采用自动喷水、水幕、气体灭火等灭火系统,对火灾实施自动扑救;
四、通过采用防火墙、防火门窗等措施划分防火分区,将火灾危险控制在一定范围;
五、通过设置安全通道、疏散楼梯、避难间等逃生通道将受灾
人员迅速撤离火灾现场;
六、通过设置消防车道、火灾扑救场地、消防电梯等供消防人员灭火和救援。
一、概念或定义
(一)火灾。所谓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造成的灾害(例如:1烧荒过程中,对烧荒的范围和采草量的失控,蔓延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灾害;2使用马勺炸食品的过程中,由于离开时间过长而失去对油锅温度的控制,致使食品高温起火引燃排烟罩及周围可燃物扩大蔓延成灾)。
(二)火灾隐患。所谓火灾隐患是指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
(三)防火。所谓“防火”就是针对火灾发生的不安全因素,所采取的:一是积极的预防不发生火情;二是发生了火情后如何有效的灭火;三是火势发展成灾后,如何控制避免蔓延扩大,这三个方面措施入手开展的防火工作。
火灾案例:2015年1月2日,13是14分,哈尔滨道外区太古
街727号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日杂仓库起火)发生火灾(后来形成火烧连营),火灾持续燃烧9小时时发生塌方,导致五名消防员在灭火中牺牲。该建筑混凝土结构地上11层,1--3层是商场、4—11层为居民楼。大火燃烧近20小时,燃烧面积1万平方米。从这起火灾事故的全过程来看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典型的防火没搞好而发生了火情;二是灭火无效而发生了火势扩大;三是没有对火灾实施有效的控制而发生了蔓延,形成了火烧连营最后导致建筑因火灾发生倒塌,这是最完全失败的防火。
因此,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
二、建筑的平面布置
(一)建筑的平面布置应结合建筑的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使用功能和安全疏散等因素合理布置,通过对建筑物内部空间进行合理分隔,防止火灾和烟气在建筑内部蔓延扩大,确保火灾时的人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得:
1在建筑内部某部位着火时,能限制火灾和烟气通过建筑内部和外部蔓延,并为人员疏散、消防人员救援灭火提供保护;
2减少火对邻近(上下、水平空间)分割区域的辐射和烟气的影响;
3消防人员能方便进行救援和灭火活动;
4能防止对人员和贵重设备造成影响和危害;
(二)防火分区。建筑内一个区域着火时,其建筑内部设置的防火分隔设施,能够防止物质燃烧产生的热和烟通过楼板、楼梯间、管道井、门窗洞口等向相邻区域蔓延,从而有效地阻止火灾在建筑物内水平、竖直方向蔓延,避免发展成为整座建筑物的火灾。因此,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高度和使用用途特征及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和其内部消防设施的设置情况等合理划分防火分区。防火分区是由防火分隔物形成,主要有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挑帘和防火阀等。
防火分区的大小应与该建筑可接受的消防安全性能相一致,应根据建筑高度、层数、耐火等级来确定最大允许的防火分区面积。其中,耐火等级为一、二级高度为大于24米的单层建筑和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其他公共建筑最大允许面积是2500平方米,一级耐
火等级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最大允许面积是500平方米。
同时,建筑内应尽量减少相邻空间竖向或水平连通的开口,对不能封闭的连通口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防火分隔措施。各分区之间的防火分隔措施应能保证在合理的火灾情况下不会导致蔓延出火源所在的防火分区。
三、建筑内部的安全疏散
建筑应根据其建筑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出口、疏散出口、疏散门、疏散走道和楼梯等安全疏散设施,其设置的位置、数量、宽度以及形式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要求。据考证当人群密度为1.5人/m2时,步行速度为1m/s;当人群密度为3.0人/m2时,步行速度为0.51m/s;当人群密度为3.0人/m2时以上时,步行速度几乎为0。(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举行义务教育会议当时为了防止学生乱走,将馆内很多安全门锁闭,火灾时只有一个安全门开启,造成325人死亡。2002年6月16日北京蓝极速网吧(二楼120平方米)火灾造成24人死亡,只有一个出口且狭窄)。
1安全疏散。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逃生设施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使用功能和用途、使用人数与建筑面积、高度、疏散距离、安全出口以及消防设施配置情况等因素,具有火灾时提供人员安全疏散和逃生的路径和疏散设施。
建筑内每个房间或每个防火分区或建筑的每个楼层应具有足够的疏散出口和疏散宽度,其疏散距离必须满足人员安全到达安全出口的要求。
2安全疏散设施。主要是由室内通道、疏散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或避难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等组成,并应满足数量、宽度、距离的需求。
3安全疏散路线。要便捷,便于寻找、辨别,应符合人们的习惯要求和人在火灾条件下心理状态及行动特点。设计要做到步步安全,尽量不使疏散路线和扑救路线交叉,避免相互干扰,任一房间或部位一般都应有2个不同方向可供疏散,尽可能不布置袋行走道。疏散设施保证火灾情况下的防火、防烟功能。
4疏散走道。是指疏散时人员从房间内至房间门或者从房间门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