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专业 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2
一、教师管理与激励理论
1.教师管理的基本内容.....2
2.激励理论的基本内容.....4
二、目前在教师激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薪酬制度认识不到位.....5
2.对教师考评的公正性问题.....5
3.激励措施的不全面.....5
三、学校管理者应该针对教师的现状,运用好激励理论,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1. 建立合理、适宜的内部竞争体制.....5
2. 对教师的激励要采取公平的原则.....6
3. 确立教师评价新理念.....6
4. 激励机制的内容要突出成长性原则.....7
5 用真挚的情感激励教师.....7
运用激励理论的教师管理研究
【摘要】: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管人心,所以学校管理本质上来自于学校成员的内心深处的激情。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无论进行怎样的教学改革,教师永远都是教学活动的主角,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影响教师满意度的因素是与需要满足相连的,凡是与教师的需要有关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效果与教学态度。能否调动教师积极性至关重要,对教师的管理与评价又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励作为对人们的一种行为评价,它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调动积极性、培养和开发创造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和精神,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师管理激励机制公平激励成长性原则调动积极性一、教师管理与激励理论
(一)教师管理的基本内容
1.教师管理的基本功能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管理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教师能够准确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政府和学校就必须制定相关的教师管理制度和规范。因此,教师管理必然是学校组织运行的基本前提和学校管理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教育改革是世界各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长久命题,它给各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勃勃的生机。教育改革的成功需要多种条件来作保障,其中教师的素质甚为关键。为了使教师队伍的状况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政府和学校往往需要制订—系列教师管理的新政策、新措施,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并激励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管理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
教师成长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方面有赖于教师自身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完善的要求,另—方面也取决于政府和学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因此,现代的教师管理应当是—个含义宽泛的概念,它不仅是指对教师的使用和管辖,而且还应包括如何通过建立集体教研、专业发展、梯队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和措施,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2、教师管理的基本内容
—般说来,现代教师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任用、教师的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导和教师的激励等几个方面。
(1)教师的任用即制订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对外招聘教师,对内进行教师岗位的聘任;
(2)教师的评价即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就做出判断和评定;
(3)教师的培训即提出一定的要求,提供一定的条件,通过多种方式更新教师的知识,提高教师的能力;
(4)教师的激励即通过满足教师合理的需求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当然,对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还可以再作进—步的细分。例如,“任用”还可细分为“资格证书”、“招聘遴选”、“岗位聘任”等等。事实上,就教师管理的内容细节而言,不仅各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随着社会对教师职业性质认识的深化和对教师专业要求的提高,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3、教师管理理念的基础
教师管理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管理理念的支配,而教师管理理念的基础则主要反映在政府、社会对教师的职业性质和基本素养的看法和认识上。
1)教师的职业性质对于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其焦点在于教师是属于专业人员还是非专业人员。对此,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可见,我国的法律已经认定教师属于专业人员。然而,法律认定的教师职业性质能否获得社会各界的完全认同,能否在教师管理实践中充分体现,还有赖于人们对反映教师职业性质的关键特征的深人认识。
国内有学者认为,反映教师专业性质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教师必须经过长期的专门教育;第二,教师必须享有相当的独立自主权;第三,教师应有反映其专业特点的职业道德;第四,教师必须不断地在职进修。
2)教师的基本素养关于教师的基本素养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均有相应的研究。其中,我国有学者从建设面向21世纪新型教师队伍的要求出发对教师素养要求所作的分析与阐述,是具有代表性的。按照该学
者的观点,新型教师的理想基本素养大致包括:专业精神、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智慧等五个方面。
4、教师管理的基本特点
教师的职业性质和教师的专业化要求造就了教师的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它既不同于体力劳动者的工作特点,又有别于医生、工程师、报刊编辑、文艺工作者等其他脑力劳动者的工作特点。这就要求管理教师的方式方法也应当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特点。
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管理应当体现三条基本特点:—是对教师的日常管理要体现灵活性特点。二是在教师管理的过程中要体现参与性特点,即发动教师参与学校大事的讨论和决策,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并增加教师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三是在教师管理制度建设上要体现重精神轻物质的特点。也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管理的特点应当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上,—般以柔性管理为主;在权力管理和参与管理上,—般以参与管理为主;在定量管理和定性管理上,—般以定性管理为主。
(二)激励理论的基本内容
激励是指心理学上的驱动力,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并指向特定的目标并维持人的行为等内容。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
早期的激励理论研究是对于“需要”的研究,回答了以什么为基础、或根据什么才能激发调动起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最具代表性的就提出人类的需要是有等级层次的,从最低级的需要逐级向最高级的需要发展。需要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并且提出当某一级的需要获得满足以后,这种需要便中止了它的激励作用。
激励理论中的过程学派认为,通过满足人的需要实现组织的目标有一个过程,即需要通过制订一定的目标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人的行动,包括费洛姆的期望理论,洛克和休斯的目标设置理论,波特