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ppt课件-(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东山而小鲁, 峨峨东岳高, 登泰山而小天下。 秀极冲青天。
——孔子
—— 晋·谢道韫
泰山一何高, 迢迢造天庭。
岱宗何崔嵬, 群山无与比。
——晋·陆机
——元·贾鲁
与“泰山”有关的成语、俗语
Ø人心齐,泰山移 Ø有眼不识泰山 Ø重如泰山 Ø 老泰山 Ø泰山北斗 Ø 一叶幛目,不见泰山 Ø泰山压顶不弯腰 Ø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
返回
主要代表诗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 望》 “三吏”:《新安吏》
《潼关吏》 《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返回
写作背景
这首诗歌写于736年,属于杜甫创作 历程中的漫游时期。20岁后,诗人开始了 他的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 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 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 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的朋友,这个时期的 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 情调。
齐鲁青未了。
1、夫fú, 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 词,强调疑问语气。
2、如何:怎么样。
3、未:没有
4、了:完
翻译: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望不 尽它那青翠的山色。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篇以设问起句,写望中遥想, 久慕其名,而未得亲历其境。以夸张 手法,极写“齐鲁青未了”的气势。这 是远望,摹写泰山卧齐鲁大地,突出 了岱宗的雄伟、宏阔的气势。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 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 含义: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用了什 么表现手法?这句诗传达了怎样的人 生哲理?
托物言志。这句诗字面意思是说 诗人要登凌绝顶,俯视众山,实则传 达了“一个人要有不怕困难、勇于吃 苦的精神,要有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 壮志,要有藐视一切的英雄气概”的 人生哲理。
思考:颔联里“钟”和“割”二字 用得好在哪里?说说看。
这二字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钟”字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将它的 神奇秀丽景色全分给了泰山。
“割”字写出了泰山‘无情’地切断了 山的阳光,使山的南北两面阴阳截然不 同,也凸显了泰山遮天蔽日的硕大形象。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荡:荡漾。 眦:眼角。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返回
望岳 ——杜杜 甫甫((773366年年))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返回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宗夫如何?
—— ——
民世
间上
疾疮
苦痍
,,
笔诗
底中
波圣
郭 沫
澜 。
哲 ;




诗 圣 著
后 世 ,


秋 。

望岳
— 杜 甫(736年)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诗歌朗诵 品味鉴赏
拓展延伸 作业布置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 770年),字子美,自号 少陵野老。汉族,祖籍 襄阳,河南巩县(今河 南省巩义)人。唐代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 李白合称“李杜”。杜 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 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 称为“诗圣”,他的诗 被称为"诗史"。后世称 其杜拾遗、杜工部,也 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返回
1、造化:大自然。2、钟:聚集。3、神秀:天 地之灵气,神奇秀美。4、阴阳:山南山北 5、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 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集中在泰山。 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 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 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 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 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 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 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 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
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 形象地写出了黄昏时“归鸟”投林 的景象。
这句诗不仅写出了诗人当时专 注的神情,也体现了他对祖国大好 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应当,定要。 凌:登上。 绝顶:最高峰。
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 那时将会看到众山都很渺小,尽在眼底。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决:裂开。 决眦:极力张大眼睛。
层出不穷的云雾使人心胸荡漾, 我睁大眼睛看见欲归巢的飞鸟。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写的是实景,乃遥望所见。泰山极高,白 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 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 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 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谈谈你的理解。
Ø 全诗围绕“望”字,由 远而近,由大到小,由望 岳到想像勇攀顶峰的情 景。体现了诗人不怕困 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 的雄心和气概,以及蓬 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 神。


远望
近望 遥望
神秀、 (描写) (高大)
云、鸟
俯视 (想象抒情)众山小
有关“泰山”的诗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