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摘要:为了回应网络兴起环境下各种“唱衰传统媒体”的言论,解读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笔者从学术研究行为和学术期刊出版行为的基本特征出发,梳理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内在要求和内生条件,并提出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提升路径。

网络的兴起正在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唱衰传统媒体”是当前的“主流舆论”,各种基于网络的论坛、社区、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不断涌现,以此为标志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是触动着传统媒体人的神经,似乎是传统媒体人都彻底“OUT”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网络改变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改变?应该坚守些什么?对于学术期刊这种传统媒体,网络给它带来了哪些改变?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如何应对?学术期刊编辑在网络环境下应该具备哪些素质?难道懂得新媒体和网络技术就能够成为合格的学术期刊编辑了吗?传统纸本形态的学术期刊也许将来会彻底消失或者存量会趋于零,那么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的本质是否就完全改变了?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内在要求是什么?哪些条件可以内生出学术期刊编辑所需要具备的素质?顺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试图从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这个逻辑起点开始,梳理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内在要求和内生条件,并提出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提升路径。

一、学术研究与学术期刊

学术研究行为的主要特征是逻辑链条的建构,主要目的是解释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从解释客观世界的角度来说,学术研究就是要透过现象来寻找现象产生的原因。能够使现象产生的因素可能有无数个,学术研究必须找出控制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不同的学者可能对控制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不同的认识,只要是自身的逻辑自洽都应该属于学术研究。从逻辑链条建构的角度来说,或长或短的逻辑链条总要有一个逻辑起点,这就涉及基本的前提和假设。由于学者对事物的看法可能有很多种,前提和假设这个逻辑起点也就可能有很多种,于是学术研究所建构的逻辑链条就可能多种多样,各种逻辑链条只要是自身的逻辑自洽就应该没有对与错之分,所以学术应该是超越对错的或者说学术是无对错的。[1]学术超越对错的特征内在地要求“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也就是科斯所说的“思想市场应该与经济市场并驾齐驱”[2]。正是由于学术超越对错的特征,学术期刊这种学术交流平台或者说思想市场的基础设施才有了产生和发展的最为原始的充足理由。学术期刊可以视为不到场的讨论会,虽然没有学术期刊同样可以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但是学术期刊可以使学术交流和讨论建制化、日常化和高效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术期刊原本应该是专业化的,不同兴趣爱好的学者会形成不同的圈子或者群体,而不同的圈子或者群体需要不同的学术期刊这种学术交流平台。学术期刊编辑是学术期刊产品的生产者,学术期刊产品的高效生产也就自然地依赖于学术期刊编辑的高素质化。

二、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内在要求

学术期刊的生产要由学术期刊编辑来完成,能够支撑学术期刊编辑完成本职工作的素质要求就是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内在要求。在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甚至是市场社会整体转型的大环境中,学术期刊要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学术、市场、宣传这三重逻辑的束缚。

[3]学术逻辑就是要符合学术传播的规律,市场逻辑就是要符合市场的需要,宣传逻辑就是要符合宣传者的需求。与这三重逻辑相对应,学术期刊编辑就内在地需要具备学术素质、市场素质和宣传素质。学术期刊编辑要具备学术素质,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能够深入理解和洞察学术研究的特征,能够准确把握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平台或者说思想市场基础设施的基本属性,能够对学术论文这种学术期刊产品的生产要素或者说原材料的组织、审查和规范化处理的规律全面了解。至于学术期刊编辑应该是“专家”还是“杂家”的问题,不能泛泛而谈,要基于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内在要求而定。对于特定的学术期刊编辑来说,更多趋向于

向“专家”发展还是更多趋向于向“杂家”发展,这就涉及分析问题方法的转换,需要从基于“有和没有”的有无分析方法转向基于“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边际分析方法。[4]如果学术期刊编辑知识面的现状相对于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内在要求来说过于专业了,那么就应该更多趋向于向“杂家”发展;如果学术期刊编辑知识面的现状相对于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内在要求来说过于庞杂了,那么就应该更多趋向于向“专家”发展。

学术期刊编辑要具备市场素质,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能够懂得市场规律,熟悉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利益与风险、价格和信号、市场和企业以及企业家决策与价格信号的相互关系,也要清楚制度与技术、政府规制与市场自由生产的相互影响。网络的发展改变了社会交往的底层结构,但是学术研究的基本特征并没有改变,微博、微信等层出不穷的新生传播技术以及手机、iPad等五花八门的受众信息接收终端,改变的更多的是学术期刊或者学术传播的市场结构、商务模式和传播形态,而无涉学术研究行为的实质。因此,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对学术期刊编辑的市场素质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而对于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素质并没有实质上的触动。

学术期刊编辑要具备宣传素质,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把精力聚焦于学术传播本身并维护和支持政治纲领和路线,要从国家利益的整体视角来看待宣传主体、宣传行为和宣传目的,使学术期刊的生产能够在促进思想市场繁荣的同时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三、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内生条件

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提升是学术期刊市场乃至思想市场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素质、市场素质和宣传素质都不可能是天然具备的,只能通过逐步的内在自我追求以及外在激励和培养而形成。从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内涵来看,学术期刊编辑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以及学术期刊编辑职业的制度安排是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重要内生条件。没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起码的担当精神,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素质、市场素质和宣传素质都难以通过自我追求而内生出来。从电视剧《乔家大院》中乔致庸“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理想,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追求,再到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我们都能深刻地体会到,真正的成功者所具备的素质都是由发自内心的自我追求而内生的。从学术期刊编辑群体中的成功者来看,美国《物理评论》就是3位来自康奈尔大学物理系的创始人基于对重实用、轻理论的思想导致美国“纯科学”研究落后状况的担忧,为唤起美国社会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视而创办的学术期刊,《物理评论》的创办对于推动美国物理学乃至整个基础科学的发展,促进美国代替英国、德国和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5]当下我国学术期刊出版行业正处于转企改制的关键阶段,学术期刊编辑群体中的有识之士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博客、微博、微信为学术期刊出版体制的改革鼓与呼,都充分地体现出学术期刊编辑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也能够清晰地诠释学术期刊编辑素质内生于学术期刊编辑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我们通常认为行为是内生于制度的,有什么样的制度就会内生出什么样的行为,就像我们常说的“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同样,学术期刊编辑的素质也会内生于学术期刊出版制度,因为学术期刊出版的制度安排会为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形成提供正向或者负向的激励,而且学术期刊编辑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况都会对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形成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时下我国多数学术期刊编辑依附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边缘化生存状况,使学术期刊编辑难以拥有原本应该存在的职业尊严和职业主体性,严重降低了学术期刊出版行业对于高级人才的吸引力,并进而影响了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提升。

四、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提升路径

我们常会听到“爱一行,干一行”的言论,意思是说爱哪一行才去选择干哪一行,从学理上来说这句话是把“爱”当成了“干”的外生条件,而且认为“爱”不会随着“干”的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