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8c53a3876a20029bc642d2b.png)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王宏1964年1O月16日下午3时,新疆罗布泊地区强光闪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成功的背后,也有一位温州籍的科研人员的功劳。
多年过去,关于原子弹的机密逐步解除,沈惠泉近日回温州探亲,向记者讲述了原子弹研发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莫名其妙被转学今年68岁的沈惠泉身体单薄,脸庞清瘦,说话语速较慢,脸上总挂着微笑,外表显得比实际年龄老。
他说自己来温州暂住,在亲戚家里接受采访不方便,坚持大热天坐公交车出来接受采访,是位善解人意的老人。
1937年,沈惠泉出生在市区木杓巷。
1955年从温州中学毕业后,考上了复旦大学物理系。
上大三的那年,有一天,学校党支部书记把沈惠泉叫到办公室,了解他的出身、海外关系等家庭背景。
让他意外的是,书记告诉他,因为国家建设需要,他和另外一些同学将被选送到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学习,但具体学习什么专业,连学校的老师也不知道。
听到这个消息,沈惠泉没来得及疑问,就兴奋得想跳起来,北京大学是他当初考大学的愿望,再说是国家需要,沈惠泉马上同意了学校的安排。
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
北京大学校园内,学生政治运动也一浪接一浪。
沈惠泉兴冲冲到北京大学报到后,学校老师说,他们要先去农村锻炼,地点就在北京的门头沟。
门头沟当时还是十分荒凉的农村,沈惠泉到了那里以后,在一户农家里住了下来。
可那户农家没有多余的床,他只好找来几块木板拼凑起一张“床”。
在门头沟,沈惠泉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挖土、种地、种菜、挑水,什么农活都要干。
很快,他的手上就磨出了一个个茧。
“但是更让我们焦虑的是,学校没有告诉我们要劳动多长时间,难道把我从复旦转学过来就是为了种地吗?”回忆起当初的这段生活,老沈坦言,当时因为年轻,难免对此有些顾虑。
第一堂是保密课经过一个月的锻炼,沈惠泉回到了学校。
“原来那一个月的劳动,是锻炼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回到学校,沈惠泉才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原子能研究。
而这个专业全国只有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才有设置,属于尖端的科技领域。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https://img.taocdn.com/s3/m/a007809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3.png)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2006年09月29日 14:34 新浪读书连载:烙刻:记忆中的影像作者:巴义尔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孟照瑞摄)实验基地的生活条件就是这样,帐篷随时可能被刮走。
(孟昭瑞摄)1945年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造出,此后,它不仅是战略武器中的“毁灭之神”,它更是政治讹诈的王牌。
眼看着世界牌局上只有美苏两国在争“大、小王”,强人政治家毛泽东自然明白,没有这东西,连小国英、法都比不上,连“红桃A”都当不上。
于是他发出了温和的怒吼:砸锅卖铁也要搞出原子弹。
原本要帮忙的苏联在1958年撤走了全部专家,致使到了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原子弹才上天,而头一天,赫鲁晓夫下台。
11月,周恩来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赴苏联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典活动,并试图与苏联改善关系,结果遭到了勃列日涅夫的冷漠,周恩来不卑不亢,力保尊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亲赴机场迎接周恩来归来。
这颗原子弹爆炸后,中国成为了继美、苏、英、法之后的第五个核国家,而这五个国家正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成员。
由此可知中国这颗原子弹的升天该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意义如此之不寻常,那么记录这一重要历史瞬间的照片自然就同样不寻常。
当时除了科技方面为留资料而拍摄之外,用于对外报道的摄影记者,只有八一厂的摄影队和从《解放军画报》调来的摄影记者孟昭瑞了。
这一次,连新华社都没有名额,可见条件要求有多严。
另一个原因是,原子弹主要的牵头单位是部队,因此由解放军派出记者也是顺理成章。
当时孟昭瑞是军方派出的摄影记者,并不代表军画报。
如今想起来,孟昭瑞觉得很荣幸的同时,似乎还没有完全摆脱当时的压力——毕竟只有一个人在拍啊,万一有个闪失将无法交代。
从技术上讲,这是中国谁都没拍过的东西,几乎没有经验可循,似乎一切都心中没数。
它到底怎么爆炸,冒什么烟,火球多大,怎么变化,能维持多长时间,亮度多大,如何曝光,还无法测光……一切都不知道,还要站在几十公里之外的安全地带拍,还得穿着白色的防化服,尤其是戴着几乎是纯黑色的眼镜,连取景都困难许多。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https://img.taocdn.com/s3/m/9bd3cb07581b6bd97f19ea4d.png)
2014-10-22
哈勃空间望远 镜拍摄到距离 我们大约3800 光年的蝴蝶星 云照片,美丽 的颜色背后却 隐藏着更多关 于星云内部物 理环境变化的 奥秘。本张照 片是可见光与 紫外波段的合 成图像
2014-10-22
5
6
爆炸过后,支撑原子弹的铁塔已经部分熔化, 剩余的残骸散落在地面。
7
1964年10月16日,周恩来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8
人民日报发表“号外”文章,庆祝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
9
大家对这个人不认识吧? 他就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倒计时人员史君文。
10
我国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产生 的蘑菇云大小 大致相当于最 左侧的那个云 朵。最右侧的 蘑菇云大致相 当于美国第一 颗氢弹的当量。
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在这个铁塔的顶端爆炸的。 这是一颗用内爆方法启动的铀弹,爆炸当量2.2万吨TNT(相当于2.2 万吨TNT爆炸产生的威力)。
2
爆炸初期发出的耀眼火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我国历史上 最著名的一 朵蘑菇云。
4
参与试验的人们欢呼雀跃, 庆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1
霸气!!你知道这张经典的核爆炸蘑菇云是哪次核试验产生的吗?
12
• 这朵经典的核弹蘑菇云是1970年法国在法 属波利尼西亚的穆鲁罗瓦环礁 (Mururoa Atoll)进行的一次氢弹爆炸试验 产生的,爆炸当量为91.4万吨TNT,相当于 60颗广岛原子弹。这次核爆炸没有什么名 气,但产生的这朵蘑菇云被经常用于描述 核弹爆炸的封面。你猜对了吗?
中国第一颗原子作文素材
![中国第一颗原子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3152793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a.png)
中国第一颗原子作文素材《了不起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中国有一个超级厉害的东西,叫原子弹。
其中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那可是一段了不起的故事。
以前呀,别的国家总是欺负咱们,觉得咱们不够强大。
但是咱们中国人可不服输!有很多勇敢又聪明的科学家站了出来,他们不怕困难,不怕辛苦,一心想要造出属于咱们中国自己的原子弹。
在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有好多科学家在那里努力工作。
那里条件特别艰苦,没有好吃的东西,也没有好玩的玩具,但是他们一点儿都不在乎。
其中有一位科学家叫邓稼先爷爷,他为了原子弹付出了好多好多。
他每天都在思考怎么才能让原子弹成功爆炸,连睡觉都在想。
经过大家不断地努力,终于,咱们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啦!那声音可大啦,像打雷一样。
这一下,别的国家再也不敢随便欺负咱们啦!小朋友们,我们要记住这些科学家的努力,好好学习,以后也为咱们的国家做贡献!《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事儿。
很久很久以前,咱们国家没有原子弹,别的国家就会瞧不起咱们。
这可不行!于是呢,一群特别特别厉害的叔叔阿姨们就决定要造出原子弹。
他们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片荒地。
他们每天都要做很多很多实验,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着。
有个叫王淦昌爷爷的科学家,为了保密,连自己的名字都改了。
还有钱学森爷爷,从很远的地方回来,帮助大家一起造原子弹。
终于有一天,“砰”的一声巨响,咱们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啦!大家都高兴得又蹦又跳。
从那以后,咱们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再也不怕被别人欺负啦!小朋友们,咱们也要像这些科学家一样,勇敢坚强,不怕困难!。
【历史故事】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历史故事】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a7d15f7866fb84ae45c8dec.png)
【历史故事】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
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
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
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
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邓稼先虽然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度负责任的精神,总是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
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危险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罗布泊实验基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罗布泊实验基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https://img.taocdn.com/s3/m/0d7f504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e.png)
浅谈核武器对中国的意义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中国用事实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我国核工业创建于1955年初。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指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随后,周恩来、聂荣臻主持制定的中国两次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都把发展核科技、核工业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核工业的发展。
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依靠全国的支援,各部门、各地方、各部队大力协同,执行“自力更生,过技术关,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方针,经过一大批科技人员、指战员、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终于成功地爆炸了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中国政府就此发表声明: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的,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
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给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1955年1月15号,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会议,提出了中国建立和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毛泽东说:“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9年苏联撤走专家后,中国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一任务。
1962年,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
1964年1月,高浓铀235研制成功;5月1日,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加工出合格的原子弹部件;6月6日,青海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成功进行了一比一模型爆轰试验。
为保密起见,第一颗原子弹的密语为邱小姐。
原子弹装配,密语为穿衣;原子弹在装配间,密语为住下房;原子弹在塔上密闭工作间,密语为住上房;原子弹插接雷管,密语为梳辫子;气象的密语为血压;原子弹起爆的时间,密语为零时。
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时间
![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a9c00e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8.png)
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时间自从原子弹的发明以来,中国一直追求拥有自己的核武器。
在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和不懈探索之后,中国终于在1964年成功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
这一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本文将介绍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的时间、背景和重要意义。
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时间为1964年10月16日。
这一天,中国在新疆的罗布泊核试验基地成功进行了一次原子弹爆炸实验。
实验名称为“596号”,表明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国的原子弹研制计划始于1955年,由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亲自发起。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科学家终于在1964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原子弹。
背景上,中国1964年的原子弹爆炸发生在冷战时期。
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间正陷入核武器竞赛,中国希望通过拥有核武器来保护国家安全和主权。
中国政府认为,只有具备核威慑力量,才能够在国家安全面对严峻挑战时,对外交政策产生更大影响力。
中国之前的决策者相信,核武器的拥有可以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平衡,以确保中国不会受到侵略或恐吓。
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的意义重大。
首先,它使中国成为仅有的五个自主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
这标志着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增加了中国政府在与其他大国进行外交谈判时的筹码。
其次,中国的核武器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国家的防御能力,使中国进一步确保了国家安全和主权。
最后,中国的原子弹爆炸还让世界意识到,中国不再是弱小的国家,而是一个崛起的大国,应受到重视。
中国之后继续发展核技术,于1967年成功进行了氢弹爆炸实验,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核武器能力。
中国政府一直坚持的“核不扩散”政策,意味着中国不会将核武器技术传播给其他国家,并承诺将在核裁军方面继续努力。
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的时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在科技、军事和国际政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通过拥有核武器,确保国家安全和主权,并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1964年10月16日:蘑菇云腾起的那一刻
![1964年10月16日:蘑菇云腾起的那一刻](https://img.taocdn.com/s3/m/9b1b3375192e45361066f591.png)
1964年10月16日:蘑菇云腾起的那一刻作者:来源:《百科知识》2019年第05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腾空而起,那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信号。
这标志着我国的国防向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的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45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之际,美国把代号为“小男孩”和“胖子”的两颗原子弹相继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瞬间毁灭了两座城市,让全世界见证了原子弹可怕的威力。
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南瓜”也试爆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陈毅、聂荣臻等领导人坚持认为,中国也要有原子弹,原因正如毛主席所说的:“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
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
”1956年,国家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第一个远景规划,把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列为12项带有关键意义的重点任务的第一项,同时部署了两个更大的项目:原子弹和导弹。
1954年,一部表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牧民新生活的电影《金银滩》公映并引起轰动,然而半年之后,这部电影却被悄然封禁。
真实原因是,在金银滩这片草原上将出现一块神秘禁区,那就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221厂,也称青海矿区。
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工人、干部、战士奔赴此地,他们隐姓埋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最终攻克了原子弹、氢弹的尖端科学技术难关,研制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并装备部队。
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于1958年建成了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
1959年6月,苏联终止合同并撤走专家。
所以,当时的原子弹工程便定名为“596工程”,立志要造“争气弹”。
1962年11月,中央成立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加强对原子能工业建设和加速核武器研制、试验工作以及核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
邓稼先
![邓稼先](https://img.taocdn.com/s3/m/933657db700abb68a982fb59.png)
生字新词
ng) 可歌可泣 (qì ) 热泪盈眶 (kuà ) 彷 徨 (pá ng huá ng) 鞠躬尽瘁 (jūcuì 殷红 (yān) 鲜红 (xiān) 殷切 (yīn) 鲜为人知 (xiǎn) n 宰割 zǎi 元勋 xūn 诞生 dà 开拓 tuò 署名shǔ 挚友zhì n 奠基 dià 难堪kān 妇孺皆知 rú 孕育 yù 签字 qiān 马革裹尸 guǒ n n o 颤抖 chà 谣言 yá 截然不同 jié u 筹划 chó 邓稼先 jià
为什么要拿美国科学家奥 本海默与邓稼先作比较?
比较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职务 国籍 相当
功劳
学术水平
文化背景 不同
性格
妇孺皆知 奥本海默 锋芒毕露 邓稼先 拔尖
最不引 人注目 忠厚平实
“纯”
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 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 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 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 儿子。” “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 员。” 作者始终将邓稼先放在国际舞 台上写,显示作者全球视野,提升 了文章境界。
2016感动中国颁奖词
屠呦呦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 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 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 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 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 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 隐姓埋名二八载,你无怨无悔;丰功伟业 盖前世,你朴实谦逊;为国奉献死不渝, 你义无反顾。你给了华夏儿女铁的脊梁、 金的臂膀。你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如云将星 中,那最闪亮的一颗! •
两弹元勋 功勋卓著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 派继续工作
没有私心 为人信赖 真诚坦白 从不骄傲 最高奉献 真诚、严谨 朴实 批判围攻,竟能说服 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60周年大事记之1960-1969: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作文
![60周年大事记之1960-1969: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5922440b1c59eef8c7b499.png)
60周年大事记之1960-1969: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简介:年月日时,中国在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实现了第一次核实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内情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下午三时,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
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中国人终于迈进了原子核时代。
四十年前的那天,激动和喜悦的心情,传遍了整个祖国大地,巨龙腾飞,震动了整个国际朝野。
但是,原子弹的爆炸成功,谈何容易。
除了要突破科技领域中的无数难关,真正掌握确保原子弹起爆成功的奥秘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历史情况,那就是国家当时正处于经济最困难时期,可以说中国人勒紧了裤带,把原子弹研制出来,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务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会永放光芒。
现将其中鲜为人知的部分重要内容作一回顾。
毛泽东对制造原子弹的决策是这样形成的年月日,美国人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
几天以后,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议上说:原子弹能不能解决战争?不能!原子弹不能使日本投降,只有原子弹而没有人民的斗争,原子弹只是空的。
年月日,美国记者安娜。
刘易斯。
斯特朗女士在延安枣园树下采访了毛泽东,毛泽东说出了流传于世的一句话: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
年下半年,法国科学院院长、世界着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约里奥。
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婿,法国共产党员)让人传话,请转告毛泽东同志,你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形势的变化,毛泽东对原子弹在战略上蔑视,而在战术上逐渐重视起来。
年,毛泽东对来访的赫鲁晓夫提出,能否在制造核武器方面给中国以援助。
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我们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年,毛泽东正式表态: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中国的核工业正式上马了。
原子弹正式开始确定研制了。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 邓稼先(完美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 邓稼先(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74bfb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a.png)
精读细研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 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 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你还勾画了哪些句子?说一说。
精读细研 邓稼先搞科研期间面临的困难:
国力衰弱 科研条件落后 自然环境恶劣 政治环境不稳定……
精读细研
结尾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当年中华优秀儿女热爱 祖国、振兴民族的奋斗、献身精神,也体现了邓稼先为祖国研制原子 弹而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
合作探究
讨论:文章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遇到此类问题该 如何解答?
1.环境本身的特点:
2.环境描写对人物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①烘托人物的心情;
精读细研
结合前面的分析,想一想作者 是通过哪些角度对邓稼先进行评价 的,在文中找一找。
精读细研
中华民族的历史大背景下
甲午战争战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
精读细研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 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 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jià
邓习检查 多音字
( yīn )殷切
殷
(yān)殷红
( xiān)新鲜
鲜
( xiǎn )鲜为人知
(yān)燕然
燕
(yàn)燕子
( pō )湖泊
泊
( bó )停泊
预习检查
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可歌可泣
词语解释
每家每户都知道。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 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课堂小结
60年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保家卫国、捍卫和平的核力量。“两弹一星”精神也穿越
![60年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保家卫国、捍卫和平的核力量。“两弹一星”精神也穿越](https://img.taocdn.com/s3/m/6971a04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1.png)
1.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只有坚定的信 仰才能激发持久的奋斗动力和精神力量。
.勇于担当责任:积极投身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去,勇担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熨兴的中国梦贡献自 己的力量。不怕困难、不畏挑战,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勤奋学习创新: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团结协作共进: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团队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与他人和睦相处、互相 帮助、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氛围。
.艰苦奋斗实干: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勤勉务实的工作态度。不追求奢华享受,而是致力于通过辛勤劳动 创造美好生活。在工作中注重实效、追求卓:越品质和服务水平。
“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精神财富,更是一种信念支撑,在当下和平的时代显得弥足珍贵。新时代的青年人应该 继
续发扬这一伟大精神。
我们要学习“两弹一星”功勋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国外学有所成,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 件,为了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国。儿十年中,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 的最高利益,默默无闻,艰苦奋斗,以惊人的智趣和崇高的的伟业中,我们一定不忘初心,
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答案】
试述“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1.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这是“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者的坚强精神支柱。他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胸怀强烈的报国 之志,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解析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0785698e9951e79b892796.png)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杨海鹏知名媒体人年初,毛泽东指示全党全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解放军。
大庆和大寨成为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旗帜。
5月,《毛主席语录》开始印行。
7月,“中央文革小组”的组织在京成立。
美国轰炸越南北方,战争烧到中国家门口。
毛泽东预言世界大战迟早要爆发,是故要求迁徙沿海企业,在内陆地区搞战备建设,史称“三线建设”。
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
自1955年以来,中国咬紧牙关,不惜国力秘密研究原子武器。
按陈毅元帅的话说:“中国人就是没有裤子穿,也要造出原子弹”。
中国跨过核门槛,从此不再屈从别人的“船坚炮利”,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被压抑的民族自尊,也随之释放。
在冷战环境下,是否拥有核武器,是大国一最重要的标识。
与核爆同一天,另一惊人的消息从莫斯科传来:苏共领导层将赫鲁晓夫赶下台。
中国代表团旋赴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纪念活动。
但苏共的新领导“三驾马车”认为两党交恶责任在毛泽东,高层会谈不欢而散。
此后四分之一世纪,两党两国执戈相向。
年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基层演变为“夺权斗争”。
很多基层党组织,被错误地打成“反革命集团”。
[新中国成就档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是爆炸时的火球。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其中,以“两弹一星”即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学技术成果最为显著。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
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作出了对中国安全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
这一成就集中代表我国科学技术当时所能达到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主题演讲诗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主题演讲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c24ba1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e.png)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主题演讲诗歌
在黑暗的岁月里,
我们用科技点亮了希望的星光。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犹如巨龙从沉睡中苏醒,
唤醒了东方的巨变,
让世界再次瞩目。
在蓝天的见证下,
我们用智慧和勇气书写了历史。
原子弹的爆炸,
是我们国家科技力量的象征,
是我们人民团结一心的力量,
是我们国家走向强大的信心。
我们走过曲折的道路,
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
但是我们没有放弃,
我们用科技的力量,
打破了封锁和压迫,
实现了自强的梦想。
原子弹的爆炸,
是一个国家的荣耀,
是一个民族的自豪。
我们用自己的双手,
创造了这一奇迹,
让世界为之惊叹。
我们要铭记历史的教训,
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我们要以科技为武器,
捍卫祖国的繁荣和稳定。
我们要以智慧和勇气,
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原子弹的爆炸,
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是一个国家的荣耀。
让我们一起回忆那段历史,让我们一起珍惜现在的和平。
让我们一起展望未来的辉煌!。
两弹元勋
![两弹元勋](https://img.taocdn.com/s3/m/71efc758be23482fb4da4c3c.png)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像邓稼 先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以外,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简要 说说们的事例或成就。作业: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位科学家,为他 (她)写一篇小传。(200字左右) 2.将文中所划单词和课后单词抄两遍, 并解释含义。 3.练创考中1~4题和阅读题。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 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 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 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 的文体。 2.通讯的特点 一般来说,通讯有 四大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 2) 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3.通讯的种类 (1) 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 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 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 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 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提 示
1、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 无私奉献
邓 稼 先
2、工作身先士卒、不怕牺牲、 不求名利、甘当无名英雄 3、为人真诚谦虚、朴实坦诚。 4、搞科研具有超凡的创造能 力,勇进的胆识、稳健的判断、 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念。
(1-2)引文:从20世纪40年代美国研究原子弹有许多科学家“失 踪”写到邓稼先,引出邓稼先失踪的一段经历。 第一部分:邓稼先接受使命,参加原子弹的研究工作,从此销声匿 迹。 第二部分:写邓稼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原子 弹的理论设计,为第一项原子弹的爆炸作出贡献的事迹 第三部分:写邓稼先再接再励,为氢弹的研制成功付出巨大代价的 事迹。
“两弹”元勋邓稼先
顾迈南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 怀宁县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 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 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 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 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顾迈南,女(1931年-)山东章丘人.1950年参加工 作,1953年进新华社.1962年任专职科学记者,以大 量新闻和通讯的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界发生的许 多重大事件.其中的长篇通讯和特写,新华社播发 后被国内外报纸广泛采用.与人合作写了6集电视 剧《华罗庚》,出版了专著《中国科学家的奋斗 之路》、《炎黄之光》、《华罗庚传》等。
中国氢弹发展史
![中国氢弹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3a80bbd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6.png)
中国氢弹发展史自20世纪初核物理学问世以来,核武器的研制一直是各国军事科研机构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
中国作为世界上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其核武器研制历程也备受关注。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国氢弹的研制历程。
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
当时,中国正处于国家建设的起步阶段,国防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中苏两国因意识形态和领土争端等原因,关系紧张。
苏联在1950年代初期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和装备支持,其中就包括核技术的支持。
1954年,中国成立了原子能委员会,开始了自主研制核武器的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标志着中国成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这一成就不仅仅是中国军事科研人员的努力,也是中国整个国家体制的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果。
二、中国氢弹的研制中国在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后,很快就开始了氢弹的研制工作。
氢弹是一种核武器,其威力比原子弹更强大。
氢弹的研制难度比原子弹更大,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多的实验室设备。
中国在1967年开始了氢弹的研制工作。
当时,中国还没有能够支持氢弹研制的科技工业基础,因此中国军方选择了一种比较保守的研制方案:利用原子弹的爆炸能量来驱动氢弹的爆炸。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缺点是氢弹的威力不如完全独立研制的氢弹。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在1970年代末期成功地研制出了第一颗“两弹一星”中的第二颗原子弹,也就是中国第一颗氢弹。
这一成果的取得,标志着中国军事科研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中国氢弹的升级中国研制出第一颗氢弹后,并没有停止对氢弹的研制工作。
相反,中国一直在不断地升级和改进自己的氢弹技术。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研制出了新型的氢弹,这种氢弹不再依赖原子弹的爆炸能量,而是完全独立研制。
这种新型氢弹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军事科研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小知识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be7630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6.png)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小知识导言中国是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大国之一,它的科技实力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其中,中国在核能领域的发展备受瞩目,尤其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和科技实力带来了巨大提升。
本文将带您了解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过程以及相关的一些小知识。
1.核武器的威力与重要性核武器作为一种高度破坏性的杀伤性武器,具有巨大的威慑力量。
其爆炸威力可以达到数万吨级T NT当量,对敌方军事及生产设施的摧毁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为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2.原子弹的背景和原理原子弹是一种利用核裂变引起的连锁反应来释放巨大能量的武器。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重核的裂变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引起轻核的聚变,再进一步产生巨大的爆炸。
这种强大的爆炸威力源于核裂变释放的能量以及聚变反应的能量释放。
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以下是其主要的发展历程:3.1第一阶段:科学研究和筹备(19551958)中国在核物理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中国开展核武器研发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阶段,中国积极开展核物理、高压物理、核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为真正的核武器研发做好了准备。
3.2第二阶段:原子弹方案的制定(19581964)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正式决定发展核武器,并组建了核武器领导小组。
通过国内外的搜集和研究,中国制定了一套适合自己国情的原子弹研发方案。
3.3第三阶段:实验爆炸(19641967)这个阶段是中国进行实验爆炸的关键阶段。
中国选定了以新疆罗布泊为核试验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核试验。
其中,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研发出第一颗原子弹。
4.原子弹的影响和意义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对国家安全、科技发展和国际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中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增强了国家的核威慑力,有效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整。
邓稼先导学案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详细历史背景
![邓稼先导学案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详细历史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3ece9013a0116c175f0e48b7.png)
刚刚的这段视频向我们展示了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我们都知道核武器爆炸时会产生非常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无论是对人体还是对自然环境来说都有非常大的危害。
那为什么当年我们国家坚持一定要研究制造核武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去掀开历史的幕帘,去看看当时的中国正经历着什么样的情形。
同学自学文章的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这段时间是中华民族最黑暗最惨烈的世代。
我们历经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的外敌侵略战争。
课本举的例子。
那时的中华民族就像砧板上一块待宰的鱼肉,被贪婪残暴的侵略者肆意分割,时时刻刻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之后又经历了混乱动荡的20年抗日战争,10年内战,中华人民在血与泪中遍尝艰辛争取到了民族解放和祖国统一。
但在西方列强强盗式的逻辑里,我国仍然是一个不被尊重的贫弱落后的国家,中华人民作为黄种人被西方列强所歧视、压迫。
19世纪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一天一位满清政府的领事在过桥时,身后的两个美国农民觉得这个中国官员穿着花花绿绿的官服,脑后留着长辫子十分好玩,他们打赌这个中国外交官不会游泳,于是两人一使劲就把这位官员推进了桥下的河中。
之后呢?你们觉得之后会怎么样?会发生些什么?什么也没发生,就好像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一个生命在美国国土上销声匿迹,没有一个人会去关注会去重视。
而在纽约的华人区,那里的中餐馆所有的服务人员都要想来往的客人下跪服务;在南非,公交车的前排座位黄种人是没有资格做的,他们只能坐后排……这样的事例在那个年代数不胜数。
中华人民虽然争取了民族解放但仍然没有尊严地活着。
1945年,美国率先研制出全球的第一颗原子弹。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节节胜利,美国当权者为了挽回战局,多次企图对中国使用原子弹。
1950年11月30日,合众社报导,杜鲁门总统说:“他已考虑同朝鲜战场有联系的原子弹问题”。
绝密运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绝密运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https://img.taocdn.com/s3/m/446db2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b.png)
绝密运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1949年,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标志着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在这一成就背后,是许许多多无名英雄的辛勤付出和艰苦劳动。
而其间,绝密的运送过程更是历史上的一段传奇,值得铭记和缅怀。
一部分的物质移动和加工在密云的氢弹设计研究所内完成,但后续的后续的工序却需要移交给其它单位,于是,氢弹制造的物质,在1959年以后由“乐峨桥工程”(成员吴永洪教授)负责。
决定了作为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结构,寰球的报道显示,乐由金属氢弹已将华夏核武器的作用范畴扩大到了北欧和西亚。
运送工序可能是1959年6月告竣的。
成千上万步的氢弹在其后引入伴随大批的滤子,数十年来,华夏多地都有氢弹运送活动。
主要运动是载乐,奇峰公司的隐秘公司,伪装进演出车队或机场航班,另一些则塞入壹个隐秘的密封职员包裹中,以适合于悄悄行事签定。
隐秘缓和的原子弹可能在各省都会地下方的汽车场迂回或进月旅游车道上干。
长长秘密隐秘的全套过程取得了华夏国家核安抚权益的平均推广,化装成无卫人群队伍的机开封驾驶者们、机场工程包裹或票房骡马的操练公司、组织活动的会计师、旅游车接待小组等团队或软件部提供给方案,向参与者提供情愫,看上后退学、业余或自我发展自己素养技巧独立发展气炸裂往的原子弹培训课程。
设计者石尔瑶组建的体育队伍也经常被拖家带口北京——十月测算数据是高桥滑板队,浙江知名的滑板运动队。
尽管周末和节假日制度给干相当多经济上不宜加快清晰的运送链而相当紧密,尔后逐渐显现近随机地样式,请高淑旋介绍数据逻辑信息资源技巧指导,异步下频率改造进行大推进转变或计探测设定。
经过一系列绝密的运送和伪装手段,中国首颗原子弹终于顺利运抵目的地。
绝密的运送过程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毅力,更展现了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
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国科技发展的辉煌篇章,更是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光荣一页。
这份宝贵的经验和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1 邓稼先
![11 邓稼先](https://img.taocdn.com/s3/m/7ed3b006a76e58fafab00346.png)
⑥一封短短的信
⑦1982年, “不能走”。
强烈的民族 自尊心朴实 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责任心强
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 想感情?
② 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 计了两弹。 “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 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报效祖国。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然说服工宣队 军宣队的队员。 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最高奉献
⑥一封短短的信。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 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⑦1982年,“我不能走”。
邓稼先在我国现代国防和科学 发展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但
这是1898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几幅照片,那是 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八 国 联 军 攻 陷 的 北 京
甲午战争黄海大战
日军屠杀大连、旅顺居民
被带上枷锁的中国人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导
弹
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 国爆炸了第 一颗原子弹。
元勋 宰割 筹划 彷徨
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当之无愧kuì 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毫不惭愧 锋芒毕露 bì 锐气、才干全部显露出来。比喻
人有傲气,爱显露自己的才能。
鲜为人知 xiǎn
家喻户晓 yù 妇孺皆知 rú 马革裹尸 guǒ
形容人人皆知。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jū cuì 不辞劳苦地,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 截然不同 jié 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曛 xūn 昏黄。 层出不穷 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 穷:穷尽。 铤 tǐng 疾走。 萦带 yí ng 弯曲得像带子一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公元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 时整,伴随着一声惊雷,在古老 东方的丝绸之路上,在中国西部 的罗布泊上空,一朵巨大的蘑菇 云冉冉升起。这是新中国自己研 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 蘑菇云。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 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中 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我国成 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 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 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钱学森,中国共产党 优秀党员、享誉海内 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 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 章获得者之一。曾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 授、加州理工学院教 授,曾担任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六、 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 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等重要职务。
我国的第一枚原子弹实验爆 炸是属于塔爆,就是把原子 弹放在专门用作实验的铁塔 上引爆。1965年进行了飞机 空投实验,后来也作过运载 火箭投掷实验,也就是通常 说核导弹实验。后期实验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以洞爆实验,也就是地 下核实验为主。
毛泽东在1955年发出号召,中国不但要有更多 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世 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 西。1959年苏联撤走专家后,中国决心完全依 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艰巨任务。1962年成立以 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在科技人员和国 防建设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核试验终于取得 成功。
钱三强 ,核物理学家,中国 科学院院士。他是第二代居 里夫妇的学生,又与妻子何 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 的居里夫妇”,他是中国发 展核武器的组织协调者和总 设计师,中国“两弹一星” 元勋。
邓稼先,杰出科学家、 中国“两弹”元勋,从原子 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 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 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 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 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 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 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 奖特等奖;被称为“中国 原子弹之父”。
1966年12月28日,中国成功地进行了 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6月17日上午8 时20分,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 空,由飞机空投的威力达330万吨梯 恩梯当量的氢弹试验成功,我国第一 颗氢弹爆炸试验获得完全的成功。
氢弹,核武器的一种。又称聚变弹 、 热核弹、热核武器。氢弹的杀伤破坏 因素与原子弹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 大得多。还可通过设计增强或减弱其 某些杀伤破坏因素,其战术技术性能 比原子弹更好,用途也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