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爱情观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情与婚姻
——————论文学文本里体现的婚恋观
汉语言文学师范一班李雪婷拿到这个题目到动笔写这个小论文都过去了半个月,屡次抬笔又都放下。

看看主题,就光是“婚恋”二字就让人犯难,这个充满现实主义气息的字眼让一个连脱单问题都没有解决的大学生就像被掐住喉咙一样。

恋爱和婚姻夹杂在一起,千年来对于潇湘妃子和蘅芜君孰优孰劣的争议都没消停过,可见恋爱和婚姻真不是能够一概而论的。

就本学期几篇文本涉及的婚恋观的分析,大概我也只能浅尝而止。

世界上两张性别里,男女看待婚恋有着极大的不同。

男人总是嗤笑女人,为了那细小的浪漫和恋情好像连世界也不顾了,却不知九十年代的张爱玲却写出了《倾城之恋》,描写了一段毫不浪漫的婚姻爱恋。

在流苏爱上范柳原之前,这个腐旧家庭出来的集矛盾于一身的小姐受到的无疑是家里近乎苛刻的非难,而这种家庭带来的婚姻观则深深的印刻在了她脑子里。

老早就借徐太太嘴里说出“找事都是假的,还是找个人是真的。

”这种放在现代社会都通用的观念,女子事业如何终究不如嫁个门第高又有钱的男人,为了宝络和范柳原的相亲,一家人真是忙得“鸦飞雀乱、人仰马翻”去“将全家的金珠细软尽情的搜刮了出来”来打扮女儿,倒是让人想起了《傲慢与偏见》里的“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一句。

做父母的都是如此,费心费力把子女养大,只恨不得把他下半辈子的路子铺的一帆风顺,找个好人家罢。

可惜成功男子大多都是圣人,范柳原也是个“讲究精神恋爱”的,把婚姻当做长期的卖淫。

恰好遇上了流苏这样对胃口的,又发现她对自己倾心的原因也不过是为了婚姻。

这段姻缘看着就要断了,却被战火仓促的连在了一起。

动荡年代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都不可靠了。

一时间两人都猛然发现了原来最靠得住的就是彼此的感情,哪怕就是一刹那的恍惚,也足够半辈子的相伴。

倾城的恋爱是这般平淡的收尾,再谈不上浪漫和温情,但却再想不出比陪伴此生更浪漫的爱情来了。

男人喜欢嘲笑女人的小性子,却又很舍得功夫去描写那些细微的感情。

钱钟书老先生笔下的方渐鸿的婚姻之路便是波澜起伏,大概是因为做了讽刺小说的男主人公,这个外出留洋挂了个空博学名的青年一路爱情坎坷不断,鲍小姐的不请自来、苏小姐的自作多情、可惜的唐小姐……前五章里这几个人反反复复,另加上挂着旗号的岳父岳母。

即使在外出留洋韵然成风的上海“高级知识分子”眼里,婚姻也无非是门当户对,“许多人谈婚姻,语气仿佛是同性恋爱,不是看中女孩本人,是羡慕她老子或者她的哥哥。

”恋爱倒是成了陪衬,看着方渐鸿真诚的求爱却被误解时虽然心痛,却又怨恨他优柔寡断伤害了苏文纨的一片真心。

爱情在婚姻里真的这般无用?陷入恋爱中的情侣都是唐晓芙一般的人,希望对方的过去是空白的,最好什么也不懂,不要沾上一点污垢,可惜要是没点污垢,像方渐鸿这样的人连出国的钱都拿不到,又如何入得了唐小姐眼法?可见婚姻和恋爱真是一笔算不得的糊涂账。

诗人的婚恋观是最不可信的。

杰出的诗人必定是属于自然的,只有跻身于自然的心境里诗人才能偶然捕捉到某种事物“在神秘的春天里突然醒来”,约翰.巴勒斯将鸟类归属于诗人,将诗作比喻为鸟儿的鸣唱。

所以对于诗人心中的婚恋观是
很难去分析的,诗人不乏波德莱尔这样将爱情化作赞美诗,不顾一切去吟唱的鸟儿,却也鲜少想到去涉及婚姻和家庭。

难以想象受到婚姻束缚的诗人是如何的,那才情和傲气又是如何被现实逼迫的抬不起头来的。

穆旦的爱情诗歌写的如此,都恨不得将心挖出来交予所爱之人了,婚后二十多年却没发表任何诗歌,做教授、立志于文学翻译,说是不受婚姻影响都不使人信服,直到一九七五年才回到创作来。

可见那炽热又寂寞的诗歌也是经不起婚姻岁月蹉跎的。

装模作样的把诗人的现实主义价值贬低的一文不值,可女孩子的本性又使我对诗又无限向往。

现在的玫瑰也好、礼物也好,看上去鲜艳却难以让人看透对方心意,可诗不同,那包裹着文艺名义下赤裸裸的热情,让女孩不得不动容。

《鱼化石》以女性的口味来写诗,寻求伴侣和爱本来是人类的天性,婚姻只是将这种爱情持续的更久远的一种较为可靠的形式。

谁不向往鱼水一般融合的爱情?怎样的相爱才会像爱镜子一样?女为悦己者容,如同爱镜子中的自己一般的爱着对方,是何等的荣幸?鱼和水的亲密无间,人和像的物我不分,爱情中那种朦胧中透着淡淡满足的感觉便跃然纸上。

象征着海枯石烂的鱼化石,即表达了爱情的永恒性,却也延伸到了生命层面。

爱情和婚姻是笔算不清楚的账,它像是一门学问值得人深思和探讨,却又不设门槛,没有结论。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为连理枝”般的海誓山盟,放到婚姻二字头上,究竟是曲终人散尽还是天长地久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