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专)论文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地域文化(专)》课程论文写作规范

一、选题指南

1.结合自己学习体会和当前社会需求谈谈学习地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

2.介绍三秦文化遗址一例,并分析其文化内涵。

3.选取陕西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或文学家,介绍其历史事迹,并分析其历史地位、历史成就和历史影响。

4.介绍一下家乡饮食文化,分析其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5.考察你所在的地区历史和现状,谈谈陕西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二、具体要求:

1.从以上选题指南中任选一项进行写作;在选题指南基础上自定论题,不能偏离主题。

2. 论文应立论准确,文必对题,有自己的观点和体会,理论应联系实际,有所创新。

3.论文要求规范化,全文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五部分。内容摘要字数为100—150字,关键词3—5个,参考文献至少在5篇以上,并在文尾列出。论文字数要求2000字以上。

4.不在选题指南范围内写作,以及复制、抄袭别人论文者,论文内容雷同者均以零分计。

三、论文评价标准

1. 选题正确15分

2. 论点、论据40分

3. 材料、数据20分

4. 写作规范性15分

5. 字数要求10分

附件:论文格式要求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专)

分校(工作站)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年月

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开本为A4纸;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

左装订线0.5cm

2.装订顺序:封皮→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

3.中文摘要:【摘要】和【关键词】均为宋体小四号加粗,内容宋体小四号,各关键词间距3个空格,摘要行距为固定值25磅。

4.正文:

(1)标题:黑体二号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2)正文: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行距1.5倍行距;

(3)一级标题格式:序号为“一、”,小三号黑体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4)二级标题格式:序号为“(一)”,四号宋体,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末尾不加标点;

(5)三级标题格式:序号为“1.”,起首空两格,空一格后接排正文,小四号宋体,加粗;

(6)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五号宋体加粗;内容五号宋体;单起页。格式如下: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

6.页码:从正文起排,页面底端居中。

三秦地域文化

摘要

三秦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这里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曾经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首都。另外还有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4次农民起义在此建立政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延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13个春秋,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为炎黄子孙的生存、繁衍和人类历史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关键字:三秦历史文化

一、概述

三秦文化之名始于三秦大地, 它是指在三秦大地生长、发展起来的历史区域文化或传统区域文化。不仅包括楚汉相争以后的文化, 还应包括周秦时期甚至先周时期的文化。历史上关中一带在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发源地。

春秋时期,列国群立,战争使许多国家消亡。到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秦王政在位时,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了其他六国,在中国首次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但由于秦朝赋税、兵役、徭役等特别繁重,法律严酷,使得民不聊生,到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队攻占咸阳,秦帝国只存在了15年。

公元前206年项羽领导的军队在刘邦之后也来到咸阳。项羽出身于楚国旧贵族家庭。在秦末农民起义时为恢复楚国,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章邯投降。公元前206年项羽引兵入咸阳,杀了已归降的秦王子婴,并火烧咸阳城,焚毁阿房宫,自立为西楚霸王。

项羽后引兵东问,都彭城(今徐州),以中国最高统治者自居,大封诸侯。其中将刘邦封汉王,都南郑,辖陕南及巴、蜀之地。为防刘邦势力扩张,牵制刘邦,他又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东南),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西安阎良附近),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城址史有三说:富县、安塞、延安)辖陕北。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其实当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理解的“三秦”观念变化,即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

二、文化

三秦民风淳朴、高亢,地方的戏剧和民歌也表现出这种民风特点,流行于关陇地区的戏剧,最有地方特色的有秦腔、郿鄠、皮影戏(皮影戏的发源地在陕西)等;民歌以陕北的信天游和陇东的花儿最有代表性。陕北黄土高原上,山连着山,沟接着沟,农夫们赶着牲口走在沟壑里、山梁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见景生情,信口编唱信天游,高亢而悠长的曲调与黄土高坡上劳作的背景显得非常自然和谐。

说起关陇地区的戏曲歌舞,自然少不了各种鼓的舞蹈,尤其是豪迈粗犷的安塞腰鼓。腰鼓的起源,一说是最早驻守长城的戍边将士,身配腰鼓以激励斗志,流传到民间逐渐演变为庆丰收、兆吉祥的腰鼓舞;另有人认为,古时的牧羊人将树根挖成筒状,绷上羊羔皮制成鼓以自娱自乐。总之,腰鼓一经出现,即受欢迎,逐渐发展成一种地方的民间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