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第1课时)高二地理(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应因地制宜,或延长产业链, 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或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 产业。
阜新市煤炭资源枯竭
阜新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是共和国最早建立起来的能源基地之一。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和开采成本上升, 以煤炭为主导的单一产业开始衰退,阜新陷入了“矿竭城衰”的困 境。
伊春市停止林木采伐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森林覆盖率为82. 2%,有世界上面积 最大的红松原始林,被誉为“祖国林都”“红松故乡”。但目前伊 春却面临森林资源消耗多,环境问题严重等问题。
案例:甘肃玉门市的发展过程 结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特点,判断不同时期玉门市所处的资 源型城市生命周期。
(1)1939年3月,玉门老君庙油田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井,玉门因
油而兴。
兴起期
(2)1957年,玉门油田生产原油75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
87.8%,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
繁荣期
【思考题】 (1)阜新市为什么要转变? (2)阜新市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课标内容】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课标解读】 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资源型城市,这类城市的发展曾严重依赖某 种资源。资源枯竭型城市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城市主要产业依托的 矿产资源面临可采储量殆尽;可能是城市因资源环境保护,不能 继续开采其主要依赖的资源;可能是市场对某种自然资源的需求 大幅度减少,使得仅依靠这种资源为经济命脉的城市面临衰退。 这类地区走出资源枯竭困境的措施是积极开发新的自然资源,提 升原来资源的利用价值、产业转型、制度创新等。
(3 )1995年以后玉门油田石油资源面临枯竭,原油产量大幅下降,
由最高年份1959年的140.2万吨降至1998年的38万吨,下降73%。
石油资源逐步枯竭,关联产业严重衰退。
衰退期
(4)为了摆脱矿竭城衰、油枯人散的困境,21 世纪初玉门阳能、
大庆:转型正当时 延长资源产业链,将油气资源深加工作为城市转型之路。在国家政 策支持下,利用进口俄罗斯油气资源,大庆重点发展石化产业
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阜新市:“浴火重生”转型路 依靠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吸纳就业,然后大力发展风 力发电和煤化工产业,推动城市转型。
本节要点
●资源型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 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趋于缓慢, 就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德国鲁尔工业区衰落
德国鲁尔工业区在欧盟的经济框架下压缩钢铁等部门的产能,从而 使这个城市的经济走向衰落。
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合作与探究:
● 第一小组: 以大庆市为例,探究大庆市采取的转型思路,并分析其原 因。 ● 第二小组: 以阜新市为例,探究大庆市采取的转型思路,并分析其原 因。
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油资源的利用价值
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同时,谋划焦炉煤气、煤焦油等-批产业链项
目。
新生期
知识拓展:[中国影像方志]玉门篇石油记
三、资源枯竭型城市
● 概念: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原来依靠本地自然资源作为 发展根基,后来因为资源消耗殆尽或资源价值下降而衰落 的城市。 ● 主要特征:产业结构单一,难以及时开发可替代产业; 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政府财力薄弱;失业人员增加,社会 矛盾突出;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第二章
2019人教版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材料】 阜新市因煤炭资源丰富,曾
被称为“煤电之城”。我国第三 套人民币的5元券背面图案中(图 2.23),左侧的煤炭开采图的原 型就是取自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 可见阜新市昔日的辉煌。20世纪 末,阜新市开始转变以煤电为主 的经济结构。
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
0
1
一、资源型城市
● 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 往往是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的城市。 ● 资源型产业:不仅包括矿产资源的开发,还包括矿产资 源的初加工。 ● 案例:伊春市——森林资源;大庆——石油资源;阜新 市——煤炭资源;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阜新市煤炭资源枯竭
阜新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是共和国最早建立起来的能源基地之一。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和开采成本上升, 以煤炭为主导的单一产业开始衰退,阜新陷入了“矿竭城衰”的困 境。
伊春市停止林木采伐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森林覆盖率为82. 2%,有世界上面积 最大的红松原始林,被誉为“祖国林都”“红松故乡”。但目前伊 春却面临森林资源消耗多,环境问题严重等问题。
案例:甘肃玉门市的发展过程 结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特点,判断不同时期玉门市所处的资 源型城市生命周期。
(1)1939年3月,玉门老君庙油田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井,玉门因
油而兴。
兴起期
(2)1957年,玉门油田生产原油75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
87.8%,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
繁荣期
【思考题】 (1)阜新市为什么要转变? (2)阜新市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课标内容】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课标解读】 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资源型城市,这类城市的发展曾严重依赖某 种资源。资源枯竭型城市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城市主要产业依托的 矿产资源面临可采储量殆尽;可能是城市因资源环境保护,不能 继续开采其主要依赖的资源;可能是市场对某种自然资源的需求 大幅度减少,使得仅依靠这种资源为经济命脉的城市面临衰退。 这类地区走出资源枯竭困境的措施是积极开发新的自然资源,提 升原来资源的利用价值、产业转型、制度创新等。
(3 )1995年以后玉门油田石油资源面临枯竭,原油产量大幅下降,
由最高年份1959年的140.2万吨降至1998年的38万吨,下降73%。
石油资源逐步枯竭,关联产业严重衰退。
衰退期
(4)为了摆脱矿竭城衰、油枯人散的困境,21 世纪初玉门阳能、
大庆:转型正当时 延长资源产业链,将油气资源深加工作为城市转型之路。在国家政 策支持下,利用进口俄罗斯油气资源,大庆重点发展石化产业
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阜新市:“浴火重生”转型路 依靠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吸纳就业,然后大力发展风 力发电和煤化工产业,推动城市转型。
本节要点
●资源型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 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趋于缓慢, 就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德国鲁尔工业区衰落
德国鲁尔工业区在欧盟的经济框架下压缩钢铁等部门的产能,从而 使这个城市的经济走向衰落。
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合作与探究:
● 第一小组: 以大庆市为例,探究大庆市采取的转型思路,并分析其原 因。 ● 第二小组: 以阜新市为例,探究大庆市采取的转型思路,并分析其原 因。
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油资源的利用价值
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同时,谋划焦炉煤气、煤焦油等-批产业链项
目。
新生期
知识拓展:[中国影像方志]玉门篇石油记
三、资源枯竭型城市
● 概念: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原来依靠本地自然资源作为 发展根基,后来因为资源消耗殆尽或资源价值下降而衰落 的城市。 ● 主要特征:产业结构单一,难以及时开发可替代产业; 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政府财力薄弱;失业人员增加,社会 矛盾突出;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第二章
2019人教版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材料】 阜新市因煤炭资源丰富,曾
被称为“煤电之城”。我国第三 套人民币的5元券背面图案中(图 2.23),左侧的煤炭开采图的原 型就是取自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 可见阜新市昔日的辉煌。20世纪 末,阜新市开始转变以煤电为主 的经济结构。
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
0
1
一、资源型城市
● 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 往往是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的城市。 ● 资源型产业:不仅包括矿产资源的开发,还包括矿产资 源的初加工。 ● 案例:伊春市——森林资源;大庆——石油资源;阜新 市——煤炭资源;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