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的教学和教师选课指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的教学和教师选课指导

一、背景——尴尬的排课,变味的选修:

南京晨报记者在一篇标题为《江苏高中课改选修内容组合多学校排课有尴尬》的文章中提出:根据课改进程,高二马上就要全面进入选修内容的教学阶段了,而很多中学仍在为如何开课犯愁,更有不少地区和学校在“学校根本没法排课”的现况下,将“自选动作”变成了“规定动作”,使得课改“变了味”。

据了解,我省很多地区和学校都做得不理想,一般都是由教师指定学生选修某一个模块,要么全校统一,要么全县、全地区统一。谁都知道多种选修模块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一旦变成统一内容,课改也就变味了,新课程实验还“新”在哪里?

二、思考:——学生自主选修难在哪里?

1、机房,各类硬件条件;

部分学校仅一个机房,根本无法同时开设两个模块的教学。有些学校虽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房,但是《多媒体技术》模块对硬件的要求比较高,至少要128M的内存和赛扬1G以上的处理器,才可以跑得动photoshop和会声会影,并且还需要配备话筒和耳麦。这样的硬件让一些农村学校知难而退。

2、师资,即教师的教学能力;

有些学校才几个信息技术教师(有些小的学校才1个教师),在学校中还要承担繁琐的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各类杂事,哪有精力去研究这全新的教材,何况这选修模块还涉及了多媒体和程序两个相对比较专业的模块?甚至以后还涵盖了数据库、人工智能等深奥得连部分老师自己都没有接触到的专业领域。

3、排课,学生考勤、评价等管理制度;

学生自主选修就意味着要实施“走班制”(跑班制),之前从来没有任何经验的教务处首先会反对,还有学生走班后的考勤评价等管理制度,如何保障走班的有序开展,如何统计学生选课的数据等,都是一个个摆在眼前的难题。

三、对策——我们的做法:

第一个关于机房等硬件的限制我们无法解决,而第二个关于自身教学能力的问题应该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因为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教师除了努力提升自我的能力,做到专业化发展以外别无选择。所以,我们需要讨论的仅仅是第三个问题:如何解决教学排课和学生考勤方面的问题。为了便于表述,我将该问题细化为三个小问题。

1、如何指导学生选修。

如何指导学生选修是整个选修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因为教务部门往往要提前预订教科书,一般在期中时就要求学生开始选择模块,而那是学生还根本不理解什么是算法和编程,受信息学奥赛的影响,他们甚至认为《算法》就是pascal,太枯燥了,往往下意识地选择了“多媒体技术”。为了能区分学生在多媒体和算法方面的发展倾向,我们使用了网络调查的形式来指导学生选修,经过教研组的集体讨论,一共设计了六道选择题,试题和编写意图如

下:

2、如何做好宏观比例调整:

因为客观因素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无限制地放任学生自主选择选修模块,宏观比例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其中直接影响宏观比例调整最关键的因素是机房数和教师数。

我们选修模块的教学一般是这样操作的(以海南中学的做法为例):为了便于排课,统计时,我们按每3个行政班为一个单位,对于选择不同模块或相同模块不同老师的人数进行调整。对有些模块选择的较少的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每班不少于15人,最多不超过50人。对教师和场地充足的模块尽可能实行小班化教学。然后将结果通知学生。对于个别情况可进行微调,一般可试听一周,让学生真正了解课程内容,再作适当调整,一周以后不再变更。

可见,要真正实现走班制,我们必须按几个行政班为一个单位来安排,而这作为一个单位的行政班数不能大于机房数和教师数,只能取最小值。实际上机房数是不会大于教师数的,所以作为一个单位的行政班数一般是等于机房数。确定了分班的单位后,然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确定两个模块的比例了,如果是3个班级为一个单位,那么选修“多媒体技术”和“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学生人数比例可以是1:2或者2:1。此外,考虑到教师的备课负担以及专业发展,(如果教师数不会太少的前提下,我们希望每个教师都能朝某个或某几个模块方面去发展。)如果第一个单位是1:2,下面几个单位最好也是1:2。

因为我们学校有4个机房,根据调查结果,我们确定的比例是3:1(多媒体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

3、走班制的教学管理工作:

走班后的确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如学生考勤,课堂管理等。经过一个学期的必修模块分

层走班教学后,我们这些问题一一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

考勤方面: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准备采用考勤机刷卡的形式来解决考勤的问题,使用学校的一卡通系统,自动处理学生的考勤统计。

信息技术课堂的纪律本来就要比其他学科差一些,失去了行政班的约束后,课堂将更加难以管理,所以有必要成立新的班委。当然,这个新的“组合班”可以有不同班级的原班委承担。

四、保障——基于网络的选课系统的开发研究:

如果没有网络技术为保障,大量关于学生修课数据的统计将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据了解,部分学校还是使用纸质的学生选课单的形式来处理,这种做法几乎是不可取的。我们试用了多个网上选课系统以后发现,现行的网上选课系统仅仅是通用于高校选课或者校本课程选课的系统,还是无法胜任这种以几个行政班为一个单位的走班制形式的选课。其实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其他进入新课程试验的省市并没有真正开展学生自主选修的选修模块。

我们认为比较理想的选课模式应该是:

1、确定某段学生某个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名称(因为一个教师可能要上多个课程,或者一个课程将由多个老师上);

2、学生登陆在某个学科上选择一个课程;

3、教师确定某几个班级(如1-4),将这个范围的学生进行宏观比例调整;

4、初步确定名单,学生可以第二次申请自己的课程。

我们设计了一个比较简单的网上选课系统,界面如下:

该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选课情况,教师根据学生选择进行宏观调控。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编写直接在网页上操作的web分班界面,并且该系统暂时也只能支持信息技术学科的选课。为了能让这样的网上选课系统同时支持校本课程、研究性学科和选修模块选课,在罗星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的推荐下,我们采用了校企合作开发的方式。经过比较,我们选择了上海释锐公司。该公司提供的网上选课系统已经在上海试用了好几年,非常适用于校本课程的网上选课,但是和其他选课系统一样,目前还不支持选修模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