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的表面改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等离子技术处理后的各种塑料材料粘接 强度数据对比
强度(Mpa)
12 10
8 6 4 2 0
未经处理直接粘接
处理后直接粘接
7.5.4 等离子体改性方法及其应用
1. 利用非聚合性气体(无机气体),如Ar、H2、O2、 N2、空气等的等离子体进行表面反应。
2. 利用有机气体单体进行等离子体反应。 3.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和表面接枝。 应用:表面亲、疏水性改性、增加粘结性、改善印染
先用等离子体处理,使聚合物表面产生活性种, 然后引发乙烯基单体进行接枝聚合。
3、光、紫外线法 用光或紫外线可在高聚物表面进行接枝聚合。
7.6.2 偶合接枝法
偶合接枝法是利用高聚物表面的官能团与接枝 聚合物反应,而实现聚合物的表面改性。欲接枝的聚 合物表面必须存在活性官能团,如胺基、羧基等,偶 合接枝法常用于酶的固定。
7.5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等离子体可定义为一种气体状态物质,其中含 有原子、分子、离子亚稳态和它们的激发态,还有 电子。而正电荷类物质与负电荷类物质的含量大致 相等。等离子态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
7.5.1 等离子体的种类
有热等离子体、冷等离子体、混合等离子体 等,在聚合物表面改性中使用的一般是冷等离子 体或低温等离子体。
聚合物表面接枝原理
紫外光源
UV
光引发剂
RR
O
UV
R
RS
O
溶剂 单体
聚合物 基材
CH2=CHR
H
C
R
RT
O
H
1
.2
C
C
.
CHR CH2 3
C
4
C
7.6.1 接枝聚合法
1、放射线法 同时照射法和前照射法,是先对高聚物进行放射
线照射,在表面引入可引发聚合的活性种,辐照后 再引发单体在材料表面接枝聚合。 2、低温等离子法
优点:成本低廉 缺点:易导致基材变形,甚至烧坏产品。所以,
目前主要用于聚烯烃制品的表面处理。
7.3 化学改性
化学改性处理是用化学试剂浸洗高聚物,使其 表面发生化学的和物理的变化。
7.3.1 含氟高聚物
用液氨中的钠-氨络合物或钠-萘络合物/THF溶液 处理含氟高聚物。
处理后含氟高聚物的表面张力、极化度、可润湿 性都显著提高。
7.6.3 添加接枝共聚物法
在欲改性的高聚物中添加有界面活化性能的共聚 物成型,进行表面改性。这种具有界面活化性能的高 分子一般是嵌段或接枝的聚合物。
聚合物表面接枝的应用
采用化学法(如偶联法、臭氧化法等)和物理 法(等离子体法、高能辐射法、紫外光法等)将具 有抗凝血性的天然和化学合成的化合物,如肝素、 聚氧化乙烯接枝到高分子材料表面上。研究表明, 血小板不能粘附于用聚氧化乙烯处理过的玻璃上。
7.3.2 聚烯烃的液态氧化处理
工业中用铬酸洗液作为清洗液。 还可以用:硫酸铵-硫酸银溶液;双氧水;高锰
酸钾-硝酸;氯磺酸;王水等。 铬酸清洗液主要是清除无定形或胶态区,处
理后聚合物表面形成复杂的几何形状,使聚合物 表面的润湿性和粘合性均大大提高。 不足之处是:大量算废液产生,污染环境。
7.5.2 空气等离子体产生的原理
物质随温度变化一般有三态,当能量被进一 步添加给气态物质中后,气态物质会发生化学反 应,形成电子,离子及高能粒子的混合状态。这 种状态被我们称作等离子态。
7.5.3 空气等离子体的作用机理
目前科技上一般采用电离空气的方式来获得等 离子体。由于等离子体一般都具有1-10eV的能量, 当其与其它分子撞击时,能够轻易地打开其它分子 的化学键而形成新的极性基团,从而使材料表面的 附着力大大提升。利用等离子体的这一特性,将能 够研发出许多聚合物表面改性的技术应用。
表面改性的目的
聚合物表面因表面能低、化学惰性、表面污 染及存在弱边界层等原因,往往难以润湿和粘合 改变表面化学组成,增加表面能 改善结晶形态和表面的几何性质 清除杂质或脆弱的边界层
7.1 电晕放电处理
常用于聚烯烃
电极
薄膜的表面处理
H·V
电晕放电 高频 发生器
薄膜
感应辊 接地
优点:简便易行,处理效果好,可连续生产、易调
7.4 光化学改性
用紫外光照射高聚物表面可引起化学变化,改 进聚合物的润湿性和粘结性。紫外光的波长必须选 择适当,用184nm的紫外线照射可使聚乙烯表面发 生交联,而253.7nm的波长则不行。
紫外线照射使聚乙烯表面引入了羰基等含氧基 团,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链裂解,在对位和间位 产生末端酚基,使其可润湿性和可粘接性大大增加。
通过接枝改性调节高分子材料表面分子结构中 的亲水基团与疏水基团的比例,使其达到一个最佳 值,也是改善材料血液相容性的有效方法。
性能、在微电子工业中的应用、在生物医用材料上 的应用、其它。 不足:高聚物表面经冷等离子体改性后,其处理效果 会随时间的推迟而减退,这一现象称为退是通过紫外光、高能辐射、电子束、等 离子体等技术,使聚合物表面产生活性中心,引发 乙烯基单体在聚合物表面接枝聚合,或者利用聚合 物表面的基团通过化学反应接枝。 表面接枝的方法可归类为三类:表面接枝聚合,大 分子偶合反应,以及添加接枝共聚物。
控、无污染 。
缺点:电晕预处理后的效果不稳定,处理后最好立 即印刷、复合、粘结。
7.2 火焰处理和热处理
所谓火焰处理法就是采用一定配比的混合气体, 在特别的灯头上烧,使其火焰与聚烯烃表面直接 接触的一种表面处理方法;热处理则是将聚合物 暴露在热空气(~500℃)中。
高聚物表面经火焰和热处理时,表面可氧化引入 含氧基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