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控制的概念与方法(ppt 60页)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ppt 62)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ppt 62)
,它们分别是: (l)质量保证标准 ISO 9001 《质量体系— 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 9002 《质量体系— 生产、安装利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 9003 《质量体系— 最终检验利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21
ISO 9000族标准与质量体系
考试要求:熟悉 二、ISO 9000族标准的构成与内容
(5)环境性与宜人性 指产品对环境(如温度、 湿度、清净度等)变化是否敏感;工作时对环境是否 造成污染(包括有害废弃物、振动和噪声等);总体 设计是否美观大方,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使人 感到舒适悦目等。
9பைடு நூலகம்
质量的形成与质量职能及职责
考试要求:了解
产品质量是在产品生成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形成 和实现的。这个过程如教材P334图6.1-1所示,它包 括从市场调研开始,经产品设计,制造直到产品售后 服务的全过程。人们称之为质量螺旋和质量环。从这 个过程出发,产品质量可以分为市场调研质量、设计 质量、制造质量、使用质量。
22
质量的重要性-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英雄阿吉里斯,他有着超乎普通人的 神力和刀枪不入的身体,在激烈的特洛伊之战中无往不胜, 取得了赫赫战功。但就在阿吉里斯攻占特洛伊城奋勇作战之 际,站在对手一边的太阳神阿波罗却悄悄一箭射中了伟大的 阿吉里斯,在一声悲凉的哀叹中,强大的阿吉里斯竟然倒下 去了。
15
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
考试要求:熟悉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是:系统观点、预防为主的
观点和为用户服务的观点。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全 面和一个多样”上。
(1)全面的质量管理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4)多种方法的质量管理

药品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PPT 60页)

药品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PPT 60页)

TQM工作开展
2:计量工作 计量工作是统一国家计量制度和统一量值的科学技术工作,它同
生产、建设、科研、国防和人民生活各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计量 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没有计量工作,量值不能统一,产品 质量就无法保证,劳动生产率就无法提高,各项经济指标就无法核 算,专业化协作生产就无法完成。 国家规定的检定方式:
最终检验
事前预防
全面质量管理(TQM)阶段 过程控制
(20世纪60年代至今)
最终检验
15.01.2020
10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特点
1、全员性:各部门应在责任范围内全面掌握质量管理,变少数人检验为全体 职工参加。(1)领导确定方针、制定计划、做出决策;(2)技术与管理 人员应立足本职当好参谋;现场工人应立足生产岗位,不为下工序添麻烦, 开展QC小组活动。
2、全过程:质量环包括的各个环节都要涉及到。 3、全面性:(1)用户满意的质量,QCDS(Quality, cost, delivery, service);
(2)不仅包括产品质量,也包括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其中工作质量更重 要,它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外部质量与内部质量(久米均提出)就是工作 质量的最好说明。 4、科学多样的管理方法:(1)5W1H;(2)QC小组,质量月;(3)各种 统计方法。
16
质量管理方法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很多方法,尤其是一些 新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具体包括: 质量功能展开(QFD)、田口方法、故障模式和影 响分析(FMEA)、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六 西格玛法(6σ)、水平对比法(Benchmarking)、业 务流程再造(BPR)等。
• 药品的复杂性
要在种类繁多的药品中选择对症药品非常复杂,稍有 不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管理经济学解析(ppt 60页)

管理经济学解析(ppt 60页)
[美]达莫达尔N.古亚拉提著,《经济计量 学精要》,张涛等译,汪同三审校,机 械工业出版社,2000.7第1版(38.00元)
[加]唐纳德.沃特斯著,《管理科学实务教 程》,张志强等译,汪同三审校,华夏出 版社,2000.6第1版(44.00元)
刘厚俊著,《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8.9第2版(20.50元)
价格机制---看不见的手
市场供不应求
某行业价格较高
利润较大
生产者增加产量
需要更多的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价格提高
资源转入该行业
资源得到重新配置
个人与企业的高度相互依赖性: 以市场为纽带
问题:什么是企业? 企业是街上的超级市场,拐角处的服装店,集 市货摊,肯德基,可口可乐,中国联通等等。 当然,大家都知道像IBM这样的企业巨头店和 地区服装的区别。
▪经济活动的循环流动
支出(美元)
收入(美元)
产品市场
物品和服务
物品和服务
企业 家庭
经济资源 收入(美元)
经济资源
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支付(美元)
图1-1 收入、产出、资源和生产 要素支付的循环流动
生产要素---经济资源
自然资源=土地、矿物资源等 人力资源=劳动 加工资源=资本 另一种人力资源=企业家才能
0 3000
2000
会计利润(Accounting pro杂fit费)就是企业财50务00报表30上00
的利润。
0
净会计利润
(美元)
2000
▪经济利润的概念 销售收入(美元) 为了计 减:售出货物的成本(美元) 算经济利润, 毛利 损益表就要 减:外显成本(美元) 做以下修改: 广告
折旧
水电、煤气 财产税 杂费 会减计:利 内润 含成(美本元()美元) (考2虑0内0,含0成00本美前元的存利入润银) 行 的回报 放弃的薪水 净经济利润(美元)

3项目范围管理60页PPT

3项目范围管理60页PPT

深圳海王集团从中获得灵感,他们经过一番策划,
在全国范围推出了“拥有一片故土”大型旅游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Management Schoo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3
项目管理一知识、案例:苦涩的“故土工程”
2. 项目论证与启动
“故土工程”是一项具有重要世界影响的集社会、经济、 文化、旅游等要素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工程,可行性如下:
项目范围与产品范围的关系
–项目范围的定义以其组成的所有产品范围定义为基
础,但又不限于产品范围,还包括为实现这些产品
范围内的工作必须要做的管理工作(进度管理等)。
–衡量标准:产品范围的完成对照产品要求;项目范
围的完成对照项目计划
–可能一个产品的范围很大,我们只是将其中的一小
部分作为项目,这时,项目范围与产品范围就是交
由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联合主办,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给营销活动增加了可信度,容易吸引海内外人士参加。
购买证书的目的动机有:怀乡寄情、馈赠礼品、收藏
纪念、谋取优惠、千古留名、增值保值、地位炫耀、
不动产业、追求猎奇、炒卖获利等。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Management Schoo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项目管理知识
项目范围管理
蒋翠清 二零零七年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Management Schoo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
项目管理知识
内容提纲
1. 一个案例 2. 项目范围管理相关概念 3. 项目范围管理
2.1 启动 2.2 范围计划 2.3 范围定义 2.4 范围核实 2.5 范围变更控制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60页PPT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60页PPT
聘人员能够胜任岗位职责要求。
四、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
人力资源
➢ 应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风险的控制活动:
✓ 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
• 合法合规的劳动合同:避免劳动争议 • 试用期选择与岗前培训: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与流
程和岗位技能培训 • 长效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建立
• 恰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履行
✓ 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 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
➢ 实务中的理解、识别和评估。
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 织架构
➢ 组织架构相关风险的控制活动:
✓ 治理层与管理层两个层面考虑
✓ 合法合规设计
✓ 切实有效地运行
✓ 民主与集中 ✓ 与企业性质、业务、规模等方面适应与匹配
明确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程度,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 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
三、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
展战略
➢ 应对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相关风险的控制活动: ✓ 发展战略实施:
• 有效的宣传:企业上下的深入认识与理解 • 战略落实:根据发展战略,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全
面预算,将年度目标分解、落实;同时完善发展战略管 理制度,确保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 监控与调整:持续的结果对照、分析、环境发生变化 的及时调整
四、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人 力资源
➢ 应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风险的控制活动: ✓ 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
• 科学的程序保障:
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年度计划
• 规范而明确的招聘标准、程序与制度
四、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
人力资源
➢ 应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风险的控制活动: ✓ 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60页PPT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60页PPT
1. 成本效益考虑; 2. 异常活动超出正常设计范围; 3. 控制执行人员责任性不强;
4. 控制执行人员串通舞弊; 5. 高层管理者自我违规操作。
要素---五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保证
内部监督
载体
手段
基础

信 控制活动


沟 通

风险评估

依据
内部环境
性质---过程的、全方位的
公司层面 部门层面
作业层面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
营管理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并确定风险应对
策略。
内部风险
关注高级管理人员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团队 精神等人员素质因素;
组织结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设计、财务 报告编制与信息披露等管理因素;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研究开 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技术因素;
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查找
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应对措施。
[绩效考评控制]
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水平, 对各部门和员工工作业绩进行客观评价,实 现相应的奖惩。
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完整地 采集和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各种信息,并 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内部、企业 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和正确使用。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方式、范围、程序 和频率,由企业根据经营业务调整、经营环 境变化、业务发展状况、实际风险水平等确 定。
内部控制发展动因
内部控制概念演变
内部牵制(40年代前) 内部控制(70年代前) 内部控制结构(80年代) 内部控制框架(90年代)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21世纪)
内部控制发展动因

精选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讲义PPT60页

精选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讲义PPT60页
(7)巩固成绩,进行标准化。(8)寻找遗留问题,为下一个PDCA循环提供依据。
特点:1、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2、循环每转动一周,水平就提高一步。3、A阶段是关键。
大环带小环、阶梯式提升
5W1H方法来质询和发现问题: What(何事?) Who (责任人?) When(什么时候发生?) Where(哪个环节?) Why (原因?) How(怎么做?) 可以引用“四不放过原则”。
制造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严格贯彻执行工艺规程,保证工艺质量; (2)搞好均衡生产和文明生产; (3)组织技术检验,把好工序质量关; (4)掌握质量动态; (5)加强不合格品的管理; (6)搞好工序质量控制;
3、辅助过程的内容: 辅助过程,是指为保证制造过程正常进行而提供各种物资技术条件的过程。 做好物资采购供应(包括外协准备)的质量管理,保证采购质量,严格入库物资的检查验收,按质,按量,按期地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 组织好设备维修工作,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做好工具制造和供应的质量管理工作等。
(3)贯彻实施ISO9000族的重要意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创立于1947年,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是由各国标准团体所组成的世界性联盟,总共有119个会员国所组成,各国均以最具代表性之标准制定组织为加盟代表。其成立主要宗旨为促进国际合作,发展共同工业标准,每月约出版新订或修订标准800种,虽然ISO标准涵盖各行各业,但在电机和电子方面则以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ical Commission)为制定组织。ISO有196个技术委员会(TC),653个分科委员会(SC)及1774个工作小组(WG),基本上各项标准由技术委员会所制定,在ISO理事会批准成为国际标准之前,需经至少75%会员团体投票通过,并且每五年检讨标准一次。 ISO 9000标准族是由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所制定,至少有37个国家参与,另有23个观察会员。

控制图(ppt-60)--控制图设计54页PPT

控制图(ppt-60)--控制图设计54页PPT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控制图(ppt-60)--控制图设计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控制对象
理由 影响因素的无限性 缺乏经济性
资源的有限性
重点控制
现实 做法
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 的主要因素进行控制
制定控制标准
标准有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定 量标准又分实物标准、价值标准 和时间标准。 标准还可以分为国际标准、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
制定控制标准方法
统计分析法 利用统计资料建立的标准
管理控制
“如果计划从来不需要修改,而且是在一个全能的 领导人的指导之下,由一个完全均衡的组织完美 无缺的来执行的,那就没有控制的必要了。”
斯克
——亨利·西
“有效的管理者应该始终督促他人,以保证应该 采取的行动事实上已经在进行,保证他人应该达 到的目标事实上已经达到。”
宾斯
——斯蒂芬·P·罗
经过长达15年的精心准备,耗资15亿美元 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最后终于在1990年4月发 射升空。但是,美国国家航天局仍然发现 望远镜的主镜片存在缺陷。由于直径达 94.5英寸的主镜片的中心过于平坦,导致 成像模糊。因此望远镜对遥远的星体无法 象预期那样清晰地聚焦,结果造成一半以 上的实验和许多观察项目无法进行……
① 生产计划发生改变
② 原材料市场出现大的变动
③ 设计发生改变
④ 供应商发生变动
⑤ 供货时间发生变动
2、现场控制 (或过程控制)
含义:在某项活动或工作过程中进 行的控制。
内容: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 活动给予指导和监督,以保证活动 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
目的:及时纠正工作中发生的偏差。
优点 缺点
问题:公司打算用哪些控制 手段来达到这些目标?
控制的类型
1、预先控制
(或前馈控制、或事前控制) 含义:指组织在一项活动开始之 前所进行的控制活动。 内容:主要是确定活动的成果 及资源投入的限制。 目的:保证某项活动有明确的绩 效目标,保证各种资源要素的合 理投放。
优点
1、防患于未然,避免对已铸成的 差错无能为力的弊端;
目的: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 为未来的计划制定和活动安排提供 借鉴。
优点
1、提供信息,发现结果与目标的 偏差; 2、给下一轮工作的正确开展创 造条件;
3、应用范围宽。
缺点 实施矫正措施前,偏差、失误、
损失已经出现。
反馈控制实例:
工作总结 产品性能检验 市场信息反馈系统 冰箱、空调温控系统
目标的 重要性
控制目标
是控制活动的起点和依据 是控制过程循环发展的终点 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
分 限制偏差的积累 类 适应环境的变化
控制的基本作用
检测作用 保证作用 调整作用
控制的必要性
环境变化的影响 组织成员素质对计划执行的影响 组织活动的复杂性
案例:一家生产慢跑运动鞋、网球运动鞋 等产品的公司发现它的一些主要竞争对手 在和它进行一场价格大战。为了弥补降低 的销售收入,公司经理计划削减管理费用 10%,生产成本15%以及销售成本的5%。
1、具有指导的职能; 2、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 能力和自控能力;
3、及时性、适时性。
1、受到管理时间、精力、业务水 平的制约; 2、应用范围狭窄; 3、控制者与受
含义:在活动或工作结束之后进行的 控制。 内容:根据事先确定的控制标准对实 际工作绩效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
控制过程
制定控制目标,建立控制标准 衡量实际工作,获取偏差信息 分析偏差原因,采取矫正措施
控制的基本前提
1、要有一个科学的、切实 可行的计划。 2、要有专司控制职能的组 织机构。
3、要有反馈系统。
制定控制 标准
标准的定义
一种作为规范而建立起来 的测量单位或具体尺度
控制标准的要求
简明性 适用性 一致性 可行性 可操作性 相对稳定性及前瞻性
2、适用广泛;
3、不针对具体人,不易造成面对 面的冲突,易于被接受。
缺点
1、需要事前及时准确的信息;
对规律的把握及预测
2、要求严
要求严 对人员素质要求高
预先控制实例
*学校制订的《学生手册》及其它有关规章制度。
*预计产品销路下滑,商家所采取的促销活动。
* 汽车驾驶员在上坡前加大油门。
* 某企业要求采购部门事前提出的对策:
经验估计法 利用经验建立的标准
工程方法
利用利用技术参数和
(技术测定) 实测数据建立的标准
衡量实际 工作
最理想 的控制
最满意 的控制
含义:在偏差发生之前就被 发现,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
可能性不大
并非所有管理人员 都有卓越的远见
并非所有的偏差都能 在发生之前被预见
含义:在偏差发生之后迅速
采取纠偏行动
需要用控制标
哈勃望远镜的例子说明了,在一个组织机构 中,如果没有控制将发生什么。
控制的基本 概念与类型
控制的含义
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 和纠正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偏差, 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或适当 修改计划,使计划更加适合实际 情况。
狭义的控制
总结:监视各项活动,保 证组织计划与实际运行状
态相适应的过程。
及时掌握偏差是否准发对生 实际工作
要求
状况进行检查、
偏差的严重程度 衡量、比较
容易实现。
(3)计划与控制相互渗透。上一阶段控制
的结果是下一阶段计划的基础。使管理工作 成为一个闭路系统,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控制的构成要素
1、控制标准
——是控制工作的前提,是衡量和检查实 际工作的依据和尺度。
2、偏差信息
——指实际情况或结果与控制标准之间产 生偏差的 信息。
3、矫正措施
——目的是消除偏差,保证计划顺利进行。
广义的控制
管理控制的实质:确保实际活动 与规划活动相一致。
计划
计划
计划
实际
实际
实际
计划与控制的关系
有计划无控制,知道干什么,不知道
(1)计划与 干得怎样(控制为计划实现提供保证) 控制互为条件 有控制无计划,不知道控制什么和怎
样控制(计划为控制提供标准)
(2)计划与控制的效果互相依赖。计划越 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越科学,计划就越
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
类型 信息 关注 表现 利 来源 重点 方式
弊 基本目的
反馈 事后 工作 亡羊 业绩评价 损失 总结经验 结束 补牢 激发员工 发生 借鉴未来
现场 过程 偏差 立竿 消除偏差 产生 及时消除 信息 见影 提高能力 对立 偏差
前馈 事前 未来 防患 将损失消 难以 明确目标 信息 未然 除发生前 完善 资源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