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体系构建20170830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围绕提质改造增加的指标 提质改造前平均质量等别:范围在 1-15之间,可保留 1位小数,为提质改造前的平均质量等别(内业计算)。
提质改造后平均质量等别:范围在 1-15之间,可保留
1位小数,为提质改造前的平均质量等别,根据耕地质
量等别更新评定的方法评定后计算。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围绕新增耕地增加的指标 新增耕地中水田面积:其数值必须小于等于新增耕地面积。 新增耕地中水浇地面积:其数值必须小于等于新增耕地面
积。
新增耕地中旱地面积:其数值必须小于等于新增耕地面积。
新增耕地面积=新增水田+水浇地+旱地面积。
8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围绕新增耕地增加的指标 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加权平均计算新增耕地的平 均质量等别。 平均等别 =(等别 1*该等别面积 +等别 2*该等别面积……) /新增耕地总面积 新增产能指标:系统自动计算,其数值等于新增耕地
部开展新增耕地核查:核查标准是新增耕地在当年项目区内,二
级地类升级的耕地图斑要在2016年以后验收的项目区内。
22
四、有关要求与建议
3.做好项目涉及耕地质量等别更新工作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与年度更新,将作为落实占优补优的核查数据
基础。
被占用耕地:内业套合农用地分等数据成果,加权平均计算占用 耕地质量等别。
21
四、有关要求与建议
2.做好项目涉及耕地的年度变更调查与质量更新工作
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是部利用综合监管平台开展各项核查的基础,
也是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的数据来源,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认
真开展变更。 新增耕地:验收当年及时纳入变更调查,认真确认新增的水田、
水浇地、旱地。
耕地升级:旱地变更为水浇地、水田,水浇地变更为水田,都要 及时纳入当年变更。
6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几个概念 耕地二级地类:包括水田、水浇地、旱地。是支撑占 水补水、占优补优的基础分类调查数据。 补改结合:以补充新增耕地、改造现有耕地质量相结
合落实占补平衡的方式。占1=补1+改1
提质改造:对现有耕地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使之质量 等别有提高或二级地类改造升级的土地整治工程。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4
一、占补平衡管理总体形势
新要求、新变化 纲领性文件——中央4号文件
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控占用、调方式、算大帐、差别化的占补平衡新方式。 整合资源、整合资金,高标准农田和各类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经核定 后可用于占补平衡。 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 规范省域内调剂管理,相邻市县或资源条件相似地区调剂。 严格补充耕地认定、质量评定与年度变更。
24
谢谢。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Center,MLR
12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围绕提质改造增加的指标 提升产能指标:系统自动计算,其数值等于质量提升 面积×(提质改造前平均质量等别 - 提质改造后平均
质量等别)。
注意:区分新增耕地的指标与提质改造的指标。
13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以一个一般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总规模100亩,其中有50亩为未利用 地,有 50 亩现状为旱地。未利用地全部开发为耕地,有
三、监管体系构建
占补平衡如何挂钩 以一个建设用地项目为例 那么这个建设项目与刚刚的补充耕地项目挂钩,可 以抵消50 亩的新增耕地指标, 50亩的水田指标,产能指
标还差 100 ,就需要与其他的补改结合项目挂钩,弥补
100的产能指标差额。同理,如果水田指标不能弥补,也 需要与其他提质改造项目挂钩,弥补水田差额。
30亩水田,20亩旱地。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等。50
亩原旱地实施了提质改造,改造为水田面积 20 亩,质量
等别由原来的10等提高为9等。
14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以一个一般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指标填写: 新增耕地指标:新增耕地面积 50亩,其中新增水田面积
30亩,新增旱地面积20亩,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9等。
18
三、监管体系构建
如何运用补改结合政策 流程图
19
三、监管体系构建
监测监管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重项目审批与验收管理、轻项目监管的现象依然存在; 依靠实地抽查检查为主、信息化手段应用不足的问题比 较突出;
以考核抓落实、以奖惩促建设的手段还不够硬;
信息入库难点较多——技术人员留不住、省级审核虚化, 入库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全面、不及时情况虽逐步 好转,但没有彻底从机制上解决。
高标准农田项目均要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中备案。备案项目
信息作为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质量等别更新的重要依据。
5.关于二调新增耕地
属于利用2009年70号文件,在二调新增耕地上开展土地整治的项 目,其新增耕地不能用于占补平衡,目前仍予以锁定。如果目前锁定 的项目有由于政策理解偏差导致锁定,项目立项时间在2010年以前立 项的项目,可根据情况予以举证。
3
一、占补平衡管理总体形势
新要求、新变化
2017年中央1号文件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
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措施。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质量。 允许通过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指标在省域内 调剂,按规定或合同约定取得指标调剂收益。
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 探索对资源匮乏省份补充耕地实行国家统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 体系构建
陈正 2017年9月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内容提要
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总体形势
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耕地占补平衡监管体系构建
有关要求与建议
提质改造指标:提质改造面积 50亩,改造为水田面积 20 亩。这 50 亩都进行了土壤培肥,质量有提升,提质改造 前平均质量等别10等,提质改造后为9等。
15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以一个一般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系统后台的指标计算: 新增耕地指标:50亩;
水田指标:新增的30亩+改造的20亩=50亩;
面积×(16 - 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
9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围绕提质改造增加的指标 提质改造面积:指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区内耕地质量 等别有提升和耕地二级地类发生变化的总面积。即:
项目区内耕地图斑等别提高的面积 + 旱改水的面积。
(因为地类改造的耕地一般都伴随质量等别的提升)
新增耕地:按照农用地分等有关技术要求、程序,认真开展质量
等别评定,计算加权平均等别,认真填报系统。 提质改造耕地:及时纳入年度质量等别更新,在数据库中变更等
别,计算加权平均等别,认真填报系统。
23
四、有关要求与建议
4.做好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工作
高标准农田统一上图入库的通知即将下发,要求各地、各部门的
5
一、占补平衡管理总体形势
新要求、新变化 2015年7号文,2016年8号文 补充耕地承诺制:国家重点项目,承诺延期占一补一、 占优补优、占水补水, 2 年、最多不晚于建设项目竣工。
补改结合: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可通过补改结合落实占优
补优、占水补水;一般城市用地项目要求占优补优; “十二五”以来的土地整治项目不得作为提质改造范围; 旱改水必须在最新年度土地调查中属于旱地。
20
四、有关要求与建议
1.系统补录要求
系统原有储备占补平衡指标可补充完善新增水田,有关补充 耕地项目可补充提质改造信息。
限定权限,限定时间,限定指标
限定权限:省级用户权限。
限定时间:预计在2017年10月底以前。 限定指标:2016年以前验收的项目只可补录新增水田、新增水 浇地、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指标;2016年验收项目还可补录 补改结合指标。其他指标均锁定。流程图
其数值必须小于等于建设总规模减去新增耕地面积。
10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围绕提质改造增加的指标 改造为水田面积:指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将项目区原 旱地或水浇地改造为水田的面积。
改造为水浇地面积:指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将项目区
原旱地改造为水浇地的面积。改造为水田面积与改造
为水浇地面积之和小于等于提质改造面积。
产能指标:(16-9)*50+(10-9)*50=400。
16
三、监管体系构建
占补平衡如何挂钩 以一个建设用地项目为例 该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 50 亩,占用全部为水田, 占用耕地平均耕地质量等别为6等。 该项目耕地面积损失 50亩,水田面积损失 50亩,产能 损失(16-6)*50=500。
17
一、占补平衡管理总体形势
新要求、新变化 2016年中央1号文件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建设标准、上图入库、监管考核; 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
位一体’保护。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探索将通过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 的指标; 研究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补充耕地由国家统筹的具体办法。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围绕提质改造增加的指标 提质改造前平均质量等别:范围在 1-15之间,可保留 1位小数,为提质改造前的平均质量等别(内业计算)。
提质改造后平均质量等别:范围在 1-15之间,可保留
1位小数,为提质改造前的平均质量等别,根据耕地质
量等别更新评定的方法评定后计算。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围绕新增耕地增加的指标 新增耕地中水田面积:其数值必须小于等于新增耕地面积。 新增耕地中水浇地面积:其数值必须小于等于新增耕地面
积。
新增耕地中旱地面积:其数值必须小于等于新增耕地面积。
新增耕地面积=新增水田+水浇地+旱地面积。
8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围绕新增耕地增加的指标 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加权平均计算新增耕地的平 均质量等别。 平均等别 =(等别 1*该等别面积 +等别 2*该等别面积……) /新增耕地总面积 新增产能指标:系统自动计算,其数值等于新增耕地
部开展新增耕地核查:核查标准是新增耕地在当年项目区内,二
级地类升级的耕地图斑要在2016年以后验收的项目区内。
22
四、有关要求与建议
3.做好项目涉及耕地质量等别更新工作
耕地质量等别评定与年度更新,将作为落实占优补优的核查数据
基础。
被占用耕地:内业套合农用地分等数据成果,加权平均计算占用 耕地质量等别。
21
四、有关要求与建议
2.做好项目涉及耕地的年度变更调查与质量更新工作
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是部利用综合监管平台开展各项核查的基础,
也是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的数据来源,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认
真开展变更。 新增耕地:验收当年及时纳入变更调查,认真确认新增的水田、
水浇地、旱地。
耕地升级:旱地变更为水浇地、水田,水浇地变更为水田,都要 及时纳入当年变更。
6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几个概念 耕地二级地类:包括水田、水浇地、旱地。是支撑占 水补水、占优补优的基础分类调查数据。 补改结合:以补充新增耕地、改造现有耕地质量相结
合落实占补平衡的方式。占1=补1+改1
提质改造:对现有耕地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使之质量 等别有提高或二级地类改造升级的土地整治工程。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4
一、占补平衡管理总体形势
新要求、新变化 纲领性文件——中央4号文件
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控占用、调方式、算大帐、差别化的占补平衡新方式。 整合资源、整合资金,高标准农田和各类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经核定 后可用于占补平衡。 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 规范省域内调剂管理,相邻市县或资源条件相似地区调剂。 严格补充耕地认定、质量评定与年度变更。
24
谢谢。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Center,MLR
12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围绕提质改造增加的指标 提升产能指标:系统自动计算,其数值等于质量提升 面积×(提质改造前平均质量等别 - 提质改造后平均
质量等别)。
注意:区分新增耕地的指标与提质改造的指标。
13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以一个一般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总规模100亩,其中有50亩为未利用 地,有 50 亩现状为旱地。未利用地全部开发为耕地,有
三、监管体系构建
占补平衡如何挂钩 以一个建设用地项目为例 那么这个建设项目与刚刚的补充耕地项目挂钩,可 以抵消50 亩的新增耕地指标, 50亩的水田指标,产能指
标还差 100 ,就需要与其他的补改结合项目挂钩,弥补
100的产能指标差额。同理,如果水田指标不能弥补,也 需要与其他提质改造项目挂钩,弥补水田差额。
30亩水田,20亩旱地。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等。50
亩原旱地实施了提质改造,改造为水田面积 20 亩,质量
等别由原来的10等提高为9等。
14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以一个一般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指标填写: 新增耕地指标:新增耕地面积 50亩,其中新增水田面积
30亩,新增旱地面积20亩,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9等。
18
三、监管体系构建
如何运用补改结合政策 流程图
19
三、监管体系构建
监测监管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重项目审批与验收管理、轻项目监管的现象依然存在; 依靠实地抽查检查为主、信息化手段应用不足的问题比 较突出;
以考核抓落实、以奖惩促建设的手段还不够硬;
信息入库难点较多——技术人员留不住、省级审核虚化, 入库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全面、不及时情况虽逐步 好转,但没有彻底从机制上解决。
高标准农田项目均要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中备案。备案项目
信息作为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和质量等别更新的重要依据。
5.关于二调新增耕地
属于利用2009年70号文件,在二调新增耕地上开展土地整治的项 目,其新增耕地不能用于占补平衡,目前仍予以锁定。如果目前锁定 的项目有由于政策理解偏差导致锁定,项目立项时间在2010年以前立 项的项目,可根据情况予以举证。
3
一、占补平衡管理总体形势
新要求、新变化
2017年中央1号文件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
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措施。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质量。 允许通过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指标在省域内 调剂,按规定或合同约定取得指标调剂收益。
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 探索对资源匮乏省份补充耕地实行国家统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 体系构建
陈正 2017年9月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内容提要
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总体形势
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耕地占补平衡监管体系构建
有关要求与建议
提质改造指标:提质改造面积 50亩,改造为水田面积 20 亩。这 50 亩都进行了土壤培肥,质量有提升,提质改造 前平均质量等别10等,提质改造后为9等。
15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以一个一般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系统后台的指标计算: 新增耕地指标:50亩;
水田指标:新增的30亩+改造的20亩=50亩;
面积×(16 - 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
9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围绕提质改造增加的指标 提质改造面积:指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区内耕地质量 等别有提升和耕地二级地类发生变化的总面积。即:
项目区内耕地图斑等别提高的面积 + 旱改水的面积。
(因为地类改造的耕地一般都伴随质量等别的提升)
新增耕地:按照农用地分等有关技术要求、程序,认真开展质量
等别评定,计算加权平均等别,认真填报系统。 提质改造耕地:及时纳入年度质量等别更新,在数据库中变更等
别,计算加权平均等别,认真填报系统。
23
四、有关要求与建议
4.做好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工作
高标准农田统一上图入库的通知即将下发,要求各地、各部门的
5
一、占补平衡管理总体形势
新要求、新变化 2015年7号文,2016年8号文 补充耕地承诺制:国家重点项目,承诺延期占一补一、 占优补优、占水补水, 2 年、最多不晚于建设项目竣工。
补改结合:单独选址建设项目可通过补改结合落实占优
补优、占水补水;一般城市用地项目要求占优补优; “十二五”以来的土地整治项目不得作为提质改造范围; 旱改水必须在最新年度土地调查中属于旱地。
20
四、有关要求与建议
1.系统补录要求
系统原有储备占补平衡指标可补充完善新增水田,有关补充 耕地项目可补充提质改造信息。
限定权限,限定时间,限定指标
限定权限:省级用户权限。
限定时间:预计在2017年10月底以前。 限定指标:2016年以前验收的项目只可补录新增水田、新增水 浇地、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指标;2016年验收项目还可补录 补改结合指标。其他指标均锁定。流程图
其数值必须小于等于建设总规模减去新增耕地面积。
10
二、系统升级指标内涵
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 围绕提质改造增加的指标 改造为水田面积:指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将项目区原 旱地或水浇地改造为水田的面积。
改造为水浇地面积:指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将项目区
原旱地改造为水浇地的面积。改造为水田面积与改造
为水浇地面积之和小于等于提质改造面积。
产能指标:(16-9)*50+(10-9)*50=400。
16
三、监管体系构建
占补平衡如何挂钩 以一个建设用地项目为例 该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 50 亩,占用全部为水田, 占用耕地平均耕地质量等别为6等。 该项目耕地面积损失 50亩,水田面积损失 50亩,产能 损失(16-6)*50=500。
17
一、占补平衡管理总体形势
新要求、新变化 2016年中央1号文件 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建设标准、上图入库、监管考核; 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
位一体’保护。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探索将通过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 的指标; 研究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补充耕地由国家统筹的具体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