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三月三”民族风情节

合集下载

望谟县“三月三”布依文化节的研究与分析正文

望谟县“三月三”布依文化节的研究与分析正文

望谟县“三月三”布依文化节的研究与分析正文望谟县“三月三”布依文化节的研究与分析黄琴摘要:布依族“三月三”是一个跨境的民俗圈,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南北盘江红水河两岸,其中,以贵州省望谟县布依族的“三月三”表现最为浓重,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望谟县内保存完好的原生态布依族传统文化,是布依族文化的显著代表,其中的服饰、饮食、民俗、建筑等文化都独具特色,望谟一年一度的布依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更是布依族深厚文化的缩影,是布依族浓郁民俗风情的重要结晶,于2010年12月获国家级物非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月三”布依文化节称号。

望谟县“三月三”布依文化节的核心文化价值是祭祀和感恩,是布依族文化深厚内涵和民族精神智慧的结晶。

深入对望谟布依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对继续挖掘、保护和发展望谟“三月三”布依族传统民族文化,着力打造布依文化品牌,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三月三”望谟县布依族传统文化Wangmo county \"SAN yue SAN\" BuYi culture festival researchand the analysisHuangQinAbstract:BuYiZu "SAN yue SAN" is a cross-border folk circle, distributed mainly in the north and south essay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hongshui river in guizhou province, of which, wangmo county in guizhou province of BuYiZu "SAN yue SAN" represents the most dense, the most distinc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Wangmo preserved in the county of original BuYiZu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s the significant BuYiZu culture represents, one of the clothing, food, customs, architecture, culture are unique, wangmo annual BuYiZu traditional festivals "SAN yue SAN", it is the epitome of BuYiZudeep cultural, is BuYiZu rich folk customs of important crystallization, in December of 2010 were awarded as national things the mass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SAN yue SAN" BuYi culture festival title. Wangmo county "SAN yue SAN" BuYi festival culture is the core value of sacrifice and the gratitude, is BuYiZu culture deep connot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the national spirit. In-depth wangmo BuYiZu folk culture festival of the research, to keep digging,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BuYiZu "SAN yue SAN"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and strive to create BuYi culture brand,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SAN yue SAN" wangmo county BuYiZu traditional culture前言中国的布依族在贵州,贵州的布依族在黔西南,黔西南的布依族在望谟。

布依族三月三民风民俗作文

布依族三月三民风民俗作文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舞蹈布依三月三解说词

舞蹈布依三月三解说词

舞蹈布依三月三解说词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今天我们将为您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演出——“舞蹈布依三月三”。

这是一场融合了布依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舞蹈元素的精彩表演,将带您领略布依族独特的艺术魅力。

“布依三月三”,又称为“三月三歌节”,是布依族传统的民间节日。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布依族人民便穿上盛装,载歌载舞,欢庆属于自己的节日。

在这场演出中,我们将通过舞蹈的形式,为您呈现布依族的传统音乐、服饰和舞蹈。

您将会看到布依族少女们身着精美的传统服饰,翩翩起舞。

她们的舞姿轻盈优美,宛如流水般自然流畅。

同时,您还将欣赏到布依族独特的乐器演奏,如铜鼓、唢呐等,这些乐器在演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舞蹈增添了浓厚的民族色彩。

此外,这场演出还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舞蹈元素,使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呈现出别样的艺术效果。

现代舞蹈的加入,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形式,也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

在演出过程中,我们希望通过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向观众展示布依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我们相信,这场“舞蹈布依三月三”将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您领略到布依族独特的艺术魅力。

最后,感谢各位观众的耐心聆听。

我们相信,“舞蹈布依三月三”将会成为您难忘的艺术盛宴。

现在,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吧!。

布依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

布依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

布依族三月三的风俗作文英文回答:Bui Ethnic Group's March Third Festival.The March Third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celebrated by the Bui ethnic group in China. It falls on the third day of the third lunar month and is a day to celebrate the arrival of spring and to pray for a good harvest.The festival is marked by a number of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activities, including:Dressing in traditional clothing: On the day of the festival, Bui people dress in their traditional clothing, which is typically made from brightly colored cotton or silk.Eating traditional food: The festival is also a timeto eat traditional Bui food, which includes dishes such as rice cakes, sticky rice, and pork soup.Performing traditional dances: The Bui people also perform traditional dances during the festival. These dances are typically performed by young women and are accompanied by traditional music.Praying for a good harvest: The March Third Festival is also a time to pray for a good harvest. The Bui people believe that by performing certain rituals and making offerings to the gods, they can ensure a bountiful harvest in the coming year.中文回答:布依族三月三的风俗。

各个民族三月三的传统风俗一览

各个民族三月三的传统风俗一览

各个民族三月三的传统风俗一览三月三,又称“上巳节”,是我国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其时期与国历的三月初三日同。

在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三月三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丰富多彩的传统风俗,让我们一起走进各个民族的三月三节日,探寻他们奇妙的风俗。

一、汉族汉族的三月三,源于古代的上巳节,又称打山节、踏青节、祓禊节等。

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汉族民众有着丰富的活动和风俗。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社火表演,这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种,古老而又神秘,能够展现出汉族人民的热情和豪迈。

而在三月三这个节日里,社火表演达到了顶峰,各地区的表演形式和内容都有所不同。

有的地方会有表演龙灯,有的地方则表演花鼓戏、秧歌等民间艺术形式。

另外,还有踏青、祭祖、放风筝等活动,这些都是汉族民众喜欢做的事情。

踏青是一种赏花、赏景、游山玩水的活动,是在春天来临时唤醒沉睡的大自然,同时也是纪念先民祭祖的传统活动。

放风筝则是在春风吹拂时,让风筝在穹空中拥有自由自在的飞翔,让人们感受到春的气息。

二、壮族壮族的三月三,又称鸯鸟节、逛三节、药王节等,是壮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壮族的传统风俗中,壮族人们会欢聚在户外,结伴前往山上的源头喝山泉水,称之为“迎药王”。

同时,壮族人们还借此机会进行寻缘、谈情、对歌等活动。

壮族三月三还有隆重的鸯鸟舞,这是壮族的民族舞蹈之一,源于其神话传说,表现出壮族人们喜悦、热情的情感。

三、苗族苗族的三月三,称为“兜村节”或“踩山节”。

苗族人们一般会在这一天祭祖、感恩、祈求丰收,同时也是一天举行婚礼、缔结婚约的好日子。

在兜村节上,苗族人们会前往村头或乡头处,一起踩秧歌,表达祈盼和欣喜之情。

而在踩秧歌的过程中,苗族的壮年男女也会饶有兴致地相互邀请跳舞、对歌,以庆祝春天的到来。

四、瑶族瑶族的三月三,称为“耷黎节”,也是瑶族重要的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瑶族人们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捨玉腰箩(一种特殊的橹筏)。

在漂流的过程中,瑶族人们相互欢呼,载歌载舞,展现出自己的喜悦之情。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布依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在布依族的传统文化中,节日和风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了布依族人民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方式。

一、传统节日1. 农历正月初一:乌未节乌未节是布依族的新年,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或初二举行。

在这一天,布依族人民会穿上传统的节日服饰,举行祭祖、祭神、办喜事、串门等活动,同时也会进行各种传统文艺表演和比赛活动。

乌未节是布依族人民表达祈福和团聚的最佳方式。

2. 农历三月三:鬼节鬼节是布依族的祭祀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或初四举行。

在这一天,布依族人民会向祖灵和鬼神献供,祭祀祖先和英魂。

同时也会进行芦笙舞、打瓮等传统文艺活动。

3. 农历六月六:康娃节康娃节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初六或初七举行。

在这一天,布依族人民会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赛马、打鸟、拔河、吃面等传统的民俗竞技活动,同时也会开展音乐、舞蹈、歌唱等文艺表演。

4. 农历十月十五:祭月节祭月节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十月初十五举行。

在这一天,布依族人民会祭月、祭祖、祀鬼,同时也会举办族内竞技、美食比赛和各种文化活动。

二、传统风俗1. 芦笙舞芦笙舞是布依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旋律优美动听,舞姿热情豪放。

通常伴随着庆祝节日、祭祀祖灵等活动进行。

2. 打瓮打瓮是布依族的一种传统游戏,通常在新年、鬼节等节日举行。

游戏规则是将一只装满水的陶罐抛向空中,由参与者接住并再次抛回,如果没接住就要去接其他参与者的罚站位置。

打瓮不仅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还有丰富的娱乐性。

3. 赛马赛马是布依族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是其民间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在康娃节等节日举行,参与者们骑着马匹,在竞技场上进行趣味性的比赛。

4. 翻糖翻糖是布依族的传统糖画技艺,也是其民间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制作翻糖需要将糖块在铺满绸布的碗中,翻转后形成形状各异的手工艺品,常用于装饰节日祭坛、庆典场所。

布依族“三月三”节日习俗及来历_节日习俗

布依族“三月三”节日习俗及来历_节日习俗

布依族“三月三”节日习俗及来历布依族“三月三”具有宗教文化、感恩文化、枫香文化的内容,每家都做五彩的花米饭来祭祀社神和先祖,通过“扫墓挂青”来感恩自然、祖先和社会,体现民族的团结友爱的精神。

布依族“三月三”是布依族在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传统节日,以祭祀社神和给自己祖先扫墓为主要形式,前后持续时间达三十天之久。

祭祀社神:“三月三”是布依族人民敬神祈福的日子。

“三月三”各家男人上山祭祀山神。

组织人(祭祀)多是布摩(即摩公,摩文化传承人),活动一开始,先将牛或猪宰杀,这时各家各户就将预先备好的钱纸多的十几张,少则五六张拿去沾上牛的鲜血,预备以后拿去挂在田中或地头,说明此份田土已有人管辖,野鬼不敢侵占,病虫诸灾不敢入侵,保证粮食丰收。

人们点燃香火和红烛,石桌上摆着祭品(非有花米饭不可),寨老站于山庙前台阶上高喊:“敬祭开始!”台下的村民成阶梯状面对社神,神色凝重,气氛肃穆,山林寂然无声。

在寨老的带领下,村民九跪三叩首,寨老祈告山神保佑,宣读神灵的告诫和村规民约,并征询大家的意见。

异议统一后,每人在庙前跪下承诺不践约、遵村规,否则将受到山神的惩罚。

三月三祭祀山神、水神、寨神。

祭祀民族英雄:有祭祀传说中的民族英雄,有古代的英雄如王囊仙、贺连级等人。

扫寨:由摩公组织队伍把每个农户家的魔鬼妖邪扫出家里,把寨子的魔鬼妖邪扫出寨子,保一方平安。

“祭地蚕”:传说古时有一庄稼汉为避免幼亩遭受虫害,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

植树挂青(扫墓):各家各户,男主人背着背兜和镰刀,杠着锄头,女主人背着祭品牵着孩子,不辞辛苦地在一个月之内将自己家的祖坟全部上完,并在坟山植树以示纪念。

也有宗族集体到祖坟墓地挂青的情况,大家杀猪宰鸡。

嫁出去的姑娘要带着祭祀的物品回娘家参加挂青。

踏青:踏青之俗十分古老,基本上是伴随挂青扫墓形成的,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儿童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妇女们则摘几匹嫩枫叶插在头髻上,把枫树的枝桠插在房屋的四周。

三月三是广西什么民族的节日(一览)

三月三是广西什么民族的节日(一览)

三月三是广西什么民族的节日(一览)三月三是广西什么民族的节日3月3日是广西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穆拉姆、毛南族、回族、北京、水族、彝族、佬佬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其中,苗族和瑶族是典型的。

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在街上唱歌,聚集在河边喝酒。

在壮族传说中,3月3日是壮族祖先布洛陀的诞生日。

汉族是上思节,3月3日崇拜祖先、三月三拜轩辕,三月三拜蚩尤。

广西三月三是为了纪念谁?广西壮族人很喜欢3月3节日。

这个节日的由来是从刘三姐兴起的。

刘三姐特别喜欢唱山歌,后来被人害死了。

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就选择在3月3这一天。

通常3月3当天很多年轻人唱情歌,其次还会有各种晚会。

最重要的是会做壮族的特色美食。

三月三的传统习俗汉族折叠安徽舒城、霍山吃蒿子粑粑蒿子粑粑(一) 配料:野生蒿子、米面、腊肉、香蒜等(二) 制法:1、将新鲜的蒿子用手搓成一团,然后用木棍将蒿子的汁水敲打尽;2、将腊肉切成小方块,先放在锅里炒,腊肉出油时,将米面、切碎的蒿子、香蒜等放进锅里拌匀,添适量凉水焖一会盛起;3、将盛起的面做成粑粑状,要薄厚均匀,做好后放入锅内加盖,小火炕,约15分钟左右即可。

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鲜色美,为舒城、霍山独有,传说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粑可“巴魂”。

荠菜煮鸡蛋荠菜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

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

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

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

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

《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台湾、福建地区三月三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湾府志》),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重庆忠县等地有“三月会”,举行纪念抗敌将领巴蔓子的盛大活动,是日,群众抬巴蔓子的偶像绕城游行,后跟社火队,玩龙灯、舞狮子,家家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热闹非凡。

三月三对山歌泼水节简介

三月三对山歌泼水节简介

三月三对山歌泼水节简介
《三月三对山歌泼水节简介》
三月三对山歌泼水节,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省傣族、哈尼族、布依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是一种以歌颂大自然、祈祷丰收的活动,同时也是人们欢庆春天到来的庆祝活动。

这个节日主要包括山歌、泼水和民族舞蹈三种活动。

在这一天,人们会穿上民族服装,载歌载舞,边唱山歌边击鼓跳舞,街头欢乐。

同时,人们会用清水或者香水互相泼洒,象征着洗去一年的疲惫和不幸,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

三月三对山歌泼水节是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与丰收、春天到来有关的喜庆活动。

在这一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通过唱山歌、泼水和舞蹈来祈福、庆祝和祭祀。

这个节日展现了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三月三对山歌泼水节以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民族风情而闻名,也成为了中国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

这个节日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愉悦,也传承了中国少数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

布衣族的传统节日

布衣族的传统节日

布衣族的传统节日布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除过大年、端阳节、中秋节等与汉族基本相同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都具有本民族的固有特色。

1、布依族的大年节大年节,据方志记载,说布依族皆以十一月为岁首。

其时应在这月为是,但现在已统一并入春节,辛劳了一年的布依族同胞秋收一过就开始为年节做准备。

每到年底,家家户户忙着酿酒,打糯米粑,腌制腊肉,做血豆腐,或逢制新衣。

腊月二十三日晚上,布依族同胞用糯米制成的麦芽糖等果品在家里送灶神,请它向玉皇大帝禀报时,多替人们说些好话,多多赐福于人间。

送灶后,人们要准备香、烛等祭神用品,请先生写对子,不仅大门上贴,连侧门、窗户都要贴上六畜兴旺等,以示人们对幸福签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此外,不少人家还要在大门上贴上门神,在家里的墙上贴满各种喜庆的年画。

除夕以丰盛酒菜敬供祖先,燃放爆竹,合家守夜直到鸡鸣。

正月初一天刚亮,姑娘们都争挑第一担水回家,名曰聪明水;男孩则争先到土地庙旁,用绳子牵来小块石头放在畜圈之中,意为六畜兴旺。

大年期间,青年们相邀外出榔梢;中老年人则彼此拜年祝贺,一同饮酒为乐。

初九那天叫上九;按当地风俗,到这一天才能煮生,即先燃起香烛,将生肉供祖宗,然后将生鸡、生自煮熟,再放到香案前供一回之后方能享用。

有些布依族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还要正月三十校小年。

在此期间,有的还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有赛马、掷石、铜鼓、唢呐、歌舞、篮球等等比赛,参加者多达数万人。

镇宁扁担山一带的玩龙活动,意在祈求龙神保佑来年农事丰收,百事吉利。

2、布依族的三月三是传统的民族节日。

地区不同,节日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在贵州省贵阳市马当地区的布依族,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称为地蚕会节。

据布依族老人讲,开春以后,地蚕危害庄稼,啃食包谷苗等农作物。

于是,在三月初三,他们将炒好的包谷花带到坡上去祭地蚕。

他们在山坡上边唱山歌边吃包谷花,据说这样可以迷住地鬼,堵住它们的嘴,使他们不能咬种子和禾苗。

有的地区将这一天作为祭社神、山神的日子。

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

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

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节日一直在我们生活里出现,每个地方也有不同的节日文化。

那么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有哪些三月三节——吃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三月三”是布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各家各户都要集款集粮,煮酒买肉聚餐。

这实际是整个村寨的一次群众集会。

习俗聚餐后,村民原地就坐,静听寨老宣布民主制定的《议榔规》。

各村寨制定的《议榔规》,以前还借用汉字的音、义,把条文刻在石碑上,立于寨中使其家喻户晓,人人遵守。

《议榔规》对于维护村寨安宁和公有财物,增强人民团结有积极意义,类似现在的乡规民约。

三月三节日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五色糯米饭。

四月八节——吃黑糯米饭黑糯米饭“四月八”是苗族人民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怀念祖先、纪念英雄的日子。

图片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习俗这一天,他们载歌载舞,以表示对祖先、英雄的景仰和凭吊。

贵阳、惠水、龙里等地都是欢度“四月八”的场所。

而布依族传说中的“四月八”则是“牛王”的生日,因而把这一天定为“牛王节”。

荔波一带的布依族群众在这一天做黑糯米饭敬“牛王”,让牛休息一天;罗甸、册亨、安龙、贞丰一带的布依族群众则还用枫树叶泡水给牛洗澡。

六月六节——煮酒、吃肉鸡肉六月六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有些地方过节的日期根据农事情况而定,可以移到六月十六或六月廿六日。

习俗佳节到来,每家每户也要出钱出粮,煮酒、买肉聚餐。

这天早晨,家长带领孩子到田边去杀雄鸡,意思是期望秋季丰收,同时,借此给孩子们讲述农业生产常识,传授田间管理技术,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生产劳动。

此外,布依族青年男女在各自约定的地点,白天在歌场上对唱,晚上还到布依村寨里继续对唱,用这种方式表达彼此爱慕之情。

“查白”歌节——吃汤锅汤锅“查白”歌节,是布依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起源于布依族民间故事。

习俗据传说,有一对布依族青年男女查郎和白妹,在劳动中建立了真挚的爱情,贪婪的财主抢走了聪明的白妹,害死了朴实善良的查郎,白妹悲愤交集,放火烧毁财主大院,并跳入烈火,以身殉情。

布依族节日 布依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有什么特点

布依族节日 布依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有什么特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布依族节日布依族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有什么特点导语:在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中有一个“三月三”,是阳历的三月三日,也叫做“祭地蚕”或者“地蚕会”,是布依族文化的一部分。

那么,布依族的“三在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中有一个“三月三”,是阳历的三月三日,也叫做“祭地蚕”或者“地蚕会”,是布依族文化的一部分。

那么,布依族的“三月三”具体是如何举行的呢?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

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

传说古时有一庄稼汉,发现年年春播之后都有许多地蚕将幼苗咬死。

经过反复观察,他认为地蚕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马”。

为避免幼亩遭受虫害,他用了许多方法祭把都不灵验。

后来,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远近的布依人家。

此后,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具初三会天,不动上砂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

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

人们认为,祭了地蚕,既可使它们迷糊,又能封住它们的嘴巴,田里的禾苗即可免遭虫害。

后来将三月三定为“歌会节”。

贵阳南部郊区布依族把“三月三”称为“仙歌节”。

节日内容与乌当区新堡乡大体相同,但他们是用唱歌的方法来祈求天神免灾,这天男女青年上山对歌。

传说谁唱的歌最动听,天上的歌仙听了,便会赐你一副金嗓子。

你劳动到哪里,哪里就会听到金嗓于唱歌,害虫听到这声音就不敢伤害庄稼了。

生活常识分享。

广西三月三习俗

广西三月三习俗

广西三月三习俗广西三月三习俗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

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广西三月三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

因此,又叫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

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

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句在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说明壮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

从小爱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

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

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

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学歌。

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

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

半夜,月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

自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

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

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

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

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墟”。

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

在歌墟中,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充满了迷人的音韵。

三月三有哪些民族在过

三月三有哪些民族在过

三月三有哪些民族在过三月三是中国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许多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各个民族都会进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祭祀祖先、舞蹈、比赛、游戏等等。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三月三节日中哪些民族在过,以及他们的传统庆祝方式。

1. 汉族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也是三月三节日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

在汉族传统中,三月三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主要表达对先祖和老祖宗的怀念和敬意。

在这一天,人们会去整理祖先墓地,点起香烛,烧纸钱,做饭菜和祭品供奉祖先,祈求平安和健康。

此外,三月三也是汉族青年男女相识交友的良机,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加深感情,例如放风筝、舞龙舞狮、赛龙舟、扭秧歌等。

2. 壮族壮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民族,也是三月三节日的参与者之一。

在壮族传统中,三月三是一个与繁荣富强有关的节日,因此,庆祝活动通常围绕着农业、手工艺和商业展开。

壮族人们会在这一天涂鸦、放烟花、祭祖、煮粽子、赛龙舟、唱歌跳舞等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擂台赛”和“骑牛比赛”,这两项比赛是壮族人体魄和技能的体现,也是展示勇气和荣誉的方式。

3. 布依族布依族是中国西南的一个民族,三月三节日也在他们的传统文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这一天,布依族人会舞龙舞狮、扭秧歌、祭祖、放风筝、炸糕等等,同时,也会进行“牵牛花会”和“板凳比赛”等传统游戏。

这些游戏不仅是人们娱乐的方式,也是传承和保护布依族传统文化的手段,以此来保持族群特色和传统文化的活力。

4. 瑶族瑶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三月三节日也是他们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

在节日庆祝期间,瑶族人会进行“晒衣比赛”,这是一项展示手工艺和生活技能的比赛,通过比较谁晒出的衣物质量更好而决出胜负。

此外,他们也会进行“瑶族舞”和“芦笙音乐演奏”等传统文化表演,以此来传承和弘扬瑶族文化。

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关于“三月三有哪些民族在过”的内容,可以看出,不同民族在三月三节日中的庆祝方式各不相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缅怀先祖、弘扬文化,并通过庆祝活动营造欢乐、祈求平安的氛围。

三月三泼水节

三月三泼水节

三月三泼水节
《三月三泼水节》
三月三泼水节是中国彝族、傣族、水族、布依族、壮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要进行一场盛大的泼水活动,以祈求丰收和福运。

这一节日起源于古代,据说是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和祈求水神保佑。

在这一天,人们会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香花、食品和灯笼,走进田间地头,用水、酒、香油和鲜花等物品洒向田地和农作物,以祈求农作物的丰收,同时也祈求家人健康平安、生活幸福。

在三月三泼水节期间,人们还会举行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和传统游戏,如龙舟竞渡、擂鼓舞蹈、打瓦等等,让节日更加热闹和欢乐。

此外,还有各种美食和特色小吃供人品尝,让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尽情享受美食的滋味。

三月三泼水节已经成为了中国少数民族的一个重要节日,也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赏和参与。

这一天,人们放下繁忙的工作,放松心情,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共同庆祝丰收和生活的美好。

愿三月三泼水节能够传承下去,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布依族三月三习俗

布依族三月三习俗

三月三
布依族三月三习俗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贞丰、望谟等地布依族的民族传统节日。

在传统的观念中,为了使全寨人达到“禳灾祈福、寨子安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目的,祖祖辈辈生活在北盘江畔的贞丰布依族人民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

祭山活动是布依族“三月三”的主要活动之一。

祭祀山神要在“扫寨驱邪”之后进行。

“三月三”节日的这天,寨里的每户,除了一个男家长去参加祭祀山神活动外,其余老少听到祭山神杀猪前鸣放的鞭炮后都要上山去“躲虫”,也就是躲避各种虫害、灾难和瘟疫。

布依族节日“三月三”,已经有了许多变化,成为布依族地区群体性的集会,有专门的歌舞表演,以及其他节日游艺活动。

2020-03-29。

望谟三月三简介_贵州望谟三月三

望谟三月三简介_贵州望谟三月三

望谟三月三简介_贵州望谟三月三望谟的三月三是当地布依族居民们每年热烈庆祝的盛大节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贵州望谟三月三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望谟三月三的布依族文化节三月三,俗称向善,是布依族以祭祀社神和给自己祖先扫墓为主要形式的传统节日。

望谟的三月三是布依族文化集中展示的核心活动。

望谟有中国传统纺织文化之乡之美誉,据资料显示,该县目前已知的传统纺织、腊染、刺绣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超过600个,其中布依族传承下来的就占80%以上。

活动期间,既有丰富多彩的同昂央文艺汇演、民族风情展演、三月三主题演出(包括最古老的祭祀活动哦),又有精彩绝伦的千人同唱原生态布依歌曲以及同跳糠包舞等活动,更有有滋有味的布依美食大赛。

此外,游客还可观看三月三诗词书法展、绘画摄影展、奇石沉香展等展览。

据了解,此次布依文化节以布依水乡.温暖望谟.三月三.同昂央为主题,共有7大板块近20项活动,涵盖文艺汇演、民族风情展演、美食大赛等内容,歌舞、祭祀、纺织、美食、展览等活动样样俱全。

望谟三月三庆祝的程序望谟三月三最有程序性,首先是三月初二祭山神,祈求山神保佑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康、六畜兴旺等;三月初三上午蒸三色糯米饭(现已发展到五色)、杀鸡及烹制各种特色菜肴祭祖,然后阖家共进午餐;下午,大人们则到儿女亲家互送五色花糯米饭,青年男女则会友,共享五色花糯米饭和交心谈心,对山歌和即兴小调等;三月初四开始由各户长子一家招集儿女亲家、外嫁姑娘及女婿、家族中的堂兄弟姐妹等男女老少到山上的各自家族共同坟地祭祖,家家户户都务必带上一座坟一套祭品即一包五色糯米饭、一对香烛、一塔纸钱、一串爆竹、一只大红公鸡、一挂腊肉、一坛自烤土酒、一挂剪纸纸标和一人一套碗筷,向列祖列宗表示感恩、教育子女不忘本和不断发扬祖宗的传统美德,立志成才和脱贫致富等等;除了卧病在床和远在天涯海角之外,人人都要参加祭祖活动,否则被视为不肖子孙而受人耻笑。

现在已与时俱进成为在三月初三前后一个月之内都可以上坟祭祖,这是为了方便外出工作和务工人员回家参与祭祖活动。

农历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农历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本文是关于农历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

下面就来看看关于三月三的具体内容吧。

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也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

广西法定假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上获悉:每年农历“三月三”将成为广西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

具体放假时间,将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每年年初确定后公布。

2014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三月初三、初四放假两天,全区放假。

2015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4月20、21(三月初二、初三)全区放假两天,与周末凑成4天小长假。

2016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放假时间为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

因为今年“三月三”放假时间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补休,凑成4天小长假。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

每年,广西12个世代居住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壮族三月三”,占全区总人口的54%。

壮族三月三“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

目前在广西壮乡南宁市武鸣县举办了六届“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

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

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

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

广西三月三的节日风俗有哪些(一览)

广西三月三的节日风俗有哪些(一览)

广西三月三的节日风俗有哪些(一览)广西三月三的节日风俗有哪些“三月三”,是壮族、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

相传是黄帝的诞辰,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还有的说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至今。

壮族:壮族能歌善歌之俗,宋代《太平寰宇记》等即有记载。

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

意思是到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

届期,人们用枫树叶、黄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饭,以祭奠刘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说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样兴旺茁壮。

对歌时男女分别三五成群结队,双方选定后即开始对歌,歌词多为情歌,但由浅入深,所涉极其广泛,在“谈情说爱”的一问一答中歌唱现实生活、历史传说等等。

其歌词旧时多为即兴编唱的。

现在也有利用传承歌词的。

曲调单一重复,但婉啭悠扬。

这种对歌往往从傍晚开始,直到天亮,也有昼夜连续歌唱的。

在歌圩上,青年男女还有碰彩鸡蛋、抛绣球等习俗。

现在,壮族三月三的活动仍然十分盛行,届时有政府组织的,更多则是民众自发的。

现在的规模较旧时尤大,人如海,歌如潮,蔚为壮观。

“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

目前在广西壮乡南宁市武鸣县举办了六届“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

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

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

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

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侗族: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苗族:三月三是苗族的情人节,这一天苗族姑娘穿着盛装,来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展示她们的美丽。

小伙子们也等着这一天,他们有机会认识很多姑娘,和她们对歌,如果相互喜欢的话,马上就可以拉回家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亮点一
民族风情节目表演
电视台主持人
布依小调
布依族板凳舞
民歌表演
篝火晚会
舞狮
活动亮点二


进水洞
出水洞
观音洞
布依刺绣
布依族竹雕
布依天工八角楼
精雕细琢
活动亮点三
车榔古村寨自然风光
古寨车榔
车榔第一湾
千年古树金丝榔
洞中人家
车榔温泉
精彩回顾
弘扬民族文化 展示布依风采
第二届
第三届
2017年3月30日
二、活动目的和意义
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布依风采,挖掘和延续布依族古老的生活方式, 及民风民俗。推进宣传清水河镇新场村车榔美丽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 这一平台加强民间文化交流,带动全村群众脱贫致富。
活动概括
1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文化 展示布依风采
车榔第三届布依族“三月三”民族风情 节
2活动时间
2017年3月30日(农历三月初三)
车榔第三届布依族“三月三”民族风情节 实施方案
——弘扬民族文化 展示布依风采——
01 活动背景
02 活动主题
03 活动组织 04 活动内容 04
新场村车榔第三届布依族“三月三”民族风情节
——弘扬民族文化 展示布依风采
一、活动背景
布依族“三月三”,俗称“向善”(布依语:xianglsaaml),是布依 同胞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以“祭山祭水”祈福保佑新的一年风调 雨顺。 布依族“三月三”其实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大的节日,过该节的民族有 壮族、黎族、畲族、侗族、苗族,以及海峡两岸同胞,总的人口超过 2500万人。 一年一度的車榔布依族“三月三”风情节,我们都以民族歌舞表演、 民族技艺展示、民族传统美食、地方农产展为活动主题。每年汇集十里 八乡寨邻朋友相约车榔“三月三”,以最美的舞姿、最美味的佳肴,淳朴 热情的布依族招待方式迎接远方的宾客。 通过全村群众的广泛参与,营造全村上下共庆佳节的传统民族活动氛 围,以此增强民族凝聚力。
04、活动主持人— 兴义电视 台主持人 韦胜昌 罗艳欣
电视台主持人负责上半场活动主持, 下半场活动主持:韦胜昌、罗艳欣。
08.祭祀负责人—韦明友 韦 德虎
韦明友负责祭祀活动、韦德虎负责组织 祭祀人员。
12.活动现场电工— 韦金属 舒俞刊
负责当天安全、稳定用电。
车榔“三月三”布依风情节
州/市单位
黔西南州人防办 黔西南州民调中心 兴义市政协 清水河开发区 兴义市新闻中心 兴义市民宗教局 兴义市工科局 其他.....
负责对接参加演出的所有队伍人员和发放 演出生活补贴费。
03.活动策划—王金斌 罗应
负责活动策划、宣传块的布置(例 如:寨门、舞台、电源、灯光 音响、氛围布置)
11.接待服务— 曹莉 樊珍 韦胜莲 洪雯雯
负责活动当天的嘉宾接待、茶水安排、用 餐引导等工作。
媒体单位
黔西南州电视台 黔西南州日报社 兴义市电视台 人民网黔西南站 兴义之窗 亮点黔西南 黔西南搜房网 金州快讯
拟邀单位/企业
赞助企业
拓达水泥厂 荣盛八千年水厂 义龙实验中学 清水河铁合金厂
赞助企业 乔纳斯啤酒 兴义电厂
2017“三月三”我在车榔等你!
—— 弘扬民族文化 展示布依风采 ——
活动策划:王金兵
至2017年4月2日(农历三月初六)
3预计规模
预计人流量3000人次
4活动地点
兴义市清水河镇新场村车榔布依族村寨祭山林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清水河镇新场村民委员会 协办单位:兴义市新闻中心 清水河镇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新场村人民群众 策划执行:车榔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贵州极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媒体支持:黔西南州电视台、黔西南州日报社、兴义 市电视台、兴义之窗、亮点黔西南、兴义网、黔西南 搜房网、金州快讯、黔西南房地产网 、人民网
三月三活动纪念品 其他物料费用
邀请嘉宾及媒体人预计30人,服务 队120人,人均伙食补助25元。
车榔“三月三”活动纪念品 1500份 活动中计划外产生的费用 合计
18750元 6000元 2500元 44250元
执委会成员
车榔“三月三”布依风情节
01.执委会组长— 张寿铸 王友权
负责整个活动的统筹、规划及各层级的工作 协调,带领小组成员完成活动举办。
活动内容
弘扬民族文化 展示布依风采
“三月三”祭祀活动 农历“三月三”组织祭 祀、扫寨子活动。
布依族山歌对唱 男女山歌对唱比赛,可以 单人对唱、可以组队对唱、 通过山歌表达感情。
布依族歌舞表演 布依族民族歌舞表演、舞 蹈、小品、布依小调、布 衣工艺文化展示。
布依族美食 布依狗肉 、三 色糯米 饭 、 农家蛋炒饭、糍粑、凉 剪粉
第一届
活动预算
2017年车榔“三月三”民族风情节活动
类别 舞台灯光/音箱/背景制作 活动宣传/寨子氛围/舞台布置 表演队伙食生活 金费说明 采购灯光及背景物料 制作宣传单页、喷绘、指示牌等 预计40个节目,预估600人,人均 25元生活补助及路费。 预估费用 8000元 9000元
嘉宾/服务队伙食安排
05.账务管理—杨克龙 韦利 田连军
负责活动期间所有账务开支的统计工作
09.医疗队负责 人—王厚淑 岑继莉
负责活动期间出现安全应急处理。
02.执委会副组长—张鉴 陈爽 张洪 陶世江 贺超
协助执委会组长落实各组成员完成各项工作。
06.安全组长— 贺斌
负责活动当天的安保、次序、车辆安排 等安全工作。
10.演出队伍负责人—贺玉华 王金高
罗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