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裂缝分析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裂缝分析与处理
张丽萍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综合住宅楼工程2004年11月开工,建筑面积25800m2,建筑层数:地下1层;地上26层,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建筑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该工程于2005年4月,发现二~四层?鬁轴线框架梁KL114(1)、KL115(1)梁拆模后,侧面出现多道可见的垂直裂缝,其裂缝位置在L103(1A)次梁支座处,在表面观查发现裂缝沿构件截面高度呈上宽下窄状,宽度约0.5mm~1mm,多为表面裂缝,基本未贯穿梁底,且大都分布在跨中区域。
2 裂缝原因分析
①该楼共设8个沉降观测点。根据基础沉降观测结果,由于为桩基础,沉降量均较小,最大沉降量4.4mm,最小沉降量4.1mm,最大差异沉降量仅0.3mm,故可排除基础沉降量过大引起梁体裂缝的可能。
②对梁体在28d龄期进行回弹,测得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C45,符合原设计要求,故可排除梁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足引起梁体开裂的可能。
③该梁结构系夏季施工,合肥地区夏季室外最高温度可达到38℃左右,在阳光直射处则可达到45℃以上,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水泥用量过多,粗骨料采用的是连续级配,细石子较多。加之混凝土水灰比过大,坍落度不当,模板过于干燥,拆模后未及时加强覆盖和养护,导致混凝土与外界温差过大,产生
了急剧的体积收缩而出现的这类裂缝。
该梁设计高h=700mm,宽b=300mm,板厚?啄=120mm,梁侧构造钢筋只有1根?准10,加之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产生拉应力,也容易出现不规则的裂缝。
3 设计计算的复核
现以KL114(1)、KL115(1)框架梁为例进行强度和裂缝宽度复核。该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应为三级,最大裂缝允许宽度为0.3mm,复核工作分两部分进行。
①按受弯构件验算梁体结构,取最不利情况对梁体结构强度进行验算,按施工图得出:梁截面尺寸为300×700;下部受力钢筋As1=2502mm2;上部支座受力钢筋
As2=1742m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fcm=23.5N/mm2。经计算得出作用在梁上综合荷载:q=21.69kN/m;p=94.38kN。
由上部荷载在该梁上所产生的内力
跨中弯矩:M1=1/8ql2+Pa-M2=1/8×21.69×7.12+94.38×
3.62-17
4.88=334.45kN·m
支座弯矩:M2=1/12ql2+1/8Pl=1/12×21.69×7.12+1/8×94.38×7.1
=174.88kN·m 配筋验算
跨中钢筋计算:As11=M/(rs·fy·h0)=334.45×106+/(0.924×310×640)=1824.36mm2 支座钢筋计算:As21=M/(rs·fy·h0) =174.88×106/(0.963×310×640) =915mm2 ②按受弯构件验算梁体裂缝宽度,其最不利情况应是荷载效应与温度效应产生的弯矩叠加。因该梁是夏季施工的,温差产生收缩变形,梁侧表面收缩大于梁底,因此,冬季温度效应产生的跨中弯矩与荷载效应产生的跨中弯矩是同号的,即二者的影响是叠加的。 而由构件上下表面温差产生的温度弯矩Mt: Mt=EcIa△t/h=Ebh2a△t/12=33.5×103×300×7002×1.5×10-5× 10/12=61.56kN·m 其中Ec为C45混凝土弹性模量,取33.5×103N/mm2;a为C45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1.5×10-5;I为构件截面惯性矩,矩形时为bh3/12,(b为构件宽300mm,h为构件高度700mm);△t为构件内外温差,取10℃。 因而M=M1+Mt=334.45+61.56=396.01kN·m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受弯构件公式算得最大裂缝宽度Wmax=0.215mm<0.3mm。 ③按受力拉构件验算梁体裂缝宽度。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