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与效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与效益分析
杨德勇董左卉子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37)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实际统计数据,运用前后对比的方法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与效益情况,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效益的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投资结构投资效益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消费、净出口增长相对稳定时,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投资增长发挥了主要的拉动作用。
一直以来,与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如影随形的是高投资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超过40%。1980~2004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9.8%1[①],2005年为9.9%,2006年上半年为10.9%;1980年~2005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96倍,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5%。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48.6%的历史最高水平。然而人们更关心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和效益状况究竟如何,近年来有些什么样的特点和变化。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一、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两重性,既对生产构成需求,又能增加生产能力,从而增加供给。投资自身的两重性决定了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具有双重效应: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
(一)投资的需求效应
固定资产投资的实现过程,就是不断运用货币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和支付工资、不断进行购买和建造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会引起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大量需求,进而引起国民经济需求总量的增加,这就是投资的需求效应。
(二)投资的供给效应
投资实现为固定资产后,非生产性固定资产一经交付使用就直接供给社会消费,生产性固定资产则再投入生产,为生产提供劳动资料,并与流动资金相结合,通过生产劳动,再生产出产品(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给社会,产生一系列与之相关联的刺激其他产品生产增加的效应,这就是投资的供给效应。
二、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与效益
(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概况
固定资产投资是形成物质生产的基础,投资规模对一国经济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数字上看,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都非常大,不断地突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记录。
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为55566.6亿元(2003年)、70477.4亿元(2004年)、88604亿元(2005年)。与前3年相比,2006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样经历了一个增速逐步上升,然后在宏观调控作用下增速又逐渐回落的过程(见图1)。1-11月,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312.1亿元,同比增长26.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从2006年投资增长变动趋势看,上半年增速基本上呈逐月上升趋势,1-6月累计增速达到31.3%的高点,比年初上升4.7
个百分点;7月份开始,随着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等投资调控政策措施的出台,投资增速出现较明显的回落趋势,与上半年相比已回落了4.7个百分点,与年初增速持平,是2003年以来各年中增速最低、与上半年相比回落幅度最大的一年表明投资宏观调控产生了一定效果,投资增长在高位运行中逐渐向相对平稳阶段过渡。
图 1 2003-2006年月度累计城镇投资增速对比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投资形势分析课题组
2007年第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26亿元,同比增长23.7%(见图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544亿元,增长25.3%;农村投资2982亿元,增长16.7%。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截止到2007年3月底,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92925个,同比增加5827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41654亿元,增长16%;新开工项目31117个,减少2294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2630亿元,下降13.9%。
图 2 2003-2007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可见,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在本轮经济周期中,充当了我国经济在上升通道运行长达四年之久的主要动力。
(二)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析
1.投资主体的变化
固定资产投资投资主体的所有制形式可分为民间投资和政府投资。民间投资是除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单位投资和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投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推进,以单一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格局被打破,我国的经济成分呈现多元化,非国有经济对经增长的作用正日渐增大。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必然会影响到投资的所有制结构。其中,国有经济的投资资比例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股份制经济投资比例大幅度上升,这种变化使得民间投资的比重大幅提高(见表1)。
表 1 1992-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分)
数据来源:中宏数据库
从整体上来看,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的增幅大大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92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持续上升,并不断加速。1992-1999年的8年间民间投资所占比重由31.38%上升至41.94%,共提高10.56个百分点,而2000-2005年的6年间,民间投资所占比重由44.63%上升至57.09% ,共提高了12.46个百分点。这说明近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增长是由于民间投资尤其是股份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的。
2.资金来源分析
在收入分配流程和收入分配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后,投资主体和储蓄主体都呈现多元化,投资资金的来源也呈现多样化。根据目前我国的统计分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共4个方面(见表2)。
表 2 2000-20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资料来源:中宏数据库
首先,国家预算内资金是政府参与投资的主要工具,规模和投资方向由政府控制,完全是计划性的,所以其比重高低可以作为衡量资本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前提是体制性因素而不是政策性因素决定比重变化。2005年全国固定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