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第九单元-调适网络心理-PPT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第九单元-调适网络心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b5b044a98271fe910ef9ee.png)
(20)
评分与解释
心 理 实 践
评分标准: 40-60 轻度 60-80 中度 80-100 重度
心理活动
活动一
心 理 实 践
辩论--网络交友的利与弊 1.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晰网络交友的利弊 (2)改变学生对网络的认知 2.活动时间:大约30分钟 3.活动道具和场地:无/室内 4.活动程序 (1)课前老师布置任务,把学生按学号 分成两组,定好正方和反方,正方和反方 在辩论前充分准备好自己的内容,组织好 自己的观点,选好自己的代表。
(一)网络成瘾
1、网络成瘾的类型与表现
心 理 讲 堂
2、网络成瘾的成因
u 网络自身的诱惑 u 家庭环境的影响
心 理 讲 堂u
u 法律制度不健全
上网者自身因素
u
网络自身内在原因
(二)大学生网络情感问题
1、大学生网恋
心 理 讲 堂
1、感情表露和角色错位 2、同龄群体的从众性促进了网恋 3、缓解现实压力
(一)
(二)
心理测试
心 理 实 践
网络成瘾自测表
(星一,季成叶,杨先根.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成瘾行为流行状况分析。中国校医,2019:486-488)
序号
(1)
(2) (3) (4) (5)
题目
几乎没有
偶尔
有时
经常
总分
你觉得上网的时间比你预期的要长吗?
你会因为上网忽略自己要做的事情吗? 你更愿意上网而不是和亲密的朋友呆在一起 吗? 你经常在网上结交新朋友吗? 生活中朋友、家人会抱怨你上网时间太长吗 ?
活动三
心 理 实 践
时间管理技术训练 (1)介绍时间管理技术 (2)充分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会用时间 管理表格分配自己的日常事务 (3)例举一天遇到的10件事情,要学生 进行分类安排。如:交电话费,剪头发, 参加四级考试,和朋友去公园玩,交作业 给老师,参加创业讲座,给家里打电话, 买衣服,去银行取钱,搞寝室卫生。 (4)学生之间谈自己的体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网络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网络与心理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1873402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c.png)
网络本身 的开放性
网络环境 的虚拟性
互联网的 基本特征
网络信息的 迅捷性和多元性
网络关系 的互动性
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的一般问题
二、互联网的心理学解读
网络与认知
网络文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 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 着人们 对自身和对社会的认知。
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的一般问题
二、互联网的心理学解读
第二节 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一方面,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培 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有助于他们扩大交往的范围; 网络还 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
另一方面,网络又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网络环境 下,人的交往的对象、 身份都不确定,这就减弱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
虚拟的网上交往给大学生提供了全新的渠道,使他们敞开心扉。 网络给大学生创造了发泄心中不满情绪的场所和空间。
第二节 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影响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大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过程中为达到和谐与平衡, 而必须具备的顺应、改变、调 控环境的能力。它包括人际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 主学习 能力、应对挫折能力等。
对学生加强选择性教育
3
4 根据性别差异有针对地进行教育
加强时间管理教育 提高学生对网络的客观认识
建立科学的网络心
2
理健康教育理论,
并采取有效的教育
模式和具体方法。
1
5 6
开展心理健康课程 重视心理咨询工作
加强网络心理咨询 体系的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第九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e105ff7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7.png)
第三节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困境的自我调适
提升爱与被爱的能力
坦然面对异性交往
慎重婚前性行为
第三节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二、大学生恋爱挫折的自我调适
失恋的自我调适
单恋的自我调适
恋爱纠葛
的自我调适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节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二、大学生恋爱挫折的自我调适
2
单恋的自我调适
当前大学生恋爱的一个新变化和新特点,无疑是性观念上的变化。
第二节大学生的恋爱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恋爱动机与心理健康
恋爱动机恋爱动机是个体自身为何而进行恋爱行为的一种内在动力。
错误的恋爱动机大学生错误的恋爱动机大致可分为空虚恋、虚荣恋、轻率恋几种。
第二节大学生的恋爱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二、恋爱观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恋爱动机多种多样
大学生恋爱讲求短频快
大学生恋爱普遍
在竞争、开拓、进取的时代里,人们往往追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种观念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在恋爱上人们也追求快节奏。
第一节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般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现状特点
大学生恋爱考虑较单一
大学生恋爱中性行为增加
大学生恋爱普遍
①敢于面对失恋的现实
②多为对方着想
③加强自我调控,减轻心理压力
④合理化树立自信心
⑤积极转移情感与情境⑥适当地进行情感宣泄⑦努力使情感得以升华
第三节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二、大学生恋爱挫折的自我调适
2
失恋的自我调适
①客观、理智地对待恋爱问题
大学生恋爱中性行为增加②重新评价自己与恋爱对象的关系第二节大学生的恋爱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关注、幻想、焦躁和冲动。恋爱心理健康无疑是大学生心理所谓酸甜苦辣的爱情滋味大学生错误的恋爱动机大致可分为以及相应的诱因,如异性之间身单恋也是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一种恋爱挫三、恋爱道德与心理健康一、恋爱动机与心理健康二、大学生恋爱挫折的自我调适人处于抑郁、焦虑、自卑、悲愤甚至绝望第一节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般问题第一节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般问题四、恋爱挫折与心理健康带来一系列的情感危机,引发极度紧张、失恋会给当事人带来剧烈的心理创伤,使第三节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四、恋爱挫折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参考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296e367d852458fb770b56e8.png)
1、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编基本信息书名: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编原价: 32.00元作者:汪元宏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ISBN:90页码:275页版次:第1版装帧:平装开本:16商品标识:asinB0096GHXYU汪元宏编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编》紧扣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编写而成。
本书由三编共lO章组成。
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调适与咨询、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等。
本书可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材,也可作为大学生和青年朋友的自学参考书,还可供高校班主任、辅导员和家长以及教育学、心理学和其他学科参考。
目录第一编关爱自我学海扬帆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第一节心理活动的特点和实质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第三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状况第四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五节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第二章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调适与咨询第一节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与自我调适第二节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功能第三节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理论第四节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方法第三章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第一节大学新生的心理冲突与调适第二节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致因与调适第三节大学生恋爱的心理误区及其调适第四节大学生失眠的心理原因及对策第五节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的心理原因及调适第六节大学生择业的心理矛盾及其调适第二编审视自我修炼人格第四章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及特点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偏差及其调适第五章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第一节人格概述第二节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第三节人格发展异常的表现及原因分析第四节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途径和调适方法第三编自我调适应对危机第六章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第一节大学生活的特点及生涯规划第二节大学生能力概述及自我探索第三节大学期间生涯规划的制定第四节学会时间管理第七章大学生学习心理第一节大学生学习特点与心理机制第二节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潜能开发第三节大学生学习方面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第八章大学生情绪管理第一节情绪概述第二节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第三节大学生健康情绪的培养第四节大学生常见不良情绪及调适第九章大学生人际交往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影响因素第三节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第四节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第十章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第一节生命的意义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第三节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第四节大学生自杀的预防与干预2、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8月1日) 丛书名: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朱海娟 (作者), 张伯华 (作者)平装: 190页语种:简体中文开本: 16ISBN: 53 条形码: 53编辑推荐朱海娟、张伯华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心理学及相关科学的理论,针对当前大学生在学习、情绪情感、人际交往、恋爱、职业选择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介绍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提出了有助于大学生心身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健康原则和方法,以便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并健全人格,增强自身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9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9章](https://img.taocdn.com/s3/m/888935df08a1284ac8504372.png)
这对杨洋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打击, 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如此信任的一个人, 居然会这样伤害自己。 失恋2个月了,杨洋每天都以泪洗面, 一想到失去朱力就很伤心很难过,对她失 去的这些,她都是如此的不舍。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危机概述
一、危险还是机遇:危机和心理 危机概述
大学生自杀现状
二、突发VS累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
1. 连续性 2. 复杂性 3. 破坏性
【扩展阅读】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阶段
1. 2. 3. 4.
前危机阶段 潜在危机阶段 发生中的危机阶段 危机后阶段
三、心理危机如何发生:大学生心理危 机的产生机制
应激源因素(外在事件) 失恋 学习压力 慢性身体疾病 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 就业压力 人际关系紧张 家庭问题 自我问题 人格特质 认知方式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系统 其他 个体易感性因素(个体反应)
5分钟后继续:现在要告诉大家一个好 消息,新研制出来一种药,可以延长你的 生命时间,医生说你还可以活半年,如果 你的生命只剩下半年时间,你会做什么? 请将你要做的事情写下来。
5分钟后继续:又要宣布一个好消息, 新研制出来的药效果很好,可以将你的生 命延长到两年,你会在这剩下的两年的时 间里做些什么?请写下来。 5分钟后,将大家分为5~6人一组,分 享在生命剩下一个月、半年和两年的时候, 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我要到哪里去:大学生关于生命 意义的困惑
1. 创造和工作 2. 经验 3. 经历苦难
【课堂活动】 人生倒计时 这是一个想象的活动,但通过这个活 动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体会自己生命的 意义,了解自己生命的真谛。 假如现在你得了一种疾病,目前没有 药能够医治你的病,医生告诉你你的生命 只剩下一个月,你会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 做什么?请将你要做的事情写下来。
大学生心理学之网络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学之网络与心理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475749d4360cba1aa811da2d.png)
网络心理障碍
是指无节制地上网导致行为异常、 是指无节制地上网导致行为异常、 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失调。 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失调。 其表现症状为:开始时精神上的依 其表现症状为: 赖,渴望上网;随后发展为身体上 渴望上网; 的依赖,不上网则情绪低落、疲乏 的依赖,不上网则情绪低落、 无力、外表憔悴、茫然失措,只有 无力、外表憔悴、茫然失措, 上网后精神才能恢复正常。 上网后精神才能恢复正常。
哪些人是网络依赖高危人群? 哪些人是网络依赖高危人群?
精神空虚、情感受挫、 精神空虚、情感受挫、无所事事 的人最容易患上网络依赖症。 的人最容易患上网络依赖症。
网络迷恋心理 障碍类型
网络色情迷恋 网络交际迷恋 网络游戏迷恋 网络恋情迷恋 网络信息收集成瘾
强迫性从网上收集无关紧要的 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 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堆积 和传播这些信息
网络与心理健康
李连宇
1960年,行为心理学博士利克里 年 德尔预测:在不远的将来, 德尔预测:在不远的将来,“人 通过机器的交流将比人们面对面 的交流更有效。 的交流更有效。”
互联网的特征及影响
开放性 虚拟性 平等性
新华网(北京5月1日):目前,中 新华网(北京 月 日):目前, 目前 国网民人数达到4.04亿;互联网普 国网民人数达到 亿 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 及率达到 , 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 平,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 亿人。 亿人。我国网民上网方式已从最初 拨号上网为主, 拨号上网为主,发展到以宽带和手 机上网为主。 机上网为主。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普 及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及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我国网 站达323万个,使用宽带上网的网 万个, 站达 万个 民达到3.46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的 亿人, 民达到 亿人 网民达到2.33亿人。 网民达到 亿人。 亿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58bed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e.png)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一、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2. 教学内容a. 心理健康的定义b.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c.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3. 教学方法a. 讲座b. 小组讨论c. 案例分析二、第二章: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识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掌握基本的处理方法。
2. 教学内容a. 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b. 处理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c. 寻求专业帮助的重要性3. 教学方法a. 讲座b. 角色扮演三、第三章:压力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来源,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
2. 教学内容a. 压力的来源b. 压力管理的方法c. 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 教学方法a. 讲座b. 放松训练c. 小组讨论四、第四章:情绪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
2. 教学内容a. 情绪的类型b. 情绪管理的方法c. 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3. 教学方法a. 讲座b. 情绪日记五、第五章: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类型,学会有效的沟通技巧。
2. 教学内容a. 人际关系的类型b. 沟通技巧的重要性c. 提高沟通技巧的方法3. 教学方法a. 讲座b. 角色扮演c. 小组讨论六、第六章: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
2. 教学内容a. 自我认识的概念与重要性b. 自我接纳的意义c. 提高自我接纳的策略3. 教学方法a. 讲座b. 自我反思练习七、第七章:自尊与自信的培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尊和自信的含义,学会如何培养自尊和自信。
2. 教学内容a. 自尊和自信的定义b. 自尊和自信的重要性c. 培养自尊和自信的方法3. 教学方法a. 讲座b. 自我肯定练习c. 小组讨论八、第八章:时间管理与目标设定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和设定目标。
第九章网络生活与心理健康 PPT课件
![第九章网络生活与心理健康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580b739e314332396893ab.png)
•2、全球性
• 当互联网以其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将地球连接
成“地球村”时,每个网民成为地球村的平等公 民,互联网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在我 们无法想象的空间中蔓延、伸展着,它突破了 种族、国家、地区等各种各样的有形或无形的 “疆界”、真正体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人类交往, 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无限互联”及“无限关涉”。
影响
• 6.网络生活对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消极影
响
20
• (二)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长时间接触网络,会降低大学生的感知能力
• 网络容易引发学习上的“快餐硬结” • 网络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简单化和片面化 • 沉迷网络,易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感情趋于冷漠 • 网络容易导致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和认知错乱 • 上网的自由随意性,导致沉迷网络,产生不良行为 • 过度崇尚自然科学,易导致人文素质缺失 • 网络英雄主义的影响,易引起价值观念的扭曲
4
数据来源: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5
6
第一节 网络生活概述
7
一、网络及其基本特点
• (一)什么是网络 • 网络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
合的产物,是通过通信网络,将地 理上分散的具有自治功能的多个计 算机系统互联起来,并通过计算机 通信协议,在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 件支持下实现资源共享与分布运算 的计算机系统
• 1、猎奇心理,追求感官刺激。 • 2.从众心理 • 3.宣泄心理 • 4.逃避心理 • 5.急功近利心理
24
二、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 (一)网络焦虑 • (二)网络孤独 • (三)网络依恋 • (四)网络身份迷失和自我角色混乱 • (五)网络成瘾 • (六)沉溺网恋 • (七)人格障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件09第九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件09第九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https://img.taocdn.com/s3/m/072f4b0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e.png)
焦虑 anxiety
实验
定义: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感受交织在一起
的情绪体验。
来源:本我和超我之间以及本我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分类: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道德焦虑
三类焦虑
现实性焦虑: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危险和对这种危险的恐惧。 神经性焦虑:由于担心失去对本我控制而产生的潜在实危验险所引发的。
A:诱发性事件
B:对事件A的解释评价 (不合理信念)
D: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C:情绪和行为
E: 正性的情绪与行为
常见非理性信念的特征
1、绝对化的要求 个体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常
与必须、应该、绝对、肯定等联系在一起,如“我必须成功”“他应该对我好”。 2、过分概括化
前意识是人格的中间联系部分,虽不能即时回忆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 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检察官)前意识的东西可以通过回忆进入意 识中来,意识的东西没注意也会转入前意识。
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深层部分,是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 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 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 种欲望和情感。
核心:协助解决 心理咨询师协助解决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过程
岳晓东对心理咨询的形象描述:
心理咨询不求教训他人,而求开导他人 不是替人决策,而是帮人决策 首要任务是思想沟通,而非心理分析 现代人的精神享受,而非见不得人的事 人皆可自我完善,而非不能自我逾越 增强人的自立能力,而非对他人的依赖 不仅可以帮助他人成长,也可自我成长 使人更加相信自我,而非更迷信别人 使人学会多听少言,而非少听多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aec367600b1c59eef8c7b4f7.png)
本章要点1.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2.网络成瘾的原因;3.网络成瘾的危害。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理解大学生对网络的需求;2、了解大学生运用网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2.教学难点:大学生网络依赖心理克服。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与讨论、作业四、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学过程的组织:案例引入、结合现状,让学生对本章的重、难点有较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特别注重学生教学的互动性,以增强其对本课程的兴趣。
2、讨论、练习、作业的布置与安排:练习:通过本次课的讲解,了解自己在对网络的运用情况。
检查自己运用网络的情况是否合理。
同时提出相应的意见对不当之处进行改进。
(案例1)一名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世界的23岁张潇艺,根据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写了一篇8万字的网游笔记《守望者传》选择一种特别造型告别了现实世界:站在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外滩一栋24层高楼顶上,双臂平伸,双脚交叉成飞天姿势,纵身跃起朝着东南方向的大海“飞”去,去追寻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英雄朋友:大第安、泰兰德、复仇天神以及守望者…(案例2)180厘米的身高,健硕的体格,20岁的韦晓在国庆黄金周结束后的第二天突然住进医院,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医生了解到韦晓的病因是:打网络游戏。
在七天的黄金周内,韦晓除了短暂的睡眠和草草了事的饮食之外,全部时间都用来打网游…讨论:在你身上有没有出现过或重或轻的网络依赖?你对现在大学生实用网络现状的觉得合理吗?1.社会交往的需要网络世界对于玩酷追星、宣展自我、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的青年大学生而言,是一个“挡不住诱惑”的新奇世界,它以丰富的内容、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途径和新时代的流行元素深深地吸引着大学生。
网络交往就是在网络上进行非面对面的交往,主要方式有QQ聊天、BBS、电子邮件等,沉迷于网络交往的学生主要是用QQ聊天。
迷恋网上聊天的学生更多的是一种心理需求。
网络没有国界,没有等级,人人自由且平等,为我们提供了_一个展示自己个性和才华的新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可以尽情地宣泄、尽情地发挥、尽情地表现,才能使个性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通过网络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9章 理性应用网络 远离网瘾泥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9章 理性应用网络 远离网瘾泥沼](https://img.taocdn.com/s3/m/cc2a5cdb50e2524de5187e33.png)
第三节 健康网络心理和行为的培养
• • • • • • • • • • • • • • • 一、健康网络心理的培养 (一)提高网络认知 (二)树立稳定的网络自我意识 (三)塑造健全网络人格,培养优雅的网络审美情趣 二、健康网络行为的培养 (一)大学生要规范上网 (二)大学生要理性上网 (三)大学生要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四)建立现实、健康的人际关系 (五)理性安排上网时间 (六)主动寻求帮助 三、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网络建设 (一)恪守网络行为规范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网络心理辅导体系 (三)加大校园网建设力度,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
二、常见网络心理障碍及其表现
• • (一)认知过程障碍 网络引发的大学生认知过程障碍,主要有感知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 和思维障碍。 (二)情感过程障碍 网络引发的情感过程障碍,主要包括病理性优势心境和情感反应障碍。 (三)意志行为障碍 上网学生的意志行为障碍主要包括意志增强、意志减退和意志缺乏。 (四)人际交往障碍 (五)人格障碍 (六)网络成瘾症 网络成瘾症,简称网瘾,也称网络依赖综合症(IAD),学名为病理性网 络使用(PIU),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 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 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开始自测:
• • • • • • 1.你发现呆在网上的时间会超出预计时间。 2.由于上网得大多,以至于忘记了要做的事情。 3.你觉得网上的愉悦已经超过与恋人或伴侣间的亲昵。 4.你会与网上的人建立各种关系。 5.你的亲友会抱怨你花太多的实践在上网。 6.由于你花在网上的实践太多,以至于会耽误学业和工 作。 • 7.你宁愿去查收电子邮件,也不愿意去完成须做的工作。 • 8.由于上网,影响到了你的学习或工作业绩和效果。 • 9.你尽量隐瞒你在网上的所作所为。
-网络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ppt课件
![-网络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c1253f998fcc22bdd10dbd.png)
28
10、持续性
网络是一个飞速旋转的涡轮,它的发展是持续 的,网络今天的发展给用户带来价值,推动着用 户寻求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多价值。被称为“十倍 速力量”。
完整版
29
❖ 二、大学生上网的心理需求
(一)积极的心理需求
1.追求开放性与求知求新心理 2.满足自我实现欲望 3.满足归属感的需求
5
完整版
本章导读
❖ 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织 成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自己所需的信息资 料,通过网络交友、恋爱,通过网络听歌曲、看 视频、玩游戏以充实自己娱乐的时间,借助网络 寻找工作甚至创业。上网可以满足大学生多种多 样的需求,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如此 密切的接触,互联网反过来也同时要作用大学生 的内心世界。
网络可以导致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膨胀 和集体意识的淡薄。网络游戏中角色的 扮演,容易导致大学生人格的分裂和异 化。
38
完整版
网络对大学生行为心理的影响
1、网络对大学生交往心理的影响
(1).对交往心理的积极影响
网络扩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有助于满足大学生 强烈的交往需求。网络丰富了大学生交往的方式,提供 越来越多的方便快捷的交往方式。
(2).对交往心理的消极影响
大学阶段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 过多依赖于网络交往会使大学生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 往相脱离。网络交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 系,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一旦受骗上当就容易对现实产 生怀疑、悲观和敌意的态度。
完整版
39
网络对大学生行为心理的影响
2、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心理的影响
34
完整版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过程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2.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1)网络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网络也会给大学生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网络与我
调查与反思:网络给我带来什么? 1.每周平均上网时间: 2.上网一般做什么: • A.查资料;b.看新闻或其他信息;c.与朋友 聊天;d.收集信息;e.网络游戏;f.看网上电 影;g.其他 3.每周平均花费多少钱: 4.上网后(从网吧出来)心情一般是: • A.沮丧;b.空虚;c.快乐;d.充实;
(四)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障碍及其调整
1.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 • 1、网络恐惧 • 2、网络依恋 • 3、网络孤独 • 4、网络自我迷失和自我认 同混乱 • 5、网络沉溺综合症
(四)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障碍及其调整
2.网络性心理障碍的特点
(1)病症发现的隐蔽性 (2)生理疾病的并发性 (3)治疗手段的模糊性
(三)、大学生上网的情况分析
(1)信息查询 • 获取信息: 53.1% ; 学习: 4.8% ; • 学术研究: 1.0% ; 休闲娱乐: 24.6% • 情感需要: 1.1% ; 交友: 7.0% • 获得各种免费资源: 1.9%; 对外通讯、联络: 3.8% • 炒股: 1.1% ;网上购物: 0.1% • 商务活动: 1.0% ;追崇时尚、赶时髦、好奇: 0.3% • 其它: 0.2%
心灵求索
据报道,重庆市涪陵区新村乡一位农家子弟杨文俊(化名),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哈 尔滨工业大学,因家境贫困,由母校涪陵五中和涪陵精神文明办公室提名,获得西 部开发助学金,并且得到学杂费减半的困难补助。遗憾的是杨进入大学后迷恋上网 交友,经常不假外出,夜不归宿,成绩一落千丈,经学校多次批评教育,仍不改正, 最后被学校劝其退学。杨回家后,决定第二次考大学,但他还是抵挡不住上网的诱 惑,他给父亲说要去找网友,就离开了涪陵。杨父泪流满面地说:“希望那些整天 迷恋网的人,不要像他一样执迷不悟。” 另据报道,2001 年某大学237 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中,有80 %的学生系因迷 恋网络而成绩下降,上海某大学退学试读或转学的205 名学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学 生通不过考试也与无节制上网有关;武汉某大学一名大二女生被网络迷惑,以致出 现精神障碍,学业日渐荒废,甚至连父母也不认识。有一个网名叫“绝望”的学生 坦言:“现在网络已成了我无比依赖的精神家园,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在网吧里泡 着。哪天只要不上网心里就像少了什么,空的慌。如今我是到了晚上就兴奋,到了 白天就发困,身体变的很虚弱,平时连说话都没了力气,还落下了胃病。我很害怕, 我痛恨自己,也痛恨网络,可是我已经欲罢不能了…… 网络会给大学生带来那些心理问题,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网的(指平均每周上网6小时以上)将近35%。
• 这些事实都表明,青年大学生始终是互联网的忠实追 随者,上网正逐步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互联网与大学生
(一)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互联网:一把双刃剑 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 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 ————阿诺尔德· 汤因比(英国历 J· 史学家)
一、互联网的概述
(一)互联网的发展
•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 据,1997年我国上网用户数为62万,1998年为 210万,1999年为890万,到2001年12月31日止 用户数已经达到3370万人(其中36.2%为18~24 岁的青年人)。
一、人格概述
1.开放性 4.隐蔽性
心灵互动
什么是“IAD”
你知道什么是“IAD”吗,请你从网上 查查关于“IAD”患者最主要的症状表现?
辛 苦 了 , 再 见
(三)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网络是大学生必然的选择 (1)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和 网络追逐的热情。
(2)社会的发展需要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
网络的知识和技能。 (3)大学的学习过程要求大学生必须学会和掌握计算机技 术、熟练和科学地利用网络。 (4)大学的环境使得大学生很容易与网络亲密接触。
(2)使用的网络服务
• 电子邮箱: 搜索引擎: 软件上传或下载服务: 信息查询: 网上聊天(聊天室、QQ、ICQ等): BBS论坛、社区、讨论组等: 免费个人主页空间: 电子政务: 网上游戏: 网上购物: 短信服务: 网上教育: 电子杂志: 网络电话: 网上医院: 网上银行: 网上炒股: 网上拍卖: 票务、旅店 预定: 视频会议: VOD点播: 网上直播: 多媒 体娱乐(MP3、FLASH欣赏等): 远程登录: 信息发布: 网上推广: 网上销售: 信息化系统 (ERP、CRM、SCM):
பைடு நூலகம்
资料卡
3、对于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的一些建议
首先,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者排解消极情绪的工具。借网消 愁愁更愁。理由之一是,当你n小时后下网的时候,问题仍然在那儿,“逃得了一 时,逃不过一世”。理由之二,你的上网行为在你不知不觉中已经得到了强化。 从“上网”到“注意力从现实中转移”,再到“忘记生活的的烦恼”。不需要几 次,你就会记住上网能带来忘忧。以后,你一听到调制解调器的声音就会兴奋不 已。 其次,上网之前先定目标。每次花2分钟时间想一想你要上网干什么,把具体要 完成的任务列在纸上。不要认为这个2分钟是多余的,它可以为你省10个2分钟, 甚至100个2分钟。 再次,上网之前先限定时间。看一看你列在纸上的任务,用1分钟估计一下大 概需要多长时间。假设你估计要用40分钟,那么把小闹钟定到20分钟,到时候看 你进展到哪里了?
(三) 大学生上网心理
积极的心理需求
1、关注社会与求知欲望的进取心理
2、自由平等参与和自我实现的尝试心理
3、情感交流与自我价值感的满足心理 4、排解压力与宣泄情绪的减压心理 5、性情陶冶与个性完善的实现心理
(三) 大学生上网心理 消极的心理需求
1、追求感官刺激的心理 2、急功近利的心理 3、发泄欲求的心理 4、逃避现实的心理 5、从众和自卑的心理 6、焦虑心理
2.全球性
5.自由性
3.虚拟性
6.平等性与个性化
二、互联网与大学生
(一)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2000年,香港一研究公司进行的调查发现,香港大学 生每星期平均上网五天,每次上网平均为2.5小时。2002 年,上海市信息辅导服务公司的调查显示,上海各高校的 在校大学生中,接触过网络的人数高达77%,其中经常上
(6)社会功能退化
3.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调整 • • • • (1)正确的认知网络 (2)自律与自我管理 (3)团体心理辅导 (4) 适应网络时代特点,改进高校教育与 管理 • (5) 进行自我调节
三、网瘾症及矫正
(二)网络成瘾的心理障碍
人 网 络 上 瘾 症 网 络 不 道 德 行 为
网 络 孤 独 症
(4)预防和治疗的紧迫性
三、网瘾症及矫正
(一)网络成瘾概述
1.网络成瘾的概念
网络成瘾是指“上网使用者达到一定的时间量后反复使用互
联网,其认知功能、情绪情感功能以及行为活动,甚至生理 活动,已偏离现实生活,受到严重伤害,但其仍不能减少或 停止使用互联网”。包括如下症状: 第一,网络成瘾耐受性
第二,强迫性上网症状
心灵互动
测一测自己有没有网瘾
下列一组问题可以让你自我测试你有没有网瘾或网瘾程度,如果有些相似,请你赶 紧悬崖勒马。 A、是否觉得互联网占据了你的身心 B、是否觉得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感到满足 C、是否无法控制使用互联网 D、当互联网接口被断开时是否感到烦燥不安 E、是否将互联网作为能解决痛苦或改变心情的办法 F、是否对家人或朋友隐瞒你迷恋网络的程度 G、是否因为上网面临危险 H、是否在超出预算后经常忍不住第二天再去 I、是否在下网后感到焦虑 J、你的上网时间是否经常比预算的长
第三,网络退瘾症状 第四,网络成瘾相关问题
三、网瘾症及矫正
(一)网络成瘾概述
2.网瘾症的基本类型
(1)色情成瘾
(2)网络交际成瘾 (3)信息超载成瘾 (4)游戏成瘾 (5)视听成瘾
三、网瘾症及矫正
(一)网络成瘾概述 3.网瘾症对心理的危害
(1)交往方式错位 (2)人性异化 (3)自我迷失 (4)道德失范 (5)技术崇拜
一、互联网的概述
(一)互联网的发展
• 1960年,利克里德尔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人—— 机共生”。 • 1969年,美国国防部出于战略考虑,资助建立了一个名 为ARPANET的网络,把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 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 这是互联网的雏形。 •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投资,在普林斯顿 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依利诺斯大 学和康奈尔大学建立5个超级计算中心,并通过通信线路 互相连接,形成了NSFNET的雏形。 • 至2002年底,全世界上网人数已达6.55亿。
第九章 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互联网的概述
(一)互联网的发展
• 1960年,利克里德尔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人—— 机共生”。 • 1969年,美国国防部出于战略考虑,资助建立了一个名 为ARPANET的网络,把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 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 这是互联网的雏形。 •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投资,在普林斯顿 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依利诺斯大 学和康奈尔大学建立5个超级计算中心,并通过通信线路 互相连接,形成了NSFNET的雏形。 • 至2002年底,全世界上网人数已达6.55亿。
陌生;网络是情感的陷阱,带给你虚拟的憧憬。追寻着是那份激情,
期盼着是那份幻影;放肆在愉悦的情绪中,把握生命中的每一次感 动。”随着高职大学生对网络使用程度的提高,高职大学生上网人 数和上网时间越来越多,网络对高职大学生个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你上网了吗?”正成为高职大学生见面时最流行的问候语,网络 正改变着高职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网络心理 素质已成为当代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同学们,让我们一 起学会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趋利避弊,兴利除害,进人网络,占领网 络,培养健康的网络心理,拥有一个精彩的网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