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第五章 网络舆情危机的发展阶段与发展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不同媒介导入型网络舆情事件的传播阶段
网络首发型 事件
大众媒体导入型 事件
◆媒体议程和网民议程存在较高的关联度,很大程度上两者是互相 依存的关系。 ◆并不是所有的媒体议程都影响了网民议程,但是网民议程一定 程度上决定了媒体议程的转化。
◆媒体更关注社会的宏观环境的影响和变化,而网民更关注细节
性的变化和影响。
10日,周发布言论“查处降价开发商”;11日,现代快报报道,南京房地产网发 帖《八问江宁房产局周局长》,凯迪社区出现类似帖和人肉搜索。
————————————————————————————————————————————————————————————————————————————————
14日,“天涯社区”网友“华阁”发帖《赞一下那个要处罚低价售房的局长,看 人家抽的烟》,立即成为网站头条和全国性新闻。★
与网络舆情事件发展、消解、平息过程相伴随的一个常见现象是
6.网络热点事件须具备引爆点才有可能迅速蔓延,引起网民啸聚。 7.初始报道的事件只有经过被“主流化”,即在影响力大的网络媒 体或传统媒体上呈现,才能成为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8.传统媒体的采访权和异地监督是网络舆情热点的重要推动力量。 9.若事实得不到及时澄清,则谣言会进一步恶化事态发展。 10.网民首先关注的是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态度,以及自己意见是否 受到重视,其次才是事件本身的最终处理结果。
相一致,否则可能无人问津。
(二)斑竹推动
版面斑竹、论坛总斑竹和网站总编辑
●推荐首页或头版,吸引关注 ●进行有效编辑,增强传播效果 ●适时顶帖拉帖,维持热度 (三)网民义愤 网民的自然义愤或者网络推手的炒作 ●话题具有高敏感性 ●包含冲突的价值观
●针对网民心理预期
●事件处理偏离常规 (四)官方应对不力
分析与结论:
1.事件传播时间减少,传播阶段界限模糊。
2.事件传播变化线条、网民关注度变化线条、大众媒体关注度线条 互相交织推进事件的发展。
3.多传播主体立体化传播,互动强化议题。
4.传统媒体在制造议题、设置议程方面依然具有重要作用,本案属 于传统媒体首发型事件类型。
5.地区性网站或论坛往往成为事件的首发网络媒体,本案亦如此。
入,包含着社会群体间思想的对立和冲撞,是多角色参与的共
振现象。 官方群体 活跃网民 实体事件所涉的社会阶层 网络写手(网络推手) 网络评论员等
(三)极化规律 网络舆情事件信息经过热议或意见交锋,个体受到他人或者群体 情绪的暗示、传染,容易模仿或复制其他个体或者整个群体的观点
、言论和行为,形成强大的网络舆情极化形态。
三.网络舆情事件短时间传播阶段模型
发现期 上升期 喧嚣期 平稳期
网络舆情事件短期传播四阶段模型图
四个阶段的时间总长度,一般为1—2小时之间。 稳定期并不代表网络热点事件的讨论结束,而是网络热点事件在
一个子场域内达到基本平衡态,这一时期最易出现信息流动和搬运
第二节 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展规律
【 突变规律 聚集规律 共振规律 极化规律 平息规律 】
三.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平息规律考察
(一)随着实体性事件的处理而平息 能够得到妥善处理的实体性事件以及与之相连的网络舆情事件, 具有以下特点: □少数个案而不是普遍性社会现象 □事件关联方较少、社会层级较低 □处理结果符合网民期待
(二)自然平息
△新事件发生,网民注意力转移
△舆情事件可供挖掘的话题不多
●社会化媒体的刻意渲染强化了网络聚焦功能
●相关利益主体和广大网民的网络围观和情绪宣泄
网络聚焦规律的主要表现:
●聚焦于初始事件本身 ●聚焦于主题的衍生 [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民间到官方]
●聚焦于细节的挖掘 [背景揭秘、情节考证、技术推敲]
●聚焦于流传的谣言
(二)共振规律 网络舆情事件在经过网络话题聚焦后,多元主体之间的心理情绪 、网络言论和实践行为不断产生互动、共振的现象,主要包括现实 社会与网络空间的共振、事件议题与情绪指向的共振、多元主体传 播评论的共振。 1.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的共振
▶暴力群体性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 ▶不实信息居于主流地位的网络舆情事件 ▶敌对势力操纵的网络舆情事件 ▶其它需要政府干预的网络舆情事件,如政府在重大或特殊时段 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必要的干预。 政府强制干预平息网络舆情事件的措施: ☆及时全面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情
☆删除或屏蔽煽动性帖子和虚假信息
☆督办实体事件的解决等
17日,天涯社区爆料周之弟是开发商,保护弟弟利益。
————————————————————————————————————————————————————
19日,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报道:南京纪委认为偶尔抽一包天价烟有何不可?
————————————————————————————————————————————————————————————————————————————————
wenku.baidu.com20日,出现《至尊局长曝光,有关部门打酱油》的网络评论,指责监督部门失责
————————————————————————————————————————————————————————————————————————————————
22日,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指出,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
29日,南京市委书记发言称党员干部要经得起网络监督。
※※※
2009年:
2月13日,荆楚网报道《南京否认江宁区原房管局长周久耕因贪污被双规》,再 次吸引网民的注意。 同日,江宁区纪委对周久耕立案调查。 2月14日,专案组调查发现周涉贪200万,周久耕被纪委双规。 3月20日,周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移送司法。 3月22日,南京纪检机关感谢网友参与周久耕案反腐。
有些网络舆情事件虽自动平息,但会留下后遗症: ▵容易复发 ▵容易强化网民某些负面社会印象
▵容易助长群体性事件的火焰
(三)政府强制干预而平息 (下页)
(三)政府强制干预而平息
政府对网络传播内容进行必要的干预,具有技术可行性、法律和 政策依据、符合主流民意。
需要政府强制干预、尽快平息的网络舆情事件类型:
网络舆情事件是现实社会矛盾在网络中的虚拟表达,两者具有互
动共振和相互强化作用。 2.事件议题与情绪指向的共振 事件议题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如仇官、仇富、仇黑、忧虑社会道 德问题等),网民则根据自身的社会经历或者在事件议题的刺激下
形成同样的认知、情绪指向和固化心理,并在传播和评论事件议题
中加以表达,导致事件议题指向和网民情绪指向相互共振和强化。
28日,网友原创MV《一包香烟引发的人肉搜索》,讽刺“周至尊”。
——————————————————————————————————————————————————————————————————
28日,南京第一门户网站龙虎网报道:江宁区委免去周之局长职务。
——————————————————————————————————————————————————————————————————
3.多元主体传播评论的共振
▴主流网站、高人气论坛、聊天室、微博和博客、传统媒体等传 播媒介不断及时地刊载或转发信息,形成媒体传播的共振。 ▴信息共评和相互辩论 意见领袖评论、博客和播客评论、网民跟帖或顶帖表明意见。 论坛辩论、专题辩论、群媒辩论、权威收题。 ▴网络舆情事件传播和评论共振的背后,实质上是多元群体的卷
注开始消退。事件信息在不同网络媒体中所占版面开始缩小,热
点词频关注度不断降低。 6.长尾期(平息期):舆情所反映的问题和矛盾得到一定程度解决
或者暂时平息。但事件存在一个很长的消弭期,且作为“社会集
体记忆”而被提起。
认识网络舆情发展阶段的意义
有利于相关管理部门因势导利,有效监控和引导舆情: ●在网络舆情的潜伏期和酝酿期能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在网络舆情的爆发期能有针对性地、有效率地采取有力措施,使 网络舆情逐渐进入衰减期和平息期。
网络舆情的极化内容:
▲人群极化:网络社区中形成集体心理趋向一致的网民集合体。
▲议题极化:议题的交锋使部分议题消化,另一部分议题强化, 达到议题集中化。
▲指向极化:随着事件的深入发展,舆情指向促发因素、事件根
源、道德评价等深层次问题或规则制度。
网络舆情的极化效应产生巨大的压力,将“攻击性”矛头指向某
些人群、法人或者公共权力部门。
(三)网络舆情事件网民关注的阶段变化模型 六阶段: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反复期—缓解期—长尾期 网络热点事件传播六阶段示意图
1.潜伏期(酝酿期):潜伏期很短;事件信息从分散、无序、浮动
逐渐走向聚集和有序,酝酿爆发能量。一些“意见领袖”等活跃
成员起着集聚信息的作用。 2.爆发期:网络扁平化传播结构使得事件急速爆发,变成公众议题 3.蔓延期:整个事件的高潮。蔓延期和爆发期的界限不像传统媒体 环境下那么清晰,更像是“火上浇油”阶段。 4.反复期:与事件相关的事实真相和新议题不断爆料,事件传播不 断出现反复,甚至引发次生危机。 5.缓解期(衰减期):迫于网络民意压力,事件开始解决,网络关
第五章 网络舆情危机的发展阶段与发展规律
第一节 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传播阶段
一.案例研究:周久耕天价烟事件传播阶段
(一)天价烟事件传播路径及传播阶段示意图 超链接:天价烟事件传播路径及传播阶段示意图.doc 超链接:华阁与周久耕事件图片.doc
(二)周久耕天价烟事件过程全景扫描
(信息选取)
【2008年12月,南京天价烟事件从曝光到周被行政免职,前后20天】
●在网络舆情的平息期和衰减器能有效避免舆情的反复。
(四)网络热点事件传播各阶段临界点的确定
完整而典型的网络舆情事件全过程: 实体事件发生、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潜伏期、爆发期)——主 流门户网站、主流论坛中广泛报道、转发、讨论,传统媒体跟进报 道并与网络媒体产生互动(蔓延期、反复期)——相关部门在舆情 压力下开始应对,网络舆情逐渐消解平息,但网络流行语继续流传 (缓解期、长尾期)。 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阶段并不总是呈直线走向,而呈现波浪式运 动状态,其中会有回旋、跨越式发展现象。
●发现信息较晚,或者缺乏专业知识和应对机制
●相互推诿责任,甚至有隔岸观火、忽视公众利益诉求
二.发展阶段与聚焦规律、共振规律、极化规律
(一)聚焦规律
在网络媒介和部分网民炒作的作用下,可将网络舆情事件的关注集 中到某个或某些特定的点,形成具有指向性、放大性的焦点问题。 网络舆情事件聚焦效应的作用因素: ●深层社会矛盾导致网民情绪的聚集
(一)合适的信息广场呈现事件信息 信息广场——网民浏览量高、发帖量高、信息集中、名度高的 网络空间。 ●网友爆料或者媒体报道首先应在信息广场,才易产生大规模的首 因效应、“第一印象”,对于此后事件的持续报道和评论具有思 维定势作用。 ●事件信息必须选择“适当的”信息广场发布才能成势,注意“趣
源”问题,即发布信息的广场与所发事件的思想倾向、意见所指
————————————————————————————————————————————————————————————————————————————————
15日,帖子《周久耕局长抽名烟、戴名表》,指认周所戴手表“江诗丹顿”价值 10万。网上曝出周开着凯迪拉克豪华车上班。
————————————————————————————————————————————————————————————————————————————————
23日,百度贴吧、各大论坛曝出周之子建材商,周之妻炫富等消息。副局长王伟 军试图为周辩护,被网友讽为“2008最感动人的辩护”,王亦被“人肉”
————————————————————————————————————————————————————————————————————————————————
相互交织 交替演化
实体性事成为网络舆情事件,且遵循一定的规律发展,需要自由 宽松的环境条件: ▵具有容许怀疑的政治环境 ▵具有容许坚持真理和正义的言论环境 ▵具有管理民主的政策环境
一.发生阶段与突变规律
网络舆情事件的潜伏酝酿演化为事件的触发,引起网络话题的突 然膨胀和网络舆情的非连续性突然变化。
突变规律的关键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