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外交政策(毛概课学生演讲主题)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政府同所谓的“土地所有者”以约20.5亿日元(约合1.66亿元 人民币)就“购岛”达成“协议”。“购岛”费用将从2012财年预 备金中支出。日方将于11日再次召开内阁会议确定“购岛”费用财 政来源,并与所谓“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 当日的内阁会议还决定,当钓鱼岛“国有化”后,对于钓鱼岛“行 使维护和管理权”的将不再是冲绳县石垣市,而是日本海上保安厅。 日官房长官藤村修,外务大臣玄叶光一郎,财务大臣安住淳,国土 交通大臣羽田雄一郎等参加了会议。 2012年4月,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国华盛顿发表狂言称,将 要以东京都的名义“购买”钓鱼岛。随后,日本中央政府也宣布要 将钓鱼岛“国有化”。东京都政府和中央政府上演一场“购岛”闹 剧。
外交政策
我国一向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
50年代——联合苏联“一边倒”
“另起炉灶”、“打扫干 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 倒”
新世纪——积极参与国际社会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 出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 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 的汇合点,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全面融入国际社会。
首脑外交
“夫人”外交
“夫人外交”指的是夫人在对外交往中的活动和作用,其中又尤其指由夫人出面完成某种特定的 外交任务的外交形式。这里的夫人首先指国家领导人和高级外交官的夫人,即有资格正式作为国 家政治代表的夫人。但是外交有“小外交”和“大外交”之分,从事“大外交”的负责官员的夫 人同样也可以从事同自己身份相称的“夫人外交”。
60年代——反帝反修两条线
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 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咱们是第三世界。”
80年代——独立自主、不结盟
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90年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两极格局终结,各种力量 重新分化组合,多极化趋 势继续发展。
2009年,中国海监执法船开赴钓鱼 岛,既是依法行使对中国领土钓鱼 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巡航执法,也是 中国行使对钓鱼岛主权的具体体现。 2012年8月15日,抗战胜利67周年 纪念日;两岸三地的7名保钓人士 乘坐“启丰二号”成功登上钓鱼岛。 2012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布了《钓鱼岛 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 2013年2月18日上午,中国3艘海监 船第一次驶进钓鱼岛约1公里处。 共同社称,3艘中国船环绕钓鱼岛 航行约5小时。 2013年8月8日,中国海警巡航编队 在中国钓鱼岛领海内对日本右翼分 子进行了监视驱离固有领 土,无论从历史归属 还是法律依据来看, 中国对钓鱼岛都拥有 无可争辩的主权。这 是对中国领土主权构 成严重挑衅。对此, 中国必然予以坚决反 对!
菲律宾与中国
怀旧老照片
• 1975年6月9日,我国与菲律宾建立外交关 系。
军事外交
军事外交是国家的国防部队及武装力量与其他国家、国家集团或国际组织进行的 交往、交涉和活动。它服从、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战略,在国家 总体外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国家国防政策在对外关系中的直接体现。
钓鱼岛是位于中国东 海钓鱼岛列岛的主岛, 距温州市约356千米、 福州市约385千米、基 隆市约190千米,面积 4.3838平方公里,周 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 平方公里,被誉为“ 深海中的翡翠”。
公众外交
又称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指一国 政府通过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等手段对其它 国家民众所实施的外交活动,是一国政府总 体外交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
目前,全世界已有81个国家建立了256所孔子学院和58所孔子课堂。
•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公众外交
•大力开展对外交流,积极传 播中华文化
加大出版业的图书 推广力度 提升广播和电视的 国际宣传力度 扩大以网络为代表 的新媒体的传播覆 盖面
•加强对外宣传,努力掌握国 际舆论话语权
经济外交
经济外交是总体外交中 最基础和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2004年8月召开的中 国驻外使节会上,胡锦涛总 书记指出:“新时期新阶段, 我们要加强经济外交。” 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 告》中强调:“随着经济全 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经济 实力的增强,经济外交越来 越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 组成部分。”经济外交已经 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整 体发展战略之中。
1972年美国撤离琉球 时,将钓鱼岛“行政 管辖权”混合琉球 “交给”日本,而据 中国古代史书记载中 国一直对钓鱼岛拥有 领土权。因此,钓鱼 岛争议也由此而生, 目前双方处于对峙状 态。
1971年1月29日、30日,美国各地华人成立的“保钓运动委员会”,组织中 国留学生3000余人,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华盛顿、西雅图等 地举行保卫钓鱼岛的示威游行。从4月10日起,海内外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 “保钓运动”。台湾岛内,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院校学生在台北连续 举行“保钓集会和游行”,纷纷上书蒋介石,强烈要求台湾当局维护钓鱼岛 的领土主权。台湾外交部随后发布主权声明。 1971年12月30日,中国外交部的声明指出:“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 中,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直到1996年9月11日,美国政 府发言人伯恩斯仍表示:“美国既不承认也不支持任何国家对钓鱼列岛的主 权主张。” 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的“领土条款”,明确 规定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领土,重申了钓鱼岛等岛屿属于中国领土的法律属 性。 2004年,保钓人士首次登岛。3月24日6点26分,来自中国大陆的七位保钓人 士,在全球范围内保钓运动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以来,第一次登上这块“ 深海中的翡翠”中国钓鱼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