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模型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附录五模型检测方法

对于模型检测而言,最核心的内容是检测概念的一致性,而概念的一致性有各个方面的内容,既有概念的展现,又有概念的实现。在概念的展现方面,应该以业务部门的要求为准,概念的实现方面,主要检测以下几点:

1、静态概念检测:通过判定条件检测系统中的数据是否满足概念验证标准。

2、对象检测:可以通过对调用堆栈的检查,确认系统的实际执行是否采用的对象的方法——当前的对象方法并不全,检测不能完整反映实现

3、Schema检测:检测服务传递的信息中间涉及的对象定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动态存储检测:选取反映业务概念的核心数据表,通过执行业务处理,检测数据变化是否符合预期。

为了保证检测标准及结果的客观性,对于测试的结果可以人工检查,但应以被测系统提供的数据本身,或者检测系统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得到的客观数据为基准。对对象的识别可以通过获得进程的调用堆栈获取实际在操作系统执行的结果检查,以检查对象名、方法名为基本手段。主要检查系统调用的方法是否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以及对象、方法的命名、参数是否符合规范定义。

1.1.1 静态概念及存储检测

静态概念检测主要是为了验证系统中对象的粒度以及对象的静态关系是否

满足概念定义的需要。

概念检测主要包含对象粒度和关系两方面。检测时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采用有统一编码的业务概念在系统中寻找相关对象的实现,用以检查与业务要求的对象粒度的一致性,另一种方法是可以设定业务场景,要求将相关对象在系统生成,然后检查对象在系统中的关系是否与规范描述的一致。

1.1.1.1 静态存储结构及编码检测方法

检查核心表与设计是否一致(被检测系统可以提供与PDM一一对应的物理表或视图。):

1、表:

a)命名检查:根据PDM,在系统中应存在被检测表。如果因考虑系统处

理效率,将表按一定原则拆分为多个表,被拆分的多个表的结构应

一致,其命名应包含PDM中表名部分。如因表名长度限制,表名中

的完整英文单词可以被缩写替代。

b)表间关系:与其他表的外键关联要么存在系统可以查询的约束证明

其存在,或者因系统物理设计的特殊考虑未建约束,但可以在其它

表中查到主键值对应的记录。

2、字段:

a)规定的字段名应在表中与PDM命名一致。

b)字段取值类型应保持一致。允许数值类型转换为字符类型。

c)字符的长度应不少于PDM规定长度。

3、关键编码:

a)PDM规定的标准编码在系统表中存在,并且汉字说明与PDM规定一

致。

1.1.1.2 产品域概念检测范围及步骤

概念检测依赖于对概念的可操作的判断准则的确定,产品、销售品的概念的一致性尤为重要,但有赖于统一的产品和销售品目录的发布。检测主要包括:第一,产品、销售品目录与标准目录的一致性。在系统检测时,将依据统一发布的产品和销售品目录按照如下的步骤检测系统概念的一致性:

1)通过界面提取系统产品目录,比照统一产品目录,考察几个方面的一致性

a)目录结构一致。

b)产品命名一致。

c)产品标准编码一致。

其中,根据业务开展的情况,省公司可以缺少部分产品,但目录结构

应保持一致,节点的层次关系保持一致。

2)抽取部分产品,在系统产品规格表查询是否有相应的记录,并检查在系统中的目录节点与产品的关联关系是否与集团目录一致。

3)同样的步骤比照销售品目录与系统实现进行检查。

第二,产品实例、销售品实例的存储检查。可以通过查找系统中在集团目录中的销售品,设计以下几类场景的数据存储检查:

1)基础销售品。

2)e9品牌类套餐,既有产品关联营销资源,也有购买销售品赠送营销资源的情形的。

3)一个产品加入两个套餐的情况。

主要检查

1、销售品规格与产品规格的关联关系;

2、销售品实例与产品实例的关联关系;

3、销售品规格与实例的关联关系;

4、产品实例与规格的关联关系;

5、产品规格与角色的关系;

6、产品实例与规格实例的关系;

7、产品规格与营销资源的关系;

8、销售品规格与营销资源的关系;

9、不同类型的产品实例之间的关系;

1.1.1.3 产品域检测表、字段及编码列表

检测表清单:

检测编码清单:

1.1.2 对象检测

对象检测的关键是检查系统是否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以及对象的协作

关系是否满足预期。由于目前系统已经定义了大量的服务,而目前的方法并不完善,因此,本次检测的重点在于面向对象方法的采用。

检测时,可以通过检查在特定场景下的调用序列。

1.1.3 Schema检测

Schema检测的目的是保证在系统消息传递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信息表示符合系统的定义。主要检测系统或子系统间的消息内容以及各式是否符合接口定义。

具体的方法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截取系统调用服务的接口消息,对接口消息进行分析,分离出数据格式及内容,与规范的接口定义相比照,在这个层面应该保持每一个信息项的一致,以及各式要求的一致。

1.1.4 动态存储检测

动态存储检测主要检查在一定的业务处理要求下,系统的数据变化是否满足规范的需要。

检测方法可以采用设定的业务场景,预设预期的结果,在系统处理完成后,检查系统数据的变化情况,看能否满足规范设计情况。一般包括:

1.生成的对象是否完整。

2.修改的对象的属性变化是否符合预期。

3.修改或生成的对象关系是否符合预期。

4.删除的对象是否符合预期。

5.对象生成或变化的时间顺序是否符合预期。

1.1.4.1 检测范围及步骤

1.1.4.1.1产品域

按如下步骤设计场景检查相关数据库表的数据存储变化:

1、选择一部电话、一部宽带,受理前,记录系统产品、销售品实例情况。

2、然后新装一部天翼收机,并加入e9,完成受理,并直至完工确认,检查

系统产品、销售品及相关数据的存储。包括:

i.新装产品实例信息是否正确生成;

ii.新装销售品实例信息是否正确生成;

iii.原产品与新套餐中的角色关联是否建立;

iv.原产品关联销售品关系是否已经改变;

v.原产品关联的营销资源应未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