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阁的由来:
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山东省省会济南,开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取大城市的先例。
1963年,济南市利用原内城东南城角,砌筑台基,以纪念济南战役的胜利。
80年代初,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台上建阁,以缅怀革命先烈。
1988年建成。
济南解放阁不仅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而且也成为济南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解放阁于1977年12月被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评为泉城十大景观之一。
济南战役在解放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一·济南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两年来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五年内(自1946年7 月算起) 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任务。
为打开战局,中共中央军委筹划着两个战役,即东北战场上的北宁
线战役和华东
战场上的济南
战役。
当时盘
踞在华东地区
以徐州为中心
的国民党刘峙
集团,有军队
约70万人,在
遭我军打击后,也开始收缩兵力,决定“仅守郑州、徐州、济南三大战略要点,加强工事,独立固守,……以集中一切可集中的力量与解放军决战”,从当时华东地区形势看,敌兵力还占优势,我军同敌进行全面决战条件还不成熟。
但作为华东战场重要战略要点的济南,却出现了对我十分有利的条件。
自1947年9月,我华野西线兵团为配合刘邓大军挺进中原,越过陇海路进入豫、皖、苏在外线大量歼敌;东线兵团继粉碎敌人对山东重点进攻之后,又经过1948年春季、夏季攻势,肃清了济南、青岛间胶济线和济南、徐州间津浦线之敌,解放了周村、张店、潍县、充州等重要城镇,使山东解放区和运河以西冀鲁豫解放区衔接;华野苏北兵团在陇海路以南恢复了苏北广大地区,重建了江淮解放区,内外线兵团已经会师,济南完全陷入孤立。
济南是津浦、胶济铁路的交会点,是连结华北与华东的枢纽,解放了济南,我军南可直接威胁徐州、震慑南京,北可孤立平津,更有利于配合东北我军作战。
其后,毛泽东同志又提出: “根据当前的战略任务,先解放济南”。
这样在9月中旬敌我双方决战态势已形成。
我打援部队一部于9月 13日开始破击徐蚌、徐汁段铁路线,主力集结于济宁、充州间待机。
攻济部队于9月16日晚正式向敌发起进攻,由于我军的勇猛作战,原计划用20 天到两个月完成的济南战役,仅以八天时间,即取得了歼敌10万余人、攻克敌人大城市的伟大胜利。
二·济南战役为我军解放敌人强固设防的大城市提供了经验
三·济南战役的胜利加速了战略决战的进程
济南战役是在辽沈战役开始后打响的,但比锦州战役提前结束21天,具有战略决战开端的意义。
毛泽东指出:“反攻的第一个战斗,关系非常之大。
济南战役的胜利,打开了国民党垂点防御体系的缺口,严重动摇了国民党军队固守大城市的信心,“证明了人民解放军的攻坚能力已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济南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场城市攻坚战,它打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慕。
它的胜利和所取得的丰富的攻城经验,推动了整个战局的发展,严重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 加快了三大战役的进行和胜利,在战略决战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周恩来指出:“济南战役是三大战役的开端”
观解放阁有感
大一的一个周末,
我和舍友一起去参观了
解放阁,解放阁位于
1948年济南战役人民解
放军攻克济南的攻城突
破口处,后济南人民在
这里的旧城址上,建起
了解放阁,以纪念济南
解放。
一进入展厅,首先
映入眼帘的是大厅中央
的一组济南战役英雄群像,中央是济南战役模型,四周是济南战役的文物,这些都是在济南战役中英雄将士们使用过的武器装备,如98k,m416等武器装备,甚至还有几枚手榴弹的残骸,看着这些物件,我仿佛置身在尸山血海中,耳边响起了战士们攻城时的冲杀声,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们用命换来的,身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应该继承革命先烈们的遗志,将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走好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走上二楼,迎面而来的是一面展墙,上面挂满了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们的照片,在这些照片里,我看到了两个来自家乡的烈士,他们年纪不大,如果放到现在,可能也像我一样正在上大学,但他们,在这样的年纪就背负起了国家的命运,我不知道,如果是我在当时的环境下,能不能做到像他们一样。
王其鹏烈士在23岁就英勇牺牲了,而济南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又何止他一个,无数位母亲失去孩子,无数个孩子失去父亲,无数位妻子失去丈夫,无数个家庭被拆散,正是他们的牺牲,为解放战争打下了关键的一座城市。
如今的济南,风光旖旎,摇曳生姿。
黑虎泉畔,游人如织,尽情戏乐,宽厚里,店铺林立,汇集天下小吃,早已不见当年的血雨腥风。
对济南战役的分析
在我看来,济南战役体现了“坚守信仰,坚定信念”“敢打硬仗,不惧困难”的精神。
在济南战役中,广大解放军将士浴血奋战、视死
如归,就是因为有着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之所以能战胜装备精良、防御严密的敌人,源于敢于拼搏、敢打硬仗、不惧困难、敢于胜利的精神和勇气。
此外,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全力配合,也是我军取胜的重要因素。
济南战役精神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锲而不舍的爱国主义精神,彰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顽强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突显了济南人民爱党爱军的可贵品质。
善谋大势,是济南战役精神的基础“天下之势,善谋之则无不利,天下之谋,善听之则无不良。
”中共华东局及各级地方组织为解放济南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1948年4月,华东局在青州组建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政府、济南市警备司令部联合筹备处,对外称“青州建设研究会”,这次战役中所体现的我党我军善把大势、善谋大局的能力与自信,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未来提供了有力保障。
众志成城,是济南战役胜利的保障济南战役胜利的根源在于广大人民群众。
山东人民在国统区的统治下过着穷困潦倒、水深火热的生活,一得知解放军攻打济南都踊跃支持。
“要粮有粮,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全力支援前线,解放了的济南民众在战争的废墟上建设家乡,继续发扬济南战役精神,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支援淮海战役、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政治使命。
济南战役中民众所体现的众志成城精神令人感动。
时至今日,我们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攻坚克难,是济南战役精神的核心“攻坚克难”是济南战役精神的核心,体现了济南战役参战军民勇往直前、骁勇善战、意志顽强的斗
志和信仰。
此次战役中参战部队全体指战员不畏艰险、浴血奋战所展现出来的济南战役精神是我军光荣传统的集中体现。
正是这种攻坚克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才使我们能够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
敢于胜利,是济南战役精神的灵魂“敢于胜利”是济南战役精神的灵魂,体现了人民军队百折不挠、英勇无畏、不怕牺牲、必然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