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
1. ( C )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A. I 状态;
II 。状态;
C.IlI. 状态;
D.第II阶段;
2. ( A ) 作为受弯构件抗裂计算的依据。
A. Ia 状态;
B. IIa 状态;
C. III a 状态;
D. 第II阶段;
3. ( D ) 作为受弯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的依据。
A. Ia 状态;
B. IIa 状态;
C. II. 状态;
D. 第I阶段;
4. ( B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建立是依据哪种破坏形态建立的
A. 少筋破坏;
B.适筋破坏;
C.超筋破坏;
D.界限破坏;
5. ( C ) 下列那个条件不能用来判断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
A. E —;
B. x < E gho;
C. x < 2aj;
D. p < Pmax
6. ( A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截面抵抗矩系数 a.取值为:
A. E (1-0.5 E );
B. E (1+0.5 E );
C. 1- 0.5 E ;
D. 1+0.5 E ;
7. ( C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中,对于双筋截面,下面哪个条件可以满足受压钢筋的屈服
A. x < E gho;
B. x> E ho;
C. x >2a;
D. x< 2a;
8. ( D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中,T形截面划分为两类截面的依据是。
A. 计算公式建立的基本原理不同;
B. 受拉区与受压区截面形状不同;
C. 破坏形态不同;
D. 混凝士受压区的形状不同;
9. ( C ) 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
A. 提高混凝士强度等级;
B 增加保护层厚度;
C.增加截面高度;
D. 增加截面宽度;
10. ( A )在T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假定在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范
围内混凝士的压应力分布是。
A. 均匀分布;
B. 按抛物线形分布;
C. 按三角形分布;
D. 部分均匀,部分不均匀分布;
11. ( B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A. 纵向钢筋内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B. 纵向钢筋外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C. 箍筋外表面到混凝士表面的距离;
D. 纵向钢筋重心到混凝士表面的距离;
12. ( A )在进行钢筋混凝士矩形截面双筋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若x w 2a,则
说明。
A. 受压钢筋配置过多;
B. 受压钢筋配置过少;
C. 梁发生破坏时受压钢筋早已屈服;
D. 截面尺寸过大;
13.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 B )
A. 对
B. 错
C. 不确定
14. 对于x w h,的T形截面梁,因为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相当于宽度为b f的矩形截面梁,所以其配筋率应该按照p =A s/b f h o来计算。(B )
A. 对
B. 错
C. 不确定
15. 板中的分布钢筋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下面。( B )
A. 对
B. 错
C. 不确定
16. 在截面的受压区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对于改善梁截面的延性是有作用的。( A )
A. 对
B. 错
C. 不确定
17. 双筋截面比单筋截面更经济适用。( B )
A. 对
B. 错
C. 不确定
18. 截面复核中,如果E >E,说明梁发生破坏,承载力为0。( B )
A. 对
B. 错
C. 不确定
19. 适筋破坏的特征是破坏始自于受拉钢筋的屈服,然后混凝土受压破坏。( A )
A. 对
B. 错
C. 不确定
20. 正常使用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梁处于梁工作的第1I 阶段。( B )
A. 对
B. 错
C. 不确定
21. 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与的确定依据是平截面假定。
( A )
A. 对
B. 错
C. 不确定择)
22.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 B ),板内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 A )。
A、6—12mm B 、12—25mm C 、8—30mm D 、12—32mm
23、混凝土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在( B )之间。
A、70—100mm B 、100---200mm C 、200---300mm
24、梁的有效高度是指( C )算起。
A、受力钢筋的外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B、箍筋的外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C、受力钢筋的重心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D箍筋的重心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25、混凝土保护层应从( A )算起。
A、受力钢筋的外边缘算起 B 、箍筋的外边缘算起
C、受力钢筋的重心算起 D 、箍筋的重心算起
26、梁中纵筋的作用( A )。
A、受拉
B、受压
C、受剪
D、受扭
27、单向板在( A )个方向配置受力钢筋。
A、1 B 、2 C 、3 D 、4
28、结构中内力主要有弯矩和剪力的构件为( A )。
A、梁B 、柱C 、墙D 、板
29、单向板的钢筋有( B )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三种。
A、架力筋B 、分布钢筋C 、箍筋
30、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三种破坏形态为( A B C )
A、适筋破坏
B、超筋破坏
C、少筋破坏
D、界线破坏
3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梁适筋梁满足的条件是为( A )。
A、pmin W p< pmax B 、pmin> p C 、p< pmax
32、双筋矩形截面梁,当截面校核时,2 a s x/h OW E W E b,则此时该截面所能承担的弯矩是( C )。
A、Mu=fcmbhO2E b(l — O . 5E b) ;
B、Mu=fcmbl O x2 E(l — O . 5E);
C、Mu= fcmbh O2 E (l — O . 5 E ) +As x fy x( h O - a s x);
D Mu=fcmbh O2
E b (l — O . 5 E b) +As,fy x( h O - a s')
33、第一类T形截面梁,验算配筋率时,有效截面面积为( A )0
A、bh ;B 、bh O ;C 、bf' hf' ;D 、bf' h O 。
34、单筋矩形截面,为防止超筋破坏的发生,应满足适用条件 E W E b。与该条件等同的条件是( A )0
A、x W xb ;
B、p W p max=E bfY/fcm ;
C、x > 2 a S ;
D、p > p min 。
35、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时,若AS和AS,均未知,则引入条件E =E b,其实质是( A )。
A、先充分发挥压区混凝土的作用,不足部分用AS,补充,这样求得的AS+A S 较小;
B、通过求极值确定出当E =E b时,(AS X +AS最小;
C、E =E b 是为了满足公式的适用条件;
D、E =E b 是保证梁发生界限破坏。
36、两类T 形截面之间的界限抵抗弯矩值为( B )。
A、Mf=fcmbh02E b(1-0.5 E b);B 、Mf=fcmbf,hf,(h0-hf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