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守文经济学课件第五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深入, 国有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关 系被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
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利改税”
国务院1984年9月18日批准颁布《国营企业
第二步利改税试行办法》 后制定一系列“税收暂行条例(草案)”。 “84税改”——“94税改”。
税法制度成为在国家和国民之间分 配社会财富的重要工具。
1.1 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法理论
经济法的 母国
德国
组织经济法说 独立 法律 部门 论
非 独立 法律 部门 论、 否定 论
(哥尔德施密特Goldschmidt) 组织经济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 学说分 类 埃希勒 Eichler
企业管理法说
(卡斯凯尔Kaskel)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企业管理。 经济法也就是企业主的法。
经济法的制度变迁
2.1 主要国家的制度变迁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立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市场经济从“自由竞争” 向 “垄断”的过渡时期
竞争法或整个市场规 制法是经济法的立法重 点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立法
(三)经济大危机时期的立法
分别见后页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立法
与经济法》 丹尼斯〃特伦:《商法与经济法》 施米托夫:《英国经济法的各种形式》
(二)学术关注与理论创新
1、学术关注的变化 学术关注先是主要侧重于基本的调整 对象、特征、地位、体系等本体论问 题, 在本体论问题相对较为明晰以后, 学界的整体关注进一步扩展到经 济法的宗旨、原则、主体、行为、 权义、责任、程序等价值论、规 范论、运行论问题。
“分配”不仅是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也是贯穿整个经济法制度建设的一条重要经脉。
(二)经济法的制度变迁与法学研究之间的关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法的制度变 迁与法学研究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 这种关联导源于经济体制对经济法制 度建设的影响,导源于现实的经济问 题及其法律解决对于确定经济法研究 对象的影响。
【英】施米托夫
经济法是为加强对私营部 门的营业控制,并适应公共 部门与私有部门之间的相互 依存关系的发展而制定的。 “狭义经济法”观点—经济法包括: 金融财政的法律规定; 竞争经济的法律规定; 价格、收入的法律规定; 消费者保护的法律规定
【美】丹尼斯· 特伦
经济法在当时还缺乏高度的严谨性和一致 性 但它以新颖性和活力突破了传统法律 部门的固有疆界,并从传统规范中引 申出各种原理而重新组合为一个整体。 经济法的概念,与大多数法学家所 固有的保守主义立场存在冲突。 但经济法在学术上有探讨的价值。
长期以来,国外经济法学著作或教材的翻译 是很不够的。 尤其是作为经济法母国的德国,其经济法 学著作被翻译成中文的就更是微乎其微。 最近费肯杰的《经济法》被译为中文。 在经济法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在翻译的 各国学者的著作中,数量最多的是日本 和苏联学者的著作。分别代表两种体制。
苏联 B.B.拉普捷夫主编的《经济 法理论问题》和《经济法》;
改革开放之初, 个体利益分配与财政利益分配,是紧 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两类分配的问题都是在经济立法上要 有效解决的难题。
1980年《关于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 1980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 得税法》 1981年12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 业所得税法》
由于商品经济发展较为 迅速,商品观念、法制观 念等已日益深入人心,因 而实际上在许多方面已为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吹响了 前奏或序曲。 也为经济法学在下一 阶段的复兴和发展作好了 铺垫。
(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的经济法理论
1.3 经济法学的学术研究与理论创新
(一)在学术研究中对国外经济法理论的继受
(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的立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的立法
(六)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立法
德国 1994年修改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1998年修改了《反对限制竞争法》 英国 1998年《英格兰银行法》和《竞争法》 2000年《金融市场与服务法案》 美国 1999年《金融现代化服务法》 2004年《反垄断刑事制裁强化和改革法》 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 日本 1998年颁布新的《日本银行法》 2005年修订《禁止垄断法》
理论 的产 生和 初步 发展
理论 在曲 折中 前进
实行市场 经济体制 后的经济 法理论
20世 纪70 年代 末
1986年 《民法 通则》 颁布
1992年 确立实 行“市 场经济 体制”
(一)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前的经济法理论
1992年中国确定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前, 中国在经济上处于“市场取向改革时期”。 市场取向改革时期的经济法理论,可称为 “旧经济法诸论”。 通常被分为两个阶段。
2.3
我国经济法制度的变迁
我国经济法制度的产生较为晚近。
对于在1949年以前或者1978年以前我
国是否存在经济法制度,学界的认识 并不一致。 一般说来,人们通常更关注1978年 以后的经济法制度,并关注与此相 关的经济法的制度变迁和理论发展。
第一阶段,“初创易变时期” • 1978年1992年 • 经济法制度与理论随经济体 制改革,随中国法制的初步 发展而发展的时期。 分界: 1993年宪法修正案 确立实行市场经济 体制
禁止 垄断 法中 心说
福光家庆
经济法除具有后民法性质外,还突破 了民法樊篱,成为新的“经济之法”。
战 后 阶 段
禁止 垄断 法非 中心 说
丹宗昭信
经济法是国家规制市场支配 的法。
禁止 垄断 法中 心说
田中诚二
禁止垄断法在经济法中占 有重要地位,其中的某些 要素,应作为经济法的重 点要素。
英美法系国家
经济统制法说
彼姆(F.Bohm) 林克(Rinck) 以经济统制为经济法的中心概念。
经济法 学说分 类 埃希勒 Eichler
独立 法律 部门 论
“集合”理论
(努斯鲍姆 Nussbaum) 经济法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是一 系列法规的综合。
“世界观”理论 非 独立 法律 部门 论、 否定 论
海德曼(Hedemann) 具有“现代法”特征,渗透着 现代的经济精神的法就是经济法。
2.2 主要国家制度变迁的特点
1、市场规制法最先产生
从民法到商法,再到市场规制法,强制 性规范越来越多,国家干预越来越强。 2、宏观调控法主要在经济大危机以后集中 产生
宏观调控法是在经济大危机发生以后, 为了解决危机,而进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的 法律化的结果。
3、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经济法制度侧重不一 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治体制、法律传统、 历史文化等各不相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制建 设重点也不尽相同,经济法制度建设的侧重点也 不一。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8年—1986年《民 法通则》颁布 理论的产生 和初步发展
第二阶段
1986年—1992年确立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在曲折 中前进
第一阶段:理论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政
策的推行,要求多方面地改变与生产力 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 筑,改变主要采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 传统做法。
第二阶段:理论在曲折中前进 背景
政策 经济体制全方位变革,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 制体现出市场经济体制的取向。 法律 《民法通则》的颁布和其他民事、经济法律、 法规的大量颁行。 国外法学理论和法律文本的大量引入。 社会经济生活 经济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和纷繁复杂,新型 经济关系的不断涌现。
“纵横统一说”
改革开放之初,整体经济的计划性很强,法 制观念淡薄,国家的法律普遍偏少。 经济法理论初创,对经济法调整对象与传统 法的调整对象有何区分,有不同认识。 对民商法、经济法等部门法之间的边界难以 界分。 对法律的职能、目标、调整对象等缺乏清晰 认识。 许多人主张对纵向和横向的经济关系都予以 调整。
第二阶段,”稳步发展时期”
• 1993年至今 • 经济法制度建设的目标更为 明晰和确定,经济法理论的 共通性和共识度逐渐增强。
(一)从“分配”的视角看经济法制度建设 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国家一直 着力调整与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取予关系”, 以更好地解决“分配问题”。 从经济法的立法来看,立法层次和类型多 种多样,但始终贯穿着“分配”的主线。 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企业利益调 整到个人利益调整,从个体利益分配到 财政利益分配,所涉及的经济法领域的 法律法规非常之多。 列举代表性法律、法规如下:
4、各国在立法领域和形式上有一定的趋同性 宏观调控法上,财税调控法、金融调控法是各国 立法的重要领域 市场规制法上,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 费者保护法是各国立法的重要领域 立法形式:成文法为主
5、制度变迁的速度与制度成熟的程度有一定
关联 经济法较为发达的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 来,其立法主要是以法律的修改为主 一些转型国家或经济的后发国家,大量地推 出新的经济立法,其制度变迁较为剧烈和迅 速。 6、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已经成为经常性 制度 常规性的“调控”和“规制”制度 V.S 战 时统制法和危机对策法
特点
变易性 经济法学的发展是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相关联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入,政 策、法律文本的频繁调整,使得经济法理论相 应产生了剧烈变化。 不成熟 由于经济法所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始终处于 变动之中,经济立法也在宗旨、立法技术等方 面表现出了不尽统一和不尽一致之处,使得经 济法理论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与变动着的经济 生活相距甚远的问题。
内容纲要
第一节
经济法起源
经济法的理论发展
经济法滥觞于20世纪初,它是欧 美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结晶。
最早的经济法规范肇始于美国,但英美 法系传统使美国并未称其为“经济法”。 一战后,德国开始使用“经济法 ”(Wirtschaftsrecht) 一词,并由此推 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法的法制构筑和 法学研究。
“社会科学方法”理论
盖勒Geiler / 威斯特霍夫Westhoff 经济法就是对与经济有关的法律 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方法。
日本
战 后 阶 段
禁止 垄断 法非 中心 说
金泽良雄
经济法主要是以社会调节的方式 来解决经济循环中所产生的矛盾 和困难的法。
今村成和
经济法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支持因 垄断而失去其自主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资本主义的 经济体制的法的总称。
国立莫斯科大学与斯维尔德
洛夫法学院合编的《经济法》
日本 金泽良雄的《经济法概论》
丹宗昭信、厚谷襄儿主编的
《现代经济法入门》、《日 本经济法概要》
一些影响较大的论文被翻译成中文,有 的还被结集出版。有的刊载于《国外 法学》、《法学译丛》等期刊。
《苏联经济法论文选》
爱里克〃松尼曼:《美国和德国的经济
2、理论创新的要求
经济法是不同于传统法的“现代法”,它有 自己的许多特质和特色,需要去发现和揭示, 需要在理论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形成某种共识性的理论以及理论流派或者 学派,都是有可能的。 形成学派并不会导致“垄断”,并不会 因此而限制“竞争”。 学术研究应当是自由的、百家争鸣的。
第二节
“管理—协作说”
新的“经济法诸论”
小结
1.2 我国经济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现代市场 经济的基础,同时,经济法与经济法 学并不一定总是同时产生。 1949年以前,中国学习德、日立法,故 法律体系中并非没有经济法方面的立法; 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法的概念和理 论也曾被介绍到中国,但经济法理论 研究并未广泛推进。 可见,经济法与经济法理论研究之 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经济法渊源
经济立法并不发达,当时的经济活动主要地还 是靠党的政策来指导,因此,中共中央的历次 重要会议的文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点
“计划”与“市场”之争;“经济法”与“民 法”之争。 经济法学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 商品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有“不 稳定性”。
存在着把经济法“泛化”或“最大化”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