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财产清查(笔记)(东财版基础会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产清查

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

一、财产清查意义

A、财产清查为会计信息系统有效运行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B、财产清查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

A、1、全部清查,情形:a、年终决算前;b、改变隶属关系,含合并、分裂;c、主要负责人调离;d、清产核资

2、局部清查,情形:不定期清查(库存现金每日都查;银行存款每月至少一次)

B、1、定期清查,情形:一般在财产管理制度中予以规定,通常在年末、季末、月末结账前进行

2、不定期清查,情形:根据需要所做的临时检查,如更换保管员、现金出纳员,发生非常损失时,有关单位对本企业进行审计时等等

C、1、内部清查,即自查

2、外部清查,即有关部门,审计、财政

三、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A、组织上的准备——财产清查领导小组

人员:主管经理、总会计师、财会、设备、技术、生产、行政等人员

任务:制定清查工作计划,检查和督促清查工作,总结清查工作的经验教训,撰写清查工作报告,并提出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意见

C、业务上的准备

会计部门:在财产清查前经所有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并结出余额,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为财产清查提供可靠依据

财产保管部门:在财产清查前将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办好凭证手续,全部登帐并结出余额

财产清查人员:准备有关计量器具及各种必要凭证、表格

第二节存货的盘存制度

一、存货盘存制度的分类

A、永续盘存制1、含义,也称账面盘存制,是通过设置存货明细账,逐日逐笔登记并能随时计算出结存数的一种存货盘存制度2、账簿组织,就库存

实例:以下是某商品流通企业W商品的期初结存和本期购销情况:(例题适用1、2、3,情形4需要考虑每个批次的发出量)6/1 期初结存 150件单价60元 9 000元

6/8 销售 70件

6/15 购进 100件单价62元 6 200元

6/20 销售 50件

6/24 销售 90件

6/28 购进 200件单价68元 13 600元

6/30 销售 60件

根据上述实例

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本期发出商品成本和期末结存商品成本如下:

本期发出商品成本=70*60+50*60+30*60+60*62+40*62+20*68=16 560(元)

期末结存商品成本=180*68=12 240(元)

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登记结果如下表:

2、采用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价=9000+6200+13600/150+100+200=64(元/件)

本期发出商品成本=(70+50+90+60)*64=17280

期末结存商品成本=180*64=11250

3、采用移动加权平均

第一批商品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4800+6200/80+100=61.11

第二次商品购入后的平均单价为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2444.44+13600/40+20=66.85

本期发出商品成本=70*60+50*61.11+90*61.11+60*66.85=16 767

期末寄存商品成本=180*66.85=12 033

4采用个别计价法(省略)

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先进先出法)

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一次加权平均法)

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移动加权平均法)

品名:W商品 单位:元/件

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个别计价法)

品名:W商品 单位:元/件

B、实地盘存制

程序:a、1、确定期末存货数量

2、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3、计算本期可供发出存货成本

4、计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 期初结存存货成本 + 本期入库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 = 期末实地盘点数*单价

b、期末存货的计价和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

方法:先进先出法、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第三节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

一、库存现金的清查

A、方法:1、出纳员自查:每日清点库存现金实有数,并与库存现金日记账核对。

2、专门人员清查:专人清查,为了明确责任,出纳必须在场。审核收付凭证与账簿记录,检查经济业务的合理和合法性。是否有白条冲抵现金。

B、盘点结束后,应根据盘点的结果,填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填制完毕后,由盘点人与出纳员共同签章方能生效。该表属于原始凭证。表格样式如下:

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A、方法:通常采用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提供的“对账单”相核对。

首先,把清查日止所有与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登记入账,对发生的错账、漏账及时查清更正。

然后,再与银行的“对账单”逐笔核对,若二者月相符,说明无错误;若二者不相符,则有可能存在着未达账项。

B、未达账项:1、发生缘由: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凭证的传递时间不同,导致了双方记账时间不一致。

2、四类情况:①企收银未收;②企付银未付;③银收企未收;④银付企未付。

3、与银行对账时,首先应查明有无未达账项,如果存在,可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予以调整。方法是根据未达账项的方向分别与银行存

款日记账、银行对账单上的余额加减,调整后的双方余额应该相符,并且是企业当时实际可以动用的账项。其计算公式为: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

表格样式如下:

三、实物财产的清查

A、标的: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和固定资产等。

B、方法:实地盘点法;技术推算法(俗称估堆法,常常用到公式M=pV,即:质量=密度*体积,大宗散装、成堆的资产);抽样盘存法;函证核对法(实用)。

C、实物财产清查使用的凭证——“盘存单”。为了明确经济责任,清查时,有关实物财产的保管人员必须在场,并参加盘点。盘存单是财产盘点结果的书面

证明,也是反映实物财产实有数额的原始凭证。其格式如下:

四、应收款的清查

A、方法:询证核对法,即与对方核对账目的方法。采用此法清查账务一般编制“往来款项对账单”,其格式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