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冲击下的当代小说影视改编_省略_境_以池莉_方方小说电影改编为例_柳艳芳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同时由于影视与文学艺术作为两种叙事模式的根 本差异, 也使改编成了必不可少的 步骤。如果 说忠实 原著的 改编最 大目 的是用大众媒介向更广泛的大众普及已公认的文学经典 , 那么创 造性的改编则发挥了影视艺术家的个性才情, 促使影视成为一门 真正的艺术而非单一的传声 筒, 因此从 这个角度 说, 它更为 导演 们所青睐和津津乐道。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裴就曾指出, 忠实原 著不是目的, 是要通过对原著 的改编, 创造 出新的 艺术生 命。他 说: / 如 5祝福 6, 作为小说, 它是完成了, 而 且是出色地 完成了, 但 是对于电影, 它还只能是一个出发点; 从这里出发, 要完成一部具 有同一内容但不同形式的作品。而形式, 它是任何时候都不会简 单地听命于内容的。0
人之物, 即便 或改或编, 编导自 身的 许多感 情都 很难 与其水 乳交 融。
因此方方在影像时代始终坚守着文 学自身的 本体特性, 在新 世纪创作出了 45万字的最新长篇小说 5水在时间之下 6这是对她 自己也对新世纪文坛来说的重要纯文学 作品, 通过写一 位汉剧女 演员水上灯颠沛流离、曲折起伏的传奇一生, 显露 出人世的复 杂、 人心的幽微, 小说中充满了 由文 字才能 表达 的生 动细节, 必 须用 心灵体验, 才 能领悟的暗示 性思 想, 其宏大 叙事 的模 式坚守 着文 学的独立价值和自主 性地 位。这样 的作品 自然 更受 有识之 士的 青睐, 华谊兄 弟总裁王中磊介绍, 成功影 视作品来 源于好小说, 该 小说基础好、符合影视再创作的原则, 在改编中会 注意地域色 彩,
而最为本质上的变异, 是原作者池莉一直展示的日常 生活的 世俗 性, 在同名电影中却几 乎很难 很难看到, 导 演霍建 起始终 对 来双扬小市民 的心机和庸俗 性采取了 回避态 度。这一 点电影 结 尾对小说的改 编尤为明显。小说 中导致 两人的 最终分 手的原 因 是表 面的成功男士卓雄洲在性生活上的无能, 来双扬是怀 着一种 悲天 悯人的态度离开 了他, 而 电影 则是 她始 终 怀着 作为 一个 女 人, 一定要嫁最爱的男人的 态度, 却发现 卓雄洲 最终要 的不过 是 露水之欢。通过对比可 见, 小说是以世俗的平等作为来双扬的 生 活基 本起点的, 其追求一夜欢愉却发现男人不过是性无能 而决绝 地舍弃的行为 , 这是我们一般女性无法想象的。从小说的中我 们 看到 , 来双 扬虽然保 存了女性的 尊严, 却失去了 道义的支持。 但 霍建 起作为一个男性 导演, 其 电影 中却 依然 秉 持着 传统 的性 别 观, 以男主 角的人格卑 劣, 让 女性重返传 统伦理, 获得道 德、情 感 的认同, 可更深角度看却反 映出导 演那种 俯视女 性的男权 意识, 因为 他最终让己经具有独立生活 能力的 女性重 归可悲 可怜的 小 女人情境。电影是用传 统道德中 的情感 伦理代 替了原 作小说 对
½ 邵锦地, 白劲鹏, 5文学导论 6, 上海外 语教育 出版社, 2006 年 5月. P 300- 301.
¾邵锦地, 白劲鹏, 5文学导论 6, 上海外 语教育 出版社, 2006 年 5月. P 300.
参考文献:
[ 1] 邵锦 地, 白 劲 鹏, 5文 学 导论 6, 上海 外 语 教 育出 版 社, 2006年 5月。
文学界 # 77#
其中 5桃花灿烂 6可说是方方 在读者群中 最富盛名 的中篇 小 说之 一, 拥 有很好的 文艺片改编 基础。据方方 介绍, 几乎是小 说 出版 没多久傅敏就向她讨电影改编权了, ( 下转第 77页 )
远远小于妻子和旅店老板之 间的, 夫妻 相处, 过多的 礼貌反 而会 使得距离扩大化, 关系僵硬。对 于和自 己关系亲 密的人, 我 们也 应礼貌。但是表达礼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这种情况下, 表 面上看起来不礼貌的言语行 为反而还 更能表 达出礼 貌而使 关系 更加亲密。美国妻子和旅店老板之间的社会距离比较大, 用本身 就很礼貌的礼貌言语和行为才有利于建立和谐关系, 缩小彼此的 社会距离。正是因为这样, 旅店老板才在这三人中间成了最懂美 国妻子心思的人。到这里我们也能体会出作者创作的主题, 通过 人物关系间的对比, 反映这对夫 妻之间 微妙关系 的变化, 特 别是 妻子某种意识的觉醒, 敢于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电影版的 5生活秀 6在人物的 选择和情节 的安排上 都基本 与 池莉 小说一致, 只是为了情节更加清晰紧凑和导演个人的 艺术表 现需 要, 删掉了一些 与电 影主 旨关 系不 太密 切 的人 物和 支线 情 节。所有的人 物都紧紧围绕 着主角 来双 扬出 场登场, 所 有的 故 事也 都通过来双扬来进行, 可以说电影中我们只看到来双 扬一个 人物 在重重生活迷雾中挣扎的状态。
º 何兆熊, 5新编 语用 学概 要 6, 上 海外 语教 育出 版社, 2005 年 12月. P228, P229.
» 邵锦地, 白劲鹏, 5文学 导论 6, 上海 外语教 育出版 社, 2006 年 5月. P299.
¼邵锦地, 白劲鹏, 5文学导论 6, 上海外 语教育 出版社, 2006 年 5月. P 300.
因此本文从视觉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 通过对两位汉味的女 作家池莉和方方的作品的影视改编过程的解读和阐释, 尝试剖析 当今视觉文化思潮与文学之间的深切关联, 从而观察影视时代文 学尴尬的生存方式及其多舛的命运。
前文说到由于创造重写性改编受到重视, 导演和编剧就在影
# 70# 文学界
视创 作过程中被赋予了极大的权利, 而中国第五代著名导 演霍建 起就 是这样一个惯常改编文学作品, 并在其中呈现出自己 的艺术 创造从而获得 自己的艺术成功的导演。在这一点上, 其作为编 剧 的妻 子思芜可以说 是功不 可没。本 文先 以霍 建起 导演 的 5生 活 秀 6为例来谈谈这种改编对文学原著产生的变异和创造。
关键词: 视觉文化; 池莉; 方方; 影视改编 中国分类号: I207.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2111( 2010) 04- 0070- 02
新时期以来, 随着世俗消费主义文化的欣欣发展和传媒霸权 的空前高涨, 我们传统的当代文 学格局 已经发 生了深 刻的变迁, 但是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影视视觉文化的强势崛起才是造成 纯文学的影响日益式微的 重要原 因。影视已 经成为 当代大 众审 美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样的格局变化让传统的文学 艺术不可避免地走向边缘化。
[ 2] 戈玲玲, 5教学语用学 6,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年 6 月。
[ 3] 何兆熊, 5新编语用 学概要 6, 上 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 2005 年 12月。
[ 4] 何自然, 5语用 学与 英语 学习 6, 上 海外 语 教育 出版 社, 1996年 12月。
[ 5] 祖大庆, 5语境 要素与 礼貌的 得体性 6, 牡丹 江教 育学院 学报 2006年 06期。
从艺术史的角度上来看, 影视艺术自它开始兴起之时就与文 学结下了断不了的缘分。可 以说没有 文学给 予影视 以丰富 的艺 术原料和内在支撑, 它绝对无法 达到今 天的高度, 可 以说没 有文 学就没有影视; 而在今天, 借助现代传媒而日益发展的影视文化, 特别是优秀的影视剧本, 也反过来极大地扩张了文学的传播和影 响范围, 甚至 也成为文学自身在观念和文体上自我更新的巨大动 力。也正因为如此, 当前, 名小说, 名作家 与影视联姻已是屡见不 鲜了, 小说改 编成影视作品已成为了重要文化现象。影视导演纷 纷看好正当 / 红 0的小 说家 的作品, 因 为这 些作品 普遍 艺术 性较 高, 有较多的 读者受众和商业文化底蕴。
只是将汉剧作为人物 命运 的背景 处理, 让 观众 看到人 物的 生活、 故事。相信这样的改编创作会给我们 带来一定的惊喜。
总之, 文 学和影 视这样两 种不同 的艺术 形式, 它们 自身的价 值都是不容低估的。不 管是 影视 对文学 的侵 蚀还是 文学 对影视 的渐趋认同, 都会使文学 与影 视的独 立性 都会面 临着 挑战, 而打 破这一困境的出路是影视剧本具备更 高的文学 品格, 以满足观众 对其更高的人文精神的需求。而文 学家的坚守, 尤其 是大量优 秀 文学作品的产生才是影视达 到更高水平的中流 砥柱, 在今天这 个 消费社会更需要文学经典提 供有深度的价值理 想和人文 精神, 来 遏制影视往物欲和快感的无限度 沦落。这一命 题对我们 而言, 是 极具思考价值的。
参考文献:
[ 1]戴锦华: 5犹在镜中 6, 知识出版社 1999年. [ 2]黄发有: 5准个体时代的写作 6, 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 [ 3]吴秀明: 5转型时 期的 中国当 代文 学思 潮 6, 浙江 大学 出 版社 2001年。 [ 4]谢见、张颐武: 5大转折一一后 新时期 文化研 究 6, 黑龙 江 教育出版社 1995年。
(邓恋玫 ( 1980 - )பைடு நூலகம்女, 重 庆 人, 本 科, 重 庆财 经 职业 学 院助 教, 研究方向: 英汉 翻译及英美 文学; 王德易, 男, 贵州遵义 人, 重 庆文 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文化文学 )
(上接第 70页 )多年来剧本经过了上十次的修改。我们 绝不怀疑 导演对原作的热 情, 况 且方 方本 人也 对 最终 完 成的 影片 比 较满 意, 尤称女主 角周韵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 5桃花灿烂 6从纯粹艺 术片的客观角度来看, 的确 称不 上一部 优秀 的电 影改编 作品, 根 本原因是导演没有很好 做到调 和文 学与电 影这 两种 不同的 艺术 形式的差异性和小说的剧本改编工作, 其可以 说是十分 明显地标 记着小说与影视两种艺 术形式 对人 性不同 的言 说方 式和深 度的 电影。可见与原创电影的人物相比, 影视改编 作品中的 人物在体 现导演自己性情感上 总是 显得有 些力 不从心 的。因 为终归 是他
我们在交际的过程中, 不能一味地死 抓 / 礼貌 0二 字不放, 而 是应该开动
脑筋想一 下在不同 的场合, 不同的环 境面对不同 的人, 我们 应该怎样施用相对应
礼貌策略。
注释:
¹ 何自然, 5语 用学 与 英 语 学 习 6, 上 海 外 语 教 育 出 版社, 1996年 12月. P107, 108, 109.
视觉文化冲击下的当代小说影视改编的尴尬处境
) ) ) 以池莉、方方小说电影改编为例
柳艳芳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 90年代 以来传 统意 义上的 当代 文学格 局已 经发 生了 巨大的变迁, 而影视文化对这一变化可谓是用力颇深。本论文通 过对池莉、方 方作品的影视改编 过程的 解读和阐 释, 具体的 剖析 影视与文学之间疏离而又暧昧的深切关联, 感知影视时代文学尴 尬的生存状态和其未来的命运走向。
物欲 的审视。 这种改编主旨从原作虚拟写 实而变 成导演 潜意识 的精神 隐
喻, 使影像叙事与原著总有异常之处。这在另一位代表汉味作 家 群的 女作家方方被影视改编的作品 有颇多体现。方 方的 5埋伏 6 和 5行为艺术 6先 后被著 名导 演黄建 新和 霍建 起改编 成电 影, 其 中 5埋伏 6让冯巩获 得金鸡影 帝的殊 荣, 根 据 5行为艺 术 6改编 的 5蓝色爱情 6也让导演霍建起 得到了金鸡 奖最佳导演 奖。而执 导 其中篇名作 5桃花灿 烂 6的是 著名广 告导 演傅 敏, 也 用这 篇小 说 成就 了他的电影处 女作。最 近她的 最新 长篇 小说 5水在 时间 之 下 6也被影视大鳄 华谊王 中军 买下版 权并 将于 近期 将被 改编 成 电视 剧。
人之物, 即便 或改或编, 编导自 身的 许多感 情都 很难 与其水 乳交 融。
因此方方在影像时代始终坚守着文 学自身的 本体特性, 在新 世纪创作出了 45万字的最新长篇小说 5水在时间之下 6这是对她 自己也对新世纪文坛来说的重要纯文学 作品, 通过写一 位汉剧女 演员水上灯颠沛流离、曲折起伏的传奇一生, 显露 出人世的复 杂、 人心的幽微, 小说中充满了 由文 字才能 表达 的生 动细节, 必 须用 心灵体验, 才 能领悟的暗示 性思 想, 其宏大 叙事 的模 式坚守 着文 学的独立价值和自主 性地 位。这样 的作品 自然 更受 有识之 士的 青睐, 华谊兄 弟总裁王中磊介绍, 成功影 视作品来 源于好小说, 该 小说基础好、符合影视再创作的原则, 在改编中会 注意地域色 彩,
而最为本质上的变异, 是原作者池莉一直展示的日常 生活的 世俗 性, 在同名电影中却几 乎很难 很难看到, 导 演霍建 起始终 对 来双扬小市民 的心机和庸俗 性采取了 回避态 度。这一 点电影 结 尾对小说的改 编尤为明显。小说 中导致 两人的 最终分 手的原 因 是表 面的成功男士卓雄洲在性生活上的无能, 来双扬是怀 着一种 悲天 悯人的态度离开 了他, 而 电影 则是 她始 终 怀着 作为 一个 女 人, 一定要嫁最爱的男人的 态度, 却发现 卓雄洲 最终要 的不过 是 露水之欢。通过对比可 见, 小说是以世俗的平等作为来双扬的 生 活基 本起点的, 其追求一夜欢愉却发现男人不过是性无能 而决绝 地舍弃的行为 , 这是我们一般女性无法想象的。从小说的中我 们 看到 , 来双 扬虽然保 存了女性的 尊严, 却失去了 道义的支持。 但 霍建 起作为一个男性 导演, 其 电影 中却 依然 秉 持着 传统 的性 别 观, 以男主 角的人格卑 劣, 让 女性重返传 统伦理, 获得道 德、情 感 的认同, 可更深角度看却反 映出导 演那种 俯视女 性的男权 意识, 因为 他最终让己经具有独立生活 能力的 女性重 归可悲 可怜的 小 女人情境。电影是用传 统道德中 的情感 伦理代 替了原 作小说 对
½ 邵锦地, 白劲鹏, 5文学导论 6, 上海外 语教育 出版社, 2006 年 5月. P 300- 301.
¾邵锦地, 白劲鹏, 5文学导论 6, 上海外 语教育 出版社, 2006 年 5月. P 300.
参考文献:
[ 1] 邵锦 地, 白 劲 鹏, 5文 学 导论 6, 上海 外 语 教 育出 版 社, 2006年 5月。
文学界 # 77#
其中 5桃花灿烂 6可说是方方 在读者群中 最富盛名 的中篇 小 说之 一, 拥 有很好的 文艺片改编 基础。据方方 介绍, 几乎是小 说 出版 没多久傅敏就向她讨电影改编权了, ( 下转第 77页 )
远远小于妻子和旅店老板之 间的, 夫妻 相处, 过多的 礼貌反 而会 使得距离扩大化, 关系僵硬。对 于和自 己关系亲 密的人, 我 们也 应礼貌。但是表达礼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这种情况下, 表 面上看起来不礼貌的言语行 为反而还 更能表 达出礼 貌而使 关系 更加亲密。美国妻子和旅店老板之间的社会距离比较大, 用本身 就很礼貌的礼貌言语和行为才有利于建立和谐关系, 缩小彼此的 社会距离。正是因为这样, 旅店老板才在这三人中间成了最懂美 国妻子心思的人。到这里我们也能体会出作者创作的主题, 通过 人物关系间的对比, 反映这对夫 妻之间 微妙关系 的变化, 特 别是 妻子某种意识的觉醒, 敢于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电影版的 5生活秀 6在人物的 选择和情节 的安排上 都基本 与 池莉 小说一致, 只是为了情节更加清晰紧凑和导演个人的 艺术表 现需 要, 删掉了一些 与电 影主 旨关 系不 太密 切 的人 物和 支线 情 节。所有的人 物都紧紧围绕 着主角 来双 扬出 场登场, 所 有的 故 事也 都通过来双扬来进行, 可以说电影中我们只看到来双 扬一个 人物 在重重生活迷雾中挣扎的状态。
º 何兆熊, 5新编 语用 学概 要 6, 上 海外 语教 育出 版社, 2005 年 12月. P228, P229.
» 邵锦地, 白劲鹏, 5文学 导论 6, 上海 外语教 育出版 社, 2006 年 5月. P299.
¼邵锦地, 白劲鹏, 5文学导论 6, 上海外 语教育 出版社, 2006 年 5月. P 300.
因此本文从视觉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 通过对两位汉味的女 作家池莉和方方的作品的影视改编过程的解读和阐释, 尝试剖析 当今视觉文化思潮与文学之间的深切关联, 从而观察影视时代文 学尴尬的生存方式及其多舛的命运。
前文说到由于创造重写性改编受到重视, 导演和编剧就在影
# 70# 文学界
视创 作过程中被赋予了极大的权利, 而中国第五代著名导 演霍建 起就 是这样一个惯常改编文学作品, 并在其中呈现出自己 的艺术 创造从而获得 自己的艺术成功的导演。在这一点上, 其作为编 剧 的妻 子思芜可以说 是功不 可没。本 文先 以霍 建起 导演 的 5生 活 秀 6为例来谈谈这种改编对文学原著产生的变异和创造。
关键词: 视觉文化; 池莉; 方方; 影视改编 中国分类号: I207.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2111( 2010) 04- 0070- 02
新时期以来, 随着世俗消费主义文化的欣欣发展和传媒霸权 的空前高涨, 我们传统的当代文 学格局 已经发 生了深 刻的变迁, 但是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影视视觉文化的强势崛起才是造成 纯文学的影响日益式微的 重要原 因。影视已 经成为 当代大 众审 美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样的格局变化让传统的文学 艺术不可避免地走向边缘化。
[ 2] 戈玲玲, 5教学语用学 6,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年 6 月。
[ 3] 何兆熊, 5新编语用 学概要 6, 上 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 2005 年 12月。
[ 4] 何自然, 5语用 学与 英语 学习 6, 上 海外 语 教育 出版 社, 1996年 12月。
[ 5] 祖大庆, 5语境 要素与 礼貌的 得体性 6, 牡丹 江教 育学院 学报 2006年 06期。
从艺术史的角度上来看, 影视艺术自它开始兴起之时就与文 学结下了断不了的缘分。可 以说没有 文学给 予影视 以丰富 的艺 术原料和内在支撑, 它绝对无法 达到今 天的高度, 可 以说没 有文 学就没有影视; 而在今天, 借助现代传媒而日益发展的影视文化, 特别是优秀的影视剧本, 也反过来极大地扩张了文学的传播和影 响范围, 甚至 也成为文学自身在观念和文体上自我更新的巨大动 力。也正因为如此, 当前, 名小说, 名作家 与影视联姻已是屡见不 鲜了, 小说改 编成影视作品已成为了重要文化现象。影视导演纷 纷看好正当 / 红 0的小 说家 的作品, 因 为这 些作品 普遍 艺术 性较 高, 有较多的 读者受众和商业文化底蕴。
只是将汉剧作为人物 命运 的背景 处理, 让 观众 看到人 物的 生活、 故事。相信这样的改编创作会给我们 带来一定的惊喜。
总之, 文 学和影 视这样两 种不同 的艺术 形式, 它们 自身的价 值都是不容低估的。不 管是 影视 对文学 的侵 蚀还是 文学 对影视 的渐趋认同, 都会使文学 与影 视的独 立性 都会面 临着 挑战, 而打 破这一困境的出路是影视剧本具备更 高的文学 品格, 以满足观众 对其更高的人文精神的需求。而文 学家的坚守, 尤其 是大量优 秀 文学作品的产生才是影视达 到更高水平的中流 砥柱, 在今天这 个 消费社会更需要文学经典提 供有深度的价值理 想和人文 精神, 来 遏制影视往物欲和快感的无限度 沦落。这一命 题对我们 而言, 是 极具思考价值的。
参考文献:
[ 1]戴锦华: 5犹在镜中 6, 知识出版社 1999年. [ 2]黄发有: 5准个体时代的写作 6, 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 [ 3]吴秀明: 5转型时 期的 中国当 代文 学思 潮 6, 浙江 大学 出 版社 2001年。 [ 4]谢见、张颐武: 5大转折一一后 新时期 文化研 究 6, 黑龙 江 教育出版社 1995年。
(邓恋玫 ( 1980 - )பைடு நூலகம்女, 重 庆 人, 本 科, 重 庆财 经 职业 学 院助 教, 研究方向: 英汉 翻译及英美 文学; 王德易, 男, 贵州遵义 人, 重 庆文 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文化文学 )
(上接第 70页 )多年来剧本经过了上十次的修改。我们 绝不怀疑 导演对原作的热 情, 况 且方 方本 人也 对 最终 完 成的 影片 比 较满 意, 尤称女主 角周韵的表现可圈可点。但是 5桃花灿烂 6从纯粹艺 术片的客观角度来看, 的确 称不 上一部 优秀 的电 影改编 作品, 根 本原因是导演没有很好 做到调 和文 学与电 影这 两种 不同的 艺术 形式的差异性和小说的剧本改编工作, 其可以 说是十分 明显地标 记着小说与影视两种艺 术形式 对人 性不同 的言 说方 式和深 度的 电影。可见与原创电影的人物相比, 影视改编 作品中的 人物在体 现导演自己性情感上 总是 显得有 些力 不从心 的。因 为终归 是他
我们在交际的过程中, 不能一味地死 抓 / 礼貌 0二 字不放, 而 是应该开动
脑筋想一 下在不同 的场合, 不同的环 境面对不同 的人, 我们 应该怎样施用相对应
礼貌策略。
注释:
¹ 何自然, 5语 用学 与 英 语 学 习 6, 上 海 外 语 教 育 出 版社, 1996年 12月. P107, 108, 109.
视觉文化冲击下的当代小说影视改编的尴尬处境
) ) ) 以池莉、方方小说电影改编为例
柳艳芳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 90年代 以来传 统意 义上的 当代 文学格 局已 经发 生了 巨大的变迁, 而影视文化对这一变化可谓是用力颇深。本论文通 过对池莉、方 方作品的影视改编 过程的 解读和阐 释, 具体的 剖析 影视与文学之间疏离而又暧昧的深切关联, 感知影视时代文学尴 尬的生存状态和其未来的命运走向。
物欲 的审视。 这种改编主旨从原作虚拟写 实而变 成导演 潜意识 的精神 隐
喻, 使影像叙事与原著总有异常之处。这在另一位代表汉味作 家 群的 女作家方方被影视改编的作品 有颇多体现。方 方的 5埋伏 6 和 5行为艺术 6先 后被著 名导 演黄建 新和 霍建 起改编 成电 影, 其 中 5埋伏 6让冯巩获 得金鸡影 帝的殊 荣, 根 据 5行为艺 术 6改编 的 5蓝色爱情 6也让导演霍建起 得到了金鸡 奖最佳导演 奖。而执 导 其中篇名作 5桃花灿 烂 6的是 著名广 告导 演傅 敏, 也 用这 篇小 说 成就 了他的电影处 女作。最 近她的 最新 长篇 小说 5水在 时间 之 下 6也被影视大鳄 华谊王 中军 买下版 权并 将于 近期 将被 改编 成 电视 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