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文书法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文书法简介
阿拉伯文书法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穆斯林吸收了中文书法艺术的部分书写特点和形体演变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穆斯林传统体的书法艺术。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元至正九年(1349),吴鉴所撰的《重修清净寺碑记》里载,阿拉伯文书法为“书体旁行,有篆、楷、草三法”。
中国传统体阿文书法,按书法工具按分成硬笔体和软笔体,硬笔体指的是用竹片、木片、植物草茎等硬笔物质书写成的书法。
软笔体指的是用毛笔、麻的纤维等软性物质自制而成的排笔书写的书法,称为“盖兰”;按地域而分为南、北、西三大流派。
按书体可分为仿中文书体、榜书体、雷哈尼体、经字画等;按艺术表现形式可分中堂、横幅、立幅、扇屏、扇面、对联;按艺术表现手法可分夸张、分割、虚实、曲折、粗细、变形、借用、立体交叉、部分重叠等形式。
按书写的形状有长、方、圆、菱、扇、三角形、多边、花、果、饰物等式样。
中国传统体阿文书法书写讲究前后呼应,上下协调匀称,字体可大可小,笔锋苍劲有力,结体风骨雄健。
书写时一气呵成,使整体层次分明,线条圆润,宣有立体感。
同时,还讲究“落款”,阿拉伯文书法一般是不用印的,而中国体则融合了汉字书法的特点,一般会在作品的右上方加盖“引首章”,在左下方加盖名章,印面有汉字的,也有阿文的。
中国阿拉伯文书法主要分布主要在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河南、河北、天津等穆斯林民间流传运用。
中国阿文书法注重用笔,也注重用墨,以淡为上,不宜过浓,讲究气韵,一笔呵成。
笔法上则以轻重缓急随势运笔,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书画相谐之感。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与阿拉伯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阿拉伯文书法在中国发展缓慢,但仍坚定不移地进行着自我完善。
张艾布13岁在陈坤先生以“口传心授、言传身带”的传授下,学习书写阿文书法24年,从甘肃到宁夏,为传播阿文书法呕心沥血,但也面临着无人学习的尴尬局面和频临失传的处境,急需得到政府的保护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