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评课稿

打电话评课稿

《打电话》评课稿

一、合理的设计,重视学生分析概括水平的培养.

学生从“寒假里,老师怎样打电话,可尽快将通知传达给7个队员”开始思考,再由浅入深,“如果学校合唱队共有15人,怎么打能够尽快地通知到”。学生经历了两次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之后,教师便引导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实行反思分析,寻找规律。从个别到一般,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思维逻辑的特点。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发表出自己的见解,部分学生还能用画图的方法表现自己的想法,说明学生的思维已被打开,教学的效果较好。

起初,我注意到学生在对解决方案的表述相当模糊,但在解决问题后,却表现出了清晰的思路,在表达水平上有所提升,我想这也是这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吧!

二、抓住细节,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引导。

对于打电话,学生们是再熟悉不过了,所以我觉得这节课的难点应不在理解上,而在如何表述及规律的概括上。这节课之所以能突破这个难点,离不开教师精巧的提问和引导:

1、第一题表现时,教师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生答:有几部电话?等等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得学生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为接下来的思考和表述剪除了多余的枝桠,显得清晰明了。

2、当学生出示了自己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方案后,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这时出示了用符号来表示的比较精要的图示,这时的过渡语也是非常重要的。师言:比较一下,老师的表示方法与同学们有什么区别?这不但肯定了学生的成果,又能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分析,从中还渗透了优化的思想。

3、在总结时,教师问:你有什么收获,要注意什么呢?生:做好记录,不重复等。这样就给问题做了个全面的考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的成果,又能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分析,从中还渗透了优化的思想。

3、在总结时,教师问:你有什么收获,要注意什么呢?生:做好记录,不重复等。这样就给问题做了个全面的考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值得交流的问题:

1、在选题上,数学味过浓,离生活实际稍远些。是否可选用其他同规律的题材更好呢?

2、在概括规律时,先出示表格,再引导学生分析,是否更容易打开学生的思维呢?

3、在课堂上,有同学叫出:看都看不懂!确实,这节课的问题对于后进生来说有难度,他们收获不大。我们是否应注重个别学生的需要呢?做到“面面俱到”真的好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