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徐恒醇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美学

徐恒醇著

(2000年出版)

目录

导言1

第一章生命意识与生态审美观13一人对生命的感悟14 二中西文化源流中的生态观29 三生态审美观的形成和深化45

第二章传统美学的审美范畴60一自然美作为生活要素61 二社会美作为生活要素76 三技术美作为生活要素90 四艺术美作为生活要素103

第三章生态美119一生态与心态120 二生态美的本体特性和范畴结构133 三生态美的意义和作用145

第四章生活环境的生态审美塑154 一居住环境155 二交通环境170 三劳动环境188

第五章生态环境与城市景观204 一城市景观建设的双重视野206 二生态美与城市景观设计217 三城市特色与风景资源的利用231

第六章生活方式的生态审美追求

一活力之源——走向自主开放和进取的生活方式246 二适度性——生产与消费的均衡点262 三节奏感——劳作与休闲的变奏275

主要参考文献285后记287英文目录288

导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随着新纪元名声的敲响,20世纪缓缓落下了帷幕。刚刚过去的这个世纪,是工业文明高奏凯歌、走向辉煌的时代。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向大自然进军,创造出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的繁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由此,在高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人们也逐渐藐视大自然,把它看做是可以任人宰割和役使的对象。

然而,当人类对自然界的强大干预超过了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自然界已不堪忍受人类的掠夺和蹂躏时,人类自身便面临了生态危机。它像高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命运。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日益严重,大量生物物种趋于灭绝。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本身遇到巨大的挑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危机逐渐全球化。早在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地区,就因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使数千人呼吸道发病,60多人死亡。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造成整个城市空气严重污染和疾病蔓延。1956年日本水俣市发现,居民长期以来大量存在汞中毒的恶性事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现在环境的污染已经波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在南极企鹅和北极海豹体内都可以检测出多氯联苯和DDT农药的残毒。作为世界文明摇篮之一的我国黄河流域,曾经是林木茂密、富庶繁荣的地区,如今中华民族的这条“母亲河”却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而且一年之中长期出现断流。另一条“母亲河”长江却经常洪水泛滥,赞成一片汪洋。曾经孕育了灿烂文明的黄土高原,如今则是林木稀少、沟壑纵横、黄沙漫漫。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当代的一个突出问题,摆在了整个人类的面前。它既是一个社会实践的难点,也成为文化理论中的一个热点。

众所周知,人是从自然界进化而来,他首先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人又要依靠自然界而生存,因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是人生存的前提。自然的概念一般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指事物自身有的本性,即它所固有的趋势和特性在时间过程中合乎规律的展现;其二是指自然物的集合体,即整个自然界。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在这里,把他与自然看作是互相生成着的历史性存在。这对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中,贯穿着整个人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黑格尔(G.W.F.Hegel 1770—1831)曾经把人的产生看做是人自己劳动的成果,马克思非常赞赏这一思想的深刻性和合理性。恩格斯则进一步抓住劳动的本质,对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作了深刻的论证。劳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人与外部自然的相互作用;其二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即社会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劳动中的演进是自然进货和社会进货的双重过程。在这里,人的进化是生物进货和社会文化进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只有通过生物进货才能形成大脑及人的意识功能,同时也只有在人类社会环境中才能形成人的语言和意识,从而完成人的进化。

人区别于动物,在于具有理智的头脑和能劳动的双手。动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人

却能主动地改变环境,这是人的一种能动性。动物只能按照它自身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生产,如蜜蜂建造蜂房,蚂蚁构筑蚁穴。然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一尺度进行生产,不仅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而且还按照美的规律来设计和建造,这些都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能动性。但是另一方面,人还具有对自然的受动性。也就是说,人的活动必然要受其自身的自然、自然对象以及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的制约。所以,人对自然的关系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这就使得人只有不断地认识自然规律,才能有效地利用自然。由此,科学技术便介人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科学为人逐步揭示出自然的规律,技术便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力手段。作为一种对象性关系,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正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

纵观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可以根据人类生产实践的不同水准,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时代,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时代,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时代,第四阶段将是生态文明时代。

作为原始时代,从人类诞生起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这时人类只能依附于大自然并受制于大自然。人们不明白,为什么会有烈日焚、暗夜如漆、风狂雨暴和电闪雷鸣,大自然为什么会喜怒无常变幻莫测;在流传至今的原始神话中,也表现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惊奇、恐惧和抗争。从体力和某些感官条件看,人类可以说是很平淡的物种。开始时人类只能依靠社会群体的力量,通过采摘野果和狩猎动物来维持生存。在那些与巫术的活动相关的原始壁画中,记录了他们描绘的栩栩如生的狩猎对象,其中也折射出人类生存的艰辛困苦以及由饥饿的恐惧而激发的生命企盼。

人类通过对土地的耕种和动物的驯养开创了农业文明。由此在生命水平上衬出了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主宰,也确立了人类在物种世界中的主导地位。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自身的生存善,创造了有文字记载的灿烂历史。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人们的泛生命意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成为有张有驰的自然生命节奏。在原始狩猎时代,人们要追随着野生动物而自然迁移。农业文明则开始了人们定居的生活,由此使人产生出田园牧歌的家园感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章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但是,自然经济具有极大的保守性,它使人成为环境的奴隶。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些田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孙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这种文明也不可能使人类从根本上摆脱被自然束缚的状态,人类还无力与大自然相抗衡。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逐渐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在短短200多年时间里,有类创造了比过去几千年农业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物质成果。这是一个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企图“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时代。早在工业革命产生之前的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儿(R.Descartes1596-1650)就曾提出了“借助实践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的观点。到18世纪后期,康德(I.Kant1724-1804)又提出了“人是自然的立法者”这一动人心弦的命题。在科技发展的强大执着和高扬人的主体性面前,几乎没有人再怀疑人类具有改造自然的无限能力了。

虽然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出了警告:“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但是,这位哲人的话并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当自然界结人的报复和和惩罚一再地、大规模地出现时,面对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们就不得不认真加以审视和思考了。工业化把人类社会推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人们应该选择是“占有(to have)”还是“生存(to be)”(弗洛姆E.Fromm1900-1980语)的时候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