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设计趋势——人性化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当代设计趋势——人性化设计

【摘要】随着设计意识的不断普及与加强,人性化设计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人性化的设计是好的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它不但注重在物质层次上,更注重在精神层次上满足人的需求。人性化设计是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同时也是最前沿的潮流与趋势,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人与设计完美和谐的结合,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文明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因而人性化设计闪烁着强烈的人文主义光芒。

在本篇论文里主要就“设计为人”进行探讨,通过对人性化设计的一些案例分析来说明了设计中所包含的人机工程学因素,并进一步阐述了以人为本对设计的首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设计的人性化加以论述。

【关键词】当代设计人性化人文主义

一、人性化体现在现代艺术设计形态中

设计作品越是贴近生活,越能感染人,越是人性化,就越是有生命力。所以说使设计适合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设计,人本身是一切设计形式存在的依据,例如一款新概念自行车的设计,航天专家依据人体力学原理及人机工程学设计了全新车体,更适合人体生理特点,构思独特,科学地调整了自行车决定于人体骑姿的三大关键部位,克服了现有自行车及山地车的不足。是一种更安全、更舒适、更省力、更适于人类骑行的自行车。“新概念自行车”座位低而且合理,遇有危险情况,收闸的同时,双脚可着地,有效地提高了行路安全。人还能在较宽大的座位上靠着骑行,实现了全身放松的舒适行路,利于健康,免患自行车病。“新概念自行车”不同于一般自行车只能靠腿力骑行,而是具备运用腿力和腰力双重力量的能力及后背的反作用力,同时增大了蹬踏角度,延长了作功时间,因此速度明显快于普通自行车。新概念自行车使人与车达到一种和谐的结合,也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还有一款口腔综合治疗台的设计,其特征设计简洁、流畅、紧凑,充分满足人机工程学的最适当的操作要求,背板上窄、下宽,便于医生最大限度的与患者接近,患者肘部支撑舒适。基座占地面积小,座椅下腿部活动空间大,方便操作及地面卫生清洁。整个治疗台的设计从形式和功能上处处为人着想,是一款成功的人性化设计作品。再如,牙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不过的设计,但其实它更需要特别设计,尤其是在人机工学上要考虑得尽量周到。牙刷从最早的大头、直把到现在对手把、刷头等部位的细节设计,正反映了人们意识的更新和对人性化设计认识的不断深化。

二、人性化体现在现代环艺设计中

“人类既是其环境的创造物,又是其环境的创造者。”随着全球各类污染的迅速加重,

造成人类生存的危机,如何处理协调好人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同样让环境符合人们的心理与生理需求,是环境在带给人实用、便利的同时,又带给人更多美的享受的要求。使人的工作生活环境日渐人性化,更是当代建筑师等工作者共同的发展研究方向。放眼世界,各种建筑物、园林、城市雕塑等景观构成了我们这个与自然环境不同的现代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美也无时无刻不应用于社会环境的建造中。建筑自诞生以来就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在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壮美的古罗马柱式建筑中放射着艺术的光芒;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科学家、建筑师、美术家、雕塑家为

建筑开启了广阔的前景;而现代艺术大师路易斯•萨利文、勒•柯布西耶等更是一致认为,美学原理贯穿于建筑创作中是建筑师最基本的创作思想。如柯布西耶设计的法国郎厢教堂,在造型上也富有装饰情趣,它因意境高远,独具特色的作品被写进了世界建筑史。再如,丹麦著名建筑家耶尔恩•乌特松设计的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采用基本形渐变手法,远望去赏心悦目极富韵律感,使人产生诗一般的联想⋯⋯。这些伟大的艺术设计不但在实用中充实加强了建筑形象,缓冲了高大建筑所带给人的生硬与冷漠感,加强并协调了建筑构图的视觉力度,还用充满美感的艺术造型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以艺术的高尚趣味去影响公众,陶冶情操,培育审美情趣,提高人们的审美格调和文化素质。

三、人性化的设计注重细节,关注人们的感觉

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逐渐提高、深化和上升,人类认识将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人类的设计也必将随着自身认识的提高走向更高的境界,即人类社会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化、艺术化的造物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由追求物质需要为主到两者兼顾并以追求精神享受为主。由设计的“必然王国”通向设计的“自由王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设计师及消费者的共同梦想。日本设计师在90年代提出了一项称为“人的感觉的计划”,其目的是“要拢出怎样才能使日常使用的产品让人用起来感到更舒适、更惬意的办法”,设计制造出消除压力和疲劳、有助于创造“一个更人情化的环境”的汽车、空调器和衣服,设计出“有人的感觉的电器”。已将设计的精神因素提高到很高的层面。设计的层次越高,其精神性的因素就越多、越圆满,物质性和精神性、理性化和人性化的结合就越完美、越融洽。可以预言,设计人性化将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设计师的工作即是:使人们从物的挤压和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人的生存环境和物品更适合人性,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发展,使人类感情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美,真正达到人物和谐,“物我相忘”的境界。陈绶祥先生曾出书名日:“人诗意地安居”,对于设计界来说,何时才会出现“诗意”的设计和设计的“诗意”呢? 对于今天的设计师而言,设计人性化永远是常念常新的课题,也是设计师永恒追求的目标。

现在,设计师对人性的关注已扩展到为残疾人设计的领域,成为人类工业设计最具人道主义和人情味的一面。德国设计师设计的盲人阅读仪,小巧轻便,可随手拿着在报纸上进行扫描图、阅图和贮存,避免了残疾人的心理障碍,盲人也能与正常人一样读报。他们还为残疾人设计了可利用空气升高的轮椅。其实,人性化设计就是要体现出一种对人性的关爱、营造一种舒心气氛、创造一种生活情趣。意大利著名设计师索特萨斯曾说过:“设计是一种生活的途径。”如何克服工业化带来的拥挤、嘈杂和污染,提供给民众以更美的自然和文化环境,是人们逐渐走出机械化生活模式的阴影,从容地享受自然与环境赋予的乐趣,提高生活的质量,这才是设计的真正目的。“为人而设计”不再只是泛泛而谈的口号,而是深深扎根于设计师心中。

四、结束语

设计师只有用心去关注人,关注人性,才能以饱含人道主义精神的设计去打动人。李砚祖先生认为:“什么是好的设计?处于技术水平、市场需要、美学趣味等等条件不断变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