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2095-4441(2012)04-0060-03
脂溢性皮炎又称为脂溢性湿疹,是好发于头面、躯干等皮 脂腺丰富区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一般病程较长且容易复 发,易诊难治。有研究表明,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化妆品的 使用以及精神因素等的影响,脂溢性皮炎尤其是面部脂溢性 皮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脂溢性皮 炎的优势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研究也有 较多的文献报道,现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 临床报道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4结语
综上所述,脂溢性皮炎的中医药治疗已积累了较多临床 经验,以其确切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为控制症状、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仍存在着中医药临 床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临床资料样本偏小、缺乏严谨的科研 设计且大多缺乏复发率指标等不足,这些问题有待于在日后 的研究中改进。此外,由于脂溢性皮炎慢性、复发性的特点和 病位在面部,更需要一种安全有效、可以长期使用的治疗手 段。今后应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加强剂型改革以及有 效药物的药理研究,开发有效的内服、外用成药,为中医治疗 本病开拓新的前景。
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1):77-78. [8]米兰.面游方治疗脂溢性皮炎 30 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
族民间医药,2008(5):39-40.
· 62 ·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2012,Vol.15 No.4
热血燥型和阴虚内热型,分别予利湿清热汤、桑菊饮、二至丸 加减治疗,观察发现总有效率 100%。朱林[3]根据临床表现, 将治疗组患者辨证分为风盛血燥证 (干性型) 和湿热蕴结证 (湿性型),分别治以四物消风饮及茵陈蒿汤,并设对照组予口 服维生素 B6 片、外涂酮康唑霜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4.87%,优于对照组 84.72%(P <0.05)。 1.2 专方验方 钟新忠等[4]临床应用加减除湿胃苓汤治疗 该病,药用苍术、厚朴、滑石、茯苓、泽泻等,随症加减。设对照 组,予口服维生素 B2 片、维生素 B6 片及赛庚啶片。两组均用 10%硫磺软膏、2%酮康唑软膏混匀后外涂患处。结果显示治 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 65.5%。江光明等[5]用知柏地黄 丸合二至丸加减治疗该病 90 例,同时用三黄洗剂或金粟兰酊 外搽皮损,结果总有效率 94.4%。周云燕[6]以自拟清脂方(金 银花、连翘、蒲公英、蛇舌草、钩藤等)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 51 例,总有效率 96.1%。罗维丹等[7]认为女性脂溢性皮炎的本 质为脾肾虚,故以自拟温清汤益肾健脾、温下清上。治疗组服 温清汤(葛根、丹参、白花蛇舌草、黄连、枸杞子等)并随症加 减。对照组用维生素 B6 片、安体舒通片、消炎痛片三联治疗。 结果显示,治疗 1 个和 2 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是 85.45%,89.09%;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76.00%,80.00%,两 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米兰[8]以自拟面游方(虎杖、漏 芦、升麻、当归、牡丹皮等)治疗肺胃热盛型脂溢性皮炎,治疗 组服用面游方,对照组口服维胺酯胶囊,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
[22]李雨峰,王芸,吴莹.电针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脑梗死运 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 (2):104-106.
[23]肇悦,王伟华,高春.针刺配合隔物艾灸对中风后尿失禁 临床疗效的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133.
[24]戴益辉.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对中风患者肢体偏瘫的 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1):42.
1 内治法
1.1 分型辨治 竺炯[1]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脂溢性皮炎取 效较好。将 265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分 风热上受、肺胃郁热及肝郁化热三种证型进行治疗。风热上 受型多见于初发患者,治以疏风清热为主,方用银翘散加减; 肺胃郁热型多见于中期或慢性复发患者,采用清热、解毒、通 腑、利湿之法,方用其院内制剂春蕾合剂或枇杷清肺饮;肝郁 化热型见于慢性复发患者,以清肝解郁为法,予柴胡疏肝散或 丹栀逍遥散加减。对照组口服维胺酯胶囊。结果治疗组风热 上受型总有效率 93.75%,与对照组 91.67%相比无统计学差 异(P >0.05);肺胃郁热型总有效率 94.94%,与对照组 90.24% 相 比 有 统 计 学 差 异 (P <0.05); 肝 郁 化 热 型 总 有 效 率 为 95.74%,对照组总有效率 81.82%,两者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01)。梁尚财等[2]将该病患者辨证分为湿热内蕴型、风
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0,6(9):32-32. [5]江光明,李鸣九,禤国维.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治疗
脂溢性皮炎 90 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6):56. [6]周云燕.自拟清脂方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J].浙江中西医
结合杂志,2008,18(8):512-513. [7]罗维丹,邬陈霖.温清汤治疗女性面部脂溢性皮炎 55 例
[9]高佩华.自拟白鲜皮洗剂治疗脂溢性皮炎[J].中医外治杂 志,2004,13(4):48.
[10]王红梅,蒋士生.消脂汤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 47 例[J]. 湖南中医杂志,2010,26(2):89-90.
[25]唐春妮,刘海兰,包艳.中药烫疗肌群辅助治疗中风后偏 瘫 30 例[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4):8-9.
(编辑 杨继峰)
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张衍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关键词:脂溢性皮炎;中医药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758.7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2-10-31
2012 年 第 15 卷 第 4 期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61 ·
有效率分别为 91.3%和 6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
2 外治法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1 洗剂 高佩华[9]用自拟白鲜皮洗剂(白鲜皮、苦参、皂 荚、透骨草)治疗脂溢性皮炎,以上中药用 2 000 ml 水煎煮后 过滤得药液 1 500 ml,待药液温度降至 45 ℃左右时,加入食 醋 150 ml,混匀。湿敷或洗涤患处,治愈率 74.8%,有效率 100%。王洪梅等[10]自拟消脂汤(苦参、侧柏叶、白鲜皮、马齿 苋、蒲公英等)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治疗组用消脂汤煎液外 洗,另外,取少许煎液调绿豆粉而成糊状,外敷其患处;对照组 外搽丁苯羟酸软膏。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1.7%和 80.0%,两 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5)。 2.2 搽剂、酊剂 王锦兰[11]根据民间验方自制搽剂治疗该 病,方法是将烟丝(以色黄者为佳)80 g、芦荟 30 g 加入 75% 乙醇 400 ml 中浸泡 48 h 以上,再加入甲硝唑 15 g、水杨酸 15 g 搅拌均匀,用棉签或小毛刷蘸取药液涂搽患处。36 例患 者治疗后全部获效,其中显效 27 例,有效 9 例。姜燕生等[12] 将姜黄消痤搽剂用于头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每日早晚各 1 次,连续 3 周为 1 个疗程。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在治疗 1、2、3 周后分别是57.14%、83.33%、95.23%,治疗 2 周、3 周疗效分 别与治疗 1 周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孟德 华等[13]用荆芥 300 g,防风 300 g,白鲜皮 300 g,加入 75%的乙 醇10 000 ml,浸泡 2 周后,制成荆防酊治疗 84 例患者,治愈率 35.7%,总有效率 80.9%,未见不良反应。 2.3 膏剂 舒爱明[14]对玫芦消痤膏与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进行了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治疗组外用 玫芦消痤膏,对照组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疗程结束后观 察到治疗组总有效率 89.83%,对照组总有效率 74.00%。两组 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 组有 20 例(40%)出现不同程度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等 不良反应,因而认为无毒、无刺激的玫芦消痤膏是治疗面部脂 溢性皮炎的有效药物。余良思[15]用消炎癣湿药膏治疗脂溢性 皮炎患者,总有效率 83.93%;对照组以硫黄软膏治疗,总有效 率 47.37%,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刘喜福等[16]将自 制参柏霜应用于脂溢性皮炎临床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治疗 组外用中药参柏霜(丹参、苦参、黄柏、百部、白鲜皮等),对照 组外用痤疮王搽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3.0%,对照组 80.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 2.4 面膜 王步礼[17]将升华硫、山楂、苍术、土茯苓、煅龙骨 等研末过筛后制成脱脂消炎膜,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取得显 著疗效,治愈率 80.70%。王丽等[18]运用中药内服联合颠倒散 外敷治疗脾胃湿热型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满意。治疗组口 服中药萆薢渗湿汤,同时用温水将颠倒散(主要成分为大黄、 硫黄)糊状涂敷于面部,对照组口服维生素 B6,外用派瑞松 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为 87.5% , 对 照 组 总 有 效 率 为 65.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3 综合治疗
林辰等[19]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该病,获
效满意。治疗组均采用 2 号药线进行点灸,体穴:局梅、长子 穴、手三里、血海。耳穴:肺、相应部位、神门、肾上腺、皮质下。 每天点灸 1 次。同时口服中药加味泻黄散(黄苓、防风、荆芥、 焦山栀、藿香等),随症加减。对照组口服维生素 B2 和维生素 B6,两组均用院内制剂脂溢洗剂外洗患处,结果治疗组总有 效率 95.83%,对照组 65.0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潘慧宜等[20]通过中药内服外洗法治疗脂溢性皮 炎,治疗组内服加味三仁汤,外洗中药为取上方药渣加苦参、 百部、野菊花煎取药液外洗患处,对照组口服非那根片、扑尔 敏片、维生素 B6 片,并外用 2%酮康唑洗剂。结果治疗组和对 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7.5%和 73.7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 异(P <0.05)。魏静[21]采用中药内服结合外治法治疗脂溢性 皮炎患者,内服中药基础方为:生地黄、牡丹皮、当归、赤芍、生 槐花等,随症加减。外用中药制剂肤痔清软膏,结果总有效率 为 97.5%。孙文昵等[22]用自拟脱敏汤联合冷喷治疗脂溢性皮 炎,治疗组每日口服脱敏汤(生地黄、紫草、牡丹皮、菊花、白茅 根等),同时进行面部冷喷,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外涂 氧化锌软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86.67%,对照组 66.67%,两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
参考文献 [1]竺炯.中医辨治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
志,2004,31(9):767-768. [2]梁尚财,郑红伟.中医辨证治疗脂溢性皮炎 170 例[J].吉
林中医药,2006,26(9):40. [3]朱林.中医辨治面部脂溢性皮炎 78 例临床观察[J].医学
信息,2010,5(8):2274-2275. [4]钟新忠,李可.加减除湿胃苓汤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
· 60 ·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2012,Vol.15 No.4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 病杂志,2007,5(7):644-645. [18]万晓青. 三七粉与阿司匹林抗血栓机制及效用比较[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5):604-605. [19]匡培根.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0:249. [20]迟艳.银杏叶水针与奥扎格雷钠合用治疗脑梗塞疗效观 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0):2655-2656. [21]黄米武,陈秋月,黄勤,等.葛根素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 活化程度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7,22(4):204-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