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素质.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素质作者:赵丽军刘国合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9期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才在于教育,教育在于教师。在师范院校的数学教学中,为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我们必须用创新教育理念组织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情感与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数学创新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数学教学师范生创新素质
[作者简介]赵丽军(1969- ),河北玉田人,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高级讲师;刘国合(1960- ),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副教授。(河北唐山 064100)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117-02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并强调“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严谨认真,但缺乏创新意识。因此,为了改变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我们必须从教师教育入手。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师范院校是教师的摇篮,也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因此,在师范生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情感与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一、用创新教育理念组织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思维被限制在教师设定的框架内,扼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极大地损伤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抑制了思维个性的发展。要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实施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出一种和谐、探究、创新的大环境。每一节课教师都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科学地选择与组合教学方法,发挥课堂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造问题情景,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课堂教学增添更多的研究气氛。课堂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回归生活。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大多是一些间接经验,缺少真正的实践体验,因此,要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多接触生活,让数学为社会生产、经济建设服务。例如,在学习线性规划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工厂、企业搜集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要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使学生既能肯定他人,又能表现自我、展现自己的才华,在一种公平、友好、和谐的竞争氛围中互动、学习。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设定目标,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在教学中,要提倡研究性学习。教师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适合学生探索的课题,给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领悟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对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差的学生,要悉心启发、多加鼓励;对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强的学生,可提高要求,指导其向更宽、更广的领域攀登。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视角、多途径地分析问题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精神和自我反省的批判能力。要选择合适的专题,让学生上讲台试讲、答辩,以培养学生的教学意识,检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为师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积极思维。要破除教师的权威观念,允许学生与教师争论,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独到的见解、方法等,哪怕是错的也要认真倾听,从中寻求积极的因素并剔除错误的成分,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情感与精神
创新情感与精神是数学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没有对数学的满腔热情,就不可能创新。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推崇创新,追求创新,让学生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乐。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情感与热情,我们可以举办各种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制作数学模型、组织数学智力竞赛、办数学板报、分析古今中外数学趣题、一题多解、一题巧解,搞故事会、搜集资料等。这些活动虽然不大也不难,但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创造和谐、合作、创新的学习氛围。特别是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拉近知识与学生间的距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现实生活问题展开。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智慧和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萌生强烈的荣耀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以追求更高的创新目标。从而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兴趣是学生从事创造活动的心理动力之一。它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充分发挥,增强他们的创造性动机,提高其观察事物的敏感性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从而提高其创新的效率。而且,学习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能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促使其更快更好地完成创造性活动。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与能力
数学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它是由多种思维结合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创新能力包括信息、数据的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数学的创新发明过程往往是先通过形象、直觉、灵感、审美等非逻辑思维迅速找出问题的突破口,再通过逻辑思维作出严格的证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在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数学美的鉴赏能力,要把纯演绎式的教材体系,还原为生动活泼的数学创新思维活动。例如,善于使用模型、教具、多媒体等设备,对学生进行形象、直觉思维训练,为学生创造自由想象的空间;启发式与发现法相结合,调控学生学习的方向,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学习异面直线的概念时,单纯靠教师讲解很难让学生掌握其本质,如果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入手,让学生去找、去想、去探讨,教师只做必要的指点,那么将会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改变一张纸、一支笔就可学数学的旧观念。要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在实际测量、模型的设计与制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促进思维发展的协调性;要展现解答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讲清概念的来龙去脉,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新的思维过程;要鼓励学生写数学小论文,写感受、写心得。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这既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又是他们深入认识的前奏。可以说,学生质疑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是发挥学习主动性的过程,是深入认识的过程,是训练创新思维的过程。特别是要鼓励那些解决问题不墨守成规、敢于大胆假设、敢于离经叛道、敢于奇思妙想的学生。要不断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函数思想、归纳思想、正难则反思想、变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分类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思想方法,我们务必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充分挖掘。
四、培养学生敢于数学创新的个性品质
每个人都有其个性,数学创新的个性品质包括批判性、灵活性、自信心、顽强的意志、毅力,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勇敢、坚强、自主性、独立性、敢于冒尖等人格特征。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坦途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和疑惑,只有勇于挑战,善于探索,才有可能披荆斩棘,品尝成功的喜悦。别人做不到的,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做到。常常看到有些同学考后为放弃某道考题而后悔,而有些同学却为经过艰苦探索、最终获得成功而兴奋。
不知满足的人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思索的人才能不断发现。例如,在教学中,对已知的数学命题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改变其条件,探索结论的变化情况,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现新的结论。要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
石国兴,王德林.素质教育概论[M].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