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膨胀的原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泥膨胀的原因及对策

解体多为系统控制不当造成的,一般有几个原因

1.污泥负荷过高或是过低

2.系统溶氧过高

3.中毒

腐化一般是系统死角,厌氧状态为常见原因。

在实际运行中,以上几类方法是相辐相称的,污泥膨胀发生以后,首先应通过观察现象,借助理化分析手段,判明膨胀的种类及发生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对于污泥膨胀,一般存在两种,一为高粘性非丝状菌膨胀;另一种为丝状菌膨胀;高粘性

非丝状菌膨胀的成因基本上是因为DO低、营养盐不足、进水负荷突然增加等造成吸附的

有机物不能及时分解造成的,解决措施首先减少进水量,同时,分析出产生有机物积累的

原因,如能及时找对原因,可在一天内恢复。丝状菌膨胀主要是丝状菌大量繁殖造成活性

污泥不能正常沉降,随水流失,断期内恢复的方法为引入一沉或浓缩池生物泥或厌氧污泥,同时把运行环境调整到正常进行条件,可在十五天左右恢复,最多一个月。

所谓活性污泥膨胀是指活性污泥质量变轻,体积膨大,沉降性能恶化,在二沉池内不

能正常沉池下来,污泥指数异常增高达400以上。

活性污泥膨胀,根据诱因可分为:因丝状菌异常增殖所导致的丝状菌性膨胀和因粘性

物质大量产生积累的非丝状菌膨胀。前者为易发与多发性膨胀,导致产生丝状菌性污泥膨

胀的细菌主要有:球衣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酶菌属。

污泥膨胀的对策,当在活性污泥系统产生污泥膨胀现象时,可按下图所列程序对污泥

膨胀的类型,诱因与性质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消除。具体措施说明如下:

措施A,投药处理,能够杀灭丝状菌的药剂有氯,臭氧,过氧化氢等,有效氯为10—20mg/l时,就能够有效杀灭球衣菌,贝代硫菌:高于20mg/l时,可能对絮凝体形成菌产

生危害,因此,在使用氯时一定要按投加量的允许范围合理投加。而臭氧,过氧化氢等氧

化剂只有在较高的计量条件下才对球衣菌有杀灭效果。

措施B,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絮凝性,在曝气池的入口处投加硫酸铝,三氯化铁,

高分子混凝剂等絮凝剂。

措施C,改善,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密实性。在曝气池的入口处投加粘土,消石灰,生污泥或消化污泥。

措施D,加大回流污泥量,通过这一措施,高粘性膨胀的致因物质,即多糖类物降低了,在多数情况下,能够解脱高粘性膨胀。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在回流污泥前进行内源呼吸期,提高了絮凝体形成细菌群摄取有机物的能力和与丝状菌竞争的能力,丝状菌性膨胀也

能够得到抑制。在曝气过程中,可以考虑加入氯,磷等营养物质,这样可以强化污泥活性。

措施E,使废水经常处于新鲜状态,防止形成厌氧状态,如有条件采取预曝气措施,

使废水经常处于预曝气状态,吹脱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并避免贝代硫菌加以利用增殖。

措施F,加强曝气,提高混和液DO浓度,防止混和液缺氧或厌氧状态,即或是局部的或是一时的呈厌氧状态,也不利于絮体形成菌的生理活动,而有利于丝状菌的增殖。

措施G,在有利条件下,可以考虑改变水温,水温在15摄氏度以下易于发生高粘性膨胀,而丝状菌性膨胀则多发生在20摄氏度以上。

措施H,降低污泥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防止形成厌氧状态。

措施I,调整污泥负荷,运行经验表明,如果污泥负荷超过0.35kgBOD/kgMLSS.d易于发生丝状菌性污泥膨胀。

措施J,调整混合液中的营养物质平衡,即保证BOD:N:P=10:5:1的要求,当混和液失去营养平衡时,往往会发生高粘性污泥膨胀。

措施K,控制丝状菌的增殖,对已产生大量球衣菌属的活性污泥,用浓度为50mg/l的硫酸铜,保持5mg/l的残留浓度,能够抑制球衣菌属的增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