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地形图(基本知识、测绘、应用)
单选题
1、将地物、地貌按一定比例尺铅垂投影在某一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图是(B)。
A.地图
B.地形图
C.平面图
D.断面图
2、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D )。
A.1∶5000
B.1∶2000
C.1∶1000
D.1∶500
3、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时,(D)。
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
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4、下列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C )。
A.1:2000
B.1:500
C.1:10000
D.1:5000
5、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是以多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划分图幅的。(D)。
A.1∶500
B.1∶10000
C.1∶100000
D.1∶1000000
6、表示某一方向地面高低起伏变化的图,称为(D)。
A.平面图
B.现状图
C.地貌图
D.地形图
7、地形测量中,若比例尺精度为:b,测图比例尺为1/M,则比例尺精度与测图比例尺大小的关系为(B)。
A.b与M无关
B.b与M成正比
C.b与M成反比
D.b与M为非线性关系
8、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什么分幅方法?(A)。
A.矩形
B.正方形
C.梯形
D.圆形
9、1:1000地形图的测图精度是(D)。
10、欲施测能反映地面不低于0.2m精度的地形图,则测图比例尺应选用不小于(C)。
A.1:500
B.1:1000
C.1:2000
D.1:5000
11、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C)。
12、根据需要,在图上表示的最小距离不大于实地0.5m,则测图比例尺不应小于(D)。
- 1 -
A.1∶500
B.1∶1000
C.1∶2000
D.1∶5000
13、在地形测量中,大小平板仪对中容许误差为(C )。
A.25mm
B.3mm
C. 0.05×M mm(M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D.20mm
14、若测绘1:2000地形图,根据安置平板仪对中要求精度应该不能大于(A)。
15、若地形点在图上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3cm,对于1/500的地形图,相应地形点在实地的最大距离应为(A)。
A.15m
B.20m
C.30m
D.35m
16、从1:500的地形图上量得一段长度为3.8cm,问在地面上的实际距离是(C)。
17、地面上两点平距为123.56m,问在1:2000地形图上为(A)。
18、编号为B-46的图幅,其正西边的图幅编号为(C)。
A.B-47
B.A-46
C.B-45
D.C-46
19、编号为J-50-14 的图幅,其正东边的图幅编号为(B)。
A.J-50-13
B.J-50-15
C.J-50-2
D.J-50-26
20、在地形图上表示的方法是用(D)。
A.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和注记
B.山脊、山谷、山顶、山脚
C.计曲线、首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D.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
21、在地形图上,长度和宽度都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是(C)。
A.比例符号
B.半比例符号
C.非比例符号
D.地物注记
22、(C)注记不是地形图注记。
A.说明
B.名称
C.比例尺
D.数字
23、在地形图上,长度依测图比例尺而宽度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是(C)。
A.比例符号
B.非比例符号
C.半比例符号
D.地物注记
24、在地形图中,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属于(D)。
A.比例符号
B.半比例符号
C.地貌符号
D.非比例符号
25、1:1000 的地形图中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线形符号的是(C)。
A.高压线
B.通信线
C.等级公路
D.围墙
26、地面上有一条1m宽的土路,将它测绘于1:5000地形图上,应该采用(B)。
A.比例符号
B.半比例符号
C.非比例符号
D.注记符号
27、下列表述,属于地貌的是(C)。
A.长城
B.黄海
C.悬崖
D.泰山
28、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A )。
A.高程之差
B.平距
C.间距
D.斜距
29、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平距越大,说明(D)。
A.等高距越大
B.地面坡度越陡
C.等高距越小
D.地面坡度越缓
30、在一张图纸上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A)。
A.平距大则坡度小
B.平距大则坡度大
C.平距大则坡度不变
D.平距值等于坡度值
31、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A )之比,再乘以100%。
A.高差与其平距
B.高差与其斜距
C.平距与其斜距
D.斜距与其高差
32、高差与水平距离之( C )为坡度。
A.和
B.差
C.比
D.积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等高线平距越大,表示坡度越小
B.等高线平距越小,表示坡度越小
C.等高距越大,表示坡度越大
D.等高距越小,表示坡度越大
34、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说明(C)。
A.等高距越大
B.等高距越小
C.地面坡度越陡
D.地面坡度越缓
35、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距离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C)。
C.-1.5%
D.-6.8%
36、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0.01m,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C)。
A.1%
B.5%
C.10%
D.20%
37、在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高差为-2.95m,AB距离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B)。
B.-1.06% D.-1.55%
i(B)。
38、已知A,B两点高程分别为105.60m,104.60m,AB两点的平距为50m,则坡度
BA
B.2%
C.-2%
D.1%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