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面对21世纪激烈的竞争,我国的基础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真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以便在未来的世界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

自2001 年7 月出版并在当年新学期开始实验的《课标》以来,7 年的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所以教育部已经组织专家对《课标》进行修改。

《课标》是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要参照的标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在《课标》的指引下对体育课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改革,与过去的体育课程改革相比具有历史性突破,尤其是体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观念的转变决定行为的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着他们的教学行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

以此为起点探讨如何理解新课标理念、建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在新的教学观念下如何开展体育教学以及纠正课程改革与教学偏差的措施一、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体育一词在学校体育学中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都有明确解释,都有通过身体练习即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含义。

关于健康一词,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众所周知,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遗传、自然环境、教育、生活习惯、个性心理、营养、体育锻炼及社会文化环境等。

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体育锻炼是最能积极促进身体健康的。

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免疫功能,全面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能磨炼人的意志,培养自信心,培养抗挫折能力,陶冶美的性情,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体育课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在体育课上投入地去学、去练,在课外更不会去练。

因为体育课既不会对学生的高考升学产生直接影响,也不会对他们今后的就业和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

所以,只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他们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各种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因而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始终将学生的个体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应始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体育教学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即使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也不应该因某一方面欠缺而受到不平等的对待。

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使他们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自信心,促进师生间的合作与互动。

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创新和实践是体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因而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创造性很强的课程。

如何以体育课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或突破口,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改革是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与课程改革相呼应。

在课程与教学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它决定着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

但课程究竟是教学的“枷锁”、“控制者”,还是教学的“跳板”和“促进者”,这一问题,在不同的教学观里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

在传统教学论的概念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
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

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

课程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变革。

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就是传统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

在这种教学观的指导下,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课程成为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课程与教学走向二元对立,两者机械地、单向地发生关系。

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难、繁、偏、旧,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沉闷,这种背景下的所谓教学改革只能是打外围战,“戴着镣铐跳舞”,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这种改革最多只能在方法上、形式上做文章,而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当课程由
“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因此,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处于课程之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是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

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

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

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人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动力,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

三、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各地各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积极探索有利于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高效益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健康教育的需要。

更新教学观念,变教为诱。

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发现法、诱导法、问题法等现代教学方法。

结合本校实际,大力提倡简化教学法。

各地各校应从实际出发,优化教学过程。

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应突出关键技术环节教学,简化教学过程,降低对技术细节以及动作规范性的教学要求。

强调通过体育教学,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基本达到教学要求,运动能力得以提高。

创造学生互教互学,互帮互助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并经常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虚心好学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活泼、愉快的教学环境。

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命令式的口气比较多,这样就在师生双方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隔阂。

体育教学中的命令式口气,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意志和口令来完成教师的要求,学生完全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既然师生同是影响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就应该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形成一种和谐、自然、默契的氛围。

通过广泛运用游戏法、情感法等教学方法,在快乐的体育活动中纠正课程改革与教学偏差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纠正课程改革与教学偏差的措施
为了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端正思想, 消解认识偏差, 采取相应措施。

在实践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改变“岸上人教水里人”的做法, 使课程改革培训学以致用。

各省、市教研人员要做好课程改革方面的工作。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偏差, 及时组织反思活动, 交流意见, 为提高实施效果服务。

体育教学研究人员和体育教师要着力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 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 及时地适应时代的变化。

特别是教学研究人员应先行一步, 研究要具有前瞻性。

进一步完善《体育与健康标准课程》, 使之既体现时代特征, 又易理解、易操作。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我认为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下,我们进行体育课程教学与改革,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选择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和运动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侧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尤其是对学理的研究。

由于各地区个学校的条件和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体育课程在各地区各学校实施有差异。

自2002年“自主教学”在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以来,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自主教学”是学生在上课时间、教师、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自主选择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可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运动水平等自主选择上课内容、上课教师、上课时间,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精神。

那么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否可以模仿或采用“三自主教学”模式,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研究的一个启示。

参考文献
[1]时立新.树立/健康第一0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教学
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2]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1.
[3]樊炳有.辨识体育与健康的本质联系[J].天津体育学
院学报,2002(1).
(2002-11-27收稿)
[4] 杨敏.关于推行/体育于健康课程标准0若干问题的探讨[J].成
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1): 17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