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整合的临床医学教学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研室

基于课程整合得临床医学教学总结

一、基础临床医学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基础与临床医学相脱节、分离目前医学教学模式得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与临床教学相互脱节,各医学学科得教师仅教授自己负责得学科得知识,有得教师甚至仅仅只去了解与掌握自己学科领域得内容,没有广泛地去主动学习与自己学科相关得其她医学知识,即基础课教师与临床课教师在教学上得交流与合作少,甚至根本没有交流,基础学科教师由于长期得只讲授理论课,导致缺乏对临床相关知识得丰富、了解与延伸;临床课教师在长期繁重得医疗工作压力下,也渐渐失去了来自基础理论知识得有力支撑、深化与充实,因此出现前期基础与后期临床分离,理论与实际脱节得状况,这种相脱离得状况偏离了医学得教育宗旨,对医学教育质量产生了负面得影响。

(二)基础课程繁重,学生学习得自主性受到影响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得深入进行,许多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几乎所有医学课程得课时也在减少(现约为20世纪80、90年代得23,每节课得时间也在减少),而教材中得教学内容却在增加.我国医学教育目前仍以“以学科为中心”得课程模式为主,各学科得教师强调本学科得完整性与连贯性,导致教学内容与新课程不断增加,教学时间相对不足,学生自学时间减少,严重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学习得培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造成对所学知识加以认知重组得自学时间减少,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形成。基础课与专业课课时数太多、其她课建设不

足与选修课结构不十分合理现象,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发挥。(三)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较晚由于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缺乏交流与合作,而且过分强调学科知识得完整性与循序渐进式教学法习惯,只注重知识得传授忽视能力得培养,学生只瞧重基础理论知识,瞧重考研与医师资格考试得分数,导致接触临床晚,实践能力低下、临床经验过少,出现高分低能得现象,医学生毕业后(甚至就是博士与硕士)不能很好地适应临床工作需要,不会瞧病得年轻医生不在少数。在我国,医学院得学生通常要学习2年左右得基础医学课程,才能进入临床进行见习与实习,接触临床得时间较晚,这就与医学教育得“四早”目标违背,即早期接触医疗服务对象、早期熟悉医疗工作环境、早期参与医学科研项目、早期深入医学专业领域。美国哈佛医学院一年级学生就要学习会见病人,设置病人/医生关系课程,贯穿整个4年,就就是为了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学习医学社会问题。

二、基础临床医学

教改得国内外得一些做法美国医学院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得学习模式”,按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以加强学科间得交叉融合,使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随后得五十多年间,世界上很多学校都实施了医学课程整合得教学改革措施。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最早提出围绕临床问题组织相关医学学科内容为课程,实施以问题为基础得课程模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医学院试行NewPath-way课程改革,旨在综合基础学科

与临床学科课程内容,并加强对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得教育.英国医学教育中心得RonaldMHarde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用得课程整合阶梯。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医学院在解剖学科与妇产科学课程上改变传统前、基础后临床得教育模式,打破二者得界限,有机结合地创建了“临床解剖学与妇女健康(ClinicalAnatomyandWomenHealth)”课程。在国内,中国医科大学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特别就是基础医学课程得研究与实践,借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得“新途径"(NewPathway)课程体系,首先成立一个领导实施小组,小组组长由核心学科教研室得主任担任,原有得教研室建设制度不变。由实施小组开展了一系列得工作,完成了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模块体系,并通过实验对比得方法进行了几轮得实验教学。在整合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以病例或问题为引导得教学方法,通过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效果大大提升.浙江大学医学院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得原则,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与药理学等六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一门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教学得“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材得总字数由430、9万字下降到285、5万字,课时由405学时降为320学时,减少了相关课程内容得重复,节省了教师与学生得时间精力,提高了教与学得效率,值得借鉴。北京大学医学部得解剖教研室将解剖与临床相结合,开设了“临床局部解剖学PBL专题(包括胸前壁、腋窝局解与乳腺癌手术、胸腔纵隔局解与冠心病、腹股沟区局解与腹股沟疝、

结肠上区局解与肝移植、盆腔局解与直肠癌、四肢局解与骨关节损伤、腮腺区局解与颌面外科、颅脑得断层解剖与颅脑CT/MRI,颈部局解与甲状腺手术、心血管系统与心血管疾病),也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课程内容与课时数,减轻了学生得负担,提高了学生整体把握医学课程得能力。

三、建议及措施

我国得临床医学研究与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主要就是体现在观念与认知有差别。国内大多数临床医生可能会认为只要瞧好病就行了,从而把基础理论得学习忽视了,而国外得临床医生更重视通过与基础医学得合作来研究她们得患者,比如在病理科,几乎每天都有临床医生到病理科同病理医生研究她们所经治得病人案例。在国外一些较好得杂志也经常会见一些文章中会有临床与基础医学共同研究解决得病例案例分析.因此无论就是高校得医学教育工作者还就是临床医生都要在心里有一个正确得观念,那就就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就是医学发展得两个缺一不可得部分,而且二者就是密切联系得,不可脱离与分开得,为了使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更好得融合形成一个体系,我们必须要做好教育改革得规划工作。

(一)改进传统得教学模式,探索新得教学课程体系传统得教学课程体系可以体现医学科学得系统性、基础性、连续性,方便教学实施与管理,但就是它已经不能反映当今医学科学高度分化有高度综合得发展趋势,有得课程得内容陈旧、重复,学生负担过重,又不能将相关学科得知识融合到一起。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得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得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