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虚拟展示设计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3院校风采 Colleges总第230期 2012 06
在经济和科技发展背景下,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大量民族文化和文化遗产破坏十分严重,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民族文化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和急待解决的课题,在现代科技的发展及信息化条件下,使得文化保护的手段更科技化和现代化,信息传播更多元化,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些都是有利于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保护,增强人们对文化保护意识,提高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质量,广西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虚拟展示设计,也正是鉴于对地方文化保护和宣传的角度出发,以全新的设计视角去展示三江生态博物馆的魅力文化,为积极推动三江民族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服务。
一、虚拟设计
“虚拟设计”(Virtual Reality 简称VR)技术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拉厄尔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是以计算机仿真为基础的现代设计方法与技术,虚拟设计是通过“虚拟现实”的手段,来实现设计接近于现实环境的合理化和真实体验。[1]这种设计可以模拟真实世界,保存信息、节约开发成本、缩短设计制造周期,它是一种全新设计表现手段,是其它设计语言所无法比拟的。
虚拟设计的几个重要特征,第一是模拟真实世界的一种沉浸感,通过计算机或其他硬件设施完全可以沉浸在计算机所营造的虚拟环境中,并实现自我参与性的真实体验感。第二是交互性,交
互性体现在模拟三维世界环境下的一种
交流互动,使用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
息或者是旁观,而是能够使用交互输入
设备操纵虚拟物体,体验和改变虚拟世
界,从而才真正意义上称之为“虚拟现
实”。其次,就是通过“虚拟现实”的
体验和操作,使用者利用虚拟现实系统
可以更直观,更主动地得到感性和理性
的认识从而深化对虚拟对象的认识和体
验。[2]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典型
的例子,博物馆运用了当前先进的三维
虚拟现实和多媒体等技术,实现了展馆
三维漫游、藏品展示、交互体验、游戏
娱乐互动等多种体验,如图1-4所示,
让游客可以足不出户,很形象而生动地
获取了相关知识,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
限制,自主决定如何体验,以及获取相
关有效信息,大大加强了文物的保护和
知识的有效性。
二、三江生态博物馆设计对象调查分析
广西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是2004
年政府划定了独峒乡苗江上游沿江15
公里的9个侗寨作为保护区,动态保
护独特的侗族民族生态文化。但由于地
理位置偏远,并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
宣传教育,在受到现代经济发展的冲击
下,生态区的一些建筑和文化受到不同
程度的破坏,而生态博物馆虚拟展示设
计一方面帮助实现当地濒危文物及文化
遗产等资源的保存和资源共享,另一方
面通过新技术手段来加大民族文化宣传
力度,树立民众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积极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经济
良性发展。其设计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的内容。
1.原生态地理人文环境
三江生态博物馆在原生态的地理人
文环境形成,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原
生态的文化形态,侗族文化是侗族人民
世代相承而来,并在原生态环境下与当
地民族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
地方文化特色和原生态特征,譬如采茶
歌,体现热爱劳动的劳动歌谣,在三山
间放歌,歌声嘹亮,满山飘,当地的原
始榨油技术、打油茶、口口相传的侗族
大歌、侗族舞蹈、侗族青年男女恋爱方
式等等都是在当地特定环境下进行,无
不体现地方原生态特征和民族特色。
2.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远离都市,民
风淳朴,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大量优秀
民族文化。传统手工技艺包括别具一格
的民间建筑和民族服装、服饰。以杉木
建造的吊脚楼、风雨桥、鼓楼为代表,
其结构巧妙、工艺精湛、造型美观。侗
族的服饰十分美丽,服饰种类繁多,工
艺复杂,做工精细,色彩对比鲜艳,有
很强的民族特色。在侗族文化中,人生
的许多事情都需要通过节庆活动来体
现,除了春节、中秋、端午、清明这些
传统节日,侗族还有自己本民族的传统
节日,如正月十五斗牛节、三月初三花
炮节、年初到年尾“百家宴”的酒令,内容摘要:广西三江地区拥有大量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这些优秀民族
*本研究成果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西部民族生态博物馆三维虚拟展示设计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为例》资助,批号:11YJA760050。广西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虚拟展示设计研究
3D Virtual Design and Research of Guangxi Sanjiang Ecological Museum
彭国斌 Peng Guobin
文化责任紧迫,而现代技术为民族文化保护和宣传创造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以广
西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虚拟展示设计为例,从虚拟设计的特征、设计资源对象的调
查分析到对博物馆虚拟展示的设计开发,展开了理论上的研究和探讨,从而为技术
上实现三江生态博物馆的虚拟设计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三江、虚拟现实、博物馆、展示设计
院校风采 Colleges
134
总第230期 2012 06
彭国斌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人数最多可到上千人。如此多的侗族节庆活动,使游客随时都能亲身体会到侗族文化节日活动中的无穷乐趣和文化魅力。独特的民间音乐和传统戏剧。在侗族地区民间音乐和传统戏剧十分丰富,有侗琵琶、芦笙舞等,每到重要节日和集体活动都要唱侗歌和吹芦笙以表达对节日的祝福和对客人的热情,其中最有名的侗族大歌是中外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三江侗族地区有如此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鲜明,要求在开展博物馆虚拟展示设计时,要重视保护、积极宣传、努力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发挥虚拟生态博物馆的最大效能。三、生态博物馆虚拟展示设计及理念1.虚拟设计注重保护与宣传并重
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虚拟展示设计要体现最具直观的交流方式,构建最先进的营销手段,实现文化保护和宣传并重。全方位地展示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典型村寨的位置格局和建筑物内外部空间结构,实现三维漫游模拟功能,让观众能体会到魅力的三江侗族文化。用户可以选择各村馆内有代表性的建筑景观,如芭团桥风雨桥、高定独柱鼓楼等进行三维漫游浏览,大大加强生态博物馆的宣传效果和力度。同时,虚拟博物馆可以应用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方便、快捷的多途径、多环境下传播博物馆信息,实现文化保护与资源共享。2.界面设计与内容设计的功能安排
虚拟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界面设计是在用户获取信息前提下的视觉设计的一
种审美需求和全新体验,界面的设计要符合人机交互的人性化设计,体现设计的方便性和有效性,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主界面和子界面实现良好的层次关系和阅读欣赏顺序,信息关联和数字视音频功能能很好地将景区景点及文化遗产的信息进行形象生动介绍,超级链接能快速显示被点击对象的媒体信息或快速进入具体对象实现三维漫游浏览,各界面要保证内容信息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充分考虑如何使受众能更好、有效率地接收博物馆的信息,实现用合理有效的表达形式,来满足浏览者的需求,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访问,发挥虚拟博物馆的最大实际效能和作用,图7为中国刀剪剑虚拟博物馆部分界面设计,该界面层次清晰,内容明确,能让观众清晰快速进行相关内容的虚拟体验。3.注重博物馆内容的系统性和村寨文化的特色和代表性
虚拟博物馆的展示设计要体现设计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把三江生态博物馆9个自然村寨中最具代表性的原始自然生态特征通过系统设计在博物中表现出来,同时,需要突出各村寨文化的代表性和文化特色,将生态馆的特色文化、民俗,以及地形、地貌等要素通过有效的设计表达融入到虚拟博物馆中,使博物馆在虚拟状态下一方面能够如实反映自然生态状况,又能使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通过设计得以有效地宣传和保护。
4.重视体验性与原始侗族文化的复原和保护
虚拟博物馆的设计还对比较抽象的原始生产生活场景和制作工艺如榨油、纺织、打油茶等典型劳作方式可以通过一些体验设计来加强观众对该知识的理解,增强其趣味性,如图7为《感受韩国吧》虚拟设计中的文物的钟声体验,观众可以了解馆中三口钟的相关知识,并可以敲击来体验不同的钟所发出的声音。同时,要对已经消失的侗族民族文化、文物开展数字化复原工作,如侗族大歌中的叙事歌面临消失,要对正在消亡和破坏的民族文化进行数字化修复工作和保护工作,挖掘最原始文化的精华,让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馆藏文化被广泛传播。结语
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虚拟展示设计是一项较大的系统工程,一方面是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去实现对该地区文化的保护和展示,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当地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系统研究,通过有效设计表达,采用多样化的设计表现手段和真实互动体验等有效形式,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的文化更形象、更有趣、更有效地向人们展示。
注释:
[1]隋盈盈、余勇:“虚拟设计在现代陶瓷设计中的应用”,《江苏陶瓷》,2010,第15页。[2]陈炜、唐景薇:“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研究”,《前沿》,2010.15,第142-143页。[3]李芳、肖洪、杨波、周亮、刘宇鹏:“三维数字校园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仿真技术》,2010.1,第72页。
1.三维漫游
2.藏品展示
3.场景互动体验图
4.游戏娱乐体验
5.界面设计
6.钟交互体验
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