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相一致之我见

前言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是增加社会财富、增强区域综合实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各项事业的保障。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虚拟经济,特别是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的有力支持服务。

近年来,金融业在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金融服务机制不断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金融运行环境不断改善。然而,综观金融业在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性。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小企业的经营出现了较明显的波动,面临各种困难,少数企业甚至陷入困境,其中不少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问题十分突出。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引导推动金融业提升支持服务能力,改善服务状况,切实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更好地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存贷款利差对实体经济影响分析

(一)存贷款利差水平是调节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存贷款利差是指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水平与存款利率水平的差额,是金融机构利润水平的直接反映,也是金融机构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手段。

我国存贷款利率变化取决于宏观经济状况,经济过热时,央行调整基准利率以缩小金融机构利差。反之,扩大利差。央行通过发挥资金的价格信号和杠杆的作用调节、传导和稳定经济,通过利率—储蓄—投资的传导机制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速度,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图1 直观反映了金融机构利差水平与GDP 增长变动趋势,二者的变动趋势相反。

从利率政策的实际运用情况看,利率政策一直是我国调节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1998 年以来,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世界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我国采取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3 年以后,贷款、投资快速增长,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微调,2005—2007 年,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2008年年初,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货币政策为“紧”,2008 年下半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2011 年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货币政策转

化为“稳健”且一直延续至今。在宏观经济政策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央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名义利差的高低,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1998 年以来,我国名义存贷款利差较平稳,始终维持在三个百分点以上。表一反映了2000 年到2012 年利差水平的缩放,总体上我国存贷款名义利差不断缩小。

(二)存贷款利差对实体经济影响分析

从函数关系看,存贷款利差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可以用图2 予以表示。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投资和储蓄,纵坐标表示存、贷款利率,R1 和R2 分别为现行中央银行规定的存、贷款利率,I 为投资函数,S 为储蓄函数。由于政府对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对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实际存款利率不得高于R1,贷款利率不得低于R2 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至少为(R2-R1)。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以后,政府解除对存贷款利率的控制,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由于银行之间的竞争,存款利率上升至R3,贷款利率下降至R4,存贷款利差缩小为(R4-R3)。由于存款利率上升,居民储蓄也增加了,增加额为(I2-I1)。由于可贷资金增加,加之贷款利率的下降,贷款也相应增加,共同促使投资增加(I2-I1)。由于投资乘数的作用,投资增加使得国民经济也相应增长。

二、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也日益被扭曲。尽管社会融资余额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22.86万亿元,是2002年末的8.27倍,年均增长19.3%,已经相当于2014年我国GDP的近两倍,其中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已经高达81.68 万亿元;但融资难与银企关系紧张却是实体企业的普遍感受。

(一)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扭曲

一是资金体外循环。尽管社会融资余额高企,2014年全年增加9.78 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但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大量信贷资金在实体经济体外循环,已是不争的事实。2014年末社会融资余额中约有2/3进入了实体经济,比2013年末有所下降。

二是融资成本高于基准利率。目前我国企业综合加权贷款成本远高于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除了部分大型国有企业能够获取优惠贷款外,广大中小企业为了取得贷款,往往只能被动接受银行的苛刻条件,并支付利息以外的额外成本,大量中小企业的综合贷款成本已经超过15%,甚至20%。那些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支持的中小企业,不得不以更高的融资成本向非银行金融机构筹措发展所需资金。

三是创新目标异化。金融机构过度强调对利润的追逐,而忽视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创新成为牟利手段,而不是为了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近年来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没有一个是以降低融资成本为目标的,也没有在客观上带来融资成本事实上的下降。相反,金融机构套利业务和理财、信托等通道业务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企业融资成本。

(二)房地产发展过度阻碍了实体经济发展

1978年,我国房地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只有2.2%;20世纪的90年代,这一比重基本上都维持在4%以下。21世纪初房地产在GDP中的比重上升到4%以上,2008年以后这一比例进一步跃升至5%以上。2014年我国房地产业GDP绝对额38167亿,已经相当于GDP的6.0%。房地产虽然从来都没有被政府正式列作支柱产业,但却在事实上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二级产业。加上与之相关的服务业、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对我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10%。

与之相对应的是,房地产业投资与贷款余额以更快速度持续增长。2000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4984.1亿元,201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已经达到9.5万亿元,年均增速为23.5%。2014年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7.4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全年增加2.8万亿元,同比多增4055亿元,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28.1%。无论是投资增速,还是新增贷款或贷款余额增速,房地产业均高于实体经济部门。

房地产业的过度繁荣,严重损害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些损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抑制了内需的有效增长。目前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高达15倍,远高于一般认为的3-6倍的合理区间。畸高的房价收入比迫使居民将更多收入用于支付所谓刚性需求的住房购置成本,同时不得不抑制其他消费需求。我国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可能并不在于收入偏低,而是由于房价和被动储蓄倾向过高。消费需求的不足,向上传导的结果则是实体经济部门的产能过剩加剧,持续发展动能被进一步削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