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 乙酸概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①石蕊
②碳酸钙
③氢氧化铜
④金属铝
⑤氧化镁
A.③④⑤ C.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乙酸溶液显酸性,且比H2CO3酸性强,因此,滴 加石蕊能变红,能与活泼金属(Al)、金属氧化物(MgO)、
碱[Cu(OH)2]、盐(CaCO3)等发生反应。
答案:D
1.酯化反应
(1)酯化反应的概念:酸与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1.判断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
(1)乙酸俗名醋酸,又叫冰醋酸。
(
,官能团是—OH。(
)
(2)乙酸结构简式为
)
(3)乙酸分子可看作是CH4中的一个H被—COOH取代。 ( )
(4)乙酸是四元酸。
(
)
解析:(1)纯净的乙酸才叫冰醋酸。
(2)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即COOH。
(4)乙酸分子中有两种氢原子,只有羧基氢能电离,为
[答案]
C
(1)乙酸发生反应时的断键情况:
①表现酸性时断裂化学键①;
②发生酯化反应时断裂化学键②。
(2)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今有两瓶溶液标签模糊不清,已知为乙醇和乙酸,试用简单的 化学方法鉴别开来(至少写两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方法1:滴加少量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者为乙酸,另一 为乙醇; 方法2:分别滴加少量NaHCO3溶液,产生无色气泡者为乙酸, 另一为乙醇; 方法3:分别滴加少量新制Cu(OH)2溶液,蓝色絮状沉淀溶解者 为乙酸,另一为乙醇。
C.乙酸与乙醇的反应是中和反应 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
[解析]
乙酸的官能团为羧基,能电离出H+,具有酸
的通性,且比H2CO3酸性强,能与Na2CO3反应产生CO2, 能与Na反应产生H2(比乙醇与钠反应剧烈),A、B正确; 乙酸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是酯化反应,C错误;乙 酸在温度低于16.6℃时,会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D正确。
(2)酯化反应的原理:酸脱 羟基 醇脱羟基氢。 (3)酯化反应的特点:属于 可逆 反应。
2.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实验及注意事项
实验装置
反应条件
实验现象
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且加热。
试管Ⅱ中液体分层,上层为透明的油 状液体,并闻到香味。
实验结论
在有浓硫酸存在、加热条件下,乙醇 和乙酸发生反应,生成无色、透明、 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液体——乙酸 乙酯。
一元酸。 答案:(1) (2) (3) (4)
1.乙酸的弱酸性 (1)乙酸是一元 弱 酸,具有酸的通性,其电离方程式 为 CH3COOH
CH3COO +H 。
- +
(2)写出乙酸与Na、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2CH3COOH+2Na―→2CH3COONa+H2↑ ,
② 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 2.水分子、乙醇分子和乙酸分子中的羟基性质的比较
比较项目 氢原子的活动性 电离程度 醇羟基 水羟基 ――――→ 逐渐增强 极难电离 极微弱电离 部分电离 酸羟基
比较项目 酸碱性 与钠反应 与NaOH反应 与NaHCO3反应 与Na2CO3反应 (“
醇羟基 中性
水羟基 中性 反应放氢气
酸羟基 弱酸性
”表示不反应,“
”表示反应)
2.下列物质中,能与乙酸发生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凝水应该从__________进入。 (3)甲、乙两套装置中效果比较好的装置是________,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甲、乙两套装置(如下图所
示)进行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乙酸和乙醇进行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中长玻璃导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最好的方法是
A.用水洗 B.用盐酸洗
(
)
C.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D.用饱和Na2CO3溶液洗
解析: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应用饱和Na2CO3溶液。 答案:D
[例1]
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跟碳酸盐溶液 反应,生成CO2气体
B.乙酸能跟钠反应放出H2且比乙醇与钠的反应剧烈
晨背关键语句
知识点一
专 题 3
第 二 单 元
第 二 时
理解教材新知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把握热点考向
考向一 考向二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应用创新演练
1.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官能团:COOH(羧基)。 2.鉴别乙酸的两种方法: (1)滴加石蕊试液变红; (2)滴加 Na2CO3 或 NaHCO3 溶液产生气泡。 3.乙酸的酯化反应: 催化剂 CH3COOH+HOCH2CH3 ――→ CH3COOCH2CH3+H2O, △ 反应实质:酸脱羟基,醇脱羟基氢。 4.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或乙醇的试剂为饱和 Na2CO3 溶液, 其作用有三: (1)溶解乙醇;(2)反应乙酸;(3)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1.分子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C2H4O2
CH3COOH
羧基 (—COOH)
2.官能团
(1)官能团:反映一类有机化合物共同特性的基团。
(2)常见官能团(写化学式): 羟基→ —OH ,醛基→ —CHO , 羧基→ —COOH ,碳碳双键 → 3.物理性质 俗称 醋酸 ,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温度低于16.6℃凝 结成固体,纯净的乙酸又称为 冰醋酸 ,易溶于水和乙醇。 。
除杂方法
1所用试剂:饱和Na2CO3溶液。 2原理:①溶解乙醇,②反应乙 酸,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3分离方法:分液法。
注意事项
1试管Ⅰ中碎瓷片作用:防暴沸。 2反应液的混合:先向试管中加 入3 mL无水乙醇,一边摇动,一边 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冰 醋酸。 3导气管末端位置:恰好和液面 接触,目的是防倒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