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肥力状况与培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土肥力状况与培肥

摘要:黑土是我省主要的农业土壤,是我们得天独厚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我省有黑土482.47万公顷,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8.46%,其中耕地360.62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1.24%,占本土类总面积的75.25%。保护有限的黑土资源,提高黑土肥力,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至关全局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黑土肥力培肥

1 黑土土壤肥力的现状

2002年我区耕层土壤物理性状调查结果表明:土壤容重由原来的0.85~1.20g/cm3,变成1.0~1.2g/cm3,田间持水量由26.6%~50.7%下降到20%~40%,总孔隙度由原来的40%~60%下降到50%左右。我区80%的黑土出现了土壤板结,总孔隙变小,保水通气能力下降,造成土壤不易耕作,保肥供肥性能不良。土壤耕层厚度由原来的20cm~25cm下降到18cm左右,耕层厚度下降约2cm~5cm。犁底层由原来的7cm~8cm,上升到10cm~18cm,犁底层增厚约10cm。在对我区康金镇白家村,对青镇瓮泉村的调查中发现,犁底层不但增厚,而且犁底层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犁底层由原来的水平方向变成“W”状,即垅台底部与垅沟相平处就是犁底层,而垅沟的犁底层则呈现出“V”字型。犁底层的这种变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不良趋势。

2 造成黑土肥力下降原因的分析

2.1 有机肥施用量不足

没有进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前,生产队统一经营土地,每年的农闲季节生产队统一组织积肥造粪,每年都有足够数量的优质农肥施入土壤中,形成一种较好的施肥体系。土地承包后,农民分户经营,而现在的生产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各种化学肥料应有尽有,农民也舍得花钱对土地进行投入以求得高产,并且现在栽培中大部分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化肥施用十分的简捷方便,直接导致农民偏重化肥的施用,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自土地承包后,甚至有的地块没有施过有机肥,在肥料施用上出现了单打一和瘸腿的现象。即使是施用有机肥,除市郊的蔬菜田外,数量每年也达不到每亩2m3,多数是几年施一次。近几年各地有采用灭茬机根茬还田,已部分解决了有机肥施用不足的问题,否则情况会更不妙,但实践已经证明,即使秸秆全部还田,也不能取代有机肥的作用。有机肥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不但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施用量也是绝对不可减少的。

2.2 耕作不合理

随着整地机械的不断改进,近几年旋耕面积增多,翻地和深松的面积减少。土地承包后,土地按质量等级平均分配到户,一家几亩或几十亩的地,分散在不同地块上。如果拖拉机深翻起垅的话,那么地块就会出现1~2个堑沟,影响生产作业和粮食产量。而旋耕整地一次成型垄体平整不能形成堑沟。因此农民不愿意深翻,而连年旋耕。深翻整地深度在20cm以上,而旋耕深度大型机械802、654可达到18cm,小型

机械180、250一般达到16cm。这样就导致犁底层逐年增厚,近几年我区犁底层增厚约10cm左右,犁底层中土壤的养分很难被作物吸收利用,这样势必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如果想获得高产,就需要增施肥料,这样就造成资源的浪费。深翻后打破了旧的犁底层,犁底层中土壤经风化作用,潜在养分释放出来,而旋耕打破不了旧的犁底层,潜在养分无法释放。据调查,我区从1994年至现在90%以上的土壤是进行旋耕的。由于土地多年不进行深翻深松,旧犁底层打破不了新的犁底层又重新形成,加上连年只施化肥不施有机肥,致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劣,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土温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动减弱,土壤养分释放量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2.3 水土流失严重

我区耕地黑土163.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10.96万亩,占耕地黑土面积的6.72%,杨林、二八、西井等乡镇有5270亩黑土变成“破皮黄”。每年流失表土2mm~3mm,每年每亩损失表土2t~3t,按目前的流失速度,黑土层会在50年内全部流失掉,那时黑土地将会变“大沙包”“黄土地”。我县有大小侵蚀沟2200条,占土壤总面积的0.4%,这些侵蚀沟极大的影响着周围的优质耕地。近几年经济建设步伐加快,不合理采土,形成近百个面积在1千平方米以上的土坑,由于有的土坑较深,土坑以不同的速度向四周扩散漫延,腐蚀其周围的耕地。由于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我区风蚀比较严重,有的地块每年每亩可剥走表土6.2t。水蚀和风蚀使耕地表土被刮走,被冲刷流失掉,耕层下没有熟化的土壤

上升为耕层土壤,使土壤肥大幅度下降。

2.4 种植结构不合理导致土壤中养分失衡,影响土壤肥力

我区以玉米、大豆为主栽作物,土地承包后由于各户几亩或几十亩的土地分散成几块,一般很难做到合理轮作,大多以玉米—大豆—玉米的轮作方式种植,玉米连年重茬,大豆普遍迎茬。作物重迎茬种植除病虫害加重外,对土壤养分的利用也是不科学的。同种作物所吸收的营养成分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就使土壤中养分失去平衡,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2.5 不科学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目前随着化学除草剂的大面积应用,一些残留期长的农药如:普施特、豆磺隆、阿特拉津等过量施入土壤中,对土壤产生毒害,影响作物吸收养分,从而降低了土壤肥力。

3 黑土的培肥途径

3.1 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

要想达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实现地力常新,必须增施有机肥。首先,各村要成立专门的积肥组织或专人负责,要把黑土培肥作为一项重要的事情放在乡村级管理日程上。其次,要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有机

肥源,使养殖业与种殖业同步发展。再次,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或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玉米秸秆沤肥或采用玉米秸秆制天然气。

3.2 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培肥土壤

根据地块的养分含量,提出有机肥和化肥的比例和用量,从而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保持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平衡。另外,还可以施用生物肥料,来活化土壤中作物难吸收的养分,来提高土壤肥力。

3.3 实行科学的土地耕翻培肥土壤

各村屯应该有计划的统一组织土地3年深翻制,1~2年旋耕或深松制。深耕和深松耕法效果良好,特别是深松耕法的效果不比旋耕的效果差。深松既能打破犁底层,又不打乱土层,不但增强了透水性,减少水土流失和秋涝,而且有助于提高土温和熟化耕层,能充分发挥黑土的潜在肥力。

3.4 建立合理轮作制培肥土壤

俗话说“茬口倒顺,强似土类”。不同作物对肥水要求不同,正确的轮作倒茬可使土壤中养分水分得到合理的利用,充分发挥生物养地培肥增产作物。实践证明:深根和浅根作物相互交换,交替种植,可以充分利用上下土层的养分和水分,增加上下层有机质含量。与块根块茎作物轮作可疏松土层改善下茬作物土壤物理性状。我县以玉米—大豆—经济作物或杂粮轮作制,取得良好的增产效果,有效的发挥豆科作物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