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学与癌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内在因素:七情内伤造成脏腑功能的瘀滞凝积—“气郁成火,
液凝为痰,痰火固结” 。即形成中医的瘀滞、郁火、浊气、恶气、凝 痰、瘀血。
龚廷贤指出:「大抵人之气血,循环无滞,瘿瘤之患,因调摄失宜, 血凝结皮肉之中,忽然肿起,状如梅子,久则滋长。」外科大成的说 法则是:「夫瘿瘤者,由五脏邪火浊气,瘀血痰滞,各有所感而成。」 这里所说的瘿瘤,除了不是癌的甲状腺肿和良性肿瘤等病之外,其余 的就包括甲状腺癌、恶性的肉瘤、骨瘤等在内。 李用梓认为「气郁成火,液凝为痰,痰火固结,妨碍道路,饮食难 进。」是形成噎膈(食道癌、胃癌)的近因。祈坤认为:「隧痰失道, 郁火凝结」是形成失荣(恶性淋巴瘤)的近因。中医所说的瘀滞就是郁 火、浊气、凝痰、瘀血这一类东西。不能把它们只理解为普通的血液、 痰液、气体、温度,它们的含义是比较广泛。人体内的一切液体状物、 分泌物、毒素、不正常的化学物质等等都包括在内。由于这些东西不 正常地集结及互相影响,发生了畸形性质的异物,其中有些就是今人 所说的癌肿了。
在元朝以后的医书中,又有提及肾癌和舌癌 (舌菌)的名称,肾癌的症状是「马口内生坚 硬竖肉一粒,数年后肿大剧痛,肉翻花如石 榴,甚或流血如注。」这和阴茎癌的症状相 似。舌癌的症状是:「初起如豆,渐大如菌, 疼痛红烂无皮,朝轻暮重。」也和今人所说 的大致相同。
及至明清,医家对许多恶性肿瘤,如食道癌、胃 癌、乳腺癌、肺癌、外生殖系统癌症等的病因病 机、辨证论治、预后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外在因素:饮食起居不适当,过度疲劳,休息不足,性
生活无节制,性伴侣杂乱,外伤,感染疾病或染病后治疗不当 等六淫外邪造成 阴阳失调所致。
《证治汇补》指出:「膏梁厚味,醇酒淫欲,动脾胃肝肾之火, 致令血液衰耗,胃脘枯槁。」是噎膈是:「积之始生,因起居 不时,忧恚过度,饮食失节,脾胃亏损,邪正相博,结顾腹中, 或因内伤外感气郁误补而成。」《寿世》保元为茧唇(唇癌)的 成因之一是:「或因厚味积热伤脾。」《女科经纶》指出妇人 症瘕(子宫癌、卵巢癌等)的成因是:「脏腑虚弱,经行不忌生 冷之物,不能消化,与脏气相持,结聚成块:或劳伤元气所 致。」由此可知,中医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诱发癌症的因素很多, 例如饮食不适当(饮食无定时,常常过饥过饱,食物的温度过冷 过热,常吃肥腻难消化或味道过浓的食物,喜欢刺激性的东西 如烟酒等),过度疲劳,休息不足,性生活无节制,身体受到伤 害,感染疾病等等,都和发生癌症有关。
中医对癌症病因的认识
1、精神因素:长期的忧愁抑鬱,引起脏腑间各种
生理 机能的不协调。
朱丹溪说:「(妇人)不得于夫,不得于舅姑,忧愁郁遏,时 日积累,脾气消沮,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如鳖棋子,不痛不 痒,十数年后,方为疮陷,名曰乳癌。」他认为长期的忧愁抑 郁,引致脏腑之间的不平衡(各种生理机能不协调),是乳癌的 成因。 对于失荣(恶性淋巴瘤)、噎膈(食道癌、胃癌)、茧唇(唇癌)等 的成因,其他中医书籍也有类似的说法。如「忧郁失志……所 由成」(证治汇补),「此由先得后失,六欲不遂。」(外科大成 )「或因七情动火伤血」(寿世保元)等等。因此,除了忧郁之外, 一切消极的情绪如失望、痛苦、紧张、烦躁等都有引致癌症发 生的作用。
中医对癌症的病理认识
癌症的主因不外乎六淫之气、七情内傷、饮食劳伤、 脏腑失调和体质内虚等。
这些致病因素长期作用于人体,导致经络阻塞、气血 运行失常,继而产生气滞血瘀、痰凝邪毒等互相交结, 最终形成异常组织增生。
癌症是在机體内虛的基础上,多种致病因素相互作用, 导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进一步障碍,引起病理 产物聚结而发生质的改变。
中医对癌症的病理认识
什么是外感六淫?
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风、寒、暑、湿、燥、火,本是自然界四季气候 的正常变化,被称为"六气"。由于六气异常变化, 发生太过(如暴热、暴冷等)或不及时(如春天气 温不暖反寒,秋天应凉反热等),超出人体适应 能力,就成为致病因素,这种情况下中医称为" 六淫"或"六邪",属外在病源。
中、西医学与癌症
一、定义及历史记载
中国传统医学对癌症的描述
癌,系由古代岩、岩、嵒等字转化而来。因癌 瘤之形如岩石,累累坚硬,高突不平,故取其 音义而名。
中医学认为,肿者,肿大也;瘤者,留居也; 肿大成块,留居在一起而不消散之物谓之肿瘤。 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瘤」的病名 记载。
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治疗其历史记载
《黄帝内经》中已有「瘤」的分类记载,提出了 一些肿瘤的病名,如筋瘤、昔瘤、肠蕈、石瘕、 积聚、噎嗝等,并对这些疾病的症状进行了系统 的描述。
《内经》载云:「黄帝问于歧伯曰:『石瘕何如?』 歧伯曰:『石瘕生胞中。』」,《周礼.天官》 载:「有疡医下士,掌管肿疡……等病」。
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有:「痈结肿坚如 石,或如大核,色不变,或作石痈不消」及「若 发肿至坚,而有根者,名曰石痈」的记载,这些 描述与乳岩(癌)早期症状相似,同时还记载了内 服、外涂的方药。
这三个病因的作用是有主次之分的,在第一、第
三两个病因共同起作用或其中单独一个起作用的情况 下,都可以引起瘀滞凝积,因此第二病因其实是第一 或第三病因的结果,而不利的精神因素和饮食起居不 当比较起来,前者的作用更为重要。从中医观点来看, 如果没有不利的精神因素参与,单独由饮食起居诱发 癌症并不容易,但对于长期忧伤焦虑的人来说,即使 饮食起居极为妥善,引起癌症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治疗其历史记载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载有「反花瘡」 的记载,类似于今天的皮肤癌或体表恶性肿瘤。
公元1171年宋代东轩居士在《卫济宝书》中, 第一次使用了「癌」字,并有「癌疾初发,却 无头绪,……紫赤微肿,渐不疼痛……只是不 破」。
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治疗其历史记载
宋代杨士瀛在《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中,对癌 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准确描述,「癌者上高下深, 岩穴之状,颗颗累垂,……素根深藏,穿孔透 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或项或肩或 臂,外症令人昏迷」。杨氏不但描写了癌症的 症状特点、好发部位和严重后果,而且从临床 上来看,他的描述也符合某些癌症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