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雪》诗词译文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隐《雪》诗词译文及赏析
雪
唐代: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译文
都说瑞雪兆丰年,丰年情况将如何?
长安城里有穷人,我说瑞雪不宜多。
注释
尽:全。道:讲,说。丰年瑞:瑞雪兆丰年。
若何:如何,怎么样。
宜:应该。
赏析
题目是“雪”,诗却非咏雪,而是发了一通雪是否瑞兆的议论。
绝句长于抒情而拙于议论,五绝篇幅极狭,尤忌议论。作者偏用其短,看来是有意造成一种特殊的风格。
瑞雪兆丰年。辛勤劳动的农民看到飘飘瑞雪而产生丰年的联想与
期望,是很自然的。但眼下是在繁华的帝都长安,这“尽道丰年瑞”
的声音就颇值得深思。“尽道”二字,语含讥讽。联系下文,能够揣
知“尽道丰年瑞”者是和“贫者”不同的另一世界的人们。这些安居
深院华屋、身袭蒙茸皮裘的达官显宦、富商大贾,在酒酣饭饱、围炉
取暖、观赏一天风雪的时候,正异口同声地大发瑞雪兆丰年的议论,
他们也许会自命是悲天悯人、关心民生疾苦的仁者呢!
正因为是此辈“尽道丰年瑞”,所以接下去的是冷冷的一问:
“丰年事若何?”即使真的丰年,情况又怎样呢?这是反问,没有作答,也无须作答。“尽道丰年瑞”者自己心里清楚。唐代末叶,苛重
的赋税和高额地租剥削,使农民无论丰歉都处于同样悲惨的境地。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山
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纳于官,私
室无仓箱”。这些诗句对“事若何”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但在这首诗里,不道破比道破更有艺术力量。它好象当头一闷棍,打得那些“尽
道丰年瑞”者哑口无言。
三、四两句不是顺着“丰年事若何”进一步抒感慨、发议论,而
是回到开头提出的雪是否为瑞的问题上来。因为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
目的,并不是抒写对贫者虽处丰年仍不免冻馁的同情,而是向那些高
谈丰年瑞者投一匕首。“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好象在一旁冷
冷地提醒这些人:当你们享受着山珍海味,在高楼大厦中高谈瑞雪兆
丰年时,恐怕早就忘记了这帝都长安有许很多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露宿街头的“贫者”。他们盼不到“丰年瑞”所带来的好处,却会被
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丰年瑞”所冻死。一夜风雪,明日长安街头会出
现多少“冻死骨”啊!“为瑞不宜多”,仿佛轻描淡写,略作诙谐幽
默之语,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深沉的愤怒和炽烈的感情。平缓从容的
语调和犀利透骨的揭露,冷隽的讽刺和深沉的愤怒在这里被和谐地结
合起来了。
雪究竟是瑞兆,还是灾难,离开一定的前提条件,是很难辩论清
楚的,何况这根本不是诗的任务。诗人无意实行这样一场辩论。他感
到憎恶和愤慨的是,那些饱暖无忧的达官贵人们,本与贫者没有任何
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对丰年最关心、对贫者最关
切的面孔,因而他抓住“丰年瑞”这个话题,巧妙地作了一点反面文
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让他们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画面,也没有任何形象的描绘。但读完了全诗,诗人自已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中那些看来缺乏形象性的
议论,不但饱含着诗人的憎恶、蔑视、愤激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诗
人幽默诙谐、愤世疾俗的性格。从这里能够看出,对诗歌的形象性是
不宜作过度偏狭的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