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五首(修改后)

归园田居五首(修改后)
归园田居五首(修改后)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学习要求】

1.诵读品读诗歌,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学习本文写景的手法。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3.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诵读品味诗歌,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学时安排】2学时

主要任务: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学习过程】

一、学前尝试

(一)学法指导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全诗,结合诗句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读诗歌,反复吟诵,找出表达诗人感情的诗句,揣摩诗人描绘的田园风光和诗人的心境,感知诗歌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情景交融的艺术。

(二)尝试练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羁.鸟()故渊.()守拙.()荫.后檐()暧暧

..()墟.里()狗吠.( ) 桑树巅.()樊.笼()

2.利用注释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

..中——

羁鸟

..——

..——守拙

暧暧

..——

..——樊笼

依依墟里

..有余闲——

....烟——虚室

3.借助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文学常识填空。

(1)陶潜,又名,字,(朝代)浔阳柴桑人。自称“”,世称。陶渊明开创了诗体。其作品有《》、《》、《》、《》、《》等。(2)《归园田居》是陶渊明归隐时所写,共首,课文所选的是第首,诗人着力描绘了农村恬静的生活,抒发了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的乐趣,从而表现了对的厌恶和对的热爱。

(3)《归园田居》的诗眼是“”,全诗围绕这个字展开。

二、课堂探究

(一)问题探究

1.“归田园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由此题眼你生出了哪些疑问?

2.从何而归?

(1)请用诗中原话回答“从何而归”。

(2)诗中作者用尘网、樊笼比喻什么?谈谈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3.为何而归?

请用诗中原话回答“为何而归”。请结合诗句中具体的字词体会作者的情感。

4.归向何处?

(1)请用诗中原话回答“归向何处”。

(2)诗人回到了的田园去生活有怎样的特点?(请从选材取景,以及写景时视角的变化进行分析)

(3)诗中所描写的田园风光,也不过是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的笔下却显得很美,让人心生向往,为什么会这样?谈谈你的看法。

5.归去如何?

(1)请用诗中原话回答“归去如何”。

(2)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6.“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诗中描写田园风光的句子,分析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二)课堂检测

A填空

1.“自然”一词一语双关,是《归园田居》的关键词。请写出其两层含义:

;。2.“羁鸟”在诗中比喻;“樊笼”在诗中比喻。3.本诗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B选择

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韵:本性、气质B.方宅十余亩方:方向

C.一去三十年去:离开D.榆柳荫后檐荫:遮蔽

2.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B.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C.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D.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3.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4.对整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5.诗人归田园居的原因是()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6.“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以动衬静B.托物言志C.以静衬动D.直抒胸臆三、归纳总结

(一)主旨:

(二)艺术特色:

1.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2.善于写景,情景交融。

3.运用比喻和反衬手法表达自己的爱憎之情。

4.语言朴素自然。

四、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1.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意旨相同的一句是()

A.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D.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

2.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桃李罗堂前”的“罗”,表现出屋前桃树、李树排列整齐而且数量众多。

B.“榆柳荫后檐”中的“荫”,表明屋后栽树很多,这里是名词,是树荫的意思。C.“误落尘网中”的“:误”,表明了作者对为官多年的会很之深。

D.“狗吠深巷中”的“吠”,表明了村居之静,恰是以动写景的手法。

3.下列说法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讲归园田居的原因,第三层讲田园之美,第三层间接抒情,将归田园居的好处。

B.诗人悔恨自己“误落尘网”,成了“羁鸟”、“池鱼”。“恋旧林”、“思故渊”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

C.诗人黯然辞官回故乡,诗人的归隐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自然质性,是对污浊官场生活的否定和唾弃。

D.东晋时,门阀世族把持特权,社会黑暗,官场腐败。“性本丘山”、“质性自然”的诗人显然是与其格格不入的。

4.对本诗诗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天性本来就只喜爱田园、山林。韵,这里指性格、气质。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中,一离开就是三十年(从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归居,实际是十三年。诗人这里有意夸大,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村南的野外开荒,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

(二)仿写: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之一)是一首古老淳朴幽静祥和的田园之歌;一首蕴含人生取舍深义的智慧之歌;一首之歌,一首之歌,一首之歌。

(三)情景式默写:

①《归园田居》中直接表达作者回归园田的原因的诗句是:

②《归园田居》中巧用“比”的手法,书写自己渴望回归自然的句子是:

③《归园田居》中以动衬静描写景物的诗句是:

④《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脱离官场、如释重负的愉悦心情的诗句是:

(四)简答题

阅读全诗,完成下列题目:

1.“尘网”、“樊笼”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村居图。请列举诗人笔下的田园景物,并点明这些景物是从什么角度描绘的。简要概括即可。

3.在诗人眼中,为官时安逸富贵的代名词。陶潜为什么弃官归隐,选择贫苦的农家生活?

五、资料索引

陶潜,一名渊明,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陶渊明的作品多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作品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归园田居》共五首。大概写于诗人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的次年(公元406年)。课文选第一首,诗人以兴奋的场景来写,兴之所至,无意而工,颇得神韵。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学习要求】

1.诵读品读诗歌,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学习本文写景的手法。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3.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诵读品味诗歌,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学时安排】2学时

主要任务: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学习过程】

一、学前尝试

(一)学法指导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借助工具书,疏通字词,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全诗,结合诗句内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读诗歌,反复吟诵,找出表达诗人感情的诗句,揣摩诗人描绘的田园风光和诗人的心境,感知诗歌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情景交融的艺术。

(二)尝试练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羁.鸟()故渊.()守拙.()荫.后檐()暧暧

..()墟.里()狗吠.( ) 桑树巅.()樊.笼()

2.利用注释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适俗韵

...——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

..中——

羁鸟

..——

守拙

..——

暧暧

..——

依依墟里

....烟——

虚室

..有余闲——

樊笼

..——

3.借助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文学常识填空。

(1)陶潜,又名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朝代)浔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其作品有《饮酒》、

《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2)《归园田居》是陶渊明归隐时所写,共5首,课文所选的是第一首,诗人着力描绘

了农村恬静的田园生活,抒发了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的乐趣,从而表现了对仕途生涯的厌恶和对山林生活的热爱。

(3)《归园田居》的诗眼是“归”,全诗围绕这个字展开。

二、课堂探究

(一)问题探究

(一)问题探究

1.“归田园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由此题眼你生出了哪些疑问?

明确:归(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2.从何而归?

(1)请用诗中原话回答“从何而归”。

明确: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

(2)诗中作者用尘网、樊笼比喻什么?谈谈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比喻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3.为何而归?

请用诗中原话回答“为何而归”。请结合诗句中具体的字词体会作者的情感。

提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误”体现了作者对于进入黑暗官场的悔恨,而“爱”字则体现了作者对

于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深深的热爱。

4.归向何处?

(1)请用诗中原话回答“归向何处”。

明确: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2)诗人回到了的田园去生活有怎样的特点?(请从选材取景,以及写景时视角的变化进行分析)

诗人弃官,回到田园中居住,开荒,守拙,生活在自己开垦的田园。

诗人描绘了田园风光: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自然、清新、恬静、淳朴)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3)诗中所描写的田园风光,也不过是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的笔下却显得很美,让人心生向往,为什么会这样?谈谈你的看法。

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感、彻底逃离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从诗中的描写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的内心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生发,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所以,我们读起来,也觉得其中蕴含着盎然的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了美感。

5.归去如何?

(1)请用诗中原话回答“归去如何”。

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6.“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诗中描写田园风光的句子,分析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明确:“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巅”八句,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嚣、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陶渊明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二)课堂检测

A填空

1.“自然”一词一语双关,是《归园田居》的关键词。请写出其两层含义:清新可人大自然;自然而然的生存方式。

2.“羁鸟”在诗中比喻被官场生活束缚了本性的诗人自己;“樊笼”在诗中比喻使人受束缚的官场生活。

3.本诗采用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

B选择

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 )

A.少无适俗韵韵:本性、气质B.方宅十余亩方:方向(四周)C.一去三十年去:离开D.榆柳荫后檐荫:遮蔽

2.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官场生活)B.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C.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D.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3.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4.对整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5.诗人归田园居的原因是( D )

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6.“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 )

A.以动衬静B.托物言志C.以静衬动D.直抒胸臆

三、归纳总结

(一)主旨:

本诗通过叙述平生志趣和描写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生涯的憎恶和摆脱尘网的快慰,抒发了对山林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艺术特色:

1.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2.善于写景,情景交融。

3.运用比喻和反衬手法表达自己的爱憎之情。

4.语言朴素自然。

四、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1.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意旨相同的一句是( D )

A.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D.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

2.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桃李罗堂前”的“罗”,表现出屋前桃树、李树排列整齐而且数量众多。

B.“榆柳荫后檐”中的“荫”,表明屋后栽树很多,这里是名词,是树荫的意思。C.“误落尘网中”的“:误”,表明了作者对为官多年的会很之深。

D.“狗吠深巷中”的“吠”,表明了村居之静,恰是以动写景的手法。

3.下列说法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讲归园田居的原因,第三层讲田园之美,第三层间接抒情,将归田园居的好处。

B.诗人悔恨自己“误落尘网”,成了“羁鸟”、“池鱼”。“恋旧林”、“思故渊”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

C.诗人黯然辞官回故乡,诗人的归隐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自然质性,是对污浊官场生活的否定和唾弃。

D.东晋时,门阀世族把持特权,社会黑暗,官场腐败。“性本丘山”、“质性自然”的诗人显然是与其格格不入的。

4.对本诗诗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天性本来就只喜爱田园、山林。韵,这里指性格、气质。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中,一离开就是三十年(从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县令归居,实际是十三年。诗人这里有意夸大,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村南的野外开荒,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

(二)仿写: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之一)是一首古老淳朴幽静祥和的田园之歌;一首蕴含人生取舍深义的智慧之歌;一首之歌,一首之歌,一首之歌。

一首冲破尘网张扬个性的力量之歌,一首融入自然享受自由的心灵之歌,一首蔑视尘俗实现自我的生命之歌。

(三)情景式默写:

①《归园田居》中直接表达作者回归园田的原因的诗句是: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②《归园田居》中巧用“比”的手法,书写自己渴望回归自然的句子是: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③《归园田居》中以动衬静描写景物的诗句是: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④《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脱离官场、如释重负的愉悦心情的诗句是: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四)简答题

阅读全诗,完成下列题目:

1.“尘网”、“樊笼”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比喻。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2.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村居图。请列举诗人笔下的田园景物,并点明这些景物是从什么角度描绘的。简要概括即可。

诗人从视觉(远景、近景)和听觉(远闻、近闻)两方面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等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这些景色宁静、和谐,一派自然,让人流连忘返。

3.在诗人眼中,为官时安逸富贵的代名词。陶潜为什么弃官归隐,选择贫苦的农家生活?

在陶潜眼中,官场充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在盘根错节的官场生活中,诗人近乎绝望。陶潜弃官归隐,选择贫苦的农家生活正是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绝望之后的选择。

五、资料索引

陶潜,一名渊明,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陶渊明的作品多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作品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归园田居》共五首。大概写于诗人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的次年(公元406年)。课文选第一首,诗人以兴奋的场景来写,兴之所至,无意而工,颇得神韵。

《归园田居》(其一)一等奖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 教学设想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节课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田园诗的把握。理清由“归”字折射出的几个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从而深入体会陶渊明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境。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他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他的名字是?(陶渊明),由上可知,他最美的诗情来自田园,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归隐田园之后的《<归园田居>其一》。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因作《五柳先生传》),谥号“靖节先生”。被后世人称为“百世田园之主,隐逸之宗”。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几做个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往返于官场与田园之间,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直到他63岁去世,终老乡村。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家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而充实的隐居生活,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诗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诗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归园田居·其一 1、注释 (1)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3)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6)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7)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8)荫:荫蔽。 (9)罗:罗列。 (10)暧暧:暗淡的样子。 (11)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整理精校版)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 必修教案 0327 09:56 ::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 使用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标 1.学会在诗意的想象中诗意的朗读诗歌。 2.学习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 3.体味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4.学习诗意的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 教学重点触摸诗人隐藏在诗歌语言和意象之后的诗心。理解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来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2分钟) 教师导入:“假如同学们高中苦读三年,大学苦读四年,毕业后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去做官,有名有利;一是去当农民,平平淡淡,你会怎么选择?(几乎所有学生都会选择做官)是啊,做官的话,且不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单是物质生活水平、地位和身份都比农民要高出很多。我们上学不就是不想再当农民,要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吗?古代贫寒人家的学子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只有一条路,就是考取功名然后做官。但是做官有很多种,有为报效祖国而为官,有为满足私利争做官,前者官难做,但人品高尚;后者官好做,但遭人唾骂。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就是前者,但在走了“三十年”(实际十三年)的仕途以后归隐了,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归园田居》寻找答案。 自由回答适当引导检查预习 二、鉴赏步骤 (一)知人论世(3分钟)

活动一:造句:陶渊明是人?(从思想、性格、朝代、爱好等方面来介绍)并检查预习情况。 教师适当补充: 陶渊明29岁(393)初次出仕,做江州祭酒,不久回家。新居五六年后又先后在桓玄、刘裕、刘敬宣幕下做僚佐,时间都不长。至义熙元年(405)八月,出任彭泽县令,在任八士余天,辞官归田,时年41岁。直至他63岁时去世,再没有出任。据此可发现,是出任还是退隐,青壮年时期的陶渊明在这个问题上多次反复。他之所以三出谋求官职,一是因为家境不好,负担重;二是从小所接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要求他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但他天性热爱田园生活,喜欢读书,不喜欢在俗世杂务上费心思,加上当时朝廷权臣当道,权豪们一心争权夺利,铲除异已,无心致力于清明政治。在奔波劳累的官场生活中倍感不适与厌倦,强烈渴望闲居的乡村田园生活。从彭泽县令任上的辞官,是他与仕途彻底决裂的开始。辞赋《归去来兮》和诗歌《归园田居》正是创作于转折时期。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风格平淡自然,语言质朴清新。(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公布答案)适当补充 (二)诵读感知(5分钟) 活动二: 1.指名学生朗读、点评(以肯定为主) (指导:字准句清,音正腔圆,把握节奏,语调得体。) 2.听录音,感受名家配乐诵读 3.齐读诗歌 (三)眉目传情(3分钟) 活动三: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好似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能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归园田居”的意思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这个明示信息下还潜藏着的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明确:“归”, 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四)情境复原(25分钟) 活动四:自由诵读,思考上面四个问题,从诗中分别找到这四个问题的答案。

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目标: 1、诵读品读诗歌,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 3、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千年已过,我们还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读那高洁的灵魂。 同学们,我刚才说的是谁呢?(——学生答:陶渊明。)我们以前还学过陶渊明的什么作品呢?(学生回答《五柳先生》《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其三)) 师:谁能把这几首诗给大家背诵一下,这几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二、知人论世:略。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听配乐朗诵,注意字音和节奏。 2、一生朗读。(师生评点,注意字音,提醒学生五言诗的节奏) 3、学生再听配乐朗诵,小声跟读。 四、解题,把握思路。 师:我们常常说文章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的信息。那么大家认为"归园田居"这个标题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呢? 学生明确:"归"字 师:也就是说“归”字是文章的题眼。那么我们就围绕“归”字来解读这首诗歌。 2、提问:请问诗人①从何而归?②为何而归?③归向何处?④归去如何? 请大家仔细看课文,回答我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后明确: 1、从何而归? 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鄙弃和厌恶。 追问:还有哪一句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中的“误”字,既写出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又写出自己久居官场的悔恨之情。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第一部分:《归园田居》简介 一、《归园田居》创作背景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有《陶渊明集》。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他蔑视富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给后代有进步理想的作家作出了榜样。他们在反抗权贵和腐朽政治的斗争中从陶诗中汲取了力量。另一方面,陶渊明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的思想和逃避现实斗争的态度,也给后代诗人以消极的思想。 二、《归园田居》主要内容 《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第二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第四首诗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 三、艺术特色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

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 【教学目标】 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做两个选择题。 1、有两种人生道路: ⑴十年寒窗苦读,金榜题名。 ⑵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不上大学。 2、如果走入社会,有两条路: ⑴做官,有名有利; ⑵做农民,平平淡淡。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充满烦琐的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分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归园田居》写于归隐后一年。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三、解题 1、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 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归 2、提问: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讨论、明确: 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去如何? 四、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诗词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诗词赏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 (1)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官 场。 (3)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 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 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 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 怀恋旧居。 (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6)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 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可解释为固守 自己愚拙的本性。 (7)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8)荫:荫蔽。 (9)罗:罗列。 (10)暧暧:暗淡的样子。 (11)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12)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 意。 (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6

(14)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15)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官场。返自然:指归耕 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主动辞去了彭泽县令,决意退隐 田园,从此不再出仕。次年写了《归园田居 》组诗五首,描写自己离开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躬耕生活和田园风光。 本诗是《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 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 开头四句是诗人弃官归田之时对自己的志趣与仕宦生活的反思, 也是对自己 弃官归田原因的交代。“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是说世俗的阿谀奉承诗人 一样也没有学会,反而喜欢宁静、淳朴的田园生活,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本性是与 大自然相通的。这里写的是诗人向来的志趣,也表明他后来的出仕并非本愿 。“适俗韵”,是指逢迎世俗的本性与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本领。 “丘山”则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适俗韵”前缀加“少无”, “丘山”前饰以“本爱”,表现出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误落尘网 中, 一去三十年”, 是对自己仕宦生活的追悔。 说自己进入污浊而又拘束的官场, 是“误落”,表明自己是因一时迷了心窍,才不经意间糊里糊涂入仕的,心中有 几多懊悔与感慨。说自己离开故园山林入仕竟然那么长时间,真是不可思议。这 里面包含了对故园山林的几多眷恋。 “三十年”应是“十三年”, 指作者出仕为 江州祭酒到辞官之后写此诗的这段时间。 诗的五、六句借“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比喻自己思恋旧居,不 喜在外做官。 这是诗人弃官归田之因, 表明他厌倦官场旧生活、 向往田园新生活。
2/6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归园田居·其一》解析

高中必背古诗词之《归园田居·其一》解析《归园田居·其一》是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创作背景 陶渊明任官十三年,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公元405年(义熙元年),即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本诗就是其中一首。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译文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

陶渊明诗词《归园田居·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陶渊明诗词《归园田居·其一》原文译文赏 析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赏析】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 一作:误入)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颠 通 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注释 1.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一作“愿”。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 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
1/8

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4.羁(ji)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 5.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6.野:一作“亩”。际:间。 7 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8.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9.荫(yìn):荫蔽。 10.罗:罗列。 11.暧暧(ài):昏暗,模糊。 12.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 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4.虚室:空室。余闲:闲暇。 15.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16.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参考资料: 1、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43-54 2、 曹明纲. 陶渊明鲍照谢灵运诗文选评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 24-28 3、 唐满先.陶渊明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1-26 4、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3-59 赏析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 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 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 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 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 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 为保 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组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 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陶渊 明写“归园田居 ”其实是写作者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每首诗 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 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 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 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第一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
2/8

归园田居五首原文及赏析

归园田居五首原文及赏析 陶渊明 《归园田居 》诗五首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xiàn)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1 / 10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简单赏析: 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 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 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 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不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 的光景吗?这些描写初读起来, 只觉得自然平淡, 其实构思安排, 颇有精妙。 “方 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虽无雕梁 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 与绚丽交掩成趣。这是近景。“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远景,给人以 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 镜头慢慢拉开, 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 画面是 很淡很淡很淡, 味道却是很浓很浓, 令人胸襟开阔、 心旷神怡。 这景象太过清静, 似乎少一点生气。但诗人没有忘记这一点,请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不是活起来了吗?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 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 陶渊明深感自己周身的社会是充满着物欲与名利之争的, 而他怀揣着不与世 俗同流合污的心态,选择归隐山林,《桃花源记 》和以上诗篇都流露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皈依田园,追求自由的 生活理想。
2 / 10

《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3.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4.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5.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想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节课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田园诗的把握。理清由“归”字折射出的几个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从而深入体会陶渊明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他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他的名字是?(陶渊明),由上可知,他最美的诗情来自田园,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归隐田园之后的《<归园田居>其一》。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因作《五柳先生传》),谥号“靖节先生”。被后世人称为“百世田园之主,隐逸之宗”。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几做个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往返于官场与田园之间,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直到他63岁去世,终老乡村。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家事、

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一) 解题:归园田居,题眼是什么?隐含了哪些信息呢? 归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哪里归后如何 作者: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祖父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 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东晋时局动荡,政治黑暗,陶到29岁时才出仕。 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直到41岁完全弃官归隐。 他是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他把归隐后的劳动感受,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写进诗里,展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人尊称为“田园诗的始祖”. 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 隐逸诗人(41岁归隐田园) 五柳先生(自号,门前五棵柳) 靖节先生(谥号) 早年“大济苍生” 中年“误入歧途” 晚年“归隐田园” 陶诗现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咏怀诗\饮酒史\田园诗三大类,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陶诗的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然 作品:《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 《归园田居》一组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这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背景: 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说:“我们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 于是,陶渊明在出任彭泽令八十多天后,就离开衙门,收拾行装,返回家乡,从此过起隐居生活。对于官场,他丝毫没有眷恋之心,反而有一种重获自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饮酒写诗,过着世外桃源一样的清闲生活,作《归园田居》共五首,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诗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诗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诗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归园田居·其一 1、注释 (1)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6)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7)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8)荫:荫蔽。 (9)罗:罗列。 (10)暧暧:暗淡的样子。 (11)依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12)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4)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15)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2、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其一)课文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课文赏析 《归园田居 》 (其一)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 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 情。 公元 405 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 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 里小儿”, 挂印回家。 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 身不由己的生活, 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 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 陶诗通常呈现素淡平易的面貌, 不见组织雕镂之工。 然而苏东坡说: “ 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渊明诗初看若 散缓,熟看有奇句。”(《冷斋诗话》引)东坡偏爱陶公之为人,尤推崇其 诗,以为自古无人能及,反复吟咏,烂熟在胸,并一一唱和,著有《和陶集》, 体验实较常人为深。这一首主要体现其质朴中的深味,散缓中的精巧。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 神气质。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 种情态、 那种本领吧, 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 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 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 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 执意离开, 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 同时又是一个伏笔, 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 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 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 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 “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 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 一去三十年 ” ,当是 “ 十三年 ”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 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 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内中无限感慨,无 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下面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 虽是“误入尘网”, 却是情性 未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
1/7

《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穿过语言的表象领悟陶渊明诗意田园的内涵及情景交融的意境。 2. 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能作简要介绍。并了解大的时代背景,了解魏晋时期的士族文人。 (2)思考“归”的含义,从何处归,为什么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归纳出作者归后的所做,所闻、所感。 (3)你怎样评价陶渊明的归隐?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教学过程 导入 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 他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他在田园式的题材上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开拓,在诗的语言上达到了后无来者的高度,以致盛唐诗人不得不有所回避……他的名字是?(陶渊明),由上可知,他最美的诗情来自田园,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归隐田园之后的《<归园田居>其一》。 一、作者简介(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师补充) 1、陶渊明介绍 2、时代介绍 指出重点:这首诗就写在“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故事之后。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园田居》共五首,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家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而充实的隐居生活,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二、接下来我们在诵读之中去体味陶渊明 1·音读读准字音,读顺语句,确定停顿 羁鸟jī荫后檐yìn 暧暧ài 墟xū吠fai 桑颠diān 樊笼fán 2·意读以理解诗歌意义、内容为目的进行朗读。弄清各句联系、关键字 3·情读注意诗歌街拍重音语速等,体悟诗人感情

归园田居(5首) 原文、翻译及赏析[优质文档]

归园田居(5首) 原文、翻译及赏析 归园田居(5首)_古诗文网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参考资料 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

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 身世 陶渊明,中国是中国文学史上堪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比肩的伟大诗人。陶渊明自己从来没有说过是哪里人,甚至也不说生于何时何地。于是,在陶渊明的出生年份上,就出现了公元365年、公元369年、公元372年等等多个版本。陶渊明的身世也成了难解之谜。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宜丰学者凌诚沛主持组建了“陶渊明始家▼ 生平 青少年时期(28岁以前)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大司马,祖父、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但陶渊明的父亲死得早,渊明少年时,家运已衰落,“少而贫苦。”他自述:“自余为人,逢运之贪。箪瓢屡罄,絺綌冬陈。”(《自祭文》)但物质生活虽然贫乏,陶渊明的精神生活却很丰富。他学习儒家《六经》,学习《老子》、▼ 归隐 隐逸诗人俗称五柳先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从而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

《归园田居》(其一)优秀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优秀教案 陶渊明 ,东晋诗人。《归园田居 》为著名诗人陶渊明所作,一共 5 首诗歌 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 在诗人的笔下, 田园是与浊 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是现出迷人的诗情书意。 诗人在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 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 人格情操。 《归园田居》(其一)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 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境。 2、 解读诗人归田园前的心境,解读诗人形像。 3、 简单了解陶诗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 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学习方法: 朗读、品读、比较、探究。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做一道选择题:如果大家走入社会,有两条道路 给你们选择——1、做大官,有名有利。2、做农民,平平淡淡。同学 们选择哪条路呢?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 充满烦琐的 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东晋著名文学 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和大家同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
1 / 11

而且, 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 《归园田居》 写于归隐后一年。 其中, 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 渊明的舍与得。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 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 风格平淡自然, 诗味醇厚, 语言清新, 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 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 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三、析题: 文章和诗歌的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 俗话说: 眉目传情。 那么, “ 归园田居 ” 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 ? 题眼是哪个字 ? 是 “归”还是“居”? 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 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 ?(以 \\\'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这节课就要了解的几个问题:1、从何而归;2、为何 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四、诵读 1、听录音,解决生字词,理清大意。 2 、全班齐读。 ( 重读 “ 返 ” 、 “ 暧 ” 和 “ 暖 ”字很像、“吠”字容易写错) 3、自由朗读: 思考: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 五、讨论鉴赏: 1、从何而归? 明确:官场。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 “樊笼”, 这些词反映了 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请 同学们打开优化方案 128 页。 我们班哪个同学说话最大声的, 自告奋勇起来读给 大家听,好吗? 2、为何而归? (1)本性爱田园。 (2)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作者归隐田园为独善其身。 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明确: “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
2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