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H钢结构厂房构件制造安装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H钢结构厂房构件制造安装
技术
摘要:以浦镇车辆厂的铝合金车体及总装车间为例,介绍焊接H钢结构厂房构件制作安装技术,包括焊接H
钢制造工艺、构件安装工艺、高强度螺栓安装工艺及彩板安装工艺。
关键词:焊接H钢厂房制造安装
1工程概况
南京浦镇车辆厂铝合金车体及总装厂房,用于生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是铁道部重点工程之一,总建筑面积10757.68 m2
跨度为57m(24m + 18m + 15m),长度为2 28m,设两道伸缩缝,柱间距为6m
檐口标高14.4m。厂房结构为实腹门式刚
架,柱脚刚接。内设10 t、20 t行车各3台,钢材采用16 Mn、Q235 - AF
髙强度螺栓采用H2T2B (10.9级)承压
型。屋面、墙体檩条均采用C型钢檩条,彩板均采用BHP公司产品,屋面外板采用G550
镀铝锌本色板,墙面外板采用G550镀铝锌保洁板,内板均采用G550镀铝锌本色板。工程的难点为焊接H
钢焊缝质量的控制、构件几何尺寸的控
制、高强度螺栓安装质量的控制、屋面防水质量的控制。
2主要施工方法
根据现场条件和工程特点,决定钢结构构件、彩板在工厂加工,用汽车运输至现场进
行拼装、安装。钢结构的主构件均为焊接H型钢,
总重量达7000 kN ,单根构件重量5〜15k N不等,其中立柱123根,抗风柱8
根,行车梁174根屋面梁378根,在焊接H 型钢流水线上加工。
钢结构附件以檩条为主,总重量达15 00 kN ,为160型檩条,在檩条机上加工。屋面外
板、内板共计21 200m2
墙面外板、内板共计16200m2,在彩板成形机上加工。
现场钢结构构件采用起吊力为160 k N 的吊车吊装,主钢结构采用两台起吊力各为35 0 kN吊车吊装,附件安装采用提升力为20 kN
的卷扬机提升。安装高强度螺栓采用全自
动扭力扳手。彩板采用起吊力为350 kN的吊车进行提升,采用电动自攻螺钉枪安装。
3.2钢结构制造的技术要点
钢结构制造技术主要是焊接H钢的制造,其中控制主焊缝全自动埋弧焊的焊接质量为关键技术。
3.2.1焊接变形的控制
自动埋弧焊电流大,热量高,构件易产生变形(翼缘板角变形;H钢的纵向弯曲;H钢扭曲变形)。
针对上述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针对焊接工作的需要自行制作了一个专用的工作台,将H
钢的四条纵向角焊变为船形焊,以保证焊
缝的焊透,提高焊接质量,减少熔敷金属。这是对焊接变形的第一步控制。
(2)根据翼缘板与腹板的不同配置调整焊接参数,将角变形控制在3 mm以内,然后用
翼缘矫正机对其进行校正。
(3)纵向弯曲是由于H
型钢单边受热产生的残余应力分布不均造
成的。通过实验决定利用后续焊缝的残余应
力平衡上道焊缝的残余应力的办法,即第
1、2道焊缝焊接时,电流调至下限值,第3
道焊缝焊接时,电流调至平均值,在最后一道焊缝焊接时,将电流调至上限值,以期消除变形。如采用上述措施后仍有少量变形,则在后续
工序中用火焰法予以校正。
(4)扭曲变形与纵向弯曲产生的原因大致相同,因此,也是通过合理调整焊接顺序,以
后续焊缝的残余应力来平衡前面的焊接残余应力。
322自动埋弧焊的焊接参数的确定
(1)焊丝直径:在焊接电流、电压和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焊丝直径将直接影响焊缝的熔深。随着焊丝直径的减少,熔深将加大,成型系数减小。
(2)焊接电流:对焊缝熔深大小影响
最大的因素是焊接电流。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
熔深将增加。
(3)电弧电压:
电弧电压低时,熔深大、焊缝宽度窄;电弧电压高时,熔深浅、焊缝宽度增加;过分增加电压,会使电弧不稳,熔深减少,易造成未焊透的现象,严重时还会造成咬边、气孔等缺陷。
⑷
焊接速度:如焊接速度增加,焊缝的线能量减少,使熔宽减少、熔深增加,然而继续加大焊接速度,反而会使熔深减少,焊接速度过快,电弧对焊件加热不足,使熔合比减少,还会造成咬边、未焊透及气孔等缺陷。
323构件变形的校正及几何尺寸的控制
在焊接H钢生产中对构件变形的校正,主要采用三种方法:火焰校正法、机械校正法和反变形法。
(1)机械校正法主要校正翼缘板的角变形,在专用的翼缘矫正机上,通过机械力进行反复的强制性校正,直到角变形量符合标准为止。
(2)火焰校正法主要用于校正H钢的
纵向弯曲变形,在拱起的一侧用火焰加热至85
0 C〜900
C,在翼缘板上进行条形加热,在腹板上进行三角形区加热,加热后用冷水进行跟踪冷却。
加热时根据不同的变形量,控制加热区的大小和
加热的温度,以防校正过量和出现过烧现象。
(3)
反变形法用于控制端头板焊接变形。在端头板焊接前,在施焊部位的反面用大号气焊枪进
行烘烤,产生残余应力,待正式施焊时达到焊接残余应力平衡。最终实现端头板的平整。
3.3钢结构安装技术要点
3.3.1定位测量
依据设计资料,对基础的水平标高、轴线、柱间距讲行复测。在基础顶面标明纵横两轴线的十字交叉线,作为安装立柱的定位基准。
3.3.2立柱安装
为消除立柱长度制造中的误差对立柱标高的影响,吊装前,从牛腿上平面向下量1 m 作为理论标高的截面,标出明显标记,用作调整立柱标高的基准。在立柱底板的上表面,标
出通过立柱中心的纵横轴十字交叉线,用作立柱
安装定位的基准。安装时将立柱上与基础上十字交叉线重合,先用水平仪以立柱上理论标高处的标记为准校正立柱的标高,然后用垫块垫实,拧紧
地脚螺丝。再用两台经纬仪从两轴线方向校正立柱的垂直度,达到要求后使用双螺帽将螺栓拧紧。对于单根不稳定结构的立柱,可借助加风缆临时保护措施。对于设计有柱间支撑的立柱,可借助安装柱间支撑,以增强结构稳定性。
3.3.3吊车梁安装
吊车梁安装前,应对其进行检查,当变形不超限时才能安装。吊车梁单片吊装就位后应及时与牛腿用螺栓连接,并将梁上缘与柱之间的
连接板连接,用水平仪和经伟仪照准调整,符合要求后将螺栓拧紧。
3.3.4屋面梁安装
屋面梁在地面拼装前应对构件进行检查,当构件变形不超限、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没有泥沙等杂物并确认摩擦面平整、干燥时,方可在地面拼装。拼装时采用无油枕木将构件垫起,构件两侧用木杠支撑,以增强稳定性。屋面梁的拼装以两柱间作为一单元,单元拼接后要检验:
①梁的直线度;②与其它构件(例如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